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579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docx

执考儿科知识点全要

儿科学

1.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为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出生时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10cm,1岁时身长约为60cm。

第二年增长10cm左右,2岁时身长约70cm。

2-12岁平均身高=年龄x7+70。

2.新生儿期: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到刚满28天为止的4周。

围生期:

胎龄28周—生后7天。

新生儿保健的重点时间是生后7天内。

婴儿期:

出生后至满一周岁之前。

幼儿期:

生后一周岁至满三周岁之前。

3.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在:

3岁以前。

幼儿期的特点:

小儿生长速度稍慢,但活动范围增大,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好奇,多问,模仿性强。

从神经系统发育看,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接近成人。

4.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如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1年,尤前三个月增加很快,身长在1年中增加50%,体重增加2倍,出现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之后生长发育变缓。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协同作用,使体格生长加快,为第二个增长高峰期。

此期性别差异显著:

男性肩宽、肌肉发达、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女性则骨盆变宽、脂肪丰满;到晚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

此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常可引起心理、行为、精神等方面的不稳定;还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孩出现月经不规则、痛经等。

5.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

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上到下);从臂到手,由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到远);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由粗到细);先画直线,再画圆(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到记忆、思维、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6.婴儿出生时体重的平均值为3kg,生后3个月婴儿的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1岁为出生时的3倍。

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4倍。

2—12岁:

体重=年龄X2+7(8)kg。

7.头围的测量:

将软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到眉弓上缘1周。

8.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在1-1.5岁(12-18个月),前囟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两侧对边中点连线。

9.出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32-34cm,一岁时40-46cm。

10.小儿语言发育3个阶段的顺序是:

发声、理解、表达。

11.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

3-4个月前小儿肌张力较高,克氏征阳性。

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为正常,为生理现象。

12.婴儿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胞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

13.婴儿期计划免疫正确的接着时间:

脊髓灰质炎疫苗生后2个月以上(共3次,2月、3月、4月);卡介苗生后2-3天至2个月;麻疹疫苗生后8个月以上;百白破生后3个月以上(共3次,3月、4月、5月);乙肝疫苗:

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1月,第三次6月。

乙脑:

1岁以上接种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1次。

14.2个月以上小儿首次接种卡介苗最重要是:

做结核菌素试验(1:

2000),阴性才能接种。

15.最有活性的维生素D为:

1,25(OH)2D3。

16.佝偻病性手足抽搦症主要是由于血中钙离子降低,总血钙低于1.75-1.88mmol/L或离子钙<1.0mmol/L时即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惊厥。

惊厥发作时处理的原则是:

首先用镇静药控制惊厥,再用钙剂,症状控制后再补维生素D。

17.苯丙酸诺龙是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营养不良患儿在水肿消退后应用它,可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加速康复。

此外,营养不良时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消化酶,胰岛素(增加食欲)。

18.婴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

19.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体重不增。

随即体重下降,久之身高也低于正常。

20.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公斤约需:

230KJ(55kcal);总需要量:

460KJ。

7岁时基础代谢率为184KJ(44kal),12岁时为125KJ(30kal),成人时为104-125KJ(25-30kal)。

21.维生素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22.佝偻病激期,长骨X线检查: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骨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临床表现:

①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颅骨软化、方颅、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廓改变、四肢O形腿)②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头颈软弱无力)。

血生化变化:

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手、脚镯,方颅,肋串珠等均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肋膈沟是因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

23.佝偻病恢复期:

血钙正常,X线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骨骺正常,肌张力恢复。

24.佝偻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是:

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其骨骼干骺端活动性病变不复存在。

25.母乳与牛乳相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因母乳中酪蛋白含量少,乳清蛋白含量多,蛋白质含量少。

26.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量和内容应根据实际的消化能力和病情逐步完成,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251-335KJ/kg开始,中、重度营养不良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167-230KJ/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增加到每日502-711KJ/kg,并按实际体重计算热能需要。

27.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

呼吸停止在20s以上伴心率减慢<100/min,伴青紫。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

28.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上皮珠和马牙,乳腺肿大,假月经。

29.早产儿特点:

外观:

皮肤发亮,水肿,毫毛多,头发乱如绒线头,耳壳软,缺乏软骨,可折叠,耳舟不清楚,指甲未达指尖,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足底纹理少,男婴睾丸未降,阴囊少皱裂;女婴大阴唇不发育,不能遮盖小阴唇。

30.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较成人高2倍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成人则为3.8mg/kg),且清蛋白数量少,如有酸中毒又影响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连接,使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加上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UDPGT含量低且活力不足等,肝细胞发育不完善,而且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将已被排泄到肠腔内的结合胆红素再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到肝脏,肠肝循环负担重,因此,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极易出现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

31.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多在4-7天出现,肝炎在1-3周,胆道闭锁多在2周后,只有RH溶血病>77%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溶血性黄疸)。

3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当大量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胆红素脑病。

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嗜睡、拒乳、肌张力减低、拥抱反射减弱;痉挛期是肢体痉挛、角弓反张、呼吸困难、前囟隆起、骨缝分离等。

33.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我国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GBS在美国和欧洲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出现黄疸、肝脾大、易并发脑膜炎,但不是均有高热,足月儿、体壮儿体温正常或升高,早产儿、体弱儿常体温不升。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5x10~9/L,杆状核细胞>20个/100个中性粒细胞,血沉快,急相蛋白增加,确诊依靠血培养阳性。

治疗主要靠抗生素。

34.营养不良患儿最易并发缺乏: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3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是:

血清25-(OH)D水平。

其在早期明显降低。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隐形体征是:

面神经征、腓反射、隐瑟征。

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

36.新生儿窒息复苏时最根本的是:

A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

A最根本。

3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是:

窒息。

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B6缺乏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

38.早产儿是胎龄<37周的新生儿。

39.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晚,以2-3天出现较多,贫血、肝脾大不如RH溶血病明显。

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

血型特异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ABO溶血病需要换血是最适合的血液为:

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

O型红细胞无A、B抗原,而AB型血浆中无抗A、抗B抗体。

40.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特征为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和动作发育延迟。

特殊面容表现为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外耳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

皮肤纹理特征:

通贯手、atd角增大,可伴其它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41.正常足月儿皮肤外观特点: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毫毛少。

42.典型的苯丙酮尿症是因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

苯丙氨酸在血、脑脊液等中浓度极高,同时产生大量苯丙酮酸等自尿中排出。

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可致脑细胞受损,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以智能发育落后为主,可有行为异常、多动甚至有肌痉挛或癫痫小发作,少数呈肌张力增高和腱发射亢进。

苯丙酮尿症患儿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积极治疗,治疗开始时年龄越小,效果愈好,应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

对幼儿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

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故按每日30-50mg/kg适量给予,以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0.12-0.6mmol/L(2-10mg/dl)。

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

43.新生儿溶血病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大约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

44.对早产儿,尤其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新生儿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1mg,早产儿连续用3天,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生后4天加维生素C,10天补维生素A500-1000IU/d,维生素D400-1000IU/d,4周后添加铁剂,早产儿还补维生素E和叶酸,1周2次。

45.小儿扁桃体发育规律:

2岁后扁桃体增大,6-7岁时达顶峰,12-13岁时淋巴结发育到顶峰。

婴儿全身各部位淋巴结发育先后顺序不一,颈和肠系膜淋巴结发育最早,在胚胎10周时已出现。

46.抗体介导的免疫缺陷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占50%以上。

选择性IgA缺陷病:

本病可无症状,也可婴幼儿期反复患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如不并发严重感染,多数能存活到壮年或老年。

禁忌输血和血制品,以免出现IgA抗体而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47.免疫球蛋白分5类,即IgA、IgG、IgM、IgD、IgE。

其中IgG分为4个亚基,能通过胎盘屏障的只有IgG。

IgA、IgM增高提示宫内感染,IgE是一种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反应素抗体。

48.婴幼儿哮喘(<3岁)的诊断依据:

哮喘发作>=3次(3分),肺部出现哮鸣音(2分),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有其它特异性(1分),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5分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发作2次或<=4分,初步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49.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依据:

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②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③支气管扩张药可使咳嗽发作缓解;④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可做辅助诊断;⑤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

50.对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吸氧(氧浓度以40%为宜),补液纠正酸中毒,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支气管扩张药,异丙肾上腺素,镇静(慎用),有指征者可给予机械呼吸。

51.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

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皮肤损害(皮下结节、环形红斑)。

次要表现:

发热、关节酸痛、有风湿热既往史、瓣膜病。

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CRP阳性、血白细胞增高,P-R间期延长。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受累的是左心瓣膜。

52.苯丙酮尿症实验室检测:

Guthrie细菌抑制试验用于新生儿筛查;尿三氯化铁试验及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用于较大婴儿和儿童的筛查。

尿有机酸分析可为本病提供生化诊断依据,同时也可鉴别其它的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病。

尿蝶呤分析用以鉴别各型苯丙酮尿症。

53.猩红热为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

麻疹一般在发热后3-4天出疹。

麻疹病人解除隔离的指标一般是:

出疹后5d,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d,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脊髓灰质炎患者应自起病日至少隔离40d。

54.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有抗“O”>500U或其它抗链球菌的抗体增高,咽拭子培养A组溶血性链球菌阳性,近期猩红热等。

55.揭示风湿活动的指标有:

发热、乏力、苍白、脉率增快等表现;血沉增快;CRP、粘蛋白增高,进行性贫血;P-R间期持续延长。

风湿性关节炎:

主累及大关节,呈游走性和多发性,局部可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经治疗后可治愈,不留畸形。

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出现早搏和心动过速,心前区第一心音减弱,严重时可出现奔马律。

心尖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是由于心脏扩大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或狭窄引起,为可逆性。

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

56.风湿性心包炎的X线表现: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卧位时心腰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

57.风湿热环形红斑:

多见于躯干及四肢屈侧;呈环形或半环形,中心肤色正常,如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红斑出现迅速;数小时或1-2d内消失;消退后不留痕迹,可反复出现。

风湿性皮下结节:

粟米或豌豆大小,圆形,质硬可活动而无压痛,分布于肘、腕、踝、膝关节伸侧的骨质隆起或肌腱的附着处。

见于5%-10%的风湿患者,起病数周后出现,2-4周自然消失。

58.风湿性舞蹈病:

多见于女性患者,儿童多于成人;以四肢和面部为主的不自主、无目的快速运动;兴奋和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病程呈自限性;这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风湿性神经系统疾病;轻者数周内症状消失,平均3个月,偶可持续6-12个月。

59.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形成时间需2年左右。

60.原发性肺结核患儿:

部分高度过敏状态的小儿可出现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等。

体检:

颈等周围淋巴结肿大。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一致。

61.急性风湿热青霉素治疗至少需要2周时间,还可根据病灶情况和咽拭子培养结果适当延长。

62.典型麻疹皮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三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

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在发疹前24-48h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磨牙的颊粘膜上,但在1d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斑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63.水痘皮疹特点:

①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h,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3-4d,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64.猩红热皮疹特点:

皮疹多在发热第2天出现,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于24h内布满全身。

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触之似砂纸感,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

面部皮肤潮红而口鼻周围皮肤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

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密集并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线(Pastia

line)。

65.脊髓灰质炎:

前驱期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等,持续1-4d。

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体温再次升高,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自第2次发热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

两次发热间体温正常,因此形成双峰。

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松弛性瘫痪,不对称,无感觉障碍。

66.国内目前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福氏志贺军。

67.近年来痢疾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等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故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杇纳、头孢曲松钠或头孢三嗪等药物。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可>40℃,少数患儿体温不升,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3d后始发展为中毒型。

发病机制是细菌裂解后产生的大量内毒素与少量外毒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一系列严重症状。

临床分型:

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小儿,发生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

68.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产生阳性反应。

小儿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原发性肺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①接种卡介苗后;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③婴幼儿尤其是对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为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若2年之内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10mm增至>10mm,且增幅>6mm提示新近有感染。

69.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的,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阳性反应。

结素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70.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临床意义:

①未感染过结核;②结核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体质极度虚弱,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药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④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71.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1-2周)表现为性格改变。

如性格活泼的孩子变得精神淡漠、少言、易怒、喜哭或睡眠不安、纳差等。

颅内压增高致前囟饱满、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体检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神经障碍为中期表现。

频繁惊厥、意识朦胧为晚期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

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蛛网膜下腔大量炎性渗出物聚集,因重力关系,加之脑底池腔大,脑底血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吸附作用等,使炎性渗出物在脑底诸池聚集。

72.当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

压迫支气管分叉处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样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可引起喘鸣,哮喘;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

73.根据小儿结脑的病理变化,病情轻重和临表,分为4型:

浆液型、脑底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脊髓型。

其中脑底脑膜炎型最常见。

74.诊断结脑最可靠的依据为:

脑脊液涂片查到抗酸杆菌。

结脑脑脊液改变: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多为(50-500)X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减少,氯化物亦降低,两者同时降低为结脑典型改变。

75.糖皮质激素是有效抗结核辅助疗法,早期使用效果好。

能抑制炎症渗出从而降低颅压,减轻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征状,有利于脑脊液循环,并减少粘连,从而减轻和防止脑积水的发生。

常用泼尼松,每日1-2mg/kg(<30mg/d),1月后逐渐减量,疗程8-12周。

76.80%婴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者少见。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和酸中毒。

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

77.小儿急性腹泻分轻型和重型,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重型常急性起病,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轻、重型腹泻主要区别是重型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78.轻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3%-5%(30-50ml/kg)

中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50-100ml/kg)。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

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

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干燥、弹性极差。

眼窝和前囟深度凹陷,眼闭不合,两眼凝视,哭时无泪,口唇粘膜极干燥。

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细速、BP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等。

79.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的损失量比水多,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低,血清钠<130mmol/L。

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水分渗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同时细胞内水肿。

其脱水症状比其它两种类型严重,容易发生休克,并出现头痛、嗜睡、搐搦、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缺水,可出现高热、烦躁等。

80.低钾血症在临床上主有3个表现:

①神经肌肉症状: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骨骼肌无力,出现活动障碍,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发生松弛型瘫痪,若呼吸肌受累则呼吸变浅甚至呼吸肌麻痹,平滑肌受累者则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重症可出现肠麻痹。

②心血管症状:

心肌受损时出现第一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动过速、心衰等。

③肾脏损害出现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

81.轻度代酸的症状不明显,常被原发病掩盖,仅有呼吸稍快,早期诊断主靠血气分析。

82..小儿腹泻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83.急性腹泻的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生理状况、个人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它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h(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双糖酶显著缺乏者慎用糖类食品,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改为豆制代乳品。

84.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ORS液中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L-80mmol/L,HCO3-30mmol/L;可用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

此液中葡萄糖浓度为2%。

85.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一般轻度脱水为90-120ml/kg,中度脱水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心、肺、肾功能不全等患儿应根据具体情况做详细的计算。

输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及继续损失的量及速度,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时,前8-12h主要补充累计损失量,速度稍快,每小时8-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生理和异常的损失量时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