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469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docx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

【自然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湖岸线的变迁

湖岸线的变迁

一、选泽题(44分)

下图示意咸海流域范围和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咸海流域

A.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强

C.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D.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大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逐渐缩小

B.湖岸的坡度东岸陡西岸缓

C.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

D.全球变暖是湖泊萎缩的自然原因

3.咸海消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B.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C.冬半年沙尘暴频发

D.气温年较差减小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

下图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其中10米、100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10、100米的古湖岸线。

据此完成4~5题。

4.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100米古湖岸线以内

A.东岸坡度大于西岸

B.古城海拔高于呈贡

C.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

D.湖西岸降水量较小

5.造成图中滇池古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信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质运动和地貌变化

C.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

D.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

下图为某区域图,纬度跨度不超过10度。

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谷剖面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图,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B.图中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C.该地区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该地区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7.下列对图中Q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湖对甲河的源头起到补给作用

B.Q湖湖水的盐度最高季节出现在一月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七月

D.Q湖北部水面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

下图为鄱阳湖水系图和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的关系。

据此完成8~9题。

8.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

A.-3~8米B.8~12米

C.12~20米D.20米及以上

9.据图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

①中部低、四周高②湖盆浅且坡度小

③湖岸陡峭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下图为极冰融化后某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分析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岛屿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B.受寒流影响,气候温凉

C.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D.河流短小,水能丰富

11.根据该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可以推断

A.①处较②处坡度小

B.②处有该岛面积最大的沼泽

C.M河径流季节变化大

D.冰川侵蚀导致N处海岸线曲折

二、综合题(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图和2003~2008年卡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曲线图。

图a

图b

(1)描述图示时段卡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特征并分析主要原因。

(6分)

(2)说明卡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8分)

(3)简述卡拉库姆水库的修建对下游的锡尔河产生的影响。

(4分)

(4)请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说明卡拉库姆水库的农业生产可采取的措施。

(6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和部分海区等水温线图。

(1)指出等水温线图中虚线可表示甲、丙、丁中的洋流及其名称,并分析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6分)

(2)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热带海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气压的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

(8分)

(3)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8分)

答案

1.C咸海流域位于内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因此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2.D流域面积与地形有关,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不同时期湖岸线变化西部密集而东部稀疏,说明湖岸西岸陡东岸缓;近年来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入湖径流减少,这是咸海萎缩的自然原因。

3.C咸海萎缩后使得当地周围气候的大陆性更强,风力加大,且沙源裸露,所以当地冬半年沙尘频发。

4.C100米以内古湖岸线变化西部密集而东部稀疏,说明湖岸西岸陡而东岸缓,因此西岸径流流速较快而东岸较慢。

5.B根据材料可知,“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说明该湖位于地址断裂带,地质运动频繁。

图中古湖岸线变化较大,最有可能的是地质运动和地貌变化引起的。

6.A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乙河自西向东流,而河床剖面图中西岸有沉积物,判断河流受到向左的地砖偏向力,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

7.AQ湖对湖泊以下河段起到补给和调节的作用,不能对源头补给。

8.B据图可知,鄱阳湖密集扩展最迅速时面积从250km²扩展到3000km²,其对应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为8~12米。

9.C鄱阳湖水面面积陡增时对应的水位变化不大,说明湖盆浅且坡度小;水位高度陡增时湖面面积增加缓慢,结合材料“低水似河”判断,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10.A根据材料,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岛屿河流放射状注入海洋,所以河流短小,水能丰富。

11.B根据图中信息,海平面上升后②处海岸线后退最明显,说明该地地势较低,易形成沼泽。

12.

(1)特征:

水位持续下降。

(2分)

原因:

为流域内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的水源地,灌溉面积扩大,灌溉引水量增加;(2分)流域内人口增长,生活用水增多。

(2分)

(2)土壤盐渍化;(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2分)沙尘暴发生几率增加。

(2分)

(3)流量减少,含沙量下降;(2分)水位变化趋缓。

(2分)

(4)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2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耐旱作物;(2分)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规模。

(2分)

13.

(1)丁(2分)影响:

东澳大利亚暖流;(2分)增温增湿。

(2分)

(2)由于东部海区为寒流流经而西部海区为暖流流经,所以东部海区温度低于西部海区;(2分)所以东部海区气压高,西部海区气压低;(2分)东部盛行下沉气流而西部盛行上升气流;(2分)所以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2分)

(3)澳大利亚东部因为干旱频发森林大火;(2分)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减少;(2分)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2分)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减少。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