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079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docx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是非题:

(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 )

3、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 -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且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差。

(-)

6、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

7、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

8、在材料抗压试验时,小试件较大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

(+)

9、材料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 + )

10、把某种有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最小。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 b、≤90° c、0°

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 b、<0.85c、=0.75

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视密度为ρ′,松散容重为ρ0′,则存在下列关系(c)。

a、ρ>ρ0′>ρ′ b、ρ′>ρ>ρ0′c、ρ>ρ′>ρ0′

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g。

a、209 b、209.52 c、210

5、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b)。

a、好 b、差 c、差不多

三、填充题

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容重(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水)作用下,(强度)不显着降低的性质。

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软化)系数表示,其值=(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该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5、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强度越高。

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闭口孔)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6、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试件尺寸大小)、(试件受压面平整度)、(试件高厚比)和(试验时加荷速度)等。

四、名词解释

1、密度 2、容重(表观密度)3、松散容重 4、视密度5、孔隙率 6、空隙率7、亲水性 8、憎水性9、吸水性10、吸水率11、含水率 12、耐水性13、软化系数14、抗渗性15、抗冻性 16、弹性17、塑性 18、脆性19、韧性 20、导热系数 

五、计算题:

1、某材料的密度为2.60g/cm3,干燥表观密度cm3为1600kg/m3,现将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时的重为1086g。

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解:

P=(1-ρ0/ρ)×100%=(1-1600/2600)×100%=38.5%,

Wm=(m1-m)/m×100%=(1086-954)/954×100%=13.84%

由ρ0=m/V0,得1.6=954/V0,V0=954/1.6=596.25(cm3),

由Vk=(1086-954)/1.0=132(cm3)

得Pk=Vk/V0×100%=132/596.25×100%=22.14%,

Pb=P-Pk=38.5%-22.14%=16.36%.

2、碎石的密度为2.65g/cm3,松散堆积密度为1.68Kg/L,视密度为2.61g/cm3,求该碎石的空隙率和孔隙率。

解:

P空=V空/V堆=(1-ρ堆/ρ表)×100%=(1-1680/2610)×100%=35.6%,

P孔=V孔/V自=(1-ρ表/ρ)×100%=(1-2610/2650)×100%=1.5%。

对于密实的碎石,由于开口孔很少,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3、普通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水时的破坏荷载为172.5KN。

若受压面积F=11.5cm×12cm,问此砖能否在常与水接触的部位使用?

解:

因为Kr=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强度=(172.5/(11.5cm×12cm)/(207/(11.5cm×12cm)=172.5/207=0.83<0.85,

所以该砖不能用于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4、一质量为4.10kg、体积为10.0L的容积筒,内部装满最大粒径为20mm的绝干碎石,称得总质量为19.81kg。

向上述装石子的容量筒内注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再注满水,称得此时的总质量为23.91kg。

将此吸水饱和的石子用湿布擦干表面,称得石子的质量为16.02kg。

求该碎石的堆积密度、质量吸水率、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空隙率?

六、问答题

1、何谓视密度,它与材料的密度的区别是什么?

2、何谓材料的孔隙率?

它与密实度有什么关系?

二者各如何计算?

3、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含意是什么?

各用什么指标表示?

4、什么是材料的强度,强度等级(标号)、和比强度?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硬化快,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

3、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

4、石灰硬化时收缩值大,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

5、水玻璃的模数n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 C )中进行。

a、水 b、潮湿环境 c、空气

2、石灰硬化过程中,体积发生( C )。

a、微小收缩 b、膨胀c、较大收缩

3、水玻璃中常掺用的促硬剂是( C )。

a、NaF b、Na2S04 c、Na2SiF6

三、填充题

1、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热),体积发生显着(膨胀);石灰硬化时体积产生明显(收缩)。

2、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大),容重(小),强度(低),保温性(好),吸声性能(好)。

四、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硬性胶凝材料4、建筑石膏5、生石灰

6、消石灰7、欠火石灰8、过火石灰9、石灰陈伏10、水玻璃模数

五、简答题

1、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答:

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的。

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再者,由于石灰的可塑性好,与粘土等拌合后经压实或夯实,使灰土或三合土的密实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孔隙率,使水的侵入大为减少。

因此灰土或三合土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2、建筑石膏及其制品为什么适用于室内,而不适用于室外使用?

解:

建筑石膏及其制品适用于室内装修,主要是由于建筑石膏及其制品在凝结硬化后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质:

(1)?

石膏表面光滑饱满,颜色洁白,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加入颜料后,可具有各种色彩。

建筑石膏在凝结硬化时产生微膨胀,故其制品的表面较为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完整,形状、尺寸准确、细致,装饰性好;

(2)?

硬化后的建筑石膏中存在大量的微孔,故其保温性、吸声性好。

(3)硬化后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石膏,当受到高温作用时或遇火后会脱出21%左右的结晶水,并能在表面蒸发形成水蒸气幕,可有效地阻止火势的蔓延,具有一定的防火性。

(4)建筑石膏制品还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一定的吸湿性,故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变室内的小气候。

在室外使用建筑石膏制品时,必然要受到雨水冰冻等的作用,而建筑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差,且其吸水率高,抗渗性差、抗冻性差,所以不适用于室外使用.

第四章 水泥

一、是非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硅酸盐水泥中C2S的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  )

2、硅酸盐水泥中含有CaO、MgO和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  )

3、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

4、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

5、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对水泥起(  )作用。

a、促凝 b、缓疑c、提高产量

2、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  )含量过多。

a、CaO b、游离CaOc、Ca(OH)2

3、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矿物。

a、C3S b、C3Ac、C2S d、C4AF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矿物含量最多。

a、C4AF b、C2Sc、C3A d、C3S

5、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只能检查出(  )的影响。

 a、游离CaO b、游离MgOc、石膏

6、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7、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

8、对硅酸盐水泥强度贡献最大的矿物是(  )

 a、C3A b、C3S c、C4AF d、C2S

三、填充题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    和()。

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当石膏掺量过多时会导致()。

3、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是()、()和()。

4、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内因是()和()。

5、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后期强度(),水化热(),抗蚀性(),抗冻性()。

6、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的抗蚀性(),其原因是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含量少。

7、活性混合材料中均含有()和()成分。

它们能和水泥水化产生的()作用,生成()和()。

四、名词解释

1、活性混合材料2、非活性混合材料3、初凝时间4、终凝时间5、体积安定性不良

6、标准稠度加水量

五、问答题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什么?

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的特性如何?

2、水泥的水化热对混凝土工程有何危害?

3、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适量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而石膏掺量过多却会

对水泥起破坏作用?

解:

硫酸盐对水泥石的腐蚀作用,是指水或环境中的硫酸盐与水泥石中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Ca(OH)2与水化铝酸钙C3AH6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C3AS3H31),产生1.5倍的体积膨胀。

由于这一反应是在变形能力很小的水泥石内产生的,因而造成水泥石破坏,对水泥石具有腐蚀作用;生产水泥时掺入的适量石膏也会和水化产物水化铝酸钙C3AH6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水化硫铝酸钙C3AS3H31,但该水化物主要在水泥浆体凝结前产生,凝结后产生的较少。

由于此时水泥浆还未凝结,尚具有流动性及可塑性,因而对水泥浆体的结构无破坏作用。

并且硬化初期的水泥石中毛细孔含量较高,可以容纳少量膨胀的钙矾石,而不会使水泥石开裂,因而生产水泥时掺入的适量石膏对水泥石不产生腐蚀作用,只起到了缓凝的作用。

4、何谓六大品种水泥?

它们的定义如何?

代号?

5、试说明生产硅酸盐水泥时为什么必须掺入适量石膏?

解:

水泥熟料中的铝酸三钙遇水后,水化反应的速度最快,会使水泥发生瞬凝或急凝。

为了延长凝结时间,方便施工,必须掺入适量石膏。

在有石膏存在的条件下,水泥水化时,石膏能很快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钙矾石很难溶解于水,它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保护膜,从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反应,控制了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延缓了凝结时间。

6、水泥石易受腐蚀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提高水泥石的耐腐蚀性?

答:

基本原因:

(1)?

水泥石中含有较多易受腐蚀的成分,主要有氢氧化钙Ca(OH)2、、水化铝酸三钙C3AH6等。

(2)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内部含有大量毛细孔,腐蚀性介质易于渗入和溶出,造成水泥石内部也受到腐蚀。

另外,工程环境中存在有腐蚀性介质且其来源充足。

提高水泥石腐蚀的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选用不同品种的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降低水灰比,采用减水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等。

(3)用保护层,采用塑料、沥青等做保护层,使混凝土和砂浆的表面成为耐腐蚀的、不透水的保护层。

第五章 混凝土

一、是非题

1、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则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

2、砂子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3、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

4、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5、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大,但强度要低一些。

(+)

6、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小的混凝土的强度低。

(-)

7、W/C很小的混凝土,其强度不一定很高。

(-)

8、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二者的W/C是不相同。

(-)

9、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σ值越大,表明混凝土质量越稳定,施工水平越高。

(-)

10、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后,其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得到提高。

(-)

二、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采用(C)的砂。

a、空隙率较小b、总表面积较小c、空隙率和总表面积都较小

2、含水为5%的砂子220g,烘干至恒重时为(  )g

a、209.00 b、209.52c、209.55

3、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Mx相同时,则它们的级配(b)。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c、不一定相同

4、压碎指标是表示( b )强度的指标之一。

a、混凝土 b、石子 c、轻骨料

5、试拌混凝土时,当流动性偏低时,可采用提高(c)的办法调整。

a、加水量 b、水泥用量 c、水泥浆量(W/C保持不变)

6、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b)。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c、骨料的质量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b )。

a、W、C、S b、W、W/C、Spc、W/C、C、Sp

8、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比要求的强度等级高,提高的幅度的大小取决于( c )

a、要求的强度保证率b、施工水平c、要求的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

三、填充题

1、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骨架)作用,水泥浆在凝结前起(润滑)作用,在硬化后起(胶结)作用。

2、砂子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级配好坏)、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粗细程度)。

3、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水泥)用量较少,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其中(流动性)可采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表示,(粘聚性)和(保水性)凭经验目测。

5、当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品种和比例一定时,为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所需(水用量)基本是一定的,即使(水泥)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变动,也无影响,称此为(恒定用水量)法则。

6、在原材料性质一定时,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和(其他因素)。

7、配制混凝土时要用(合理)砂率,这样可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流动性),或在(流动性)一定的条件下,(水泥)用量最少。

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强度)、(水灰比)和(骨料的品种等),其中(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9、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减水剂,会产生下列各效果:

当原配合比不变时,可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用水量)及节约(水泥);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10、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1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主要由(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确定,用水量是由(骨料和塌落度)确定,砂率是由(骨料和水灰比)确定。

四、名词解释

普通混凝土2、重混凝土3、轻混凝土4、颗粒级配5、细度模数

6、最大粒径7、压碎指标8、饱和面干状态9、砂率10、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1、流动性12、粘聚性13、保水性14、坍落度15、合理砂率16、蒸汽养护

17、混凝土减水剂18、混凝土碳化19、混凝土外加剂20、碱—骨料反应

五、计算题

1、某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得实验室配合比为1:

2.20:

4.40,W/C=0.6,已知ρc=3.10g/,ρ′s=2.60g/,ρ′g=2.65g/。

求1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解:

设1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C,则水用量为0.6C,砂用量2.20C,石子用量为4.40C.

可建立方程:

C/3.1+0.6C/1.0+2.2C/2.60+4.40C/2.65+10=1000,解方程求出C=……

2、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

2.13:

4.31,W/C=0.58,在试拌调整时,增加10%的水泥浆用量。

(1)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

(2)若已知以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立方米需用水泥320kg,求1立方米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

3、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

2.40:

4.10,W/C=0.6,1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180kg。

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求:

(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每拌2袋水泥时,各材料的用量。

4、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C:

S:

G=1:

1.98:

3.90,W/C=0.64。

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

,试计算

混凝土各材料用量;若采用425普通水泥,试估计该混凝土28天强度(已知A=0.48、B=0.61、

)。

解:

?

cc=A?

ce×(C/W-B)=0.48×42.5×1.13×(1/0.64-0.61)=23.052×0.9525=21.96(MPa)

5、现场新进一批砂,经取样烘干称出500g,其筛余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求:

筛孔尺寸(mm)

5.0

2.5

1.25

0.65

0.315

0.16

∠0.16

筛余量(g)

8

82

70

98

124

106

14

⑴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⑵评定砂子的粗细程度?

六、问答题

1、配制混凝土应满足哪些要求?

这些要求在哪些设计步骤中得到保证?

解:

配制混凝土应考虑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

1.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2、粗砂、中砂和细砂如何划分?

配制混凝土时选用哪种砂最优?

为什么?

3、生产混凝土时加减水剂,在下列条件下可取得什么效果?

(1)用水量不变时 

(2)减水,水泥用量不变时 (3)减水又减水泥,水灰比不变时。

4、影响混凝土和易性主要因素是什么?

怎样影响?

5、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哪种措施效果最好?

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怎样影响?

7、试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解:

减水剂属于表面活性物质。

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混凝土强度的原因,在于其表面活性物质间的吸附一分散作用,及其润滑、湿润和起泡作用所致。

水泥加水拌和后,由于水泥颗粒间分子引力的作用,产生许多絮状物而形成絮凝结构,使部分拌合水(游离水)被包裹在其中,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当加入适量减水剂后,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上电性相同的电荷,产生静电斥力,致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导致絮凝结构解体,释放出游离水,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使水泥更好地被水湿润而充分水化,因而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

8、简述什么是粉煤灰效应?

解:

粉煤灰由于其本身的化学成分、结构和颗粒形状等特征,在混凝土中可产生下列三种效应,总称为“粉煤灰效应”。

1.活性效应。

粉煤灰中所含的SiO2和Al2O3具有化学活性,它们能与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反应,生成类似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可作为胶凝材料一部分而起增强作用。

2.颗粒形态效应。

煤粉在高温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粉煤灰颗粒,绝大多数为玻璃微珠,掺入混凝土中可减小内摩阻力,从而可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起减水作用。

3.微骨料效应。

粉煤灰中的微细颗粒均匀分布在水泥浆内,填充孔隙和毛细孔,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增大了密实度。

9.现场浇灌混凝土时,严禁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试从理论上分析加水对混凝土质量的危害。

解:

现场浇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虽然增加了用水量,提高了流动性,但是将使混凝土拌合料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

特别是因水灰比W/C的增大,增加了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隙的含量,因而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增大混凝土的变形,造成质量事故。

故现场浇灌混凝土时,必须严禁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10.什么是混凝土材料的标准养护、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

解:

标准养护是指将混凝土制品在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大于95%的标准条件下进行的养护。

评定强度等级时需采用该养护条件;自然养护是指对在自然条件(或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制品适当地采取一定的保温、保湿措施,并定时定量向混凝土浇水,保证混凝土材料强度能正常发展的一种养护方式;蒸汽养护是将混凝土材料在小于100℃的高温水蒸汽中进行的一种养护。

蒸汽养护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养护时间;压蒸养护是将混凝土材料在8~16大气压下,175~203℃的水蒸汽中进行的一种养护。

压蒸养护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早期强度。

第六章 砂浆

一、是非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打“+”,不正确的打“-”)

1、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

2、用于多孔吸水基面上的砌筑砂浆,其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的大小无关。

(+)

二、填充题

1、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的含义。

2、砂浆流动性指标是(沉入度),其单位是(mm);砂浆保水性指标是(分层度),其单位是(mm)。

3、测定砂浆强度的试件尺寸是(7.07×7.07×7.07)cm的立方体。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测定其(抗压强度)。

三、计算题

1、配制M5.0水泥石灰混合砂浆,选用下列原材料:

325#矿渣水泥,ρ′oc=1200kg/;中砂,级配良好、含水率2%,ρ′os=1500kg/;石灰膏:

ρo=1350kg/m。

求砂浆的配合比。

第七章 沥青及沥青防水材料

一、是非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石油沥青的组份是油份,树脂和地沥青质,它们都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

(-)

2、石油沥青的粘滞性用针入度表示,针入度值的单位是“mm”。

(-)

3、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石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变化较小时,则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