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206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docx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徐州香榭兰庭二期一批1、3、4、5、7号楼工程

 

深基坑降水、支护、开挖

施工方案

 

编写:

审核:

审批:

 

诚信经营绿色施工追求卓越关爱生命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2

二.编制依据-------------------------------------------4

三.施工计划-------------------------------------------4

四.施工工艺技术----------------------------------------6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

六.劳动力计划----------------------------------------9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1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香榭兰庭二期一批1、3、4、5、7号楼工程

建设单位:

江苏荣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廊坊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久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徐州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

江苏华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香榭兰庭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政府附近,紧邻万达广场,是未来云龙区的商业和政治中心,东至庆丰路,南至东丰路、西至民祥路。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33万平方米,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基坑底标高分别为:

B1#楼-6.73m、B3#楼-8.23m、B4#楼-6.73m、B5#楼-6.53m,B7#楼-6.73m,基坑总面积约为1.1万m2。

自然地面标高平均为-1.4m。

平均开挖深度约5~6m。

土方开挖时要做好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本基坑支护结构选型为:

主楼基坑采用天然放坡挂网喷浆支护形式,该工程地下水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果表明,含水量相对较少,以及据基坑土方试挖情况显示,未发现地表水和地下水,可通过基坑底四周加设明沟和集水坑抽排水。

若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有地下水,则按照基坑设计与施工综合说明(JK-01)要求在单体楼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已编制为第四条。

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场地内多有15-30cm厚混凝土地坪,部分地表覆盖1-1.5m高的堆土。

北侧有一条东西向的明沟,宽约8m,深约2m,干枯无水。

场地平均7m上为新近沉积粉土、粘性土及一般粘性土,之下为老黏土;下伏基岩为石灰岩,埋深平均12.2m。

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各岩土层性质描述如表2:

岩土工程地质分层描述列表表2

序号

地质

成因

土层

名称

层顶埋深

(范围值)

层顶标高

(范围值)

层厚

(范围值)

岩土层分层描述

平均值(m)

平均值(m)

平均值(m)

人工

填土

杂填土

-

32.77-33.76

0.60-3.00

杂色,浅部多为0.1-0.3m厚的混凝土地坪,以下以粘性土夹碎砖、石块为主。

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

场地大部分分布

-

33.10

1.26

冲洪积

粉土

0.60-2.40

31.21-32.47

0.40-1.50

黄色,稍湿-湿,稍密,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场地大部分分布。

157#孔杂填较厚处缺失

1.23

31.86

0.97

冲洪积

粉质黏土

1.90-3.40

30.25-31.27

1.80-3.20

灰色-灰黄色,软塑为主,局部可塑,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一般-中等。

该层普遍分布。

2.21

30.88

2.52

冲洪积

粉质黏土

4.20-5.60

27.68-29.17

1.60-3.40

灰绿-灰黄色,可塑,底部可-硬塑,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高。

局部为黏土。

该层普遍分布。

4.73

28.37

2.22

冲洪积

黏土

6.30-8.60

25.05-26.76

3.10-7.30

黄~褐黄色,下部局部为红褐色,硬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铁锰结核,8-10m段多夹有砂姜,含量10-25%,粒径1-2cm。

该层普遍分布。

6.95

26.14

5.27

沉积岩

灰岩

9.80-15.10

18.55-23.11

最大揭露厚度6.20m

青灰色局部青灰夹肉红色,微风化,中厚-厚层状,岩石破碎-较完整,揭露有岩溶裂隙孔共35个,占总孔数的46%,基岩溶蚀裂隙微-中等发育,充填黏土,取芯率65-95%,RQD=25-90%,属较硬岩,岩体质量等级Ⅲ-Ⅴ级。

12.20

20.90

三、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庆丰路以西,东丰路以北、民祥路以东,房亭河以南,规划范围内原有建筑已经拆除,场地内无建筑物,建构筑物40m范围内无地下管线及临边建筑物。

四、水文条件

据勘察报告结果,揭露浅部的③层粉质粘土底部(底部粉质含量高处)分布有潜水,水量较少,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

初见水位埋深平均3.85m,稳定水位埋深平均3.96m,平均标高29.09m。

地下水随季节有明显变化,丰水期浅部②层粉土含水,水位年变幅在2.0-3.0米。

潜水详细情况见下表3。

潜水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情况表3

潜水类型

数据

个数

水位埋深

最小值

(m)

水位埋深最大值

(m)

水位埋深平均值

(m)

水位标高最小值

(m)

水位标高最大值

(m)

水位标高平均值

(m)

初见水位

6

3.70

4.15

3.85

29.05

29.53

29.21

稳定水位

36

3.00

5.50

3.96

27.38

30.02

29.09

五、施工平面布置

土方开挖路线以、边坡支护及降水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四--五

第二章、编制依据

在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可靠;保证坑内工程桩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简便可行、缩短工期。

该施工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

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设计的基坑支护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第4章、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控制过程

项目经理部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系统和严密的工作制度,依据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

进度实施系统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

即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信息,按信息流动程序反馈给进度控制者,经过统计整理,比较分析后,确认进度执行无偏差,则系统继续运行。

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时对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做出相应地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取得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调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进度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

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二、施工进度计划调查、整理、对比分析

采用每日进度报表、作业状况报表、现场实地检查方法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测、收集信息。

将调查资料整理加工成与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反映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

将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计算出计划的完成程度与存在的差距,并经常结合计划图进行对比分析。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通过检查发现施工进度发生偏差后,判断偏差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并依据施工工期要求提出处理意见,在必要时做出调整。

每次检查之后都要及时调整,力争将偏差在最短期间内,在所发生的施工阶段内自行消化、平衡,以免造成影响太大。

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不改变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是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压缩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弥补前面工作产生的负时差。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1、施工准备

  施工机具

  1)滤管:

φ50,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的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2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孔隙率应大于15%;管壁外应设两层滤网,内层滤网宜采用30~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外层滤网宜采用3~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管壁与滤网间应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滤网外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

 2)井点管:

φ50,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

  3)连接管:

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

φ75~102钢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

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

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旧设备振冲机架)、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

φ219×8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

φ50×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

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

100TSW-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1.2材料

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1.3技术准备

  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1.4平整场地

  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自制简易井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井架在场地内移动。

  2井点安装 

  2.1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2井点管埋设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排泄多余水。

   

(2)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

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

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提起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井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

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

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5、冲洗井管

  将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

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6、管路安装

  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

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并做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

  7、检查管路

  检查集水-下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

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

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50mmHg(73.33kPa)以上,方可正式投入抽水

  8、抽水

  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

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

开机7d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井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

  9、注意事项:

  9.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9.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

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

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9.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9.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9.5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

  9.6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

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9.7在打井点之前应勘测现场,采用洛阳铲凿孔,若发现场内有旧基础、隐性墓地等应及早上报。

  9.8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增大水泵压力,但不要超过1.5MPa。

  9.9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9.10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

 9.11基坑周围上部应挖好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9.12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

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9.13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

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产生的负压,上层水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

10.1基坑降水要求

(1)排出水体及时排放到市政管道或影响基坑范围以外,严禁水体倒流入基坑内浸泡坡脚。

(2)基坑顶部做好截水措施,防止水体倒流入基坑内部。

(3)坡面设置泄水孔。

(4)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要求:

1)滤管直径采用50mm的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直径为12mm,孔隙率应大于15%;管壁外应设两层滤网,内层滤网宜采用30~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外层滤网宜采用3~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管壁与滤网间应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滤网外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

2)井点管的设置可采用射水法成孔,井孔直径不宜大于300mm,孔深宜比滤管底深0.5~1.0m,井点间距为1.0m。

在井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中粗砂填灌密实均匀,在地面以下范围内应用粘土封孔。

3)井点使用前,应进行试抽水,当确认无漏水、漏气等异常现象后,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

4)在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测水量、水位、真空度,并应使真空度保持在55kPa以上。

10.2、荷载限制要求

基坑外侧施工便道宽度范围内超载严格限制在规定荷载以内,基局部施工荷载要求超过此限值,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适当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10.3、施工放线

控制点按照与主体结构轴线相互关系确定,基坑底边线以主体结构基础边线外扩1000mm控制,放线后应经建设、监理单位确认对主体结构无影响后方可施工。

(二)、土方开挖

1、施工现场准备

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工道路、基坑内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料堆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

坑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区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基坑开挖前应对开挖区域内土体进行预降水,以加快土体干燥,便于开挖期间坑内施工人员作业和加快土方挖运。

基坑开挖前降水曲线宜在坑底以下0.5~1m,设计对降水深度有特殊需要的应满足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构筑物进行调查,请专业管线单位对基坑影响范围内管线情况进行交底,并办理好绿卡等相关手续。

根据需保护对象离基坑的远近、重要程度,相对应地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

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开挖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围护结构强度、降水深、地基加固强度等需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斜仪除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正,并在出具的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

2、挖土施工

1、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分层开挖道路不铺设,为方便施工,便于车辆行走,及基坑支护的要求,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沿基坑支撑结构轮廓“开槽”,基底开挖宽度B1#、B4#、B7#约5.50米,B3#7.0m左右;第二次采用“阶梯”式挖土至坑底设计标高。

总的开挖采取由西向东退行开挖施工。

第一次开挖分4次开挖,每次开挖深度1.5-2.0米,最后一次开挖在基坑底部预留300mm由人工挖土,防止扰动基土,二次开挖时由人工配合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

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施工。

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应遵循“分层开挖、先排水后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其挖土方法和排水顺序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

应充分重视控制基坑变形,尽量加快支撑施工进程,减少基坑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

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支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防护桩体周围300㎜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挖机带走。

3、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第一段挖土→第一段护坡施工→分段挖土→分段护坡施工→第二阶段大面积开挖→排水沟施工。

相邻基坑开挖时,遵

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工序。

4、在开挖土方时,安排二人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中心点和桩的标高测量,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5、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6、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基础垫层与坡面喷砼相接。

7、基坑内的电梯井、集水坑、等深坑开挖必须等普遍的垫层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掏挖,不得大面积施工。

挖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

±30

±50

-50

-50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3

边坡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三)、基坑支护

1、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参数

放坡坡度

四目钢丝网

泄水孔(PVC管)

土钉

面层砼

1:

1

φ50@2000

i=0.5%

φ14@1500

L=1000mm

厚6cm

2、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修整边坡—挂网—施工土钉—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泄水孔设置—进行喷射混凝土—砼面层养护

3、施工方法:

挖土及修坡:

土方应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射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挂网喷浆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修整边坡,坡面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喷射前松动部分应予以清除。

在坡顶和坡脚宜分别做截水沟和排水措施,防止坡顶水沿坡面下流。

挂网: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应注意不能直接与坡面土体接触,可以先喷一遍砼,然后绑扎钢筋。

四目钢丝网,土钉为Φ14,长度1000@1500,压筋土钉焊牢。

泄水管采用φ50PVC管道,梅花形布置。

PVC管钻眼后,采用2MM的钢丝网包裹2层,绑扎牢固,仰角10º。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60mm,强度等级为C20,配合比为1:

2:

2,水灰比0.4-0.5。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进行,同一段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上垂直插入短钢筋作为标志。

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行养护。

护坡施工应紧跟随土方开挖至上而下施工,边坡土方暴露时间应尽量缩短,对已开挖而未施工护坡的部位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阴雨天雨水冲刷边坡。

已经施工完的边坡应加强监管,发现有裂缝应及时灌沥青油膏封闭。

为保证人员安全,基坑上口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5米,横杆在600和1200各通长设置一道,钢管全部刷黄黑相隔警戒色油漆,在基坑四角搭设钢管爬梯,专供行人上下,在入口处悬挂安全警告标识。

4、单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