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795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docx

天氿御城挖土方案含井点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编制依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地质情况及周围环境2

第四章施工部署4

第五章施工准备6

第六章土方施工7

第七章轻型井点降水施工8

第八章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10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11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13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7

第十二章雨期施工保证措施18

附图1:

土方开挖工况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本工程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

2、苏宁环球东氿项目五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

KC11-014)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苏宁·天氿御城二期五区(Y1#-Y17#、地库、变电所)

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太湖大道与东氿大道交界处

建设单位:

宜兴市苏宁环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江苏鑫源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工程规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1849m2,由16栋小高层、1栋1层组团大堂、1栋1层变电站及大地下车库等组成,其中住宅楼下均设1层地下车库。

小高层住宅楼为框架结构,拟采用桩筏基础;组团大堂及变电站砖混结构,拟采用天然浅基础方案。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5.900m,原地面自然标高约为黄海高程3.8m,开挖平均深度约为3.8m。

第三章地质情况及周围环境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宜兴市东氿大道与太湖大道交叉口之东北侧。

本场地为农田。

场区中部有一条河道穿过,具体位置详见《苏宁环球东氿项目五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基本平坦。

地貌类型为太湖流域湖积冲积平原地貌形态。

2、区域地质条件

宜兴地区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所表现的各类褶皱和断裂构造形迹彼此交错,主要出现在西南山区,北部平原区因被第四系所覆盖,构造多为隐伏状,形迹不甚明确。

本区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坳陷南部,区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

3、地基土的构成及特征

根据勘察报告钻探揭露,最大勘察深度45.3米以浅地基土除表层素填土外,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夹粉土等组成。

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详细描述如下:

第1层:

素填土,灰黄色,含植物根茎,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松软状态,除河道外,全场区分部。

层厚0.3~2.7m,层底标高0.80~3.40m。

第2层:

粉土,灰黄-黄褐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全场区分部。

层厚1.2~4.7m,层底标高-1.65~1.41m。

第2-1层:

粉砂夹粉土,灰黄色,可塑,含氧化铁斑点,局部夹薄层粉土,全场区分布。

层厚0.8~4.3m,层底标高-5.25~-1.23m。

第3层:

粉砂夹粉土,灰黄-灰色,稍-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次之,局部相变为粉土。

全场区分布。

层厚7.1~11.1m,层底标高-13.96~-10.55m。

第4层:

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全场区分布。

层厚0.2~11.1m,层底标高-22.53~-11.05m。

4、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勘察资料,场地及附近未发现影响拟建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5、气象及水文

宜兴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据宜兴气象站提供资料,年平均气温15℃~16℃。

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多集中在夏秋两季(约占全年降雨量70%)。

宜兴地区属江南水乡,河网纵横交错。

据宜兴市水文站资料,宜城地区常年平均河水位为1.31m(黄海高程,下同),历年高水位平均值为2.11m,出现在6-9月,历史最高水位为1991年7月14日3.40m;历年低水位平均值为0.70m,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历史最低水位为1934年8月25日-0.43m。

6、地下水条件

本场地浅层地下水属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素填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通过蒸发排泄,动态特征表现为气候调节型。

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初见水位标高一般为3.50m左右(黄海高程),稳定水位标高一般为3.30m左右,年变化幅度为1.0m。

根据多年观测资料,本地区历史地下水位为3.60m,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为3.50m。

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③层粉砂夹粉土层中,主要接受径流及越流补给,钻至第③层粉砂夹粉土层,采用套管隔开地表水,并停钻2小时以上,测得第③层粉砂夹粉土层微承压水位为0.70m左右。

第四章施工部署

1、土方开挖总体施工安排

结合甲方要求和我司整体部署,现将整个现场分为A区、B区两区,具体划分位置见附图,A区首先开挖,B区春节后开始开挖,A区包含了10栋单体:

1#楼、2#楼、3#楼、4#楼、5#楼、6#楼、7#楼、8#楼、9#楼以及12#楼,其余6栋单体属于B区。

为了保证挖土工期不影响后续的基础施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工作面,经过本项目部讨论,将A区又分为A-1段、A-2段和A-3段。

每个区段开挖至一定高度后,首先对此区段进行轻型井点降水,采用四周环形布设。

本工程现场地势较为平坦,从标高变化上不算复杂,但为了确保土方车能够顺利在场内行驶,特在每个挖土区段内采用道渣铺设临时便道。

根据现场施工总体部署,A区首先从5#楼北侧H轴开始向南开挖,依次将5#楼、6#楼土方开挖完成,此段定为A-1段;然后从中间分别向东西两侧同时开挖,依次将7#楼、3#楼、5#楼、4#楼以及1#楼开挖完成,此段定为A-2段,此段将近完成时,将2#楼东侧剩余土方挖出,此时2#楼开挖完成;最后从5#楼北侧基坑边开始向北开挖,依次将9#楼、8#楼以及12#楼开挖完成,此段定为A-3段。

届时A区土方全部开挖完毕。

B区的开挖原则和A区大体上相似,首先从6#楼、7#楼北侧边坡开始,依次向北,挖出10#楼、11#楼、14#楼基础,此段定为B-1段,然后由西侧地下室放坡线开始向东开挖,依次挖出16#楼、13#楼、15#楼,此段定为B-2段。

届时B区土方全部开挖完毕。

现场土方全部采取外运。

2、挖土纵向流程

本工程原地面黄海标高约为3.800,根据图纸要求,挖土深度约为3.8米,采用自然放坡进行分层开挖,坡度约为1:

0.5,首先由大挖机开挖,预留200~300mm土,由小挖机进行平整,如图所示。

 

 

3、测量仪器需求计划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MATO

1

测量使用

2

水准仪

DZS3

2

3

经纬仪

J6

1

4、土方工程施工部署安排

由于施工工期比较紧,尽快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面是土方工程的关键之所在。

要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土方开挖施工,必须有序施工,为了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防止塌方等不利现象的发生,我们采用土方开挖与护坡施工交替进行的办法,护坡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80厚。

纵向开挖流程如下:

开挖线放样→第一步由大挖机挖至坑底标高以上200~300mm处→第二步由小挖机平整,直至基坑底。

第五章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提前画好外围控制线,并随时跟踪挖土标高加强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1.2、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明确画出集水坑等位置局部详图,现场对照施工,确保位置准确。

1.3、施工前技术人员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1.4、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性能。

1.5、做好施工场地的通平工作。

1.6、按照地下室施工图及总平图准确测出基坑外包线和放坡线,并将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引测到场地周边适当部位,妥善保护。

2、组织机构

2.1、土方开挖领导小组:

组长:

贺永刚

副组长:

史恩永、赖财峰

成员:

王强、陈礼、熊宏辉、郑良春、贺根云等

2.2、组员职责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挖土技术管理工作及方案、相应纠正措施的审批。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挖土方案编制以及落实技术交底。

安全员:

全面负责挖土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员:

全面负责挖土过程标高轴线监督管理及全面负责挖土资料管理。

质检员:

全面负责挖土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注:

检查、监督内容为挖土方案的落实情况、技术交底是否到位。

整个基坑开挖由项目部统一组织管理。

施工各种工艺可交叉施工,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必须通过平衡协调及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3、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序号

土方、护坡施工工种

人数

备注

1

运输车司机

30

2

挖掘机司机

8

3

基坑清土工人

15

4

降水工人

8

4、土方挖运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土机

SK210

6台

土方使用

2

小型挖土机

DH55-V,0.5m3

2台

6

运土车辆

18m3

30辆

5、土方运输方案:

根据施工安排和现场情况,组织好土方开挖、坡道留置和出土路线等工序。

土方运输选用自卸车辆,工作按16小时/每天考虑,弃土地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车辆装土约18M3。

第六章土方施工

1、施工方法及工期:

采用自然放坡分层开挖,高峰期由六台反铲挖土机(6大2小)施工。

配备30辆18M3自卸车进行土方运输,弃土地点在场外。

春节前计划开挖A区,春节后开挖B区。

2、技术措施

2.1、事先根据坐标撒出基础边线,根据放坡比例参照土方开挖图撒出上口线,等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处,洒出集水井、承台的上口线,采用小挖机进行开挖和整平,并派人工配合;

2.2、放坡:

整体按照1:

0.5进行放坡,考虑到地下室周围为临时道路,为了确保道路的使用安全,不因基坑开挖而下沉或移位,特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护坡具体做法为:

喷射80厚C20细石混凝土;

2.3、底板垫层外预留1200宽操作面,操作面内挖排水明沟,每隔15米和转角处挖一集水井,随时将水排至基坑上部排水沟内;

2.4、集水井为直径800、深800土坑。

坑底排水明沟为300宽、300深土槽;

2.5、大挖机挖至基底时预留200~300mm土,小挖机紧随进行整平和较深处土方开挖,将清除的土方送至返铲半径之内堆积,待统一外运;

2.6、为确保开挖时及时的排出地下水及地表水,沿基坑外侧设置1.5米宽散水,并设置0.25宽排水明沟。

2.7、如遇薄弱土层或不慎超挖之处采用C15混凝土垫层材料填平;

2.8、如遇雨泡槽,须清除表面泥浆铺撒碎石找平,人流集中处铺设木板通道,防止踩成橡皮土;

第7章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施工部署

由于业主要求工期较紧,根据我方施工部署,每一区段单体土方开挖完成后,就立即对相应单体进行基础施工,这就需要在每栋单体周围布设井点,以保证单体基础顺利施工。

2、材料要求

2.1、井点管

用直径38-55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1.2-2m的同直径钻有φ10-18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管壁外包二层滤网,内层为细滤网,采用网眼30-50孔/cm2的黄铜丝网或尼龙丝网,外层为粗滤网,用网眼3-10孔/cm2铁丝网或尼龙丝网或棕树皮,滤网外再缠20号铁丝、间距40mm。

2.2、连接管

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38~55mm;顶部装铸铁头。

2.3、集水总管

用直径75-100mm钢管带接头。

2.4、滤料

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3、主要机具设备

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3.1、喷射井管

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7.2.1。

3.2、高压水泵

用6SH6型或1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0.7-0.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m×1.45m×1.2m。

3.4、管路系统

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件、零件及仪表。

4、施工操作要点

4.1、喷射井管间距一般为2-3.5m;采用环形布置,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为5-7m。

冲孔直径为400--600nmm,深度比滤管底深lm以上。

4.2、施工工艺程序为:

设置泵房、安装进排水总管→水冲法或钻孔法成井→安装喷射井点管、填滤料→接通进水、排水总管,并与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接通→将各井点管的外管管口与排水管接通,并通到循环水箱→启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抽取地下水→用离心泵排除循环水箱中多余的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

4.3、安装前应对喷射井点管逐根冲洗,检查完好始可使用。

井点管埋设宜用套管冲枪(或钻机)成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内含泥量经测定小于5%时,才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将套管拔起。

4.4、下井管时水泵应先开始运转,以便每下好一根井管,立即与总管接通(不接回水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排泥,并测定真空度,待井管出水变清后为止,地面测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kPa。

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再接通回水总管,全面试抽,然后让工作水循环进行正式工作。

4.5、使用时开泵压力要小些(小于0.3MPa),以后再逐渐正常。

抽水时如发现井管周围有泛砂冒水现象,应立即关闭井点管进行检修。

工作水应保持清洁,试抽2d后应更换清水,以减轻工作水对喷嘴及水泵叶轮等的磨损,一般经7d左右即可稳定,开始挖土。

第八章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1、监控措施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1.1、观测点的布置:

在坡顶上每隔15m布置一个观测点。

1.2、观测精度要求:

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平误差控制<6.00mm;垂直误差控制<0.5mm。

1.3、观测时间的确定:

1)、基坑每开挖出一块,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2)、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5天后,可由

每天一次到3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1.4、场地查勘与记录:

1)、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

2)、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

1.5、注意事项

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2)、观测其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别对有地下管线地的各边坡可进行重点观测。

2、应急预案

2.1、发生坍塌事故后,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迅速抢救伤员。

2.2、要及时将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防止事故的扩大,同时在现场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若受外伤,可用开温水洗伤,再用干净绷带或布类包扎。

如伤口出血,则应立即设法止血。

2.3、要迅速备车或求援救护车将伤员送医院或急救中心,抢救时根据伤员受伤情况及部位,尽可能送往专科医院。

2.4、发生事故后,要迅速保护现场,事故现场范围内设警戒,派专人看守,或用绳索白灰将事故地点围起来,由于抢救伤员而需移动相关物件时要记录,拍照或录像。

2.5、急救电话:

120;拨通“120”后,要讲清事故的地点及所用的电话号码,简要说明伤员受伤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车。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目标及品牌管理措施

1.1、项目经理部制定管理方案与工作计划,对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给予优化与支持;

1.2、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必须职责明确,施工方案策划正确,技术方案严密周全,保证措施有效落实,管理到位,实施过程严格监控,质量标准严格把握;

1.3、项目经理部应对目标工程的分项、分部、阶段性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切实有效的保证目标实现的各项方案、措施。

全面作好技术资料方面收集、整理,并保证资料的齐全性、准确性。

在工程实施一定阶段后对自身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

不断创新,坚定信念,努力工作,最终实现创优目标;

1.4、有关部门应按照品质管理与责任管理的要求,群策群力,严格控制各自管辖范围的质量标准与要求,协助、配合项目创出品牌工程;

1.5、有关部门应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方案、管理责任进行全面考核。

对目标工程实施全面监控以及建立一定的检查制度,对工程的方案、计划、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进行控制、调整及信息反馈。

2、计、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2.1、测量定位所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国家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2.2、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

在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2.3、总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方法,确保引测结果精度;

2.4、所有测量观察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精度;

2.5、轴线控制点与标高控制点,必须经监理书面认可方可使用;

2.6、所有测量结果应及时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提供。

3、挖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挖土开工前,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按交底内容组织施工,听从现场技术人员指挥。

3.2、挖机不得碰撞桩体。

不超挖或留埂,密切与铲土工人配合好。

若有超挖,须用C15混凝土回填,不准用虚土回填。

3.3、施工人员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反映,做到不隐瞒,不谎报,并会同技术人员及监理商量补救措施,确保工程施工。

3.4、开挖过程中由项目部派专人在现场控制挖土标高,并指挥挖土,坑底保留200厚土层由小挖机铲平,工人紧跟挖机做配合工作,由挖机将土方带走。

3.5、挖土时在坑底周边设集水井,用水泵抽水作好明排水。

及时排除地表水及坑底积水,严禁地表水回流入基坑内。

4、井点降水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主要依靠轻型井点降水作为降水方式,成为基础施工的成功保障,同时整个基坑暴露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井点降水的打设、运行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4.1、井点管间距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套井点管的中心应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4.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和死井等情况。

4.3、严格控制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大于70kpa,压力应保持在0.16Mpa。

4.4、现场设备用发电机,专人24小时对井点工作情况进行监测,每天对观测井水位进行有效观测。

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技术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井点连续、稳定工作。

4.5、井点冲孔孔径不小于20cm,要求孔洞垂直,成孔后立即插入井点管,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中粗砂滤层后,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每孔灌砂量不得小于250Kg。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1、安全责任

1)、项目经理为安全施工的总责任人。

2)、项目副经理对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

3)、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安全技术的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

4)、施工员对分管施工范围内的安全施工负责,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5)、工地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6)、各专业人员都有岗位的安全职责。

7)、每个施工人员亦有安全职责。

1.2、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分为一般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两部分。

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

①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入场教育;②定期安全意识教育;③新工人上岗教育;④季节性安全教育;

各工种结合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有:

①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及新工艺、新材料使用的技术安全交底;②每次安排生产任务的安全技术交底;③每天的上岗安全交底。

1.3、安全设施验收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搭设完毕以后,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1.4、安全检查

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业务人员实施。

2)、每周一次例行联合检查,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各分包单位参加。

3)、班组每天结合上岗安全交底进行安全上岗检查。

4)、按工程进展需要,由专业部门组织实施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2、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2.1、资料的管理

建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台帐,以检测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台帐有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大型施工机械的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包括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作业的技术措施。

2)、机械设备的租赁使用协议书或合同书。

3)、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协议书(出租与承租双方)。

4)、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的验收书。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机组的机操工、驾驶员、起重工和指挥员)的登记名册。

6)、机组人员上岗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书。

7)、机械设备定期检查资料和设备隐患整改单以及整改情况记录。

8)、设备的运行原始记录和日常例行保养记录。

2.2、使用和维护

1)、为保障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安全运行,首先是机械设备方确保以完好的机械设备提供给施工现场使用。

带“病”的机械设备及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负责为机械设备进入现场作业而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场地等必需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设备作业妨碍或不安全因素,需夜间作业的设置充足的照明。

3)、机械设备进入现场的作业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交底。

2.3、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

1)、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安装位置与施工现场的场布图所示意的位置相符,起重机不靠近架空输电线,如限于现场条件必须在线路近旁作业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2)、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根据原有生产厂的规定,按机械设备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作业技术措施,由专业队伍的队(组)人员在队(组)长的负责统一指挥下进行,并有技术和安全人员监护。

3)、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经调试、试运转和安装队(组)负责人、机组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会同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

经验收合格签证后,在设备明显处挂上“验收合格”牌,“机械性能”牌方可投入施工生产运行。

3、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3.1、一般规定

1)、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2)、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3)、照明与动力用电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4)、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采用绝缘子,不直接绑扎在金属构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5)、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

6)、照明使用安全电压,施工用电编制施工方案,并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上报审批后才能进行。

7)、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8)、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采取绝缘保护以及保护安全距离等措施。

9)、电力线和设备选型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10)、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11)、十分潮湿的场所使用安全电压,设置醒目的电气安装标志,不使用无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

12)、电线和设备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