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83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姓名得分

1、            窃读记

【语段一】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zuānzuàn)过去。

哟,把短发(fàfā)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jǐjù)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派花花绿绿(lùlǜ)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页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很多,()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候会贴再一个大人身边,彷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是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再书店待下去。

就像再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吧?

我有时还要装这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会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1、“腋”字的部首是(),音序查()。

2、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3、“贪婪地读着”,把体现“贪婪”的句子用“——”画出来。

4、“窃读”中“窃”的意思是:

()

(1)偷

(2)偷东西的人(3)偷偷地、暗中

5、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6、在段落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写下来。

答:

7、“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答:

8、“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很快乐是因为我惧怕是因为

9、这个片段选自《》,主要写了

 

【语段二】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

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现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照样子,写词语。

(1) 依依不舍

(2) 舒舒服服

2、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支撑(chēnchēng)

(2)暂时(zànzhàn)(3)智慧(zì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

4、写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答:

2、走遍天下书为侣

【语段一】

对此,我的回答是:

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这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种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1.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语段二】

所以看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看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欣赏()

(2)忽略()(3)思考()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3、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还:

(2)泊:

(3)意万重:

(4)行人:

2、比一比,再组词。

(1)聒()

(2)帐()(3)畔()(4)榆()

括()账()伴()愉()

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答:

 

(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4、《泊船瓜洲》的作者是(朝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情。

最经典的两句诗是。

《秋思》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5、写两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答:

4、梅花魂

【语段一】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是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犁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

“公哭了!

外公哭了!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填空。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其他两句是

(2)此段中运用的古诗都表达了的感情。

2、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语段二】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

“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墨梅(mòmù)

(2)秉性(bǐngbǐn)(3)境遇(jìnjìng)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你能写出四位这样的人物吗?

答:

文天祥、屈原、岳飞、邓世昌等。

4、“梅花的秉性”指的是什么?

答:

指的是: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鲸

【语段一】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这短话主要写什么?

答:

主要写了鲸的体形。

2、文中把鲸与大象、肥猪等物进行比较‘还列举了不少数据,如十六万、

十七、十几;通过这些具体描写我们体会到了鲸十分庞大。

【语段二】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鲸用肺呼吸,它呼吸时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水柱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2、语段已用“||”分成两层,请写出层意。

答:

第一层写鲸用肺呼吸。

第二层写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不一样。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

(2)虎鲸是齿鲸的一种。

(√)

(3)鲸是用鳍呼吸的。

(X)

(4)鲸必须隔一定时间呼吸一次。

(√)

(5)齿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是垂直的。

(X)

(6)鲸要隔几天睡一次觉。

(X)

(7)鲸睡觉时,如果听到声音,便一同潜入海底。

(X)

(8)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

(9)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百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X)

(10)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6、新型玻璃

【语段一】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

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1、比一比,再组词。

(1)博(博大)

(2)嫌(嫌疑)3)疑(怀疑)4)窃(盗窃)

搏(搏斗)赚(赚钱)凝(凝结)切(一切)

2、“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答:

“夹丝网防盗玻璃”是有一层通过电源与自动报警器相连的金属丝网,只要嫌疑人划破玻璃就会自动报警。

【语段二】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回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无影无踪(zōngzhōng)

(2)隐身人(yǐnyǐng)

(3)临街(línlíng)(4)玻璃(líli)

2、        下面的词语中与文中带点词语意思相当的是(A)

A.即使……也……B.不管……都……C.虽然……但是……

3、        此段写的是“吃音玻璃”。

文中画线的句子写了这种玻璃的作用。

文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三种玻璃,它们分别能起到对阳光起反射作用;能阻挡强烈的阳光;挡住室外的冷空气的作用。

4、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介绍这些玻璃时,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

5、读下列句子,找出它的说明方法,把答案的序号写在()里。

①举例子②打比方③列数字

(③)A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①)B“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②)C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6、文章的最后一段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7、钓鱼的启示

【语段一】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鱼饵(ěrǎo)

(2)操纵(zòngzhòng)(3)翕(xīyǔ)动

2、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这是条“大鲈鱼”?

答:

“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1、        钓到这条大鲈鱼,“我”和父亲的心情怎样?

答:

兴奋、激动、得意。

【语段二】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晚上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比一比,再组词。

(1)沮(沮丧)

(2)抉(抉择)(3)诫(告诫)(4)钓(钓鱼)

阻(阻止)决(决定)械(机械)钩(鱼钩)

2、缩句。

(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答:

孩子们是设计师。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答:

我遇到“鱼”。

3、“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里的“鱼”是指违背道德的利益、好处,如金钱、地位、荣誉……,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4、父亲曾告诫我的话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8、落花生

【语段一】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母亲说: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1、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给下列词语排列顺序。

(1)浇水收获翻地播种买种

答: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

(2)中秋清明除夕元旦国庆

答:

元旦清明中秋国庆除夕

(3)秦朝元代清朝明朝唐朝

答:

秦朝唐朝元代明朝清朝

3、花生收获了,母亲心情怎样?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答:

母亲是喜悦的、欣慰的。

从文中“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还请父亲也来尝尝可以看出。

【语段二】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可贵(珍贵)

(2)体面(面子)(3)爱慕(倾慕)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花生在姐姐眼中的好处是味儿美,在哥哥眼中的好处是可以榨油,在父亲眼中的好处是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理解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父亲的话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父亲认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由此,“我”想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答:

我们不要做只讲究表面虚荣和好看的人,要做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嫩绿(nènlèn)

(2)爱慕(mùmò)

(3)石榴(liúliu)(4)埋在地里(mánmái)

9、地震中的父与子

【语段一】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在地上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1、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

2、看拼音,写词语。

(1)hùnluàn(混乱)

(2)qīhēi(漆黑)

(3)fèixū(废墟)(4)xīrì(昔日)

3、父亲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有什么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答:

父亲得知消息后,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哭了一阵后,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爱孩子的父亲。

                                     

【语段二】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们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1、文中用了哪些数字表示时间?

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

文中用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表示时间。

                                    

  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会等着自己。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答:

这样的外貌描写反映出父亲救子心切,表现出对儿子的爱很深。

 

1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语段一】

现在我已经有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严厉(严格)

(2)歧途(歧路)(3)精彩(出色)

2、比一比,再组词。

(1)衡(平衡)

(2)历(历史)(3)糟(糟糕)(4)版(出版)

恒(恒心)厉(严厉)遭(遭遇)板(木版)

3、作者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答:

母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母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4、在作者心中,母亲、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答:

母亲是慈祥的,经常称赞“我”;父亲是严厉的,他时常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好。

                       

【语段二】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1、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双重否定句。

把它改变说法,句意不变: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2、“我”为什么一直在写作,还学会了修改文章?

答:

因为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写作,父亲对“我”的评语是“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于是,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者进行修改。

                                   

【语段三】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

2、比一比,再组词。

端(端正)湍(湍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种声音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这句是比喻句,是把这两句话比作两股风。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这两句话的反复,破折号的作用是后文对前文的解释说明。

4、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 精彩极了:

你做得很棒,继续努力。

(2) 糟糕透了:

你做得还不够好,要再提高,不要骄傲,要注意总结。

5、“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里的“爱”是指父母对“我”的慈爱与严厉。

11、圆明园的毁灭

【语段一】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少年宫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短文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短文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答:

承上启下。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答:

因为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语段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和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

平(湖)秋(月)诗(情)画(意)天(南)海(北)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金碧辉煌)的殿堂

(2)(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3)(景色宜人)的乡村田野(4)(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漫步圆明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因为圆明园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