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888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积累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

B.十仞(rèn)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

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

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遂致   征蓬   无与为乐   乘奔卸风

B.凄异桐庐负势竞上千百成锋

C.缥碧经纶窥谷忘反争高值指

D.瀑布绿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

B.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

C.三峡的山真高啊!

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

D.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别是一派清秋一洗的别致风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默写填空。

(6分)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

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4)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的抱负的名句是

(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6)《梁甫行》中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深刻揭示主题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10分)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

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

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

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东北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

蓝衣社特务在睡梦中惊起,被缴了械,逮捕起来;几乎整个参谋总部人员都在西安宾馆的住处遭到包围,关了起来;邵力子省主席和警察局长也成了阶下囚;西安市警察向兵变部队投降;南京方面的五十架轰炸机和飞行员在机场被扣。

但是逮捕总司令却流了血。

蒋介石下榻在十英里外着名温泉胜地临潼,把所有其他客人都驱赶一空。

张少帅的卫队长、二十六岁的孙铭九上尉午夜前往临潼,他在半路上带上二百名东北军,清晨三点钟开车到临潼郊外。

他们在那里等到五点钟,第一辆卡车载着十五个人开到宾馆门口,被岗哨喝止,就开起火来。

东北军这批先遣人员的增援部队马上开到,孙上尉率部进攻总司令住处。

警卫人员猝不及防,没有久战,不过有足够时间让吃惊的总司令逃跑。

孙上尉到蒋介石的寝室时,他已经逃跑了。

孙率部搜索,爬上宾馆后面的白雪掩盖、岩石嶙峋的小山。

他们马上就发现了总司令的贴身仆人,接着不久就找到了总司令本人。

他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着一件长袍,赤裸的手脚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时给划破了,嘴里也没有假牙,身子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着,躲在一块大岩石旁的小洞里——这块大岩石是长城建造者秦始皇陵寝所在地的标志。

(1)上述文字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分)

(2)作者认为:

“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

”你认为高明在哪里?

(2分)

(3)文中画线句使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分)

(4)这一事件的领导者去西安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后来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2分)

(5)你能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2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4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

(2分)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0分)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山川之美

又数刀毙之(《狼》)

B.实是欲界之仙都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D.相与步于中庭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两篇文章都写了自然景物,陶文描绘了“_____之美”,苏文描写了“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陶文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苏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前两空每空仅限两字)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10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①,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②。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④之胜境,静者⑤之林亭。

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选自《右溪记》)

【注释】 ①欹(qī)嵌盘屈:

石头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

②洄悬激注:

洄,水回旋而流。

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

激,被石遏制而形成急流。

注,水急如灌注一般。

③逸民退士:

退隐的人。

④都邑:

都市,城市。

⑤静者:

喜欢安静的人。

⑥置州:

设置州县。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1)沿溯阻绝()  

(2)不以疾也()

(3)不可名状()(4)悉皆怪石()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5.【甲】【乙】两文都写水,其中【乙】文哪些句子是写水的?

【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2分)

16.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2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10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还觅薜萝:

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②梅溪:

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③限日:

遮挡阳光。

④幽岫:

幽深的山穴。

⑤重:

向往。

⑥竹实:

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文中指隐士所食之物。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____________

(3)蝉吟鹤唳____________(4)岂徒语哉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2分)

20.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最美的风筝

师大毕业,我被分到市区一所小学任教。

在我所任教的第一堂劳动技术课上,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

利用平时常见的材料,每人做一个风筝,可以和家长一起完成。

几天后,孩子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业。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风筝竟做得如此精致细腻、丰富多彩!

在众多的作业中,一只粗糙的椭圆形的风筝显得分外笨拙。

风筝的周边显然是用旧铁丝拧箍而成,而后又用废烟盒纸将铁丝包起来;风筝的中间有一个用黑色碎布片做成的圆形东西,并且用绳子穿起来,与外面的铁圈连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看着如此不伦不类、令人费解的“四不像”,我大惑不解,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呵呵,这学生真会搞笑。

“这个东西是哪位同学做的?

”我举起‘铁圈’问全班同学。

偌大的教室内也随之发出一阵哄笑。

许久,一个身材矮小、穿着朴素的小男孩慢慢站起来。

他的脸憋得通红,局促不安地小声作答:

“老师,这……这是我……我做的。

”我望了望花名册,知道他的名字叫丁小光。

“这就是你的作业?

”我提高声音质问。

丁小光对我的质问始料不及,有点害怕似地向我解释:

“嗯,老师,不光是我自己做的,还有我的爸爸。

他告诉我,虽然他的眼瞎了,但是他的手并不瞎!

什么?

他的手并不瞎?

我蓦地想起,就在前几天,老校长曾告诉我说,这个班级中有一个特困的孩子,妈妈刚去世,爸爸又是个盲人……顿时,我脸上火辣辣的。

镇定下来后,我柔声问他:

“可以告诉老师,你这个风筝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风筝的名字叫‘眼睛’,它是我和爸爸一起取的。

我心弦一动,突然发现,这只粗看笨拙的风筝做得竟是那么可爱与真实,那不正是一只大大的足可以放出光芒的眼睛吗?

拿着那只大“眼睛”,我轻轻地走到丁小光的身边,然后对全班同学说:

“同学们,其实,老师早就看出了,你们的风筝当中有许多并不是用平时常见的材料做的,有的根本就是直接在商场买的!

丁小光同学和他爸爸共同完成的这只风筝才是最美和最好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掌声渐渐响起,继而在教室内慢慢流淌,逐渐淹没了我的声音。

我分明看见,丁小光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晶莹而透明。

摘自《石狮日报》2007年4月7日

21.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1)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做的风筝竟然如此精致细腻、丰富多彩!

(2)我心弦一动,突然发现,这只粗看笨拙的风筝做得竟是那么可爱与真实……

22.文章第3段,在在众多精美的风筝中,作者为什么详细那只粗糙的风筝呢?

(2分)

23.第8段中写道:

“顿时,我的脸上火辣辣的。

”请你发挥想象,揣摩“我”此时的内心活动。

(不少于50字)(2分)

24.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做简要分析。

(2分)

25.“我”为什么要说那只粗糙的风筝是最美最好的?

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分)

 

四、写作(50分)

26.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

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3)不得抄袭。

提示: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

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

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参考答案

1.C(A.qiān—xiān;B.shù—sù;D.zhuǎn—zhuàn)

2.D【解析】A.致—至,卸—御;B.锋—峰;C.值—直

3.B【解析】头晕目眩:

头脑发昏,眼睛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D(“孟浩然”应改为欧阳修)

5.C

6.

(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6)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7.

(1)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2)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行动迅速。

(3)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蒋介石的狼狈,反映了他的色厉内荏。

(4)剿共;因为他们发现①.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

②“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年;③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要抗日是不可能的;

④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土崩瓦解。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8.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

9.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10.D 解析:

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狼。

B项,判断词;指示代词,此,这。

C项,介词,从;连词,如果。

11.

(1)清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分。

关键词:

晓、歇)

(2)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1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每空1分)

13.

(1)(顺流而下)  

(2)(如此、这么)(3)(说出)(4)(全部,都)

14.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2)我在小溪岸边走来走去,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15.【乙】文写水的句子是: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16.①借景抒情。

【甲】文借长江三峡夏季和春冬季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②动静结合。

【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文中“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附【乙】文参考译文: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

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

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

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阴影相互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成为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

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

来欣赏和关爱它。

我在小溪岸边走来走去,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17.

(1)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3)叫(4)难道

18.

(1)湍急的流水好像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快马。

(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具备。

19.甲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分析:

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

乙文: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分析: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

20.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意近即可)

21.

(1)用竟然这个词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这对风筝是出自盲人之手感到惊讶不已的情绪

(2)由衷的感到惭愧之情

22.因为这只风筝制作者是与众不同的

23.我想:

自己真是太鲁莽了,竟然会犯下如此的错误,太小瞧他们了,太不应该了。

我应该深深的自责并且向他们道歉,他们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事物,却可以制作出如此精美的风筝,真是令人赞叹。

24.我大惑不解,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呵呵,这学生真会搞笑与掌声渐渐响起,继而在教室内慢慢流淌,逐渐淹没了我的声音相对比,前者因为不了解情况所以嘲笑这只四不像的风筝,后者得知真相后,终于恍然大悟,虽然风筝四不像,但是他们用美丽的心灵打动了我们。

25.因为那只粗糙的风筝是盲人用想象亲手制作的,我得到的启示是:

我们应该了解事实的真相后再去判断事情,不能主观臆断,随便嘲笑别人,盲人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人间的事物,才能制作出这样的风筝。

26.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规定了观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2.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写作对象可以是物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抒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3.文章性质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讴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挖掘立意绝招

1.逐层分析、锁定立意。

看到题目、提示后,在第一反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挖掘出更深层的立意。

2.变换角度。

“窗外”的景致,可以从事物的角度写,可以从自然界的角度写,还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写,从社会的角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