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086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

中考文言文复习——词的古今义

  

注意:

下文中所说“古义”均指例句中的意义,今义均指今天的常用义。

B

1谤讥:

例:

能谤讥于市曹,闻寡人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议论、提出批评,无贬义。

今义:

讽刺、诽谤。

2北面:

例: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乎?

(《赤壁之战》)

古义:

称臣。

今义:

表示方位,北面。

3卑鄙: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古义: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今义:

道德品质低下。

4兵:

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古义:

兵器。

今义:

士兵。

5博士:

例: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

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今义:

学位的一种,比硕士高一级。

C

1美人:

例: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嫔妃。

今义:

美貌的女子。

2从容:

例: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

古义: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

自然不紧张。

3处分:

例: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古义:

处理。

今义:

给犯错误者以惩处。

4从事:

例: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古义:

官名。

今义:

投身到(事业中去)。

5从来:

例: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桃花源记》)

古义:

从(哪里)来。

今义:

一直、一向。

6猖獗:

例:

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隆中对》)

古义:

失败、倾覆。

今义:

气焰嚣张,凶猛而放肆。

D

1地方:

例: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丈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赤壁之战》)

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

①某一区域、空间或部位;②部分。

2大夫:

例: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列传》)

古义:

官名,有不同等级。

今义:

医生。

3多谢:

例: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古义:

多多劝告。

今义:

非常感谢。

4谍报:

例:

谍报敌骑至。

(《冯婉贞》)

古义:

侦探报告。

今义:

刺探出来的关于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等的情报。

5但:

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古义:

只。

今义:

转折连词,但是。

F

1非常:

例:

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古义:

意外变故。

今义:

不一般。

程度副词。

2风情:

例: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诉?

(《雨霖铃》)

古义:

深情蜜意。

今义:

流露出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3风流:

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古义:

有功绩又有文采的。

今义:

指跟男女间放荡行为有关的。

4反复:

例: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屈原列传》)

古义:

反,覆转;复,恢复。

今义:

①一遍又一遍;②颠来倒去;③重复的情况。

G

1共事:

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孔雀东南飞》)

古义:

共同生活。

今义:

在一起工作。

2故事:

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古义:

旧事、前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3国:

例1: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崤之战》)

例2:

此用武之国。

(《隆中对》)

例3:

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五蠹》)

古义:

以上三句中的“国”分别指“国都”、“地方”、“国家”。

今义:

国家。

4诡辩:

例:

设诡辩于怀王宠姬郑袖。

(《屈原列传》)

古义:

谎言。

今义:

无理狡辩。

H

1河:

例: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

古义:

黄河。

今义:

可指一切河流。

2好:

例:

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古义:

容貌美丽。

今义:

品质优秀,佳、善。

J

1江:

例:

孙讨虏聪明仁惠,礼贤下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

古义:

长江。

今义:

可指一切河流。

2几何:

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

古义:

多少。

今义:

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3结束:

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古义:

整好装束。

今义:

事物完结。

4具体:

例: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雁荡山》)

古义:

形体齐备。

今义:

不抽象。

5交通:

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交通运输。

6绝境:

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7金:

例1: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

例2: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古义:

以上两句中的“金”分别指“铜”和“金属”。

今义:

金。

K

1空中:

例:

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古义:

中间是空的。

今义:

天空中。

2可怜:

例1: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例2: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例3: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书江西造口壁》)

古义:

以上三句中的“可怜”意思分别是“可爱”、“可怜”和“可惜”。

今义:

可怜。

3老大:

例: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古义:

年纪大了。

今义: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的人。

L

1烈士:

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古义:

有志之士。

今义: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的人。

M

1明年:

例: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屈原列传》)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次于今年的一年。

Q

1前进:

例:

于是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上前进献。

今义:

向前行动或发展。

2亲戚:

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先生之高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指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其实:

例:

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赤壁之战》)

古义:

“其”与“实”连用,他实在。

今义:

实际上。

4妻子:

例: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古义:

妻子和孩子。

今义:

妻子。

5前驱:

例: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伶官传序》)

古义:

走在前面。

今义:

带领大家向前进的人。

R

1人事:

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古义:

人造成的原因。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S

1是非:

例: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古义:

这不是。

今义:

①事情的正确或错误;

②口舌。

2十一:

例: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词“十一”。

3首领:

例: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五人墓碑记》)

古义:

头颅。

今义:

领导者,负责人。

4稍稍:

例: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5山东:

例: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也。

(《过秦论》)

古义:

崤山以东。

今义:

山东省。

T

1涕:

例:

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出师表》)

古义:

原指“眼泪”,汉以后也指“鼻涕”。

此句中意为“眼泪”。

今义:

鼻涕。

2突兀:

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义:

高大。

今义:

来得突然。

W

1无论:

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古义:

不用说。

今义: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2未必:

例: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问说》)

古义:

不一定,带有商量和不敢确定的口气。

今义:

今义“未必”是一个词,不一定不。

3无聊:

例:

穷饿无聊。

(《〈指南录〉后序》

古义:

没有依靠。

今义:

①由于清闲而烦闷;

②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4闻:

例: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听。

今义:

用鼻子辨气味。

X

1宣言:

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扬言。

今义:

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件;

②宣告、声明。

2学者:

例: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游褒禅山记》)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

今义:

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向前:

例: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坐重闻皆掩泣。

(《琵琶行》)

古义:

先前、刚才。

今义:

向前行进。

4县官:

例: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送东阳马生序》)

古义:

朝廷。

今义:

一县的首长。

5牺牲:

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古义: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

①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②放弃或损害自己的利益。

6下车:

例: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张衡传》)

古义:

官员到任。

今义:

从车上下来。

7向来:

例: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义:

原来。

今义:

从来。

8行为:

例: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着声义。

(《五人墓碑记》)

古义:

行,行为;为,作为。

今义: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行动。

9行李:

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

使节。

今义: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10形成:

例: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古义:

“形”,形势;“成”,形成。

今义:

形成。

11形容:

例: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

古义:

形体容貌。

今义:

对物体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Y

1以往:

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

从前,过去。

2约束:

例: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盟约。

今义:

限制。

3因为:

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古义:

于是写了。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因而:

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

介词“因”与连词“而”连用,趁此就。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颜色:

例: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古义:

容颜姿色。

今义:

物体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6狱:

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古义:

案件。

今义:

监狱。

7以为:

例1: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例2:

余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古义:

以上两句中的“以为”的意思分别是“以之为”的省略和“认为”。

今义:

认为。

Z

1走:

例: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古义:

跑。

今义:

步行。

2中国:

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古义:

中原地区。

今义:

中国。

3至于:

例: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古义:

“至”,到,动词;“于”,引进处所。

今义:

①达到某种程度;

②表另提一事。

4再:

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古义:

第二次。

今义:

可解释为“多次”。

5长者:

例:

市人皆以嬴之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义:

有德行的人。

今义:

也有此义,但多指年长的人。

6指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