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730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1.0 工程概况:

大港油田自备电厂工程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规划的工业区内,由于该工程建在回填区域,土质较软且地下水位较浅,采用PHC桩基。

本工程为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工程,基础基底设计标高为-3.10m(-2.10m),±0.000相当于1985年黄海高程4.400m,基础为承台式独立基础。

2.0编制依据

2.2.1 施工图纸:

《引风机基础及检修支架》(F433S-T0307); 

2.2.2 《砼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T107-87

2.2.3 《砼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4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DL/T5210.0-2005;

2.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2.6《钢筋焊接验收规程》JGJ18—2003

2.2.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2.2.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程》国电电源【2002】49号

2.2.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2003年11月24日

3.0 主要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

作业机具、周转工具作业前要对所有机械,周转工具进行检查,做到在使用中安全可行,性能良好,并且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各种机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并对机械做好保养及维护,

对精密仪器要求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本工程所用施工机械设备仪器及工器具:

钢筋弯曲机2台、

钢筋切断机2台、

钢筋直螺纹滚丝剥肋机2台、

电焊机4台、

木工用电锯2台、

混凝土振捣器4套、

水准仪1台、

经纬仪1台

机动翻斗车2台

4.0工作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基础承台尺寸为1.2×3.3m,高度为0.8m,基础梁底标高-2.9米,高0.7米、宽0.4米。

垫层C15混凝土,厚度100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基础承台的钢筋保护层为100㎜,基础短柱钢筋保护层为40㎜,主要钢筋采用Φ25、Φ20、Φ22、Φ18、Φ16、Φ14Φ12、

(Ⅱ级)螺纹钢,Φ12、Φ10、Φ8、(Ⅰ级)圆钢。

工程量:

C15混凝土:

52m3

C30混凝土:

970m3

C40混凝土:

23m3

钢筋:

152t

模板:

3590㎡

木方:

110m3

钢脚手:

40t

混凝土:

1307m3

5.0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计划开工日期:

2007年10月20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08年1月15日

6.0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生产负责人宫永沛

技术负责人夏孟强

质量负责人张绍臣

安全负责人夏孟光

劳动力安排:

力工:

30人 

木工:

40人 

钢筋工:

50人 

混凝土工:

15人

电焊工:

4人

架子工:

15人

电工:

2人 

修理工:

2人

测量工:

2人

7.0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7.1土方挖掘完毕,达到设计标高。

PHC管桩按照标高截断,桩芯内有淤泥的清理到设计标高。

管桩检测合格。

7.2各种机械设备进场,检修完毕,能正常使用,满足施工要求。

7.3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场,体检合格,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技工经培训后方可上岗。

7.4各种材料按照计划及时进场,检验合格,整齐堆放。

7.5施工图纸会审完成,施工方案获得批准、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完成

7.6 施工前技术人员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以及在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严格按程序和技术要求施工。

同时要做到文明施工。

7.7 作业的上岗人员都应该具备上岗资格,持证上岗,并且在上岗前均通过安全三级教育考核,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7.8施工人员要树立精品意识,程序管理,过程控制,顾客满意,靠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来保证精品工程的实现。

8.0主要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8.1施工顺序:

人工清理、审底——测量定位——垫层浇注——管桩钢筋笼制作、安装——混凝土填芯浇筑——涂刷环氧沥青涂料——承台及基础梁绑扎钢筋——承台及基础梁模板支设——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浇筑——绑扎短柱钢筋——浇筑短柱混凝土——回填土夯实至设计标高——设备基础垫层——设备基础绑扎钢筋——设备基础模板支设——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夯实至设计标高——检修支架8.40米层梁板柱施工——检修支架11.30米层梁板柱施工

8.2技术要求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施工技术人员要有足够责任心,全方位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对物资、物料采购做出有效实施计划,保证施工所需物资、物料及时供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周计划,每天开一次生产调度会,明确任务目标,精心组织施工,落实施工进度;优化施工程序,加强现场调度,发挥机械效率,充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尽量缩短关键线路上项目工期;加强计划管理,作好施工准备,做好各种物资的合理调配,以满足连续施工。

8.2.1混凝土垫层:

人工清底、审底后,浇注C15混凝土垫层,依据标高用刮杠将混凝土刮平后,使用木抹搓平,最后用铁抹子找平压光,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

垫层表面刷环氧沥青涂料两遍。

8.2.2模板工程:

本工程±0.000以下采用钢模板,用脱模剂做为模板的隔离剂,对于基础承台、短柱,应根据混凝土几何尺寸合理配模,保证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同时模板拼缝应规则有序,做到表面平整光洁,加固可靠,尺寸准确。

为了保证混凝土截面几何尺寸,在支设基础短柱模板时在柱口模板内侧四周加设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木方。

a、基础承台模板与垫层交接处,用M5.0水泥砂浆将接缝处抹严,以防砼浆外溢。

基础短柱与基础承台交接处也用相同措施。

b、基础承台及短柱模板支设采用钢模板,Φ48×3.5钢管分别做纵肋、横肋,模板接缝处粘贴5mm单面胶海绵胶条,防止漏浆。

c、基础承台模板支设时,采用Φ48×3.5钢管做钢模板纵肋、横肋,间距为500mm。

采用φ12对拉螺栓,纵、横向间距为500mm,对拉螺栓外露200㎜。

d、基础柱模板支设时,采用采用Φ48×3.5钢管做钢模板纵肋、横肋,间距为500mm,两端用φ20对拉螺栓相对拉紧。

柱模板上口用φ6.5钢丝绳及钢管斜支撑进行校正和加固。

e、拆模时,对结构边角不得碰撞,使结构强度、尺寸、表面工艺均为最佳,在构件强度未达到1.2N/mm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等作业。

8.2.3钢筋工程:

a、首先要求进场钢筋均通过复试检验合格。

b、钢筋的接头型式采用:

直螺纹机械连接方式(直径≥20㎜)、搭接绑扎连接方式(直径<20㎜),接头率:

直螺纹机械连接方式小于等于50%,搭接绑扎连接方式小于等于30%。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难度较大的地方也可采用双面搭接焊的连接方式)。

c、钢筋制作均按照钢筋料表集中制作成型。

加工成品要标牌清晰、准确,并分类堆放。

d、钢筋绑扎前,根据结构特点,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绑扎顺序。

绑扎时,按测量给出的中心线、标高进行吊线、作标记,保证钢筋位置、主筋和箍筋间距,做到横平竖直。

绑线均折向骨架内部,防止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e、在钢筋绑扎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构件中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接头、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钢筋绑扎前应除去铁锈、油污。

基础底板的钢筋保护层为100㎜,基础顶面、侧面及短柱钢筋保护层为35㎜,绑扎时采用22#铁线,并不得有缺扣、漏扣、松扣现象,利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垫块及钢支撑框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和每排筋的间距。

基础承台钢筋加密区采用Φ25钢筋将加密钢筋垫起。

基础承台底板钢筋及顶板钢筋采用Φ25钢筋马镫垫起,马镫间距、排距均不大于2500,具体形式详见附图:

f、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对绑扎后的钢筋要求经过分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g、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

本工程采用滚压直螺纹方式。

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丝头和连接套筒内螺纹干净完好无损;钢筋连接时应用工作扳手将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顶紧,当采用加锁母型套筒时应用锁母锁紧。

8.2.4混凝土工程:

a、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浇筑,泵车浇筑不到的位置采用地泵、溜槽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40mm-160mm,最大灰水比为0.55。

b、混凝土浇筑顺序应先浇注垫层、基础、-0.000m以下短柱,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

自由落差不得超过2米,若超过2米则用溜槽送灰。

基础承台浇筑时混凝土从承台的中间注入,浇注柱头前,底部应先填以5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出现烂根现象。

混凝土浇筑前需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c、每层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点可呈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大于500mm,振捣时间充分,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且无气泡冒出为宜,特别应注意边角部位的振捣,当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深,振捣时振捣棒钢筋、模板,当浇筑到顶层时,表面会出现较多的泌水,积聚较厚的砂浆层,为了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应及时将泌水排除并将砂浆赶光压实。

d、浇筑完毕后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浇筑和振捣,使混凝土表面标高符合要求,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平、压光。

e、混凝土终凝后即进行浇水养护,加覆塑料布及棉被养护。

养护期根据气候条件确定,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f、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看护钢筋和模板,设专人负责指挥泵车。

8.2.5脚手架工程:

a、基础短柱支模及钢筋绑扎采用单排脚手架,检修支架地上建筑外侧采用单排钢脚手架,中间采用满堂红钢脚手架,梁板模板直接支撑到脚手架上。

b、搭设顺序:

摆放扫地杆、逐根安装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安装扫地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纵向横向杆(与立杆扣紧)、安装横向横杆、安装第二步纵向横杆、安装第二步横向横杆、设临时斜支撑(上端与第二步横向横杆扣紧)、安装第三、四步纵向横杆和横向横杆、设剪 刀撑、设置斜支撑(上端与第三步横杆扣紧)满铺脚用板并加固。

c、基础短柱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时脚手架及泵管脚手架搭设根据施工手册表5-50、5-52。

施工荷载均小于270㎏/m2,立杆纵向间距为1.2m,横杆间距为1.5m,脚手架必须设十字撑,十字撑设在脚手架的转角,端头沿纵向每隔3m处。

每档十字撑应站三个跨距,从底到顶连续布置。

脚手架必须设十字撑,十字撑设在脚手架的转角,端头沿纵向每隔3m处。

每档十字撑应站三个跨距,从底到顶连续布置。

十字撑与水平方向成45°60°角。

同时应设连柱拉杆,每隔三步五跨一根,这样不仅是防止架子外倾,同时对立杆的纵向刚度也有利。

d、脚手架扣件安装的朝向 正确,拧螺栓时要求扭力距要达到标准(3949N.m范围),拧螺栓的工具,以采用棘轮扳手为宜,这种扳手可以连续拧转,使用方便,有利提高工效。

e、在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要大于150mm。

脚手架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的长度要大于100mm,以防止杆件滑脱。

f、脚手板采用满铺,不得有探头板,每块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g、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要由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工作时必须拴好安全带,下设安全网。

9.0 作业的质量要求:

9.1 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DL/T5210.0-2005;

《砼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T107-87

《砼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1.1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按DL/T5210.0-2005中表5.10.1执行。

表5.10.1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预埋件、预留孔(洞)

应齐全、正确、牢固

观察和手摇动检查

预埋件制作和安装

应符合本部分附录B规定

轴线位移

≤5

钢尺检查

标高偏差

其他基础模板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底膜上表面

±5

有装配件的支撑面

0~-5

截面尺寸偏差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垂直度

≤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8

侧向弯曲

基础

不大于L2/750且≤20

拉线、钢尺检查

梁、墙

不大于L2/1000且≤10

不大于L2/1000且≤1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留孔洞

中心位移

≤10

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10~0

插筋

中心位移

≤5

钢尺检查

外露长度偏差

+10~0

注:

1、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9.1.2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按DL/T5210.0-2005中表5.10.5执行。

表5.10.5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钢尺检查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钢尺检查

箍筋内净尺寸

±5

钢尺检查

9.1.3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按DL/T5210.0-2005中表5.10.6执行

表5.10.6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钢筋网

网片长、宽偏差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偏差

±20

钢尺检查、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网片对角线偏差

≤10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绑轧箍筋、横向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注:

1、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从纵、横两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9.1.4现浇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按DL/T5210.0-2005中表5.10.9执行

表5.10.9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移

独立基础

≤10

钢尺检查

墙、柱、梁

≤8

钢尺检查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标高偏差

杯形基础杯底

0~-10

钢尺检查

其他基础顶面

±10

层高

±10

全高

±30

截面尺寸偏差

+8~-5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预留孔

中心位移

≤5

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偏差

+10~-5

9.2 关键检查项目,隐蔽工程及停工待检点的确定。

9.2.1关键检查项目:

a、钢筋工程b、模板工程c、混凝土工程

9.2.2隐蔽工程项目:

a、钢筋隐蔽记录b、混凝土隐蔽记录

9.2.3 停工待检点的确定:

a、钢筋绑扎完b、模板安装c、混凝土浇筑前

9.3作业质量要点,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检验报告,钢筋须有复试合格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在进入现场后必须严格管理,按指定的路线、地点进行运输存放,存放中根据材料的自身特点加以保管,对本工程自行加工的半成品需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其下料及成型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均应符合工程的需要;对进场材料要求,堆放整齐,码垛标准,防水材料要求入库保管做到防潮、防火、防盗、防倒坍;钢筋进场后要按规格、级别堆放并做标识牌,钢筋不能接触泥土,并且在雨、雪天加以覆盖;

9.3.1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上下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

尽量薄层浇筑混凝土,减缓浇筑速度,加快热量散失,振捣捧排距小于500mm,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100mm,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

9.3.2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梯度,这是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9.3.3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早期养护,覆盖棉被、浇水湿润,然后用塑料布密封,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模板外面必要时悬挂草袋外覆塑料布,对混凝土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7天。

9.3.4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的措施:

a、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控制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b、结构表面混凝土振捣要掌握好尺度,严禁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搓平之前排出混凝土表面的浮浆。

c、混凝土表面初凝后,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光至少两遍,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

d、养护设专人负责,保证混凝土表面覆盖严密、洒水及时,防止出现混凝土表面发白现象。

9.3.5施工缝的处理:

a、在浇注过程中,如遇大雨等天气或机械故障等原因,无法继续浇注时或浇注时间间隔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必须设施工缝。

b、设置施工缝时必须将已浇注完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垂直于结合面插500mm长Ф14mm钢筋,两面插入深度均达到250mm,钢筋间距为500mm。

c、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N/mm2时,方可重新浇筑混凝土。

施工前,应清除表面浮灰、松动砂石及杂物,使混凝土露出新槎。

浇筑前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并保持湿润24小时以上,但不得积水。

d、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接槎处铺设50mm厚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相同。

混凝土浇筑后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接搓部位接合良好。

e、使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表面工艺和构件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确保不出现因温度产生的温度裂缝,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9.3.4消除各种质量通病:

a、消除外表面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的质量通病。

b、消除表面龟裂的质量通病。

c、消除模板漏浆、捣固不实的质量通病。

9.3.5 做好施工放线及校核工作,做到放线规范、标记清楚。

9.3.6 模板使用前,对有变形、棱角不直、板面不平的模板坚决不能使用,在加工制作中要保证边角垂直,有得利于拼缝严密。

模板加工严格按小样图尺寸施工。

9.3.7 钢筋加工、铺设、绑扎必须按施工图设计要求和钢筋料表施工。

9.3.8 钢筋标牌清晰准确并分类堆放,加工钢筋一定要保证成型钢筋的外部尺寸,绑扎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间距布置均匀,柱箍筋各边在同一水平位置,绑扎过程中不丢扣落扣。

9.3.9 砼浇注成型后表面抹压平整,拆模时,对结构过角不得碰撞,养护专人负责。

9.3.10 砼浇注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施工,充分振捣密实,尤其对结构边角缝位置,柱根部位更为重要,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振捣作用范围,深度逐层逐段振捣,不得漏振,过振,浇筑振捣的各道程序,各个施工部位明确到人,增加质量责任心。

9.3.11 混凝土浇注应避开雨天施工,无法避免搭雨布。

9.3.12 拆模时,应先将加固扣件,脚手管等拆下,再拆除模板。

9.3.13 模板接缝要严密、要牢固,找正拉结处要牢固可靠,特别是雨后要重新检查一遍。

9.3.14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对结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十分清楚。

9.3.15 拆模时,对结构边角不得碰撞,使结构强度、尺寸、表面工艺均为最佳,在构件强度未达到1.2N/mm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等作业。

9.3.16钢筋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执行条文:

a、钢筋进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b、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制的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3.17模板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执行条文:

a、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c、设备基础内预留孔洞时,先做好预制木模板盒子,下口封住,下小上大,四面加大,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护,待混凝土初凝后2小时后,将木预留口拆除。

9.3.18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基本规定)中的执行条文:

a、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b、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c、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全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d、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在混合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9.3.19、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10.0作业的安全要求

10.1安全技术措施

10.1.1 安全防护:

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维护工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项目部将制定并实施一切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洪、防火、救护、警报、治安管理等,安全措施的制定将遵守国家、公司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

10.1.2 劳动保护:

对参于与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项目部将根据各工种的作业种类,特点,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其所属工种相应的劳保用品。

10.1.3 为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灭火器材和消防人员,由安委会负责本工程的消防灭火工作。

10.1.4因为引风机基础现场位置在烟囱施工落物区域内,烟囱施工在高处,对引风机工程施工形成交叉作业,,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可进行交替施工,必要时可暂时停止施工。

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交叉作业时,工具、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