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74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和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

(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

南北政权的使者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频繁,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

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2、开皇之治

  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

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

  三省六部制: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三省六部的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集权和任免官吏。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

  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

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

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3)开皇之治(581—600年)

  “开皇”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年号。

隋文帝在此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那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3、隋朝大运河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

  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河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大运河的作用

  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暴君隋炀帝

  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

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5、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

  长白山起义的星火,很快成为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

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

  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因为是在河南瓦岗(今山东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

农民战争的致命打击,使统治集团的核心发生了分裂。

618年春,贵族宇文化及和领导侍卫队的司马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

隋朝政权自581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

它是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的。

(二)唐朝建立

1、“贞观之治”

  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

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

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灭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

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这些内容说明唐太宗是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第二个方面,唐太宗善于用人。

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

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

这些猛将谋臣为李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个方面,太宗重视纳谏。

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

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乘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地主阶级的“长治久安”。

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贞观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

这样既避免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

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

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五个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第六个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恰,社会升平,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

  

(1)政治经济措施

  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

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

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大大发展。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以及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

  目的:

一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二是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

旧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实权控制在地方官员手中,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出任官职,不利于隋王朝的统治。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由此,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从此,门第不高的人,可以凭借学问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

2、科举制的完善

  关键人物有: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唐太宗: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在位期间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

还开设了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二)“和同为一家”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多数是友好的。

由于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和同为一家”。

1、突厥汗国的兴衰

  唐朝初年,在北方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是突厥人建立的地域辽阔的大汗国。

继鲜卑之后,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前,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人兴起了,和前面的少数民族一样,突厥人也是游牧生活。

除了放牧,他们还善于冶铁,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文字。

因此很快迅速建立了一个大汗国,中心是蒙古草原,北到贝加尔湖,南到长城一带,东到辽海,西到中亚。

不仅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都臣服于它,连西域的许多国家也都是它的属国。

  隋朝统一中原以后,突厥分裂成两个汗国,实力削弱,曾经归附过隋朝。

但是隋朝末年和唐朝初年,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可汗却屡次率领军队侵犯中原。

几年以后,乘突厥内部混乱,唐太宗派李靖率领十万大军征讨突厥,颉利可汗措手不及,仓皇逃走。

唐军经过一番万里长途追击,加上略施小计,终于擒获了颉利可汗,打败了东突厥。

  唐太宗不仅没有杀一个俘虏,反而封突厥贵族做新设立的都督府的将军,统领原来的部众。

还允许上万突厥人居住在长安。

一些民族的首领,到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太宗为“天可汗”。

这个称号说明唐太宗是当时各个民族首领公认的皇帝。

不久,古老的“丝绸之路”恢复了畅通,西域各国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下。

唐高宗时,灭了西突厥。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北地区。

  在突厥的南面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居住着什么少数民族?

藏族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牦牛;战胜了高山和风雪,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

到了隋唐时期,称为吐蕃,开始与汉族中国交往。

2、“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

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

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

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

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太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

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

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

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出发了。

松赞干布听说公主快进入吐蕃了,便率领军队亲自赶来迎接。

看到他娶的是一位仪态大方的美丽公主,并带着典雅华美的中原物品,鲜明的仪仗,十分高兴。

他穿上汉族的服装,打扮成唐朝的驸马,以女婿的身份拜见了江夏王,举行了降重的婚礼。

文成公主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时,吐蕃人民万人空巷喜迎这位汉妃。

文成公主笃信佛教,由她选址设计建成了大昭寺、小昭寺,至今我们都可以在大昭寺看到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

  今天,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保存着蔚为壮观的两组壁画。

一组记述着禄东赞用智慧争取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

另一组壁画则描绘了唐中宗时期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故事。

金城公主和文成公主一样,也在吐蕃地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

3、回纥的勃兴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

回纥兴起于色楞格河一带,和突厥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突厥向西迁移以后,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建立回纥汗国。

回纥主动与唐朝交往,是与中原王朝保持和好关系时间比较长的北方少数民族。

唐朝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洛阳和西安。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回鹘政权解体后,一部分迁往中亚,一部分迁到甘肃、新疆,成为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

(三)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陆路从长安出发,往东经河北、辽东,可达朝鲜半岛;往西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经新疆可通中亚、西亚和印度,这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路从登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从扬州出发,横渡大海,可直达日本;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至印度,再到波斯湾沿岸,尤其同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等国交往频繁,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唐朝又吸收了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1、遣唐史和鉴真东渡

  隋朝时,日本曾几次派遣使臣来隋结好,给隋炀帝带来了“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的国书,并派人来华学佛法。

隋炀帝也派使臣回访了日本。

唐朝时,遣唐使和迎送唐朝到日本的使节有十几次。

遣唐使团组织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到玄宗时,人数曾达到五六百人。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经常带领许多留学生、学问僧到唐朝来学习中国文化和佛教经典。

  关于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政治上,在唐初回国留学生协助下,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参考隋唐的制度,如,参照中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2)教育上,在京都设立大学,学科设置和学习内容基本上与唐制相仿,考试内容就是中国的儒家经典。

(3)科学技术上,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

日本模仿唐长安,建成了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等。

  关于中日友好往来的使者。

教材介绍了鉴真,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始祖。

俗姓淳于,4岁出家,法名鉴真。

后到长安等地遍研佛经。

26岁在扬州专修戒律。

742年在扬州大明寺(今法净寺)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教。

5次渡海均受挫,致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

753年第6次航行于次年初抵日本九州,随后在平城京东大寺筑戒坛传戒法,开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先河。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日两国人民亲密友谊的象征。

2、玄奘西游

  唐初,天竺的戒日王不时遣使来中国通好,天竺商船经常到广州、泉州贸易,郁金香、菩提树、棉布等传入中国。

唐太宗一再派出使者回访。

中国商人把绢、瓷器输往天竺。

友好往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如法炮制,结果“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摩揭陀》),提高了我国的制糖技术。

我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古印度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

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古印度,古印度从此结束了用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著名的是我国的高僧玄奘。

他是我国佛教的著名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

13岁在洛阳出家。

因当时国内佛教各宗派说教不一,决心到印度取经,寻根究底。

贞观初年,西出玉门赴天竺,第二年到达北印度。

他先学习印度语言文字,收集各种佛教经典,然后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大师学习佛经。

历时5年,成为学问博大的佛教学者。

642年参加戒日王举行的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以其学识名震天竺。

645年,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随后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共译出经、论75部共1335卷。

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典籍,丰富了祖国文化。

他曾将中国的音乐《秦王破阵乐》和《道德经》介绍给印度人民。

他还将西游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

这部书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中西交通以及考古的重要资料。

他潜心研究、翻译佛经,并为后人研究中西交通和中亚、南洋、印度半岛等各国历史保存了大量宝贵资料,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自古以来民间的友好关系。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三)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解隋唐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

全长52.82米,宽9.6米,桥上有3股道,中间走车马,两侧行人。

桥的净跨度长达37.37米,是当时中外跨度最大的石拱桥。

桥的跨度虽大,但拱高只有7.23米。

桥面坡度平缓,有利于交通和运输。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

(1)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和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排水,增加了排水量,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这种“敞肩式”的桥梁设计符合力学原理。

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

(2)桥跨度大,弧形平,既可以增大排水功能,又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还可以节省工料。

(3)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轮廊清晰,线条柔和,在雄伟中显出秀逸、轻盈、匀称。

历代诗人写了许多诗篇赞美赵州桥。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代一诗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赵州桥的两侧栏杆、栏板和柱子也装饰得十分华美。

石栏板上雕刻的蛟龙,有的互相缠绕,有的回盘相望,有的张目怒视,有的做成二龙戏珠,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变幻多端,“若飞若动”。

它是隋代石刻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对我国各地桥梁的建造影响很大。

在中外桥梁史上,赵州桥占有突出地位,赵州桥建成700多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石拱桥,如14世纪法国的赛雷桥,但在一百八十年前早已毁坏。

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历经强烈地震,任凭风吹雨打,仍屹立于洨河上。

2.长安城和含元殿

  唐都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

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它不仅在当时给日本、新罗等国都市营造以巨大影响,而且对以后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有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我国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优良传统。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书稿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这种印刷术是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印刷术是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我国很早就有了好几种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如印章和拓石,这就是印刷术的先驱。

  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具体的实践,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思考、创新。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的行动,做科技创新的有心人,去总结、探索、创造、革新,成为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物。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

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

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

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

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这部《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雕版印刷术的贡献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熟练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此后,逐步传到国外,唐朝时期,朝鲜和日本来我国的留学生学到许多工艺技术,包括印刷技术。

十二世纪,我国的雕版技术传到埃及,并西传到欧洲。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

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

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

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

本课特别介绍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

  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

“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

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

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

744年,李白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结成好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

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

  李白存诗900多首,长于描绘祖国壮丽河山。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从诗歌风格来讲,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正由于此,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2.杜甫

  如果说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杜甫则是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

《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的不朽篇章。

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杜甫的诗歌或气魄雄伟,或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

  为什么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出与李白诗歌风格特点的巨大差异?

主要是因为两人生活的遭遇与生活的时代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年青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与李白相遇后,写下许多怀念的感人诗篇;后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