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19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ocx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史,从1903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打开了新的灿烂的一页。

80年代以来

 

,一纲多本,多种语文教材竞相斗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一、简要的回顾(1950-1979)

 

第一阶段(1950-1955),解放初期的语文课本。

这套课本,适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

 

期的需要。

它注重课本的思想政治性,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编排。

第二阶段(1956-1957),文学课

 

本和汉语课本。

这是新中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第一次改革。

文学、汉语教学的目的比较明确,各自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体系,编排形式有所创新,但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第三阶段(1958-1960),重新编写语文课本。

 

套课本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变成报刊时文的集锦,忽视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

第四阶段(1961-1965),

 

新编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和新编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

后一套就是有名的1963年课本,根据1963年

 

教学大纲的精神,在选材、知识内容和读写基本训练方面比过去教材有了较多改进,但又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

 

文学教育。

第五阶段(1966-1976),文革时期,各省、市自编教材。

在当时的极左思想路线下,语文教

 

材的特色是语录加大批判,完全置语文教学的规律于不顾。

第六阶段(1977-1979),新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

 

中学语文课本。

这套课本起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它与1963年教材是一脉相承的,而更趋成熟,比较重视读写训

 

练,缺点是教材体系还不很完善。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有志之士在教材建设上惨淡经营、执著追求,取得了不少成绩。

 

惜全国基本上还是只有一套教材,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

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学

 

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等,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多种教材竞相斗艳

 

历史进入了80年代。

这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

教材改革也加快了步子,并逐步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1980年前后,教育部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

这两次座谈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第二

 

次座谈会上递交的教材改革方案就有20多份。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借着这股改革的东风,在全国作了较

 

大规模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在这基础上,于1982年开始,着手编写六年制重点中学阅读课本、写

 

作课本。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拟定教材改革方案,编写实验教材。

 

但在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上,真正进行比较深入、比较广泛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还是开始于1986年。

 

这一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规定:

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

 

样化。

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

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其宗旨

 

是为了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

19

 

92年,全国有九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准予在全国试用。

于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基本上一枝独秀的局面宣告结束,教材建设上众多教材百花齐放的时代来到了。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有以下各套中学语文教材:

 

1.1987年的人教版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

这套课本是对1978年编写、1982年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再次

 

修订而成的。

这套课本的高中部分目前仍在全国使用。

 

2.1982年的人教版重点中学阅读课本、写作课本。

这套课本的高中部分仍在全国部分省、市试教。

 

3.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试用)。

 

4.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试用)。

 

5.北京师范大学五四学制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制初中试用课本《语

 

文》。

 

6.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徐汇区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9年

 

级试用课本《语文》和高中试用课本《语文》。

 

7.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组织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闸北区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9年

 

级试用课本《语文》和高中试用课本《语文》。

 

8.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编委会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课本《语文》(试用)。

 

9.广东省教育厅、福建省教委、海南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编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0.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师范大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语

 

文》。

 

11.北京市教委教研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材编写组编,北京教育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三

 

年制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2.江苏省泰州中学语文教研组编(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3.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五中学欧阳代娜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阅读》《写作》。

 

1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四川西昌地区教材编写组编(颜振遥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

 

用课本《语文》。

 

15.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编(耿法禹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验课本《语文》。

 

此外,还有华东师大一附中陆继椿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

 

初中语文实验课本,张志公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高原、刘fěi@①fěi

 

@①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作文三级训练》《阅读三级训练》的实验课本,广东省湛江市教

 

研室李寰英主编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以及中央教科所、北京景山学校、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

 

学附中、江西萍乡二中、西安六中等单位分别编写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采用全国统一编制的办法。

它的好处是使全国各地的语

 

文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大体上一致,而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

但它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为我国幅度辽阔,城市和农村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教材的强求一律,势必

 

脱离实际,难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不适应学生不同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

正因

 

为如此,教材建设上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三、跳出三阶段两循环的框框

 

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是几代教材工作者倾尽全力追求的目标。

在这一问题提出以后的30年中,人们经

 

过艰苦的探索,甚至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主持改革试验,但始终没有构建成理想的教材体系。

以至于到了1979年

 

1月,叶圣陶先生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书面发言《探讨语文教学问题要重视调查研究》一文

 

中,还不得不大声疾呼:

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

为了培养应具备的听、说、读、

 

写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

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哪些篇,这些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

 

关键问题,也未必能说得出多少道理来。

咱们一向在选和编的方面讨论得多,在训练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

 

得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

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体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三阶段(记叙说明议论)两循环(初中高中)的

 

模式。

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但并非是最佳的,更不是唯一的。

全国各套教材根据新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作了改革旧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尝试。

 

从新编的全国各套教材看,大都已经跳出三阶段两循环的框框,构建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的体系。

 

有的是合编型,有的是分编型。

合编的,有的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主,有的以读写能力训练为主,有的以读写听

 

说能力训练为主;分编的,有的是《阅读》《写作》分编,有的是《阅读听话》《写作说话》分编,有的

 

是《阅读》《写作》分编后,《阅读》中文言文、文学作品、文化著作又分编。

多种教材体系争奇斗妍,美不

 

胜收。

 

在语文教材体系改革的探索中,还有一点也值得重视,那就是各种教材在单元组合上的新进展。

1980年以

 

前的教材,一般都是以文体组织单元。

现在各种教材的组元方式多种多样:

按生活内容,按表达方式,按实用

 

体裁和文学体裁,按题材,按语文能力训练,按语文活动,按思维能力训练,按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

至于

 

单元内容的结构,更是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比如,单元提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作文训练或听说训练

 

语文活动,形成由阅读到表达、由教读到自读、由课内到课外的教学程序。

 

四、教材改革向更高层次推进

 

近十几年来的教材建设,重视继承我国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重视借鉴国外和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经验,

 

重视吸取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又重视调查研究,从全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因此所有教材都具有这

 

样那样的优点,具有80年代以前的教材所没有的长处。

除上文谈到的对旧教材体系有所突破以外,还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或者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知识传授,例如解放初

 

期的教材、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的教材以至于文革时期的教材;或者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

 

育,例如1963年编写的教材。

70年代末的语文教材,强调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知识教学,兼顾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说比以往教材成熟得多,然而仍不重视心理素养、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80年代以来的教材,终于亮出了全

 

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旗帜:

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

 

养、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

这标志着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向更高层次推进。

 

当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把教学仅仅定义为传

 

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实质上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

 

,最终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性格上、意志上直至整个人格上都能

 

够真正自立的人。

整个教学的任务是如此,作为整个教学一部分的语文教学自然不能例外。

何况语文是带有很

 

强人文性的工具性学科,与思维、思想、知识、文化、道德、情操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把语文教材的

 

功能仅仅局限于或者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只注重语文能力训练,固然是不正确的,即使扩展到既进行语

 

文能力训练,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还是不全面的。

语文教材要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才顺应

 

当代教育的潮流,适应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80年代以来的教材在这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是重大的

 

 

(二)着力于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

 

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而且,其他非核心因素,要在读、写、听、说能

 

力训练的过程中培养。

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着力于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

 

如上文所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几年中,大多数中学语文教材忽视语文能力训练。

直到1963年,才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揭示语文的工具性质,规定语文教材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这在1963年编写的中

 

学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

但在当时,这一个大纲和一套教材并没有被多数人认识和理解。

到了70年代末,人们

 

在对十年动乱的反思中,在寻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时,才对这一问题达成共识。

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

 

大纲,在培养读、写能力之外,增添了培养听、说能力。

以后的教学大纲,又对着力于读、写、听、说的能力

 

训练问题加以突出和强化。

现今的十几套中学语文教材,遵照教学大纲的这个精神,根据读、写、听、说能力

 

的形成过程和培养过程的规律,进行教材的整体设计,从而使教材呈现新面貌。

 

各套教材对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设计不尽一致,或者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主,带动其他;或者以读写

 

能力训练为主,带动其他;或者读、写、听、说能力训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有这种种不同,是正常的。

 

同的设计都付诸实践,平等竞争,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得出最优化的设计。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

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中学教育新模式,

 

是从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也就是加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除了为学生打下会生活

 

、会学习、会做人的基础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使学生成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

现今

 

的十几套中学语文新教材,为适应这种发展的形势,除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外,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

 

展。

 

比如,教材的能力训练设置坡度,加大弹性,训练有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课文有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

 

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

教材内容很丰富,但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其中的基本部分,就能大体上达到大纲的要求

 

,这是保底。

而有余力的学生,上不封顶,想学得难一点、深一点、宽一点,教材中尽有。

教科书不

 

够学,还有自读课本;自读课本不够学,还有推荐书目中的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

总之,不搞一刀切,使每一

 

个学生都有发展个性和特长的余地。

 

尤其是,根据新的课程计划,全国除已编出十几套必修课教材以外,还陆续编出了一些限定选修课教材、

 

任意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

如果说,必修课教材和限定选修课教材还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那么,

 

任意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就是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据估计,在不久的将来,选修课和活动课在

 

初中要占30%,在高中要占50%。

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目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后是大有发展余地的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去的语文教材,称为教本,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是利于教师的教,而不怎么考虑利于学生的

 

学。

现今的十几套教材则不然,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而且更主要是学本,教材编写者的

 

着眼点当然不只是利于教师的教,而是更要利于学生自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少教材编进自学参考材料。

有两种教材将教学参考书中供教师参考的部分内

 

容编进教材,供学生自学用;还有两种教材辟有专门篇幅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材料,供学生理解课文用;

 

至于在提示、注释和练习题中介绍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那几乎是所有教材的做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套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以利于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

 

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迁移到自读课文中,进行自学训练。

有的教材除课堂用书外,还配有自读课本,以巩

 

固和扩大课内所得,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即使是讲读课文,也编写了启发性的提示,以至于启发性的评点,以

 

利于学生自学。

最突出的是颜振遥先生主编的自学辅导语文课本,最便于学生自学。

这套课本的课文之前有

 

学习要求、复习旧知识;课文周围有各种内容的辅读,起示范、解说、提示、提问等作用;课后有

 

用于巩固、扩展的练习题。

学生借助这些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体上能读懂课文。

这套课本学下来,学生

 

的自学能力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然而必须看

 

到,教材编写上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大家认同的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并没有诞生,多种教

 

材大同小异。

这需要教材编写者和全体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以至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合力攻关。

可以预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飞速发展,教材改革的步伐必将越迈越快。

教材建设空前繁荣的局面必将在21世纪

 

的曙光中到来。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