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docx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1/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量研究xx,xx(2007)根据在江西农村的两次走访问卷式的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农民及其官员和研究员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统计和研究材料以及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接近饱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制度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微观因素有:
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拥有技能。
xx(2009)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
(1)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获取能力和机会大小,并且内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决定了其迁移的愿望,在非农就业中获得的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也有很大关系,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非农就业的规模。
(2)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区域或者乡镇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越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数量越多。
(3)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2/
(4)人均耕地面积。
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和倾向。
(5)农业投资比重。
农业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寡富,从而使得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发生变化。
(6)距离。
距离非农产业聚集地县城的远近,影响着非农就业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多少,因此,距离县城的远近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7)城镇登记失业率。
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指标中,城镇失业率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力的就业机会,也影响其是否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决策。
(8)乡镇的教育设施状况(9)乡镇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情况。
xx(2009)以南京市为例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研究。
他将就业质量界定为三个xx:
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就业的稳定性和工资水平。
与外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是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存量。
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和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培训的情况、家乡来源以及直系亲属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
与农民工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有技能水平、年龄和性别。
xx、xx和平(2009)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
3/
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与经验判断有差别的是:
(1)农村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从作者预期来看,村附近企业越多,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机会就越多。
但是,预期是对村附近的企业只是从事非农产业而言。
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43家企业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为14.5%,而大多数企业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尤其以畜牧业居多。
(2)家庭收入对劳动者非农就业参与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
一般而言,在我国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于非农产业,理性的农村劳动力会选择从事非农产业。
但是,作者调查的四川省三个地区中,南部县和宣汉县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很低,我们认为,家庭收入过低的农民由于缺乏收入而可能无法负担自己外出打工的路费等外出打工所必须的费用,所以,家庭收入过低影响了他们外出打工的意愿。
(3)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对其参与非农就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
一般而言,由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或者是由于非农劳动市场的不完全造成对性别的选择,如在不完全的劳动市场上妇女可能更多地参与家庭工作以发挥其比较优势,造成男性劳动力更多的参与非农劳动,但是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劳动力中,男性占52.04%,女性占47.96%,二者相差无几。
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性别要求不同,纺织、家政服务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能更多的需要女性劳动力,尤其是近些年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
(4)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实际调查中,外出打工的农户一般不愿意放弃土地,家中老人如果不是有严重的疾病,一般都坚持农业劳动,而不愿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为家庭解决基本的口粮问题。
而且老人可以为留守的孙辈提供照料家务劳动,使得家庭劳动力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产生正向影响。
xx
4/
(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状况、社会资本状况三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
作者选取了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2个因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就业能力;选取了年龄和性别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个性特征;选取了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状况、培训经历和身体健康状况4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选取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关系强度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
通过实证分析,作者最终得出了:
男性农民工的岗位层级较高;年龄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职业技能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的正影响作用最强;文化素质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速度、工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的正影响作用最强;健康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速度、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均无相关性;经济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强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弱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等8个结论。
强关系程度是指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亲属、朋友和老乡关系,弱关系是指对于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信任以及城市新社交圈的构建,是以“信任”为纽带而逐步建立的新型社会网络关系。
xx,xx(2009),认为以下8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有较大影响者占的比重较大。
(1)农民工的自身条件。
农民工的素质、身体条件、年龄、受教育的年限、技能等都对就业能力产生影响。
(2)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
第一,存在城乡分割,我国农民一直是农村户口身份,去城里或企业工作经常受到歧视。
第二,由于行业壁垒很高,行业分割现象严重,农民工进入某些行业几乎是不可能。
第三,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存在地区分割,发达地区为农民工进城设置人为障碍。
第四,单位性质不同,对农民工就业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5/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在劳动力市场领域,一般来说,工资待遇高,农民工就业越积极。
但我国由于农民工大量过剩,工资的调节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弹性,但工资仍然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
(4)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
农民工就业岗位越多,就业需求越大,农民工就越容易就业。
(5)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维护、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住房条件的提供和各种制度(如城管、税费等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6)信息灵敏性。
有效的、及时的就业信息对农民工就业很有帮助。
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农民工愿意就业的供给信息往往容易脱节。
(7)农民工家庭条件。
农民工家庭子女较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承包的土地数量不够或土地产出低,所处的地域条件较恶劣等都会影响就业。
(8)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7个方面的因素外,在传统思想、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农民工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性研究xx(2005)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因素。
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状况往往影响很大。
(2)政策因素。
如绿化隔离地区政策和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
(3)制度因素。
对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在集体经济组织就业不仅劳动强度小,而且收入水平较高,这是自谋职业所无法比拟的。
加上农转居、转工人员自谋职业后,现行社会保险体系不能保障他们享有失业、养老等相关保障待遇,同时自谋人员也无法享受低保,面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收人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劳动力普遍要求集体安置就业,形成过分依赖集体的畸形就业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矛盾。
6/
(4)劳动力素质因素。
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即使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农村劳动力都是弱势群体。
xx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系(2006)以湖北省武穴市农民就业状况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民就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1)自身文化素质低;
(2)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大部分人是自己出去找或靠亲戚朋友的介绍;(3)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给用人单位、给国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当务之急;(4)农村劳动力外出组织化程度低;(5)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
周经娟,xx计跃(2008)认为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有
(1)工业化发展模式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一般来说,轻工业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和容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轻工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密集倾向,重工业则具有很强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倾向。
(2)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战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作为一个经验性结论,城市化水平与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成正相关。
作者划分了多种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同战略对农民工就业而影响是不同的。
从微观层面来看,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有
(1)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按用途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
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对农业的产出影响很大。
理论上讲,较好的农业
7/
装备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可降低非农就业的规模;如果农户拥有较大规模的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则将大大增加非农就业的机会。
(2)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的高低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收入受其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的制约。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非农就业可能性越大,而且转移成本越低,收入越高。
xx(2008)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制度制约。
主要有户籍制度障碍、歧视性就业制度障碍和人权与社会保障障碍。
(3)劳动力自身制约。
一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较大需求的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及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巨大引力,促使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低和自卑心理、陈旧观念及文化背景差异。
(4)劳动力市场制约。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内部劳动力消化能力越来越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减少,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降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不具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5)土地资源状况。
“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地政策,对农民有很大吸引力,使其进可在城镇务工,退可守土保温饱,成为双重就业者。
如果把户口迁移到城市,万一站不住脚,就失去退路。
土地使用权无法自由流动,也导致一部分有转移愿望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摆脱土地束缚完成转移。
8/
xx(2009)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使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而引发大量失业,农民工就业形势恶化。
(2)、户籍壁垒和行业、工种限制。
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这个市场上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供大于求。
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就业极不稳定。
此外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采取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
(3)就业信息缺失。
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
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4)劳动技能障碍。
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
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主要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足、文化素质不高。
(5)农民工群体代际变迁及工作心态变化。
农民工的主力群体,现在已经是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岁年龄区间的所谓“第二代农民工”了。
与上一代相比,第二代的求职心态有着显著变化。
首先,到城里打工,赚钱回农村养家的动机明显减弱。
从他们身上,可以明显看到一种情感、心理与生活方式的都市认同过程。
其次,这一代人更看重工作岗位的“外溢”效果,即技能学习机会、福利条件,以及融入环境的可能性等等。
再次,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在注重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很看重个人自由。
相比而言,他们对工作的踏实程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要低一些,会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不断摇摆,并在不同的城市中更频繁地流动。
xx
9/
(2009)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制度方面来看,有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和歧视;还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而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造成农业生产分散于各个农户家庭,这种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在新时期已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它对引导农民进城,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表现出制度上的严重滞后性;此外,劳动力转移的法制建设滞后,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客观上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和乡镇企业自身发展滞缓。
(3)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变现在城市自身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民工带来的“城市病”现象日益严重和高科技应用和产业升级带来就业能力下降。
(4)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之势,这将会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带来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
农业生产部门难以继续有效地充当农村过剩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5)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往往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越高,就业领域、就业层次就越高。
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素质较低。
二、农民工流动就业文献综述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演变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演变过程的划分,学者们普遍采用的观点是五阶段论,如宋洪远、黄华波等
10/
(2002)、xx(2008)、xx(2009)等人的划分方法是:
1979~1983年为控制流动阶段;1984~1988年为允许流动阶段;1989~1991年为控制盲目流动阶段;1992~2000年为规范流动阶段;2000年以后为公平流动阶段。
这种划分方式是依据政府在不同阶段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同态度而划分的。
但也有学者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如卢红军(2009)将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分为四个阶段:
就地就业的农村就业政策(1978-1983年);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就业政策(1984-1991年);跨地区流动就业政策(1992-199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政策(1997年至今)。
作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阶段划分与其他学者划分的不太一致,这篇文章划分的标准更加注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地域变化。
(二)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xx(2007)将农民工流动特点概括为农民工流动的模式特征表现为从就地转移到异地流动,从平稳转移到高度活跃;农民工流动呈现循环流动性,转移呈现不彻底性;农民工流动带有区域性,流向上呈现自西向东的点式聚集;农民工流动的产业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农业流入城市二、三产业;农民工流动方式特征以自发流动为主,组织化程度低。
姚永丽(2008)将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概括为:
从地区分布上看,经济落后地区跨区域流动明显;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从事的是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行业;从流动的方向上看,主要是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流动方式上看,农村工的流动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可以看出李晓云和姚永丽所概括的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特点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对农民工流
11/
动的地域特点和自发性进行了宏观概括,但都没有对农民工文化程度和年龄方面进行微观分析。
xx、xx等(2009)将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概括为:
总体性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外出务工仍然是农民工就业主要途径,农民工流动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层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较大差异;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等。
作者根据农民工文化程度、年龄、收入等因素对农民工进行了分层分析,但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考虑不够。
xx、xx(2009)将非农职业阶段的农民工流动特征概括为:
从流动规模上看,农民工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从流动地域和行业来看,农民工将进一步流向东部地区和向第三产业集中;从人口学群体特征上看,农民工群体年轻化和文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特征明显;从流动行为上看,农民工流动呈家庭化流动方式,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上升,同时,非经济因素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也很大。
作者所说的非农职业阶段实际是2000年以后,家庭整体流动,非农务工进一步职业化,非农务工的职业化造成家庭生活的城市化。
(三)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xx(2005)认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积重难返;劳动力市场十分混乱,农民盲目外流,徒劳往返;进城农民权益缺乏保障;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作者更多地是从流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的角度考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现象,但文中并没有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12/
徐海彪,杨文彪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分析,得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有:
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就业结构演进落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外部不经济,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影响就业能力;社会保障不充分,完全转移就业有后顾之忧;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作者对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民工自身因素及国家相关制度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同样这只是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分析。
xx(2009)认为我国流动劳动力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关于城乡人口流动的问题长期游离于政府的政策议程外,并未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国家关于人口流动的政策缺乏稳定性与系统性;在现行制度下,流动人口缺乏表达利益的机制和渠道。
作者对流动劳动力政策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但是只是进行了大体论述,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分析。
xx(2008)认为现存农民工流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对农民工管理缺乏公平性;现有对农民工流动管理与服务体制存在“输出地—输入地”间的空挡;农民工流动管理的现状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体制缺陷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对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缺少对农民工流动政策本身存在问题的分析。
(四)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徐海彪,杨文彪认为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完善政策、改善服务,具体有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容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就业。
这是作者针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
13/
xx(2008)认为改善农民工流动管理的对策有:
将农民工流动管理纳入城市管理的总体布局之中;逐步建立起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平管理的制度;通过对农民工流动管理,引导有序流动;通过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管理;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自治组织的发展来加强对农民工管理。
作者对农民工流动管理提出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工流动政策本身的改进仍需做进一步的探析。
xx(2008)认为关于农民工流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有:
转变计划经济、城乡分割的思维,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模式,从法律制度上实行对农民工的保护;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作者提出的政策建议对维护农民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的作用。
xx(2008)认为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具体对策有: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向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转变;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国民待遇。
王远(2009)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应加快立法步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克服城市自我保护意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有的地位,给流动人口同等的待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
可以看出,姚永丽和王远的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提倡政府加强农村教育,但都只是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发展农村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通过正规渠道就业,也都没有看到为解决农村
14/
劳动力过剩问题,除了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城市流动,还可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三、农民工就业服务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促进中政府职能定位研究xx、xx(2009)认为政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要完善的职能有
(1)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职能。
首先,建立农民工服务管理的长效协调机制。
鉴于目前农民工管理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政府可以建立具有统筹协调职能的农民工工作议事协调委员会或是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农民工工作的劳保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职能皆统筹协调其中,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通过制定全市的农民工工作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民工就业促进的各项政策,统筹部署农民工各项工作就业服务。
其次,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政府之间用工和培训管理的对接机制。
输入地或输出地政府都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农民工培训机构,财政部门直接对承接农民工培训的这些机构进行经费划拨。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