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141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立省 创新发展 蓝色经济 和谐齐鲁.docx

金融立省创新发展蓝色经济和谐齐鲁

金融立省创新发展蓝色经济和谐齐鲁

摘要:

金融立省,就是要明确金融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和加速的核心作用,结合当前新时代、新形势和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强化金融硬实力、提升金融软实力,创新金融体制、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培养金融人才,合理有效的配置金融资源来引导、助推我省各产业协调、有序、均衡、健康、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实施,富庶地方经济、富裕百姓生活,使我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于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以上讲话精神,我们可以明确:

重要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经济领域是改革创新的首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源头,是助推各产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金融凭借对经济的引领和加速作用,助推、支持了英国、美国等世界经济强国的强势崛起和世界金融中心格局的确定。

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国内发展中不合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和金融软实力还较弱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调研、详细分析、仔细总结,开拓思路、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改革创新,构建好和谐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的经济动力。

结合国内及我省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省小额贷款协会经过认真分析和借鉴学习,现提出我省“金融立省,创新发展,蓝色经济,和谐齐鲁”的金融发展构想,供领导参考、决策,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一、什么是“金融立省”?

首先来了解下金融与金融实力这两个关键名词的概念。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

金融实力包括金融硬实力和金融软实力。

金融硬实力主要包括金融资产规模、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货币化程度、股票市值、资本实力、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数、外汇储备、金融市场交易量、金融业增加值等;金融软实力主要包括金融创新水平、金融市场体系发育程度、金融企业治理机制、金融社会环境、金融监管能力、金融开放度、金融人才配置、金融文化、金融理论建设、金融国际环境等。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对金融、金融实力概念的理解及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总结“金融立省”的定义,如下:

金融立省,就是要明确金融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和加速的核心作用,结合当前新时代、新形势和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强化金融硬实力、提升金融软实力,创新金融体制、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培养金融人才,合理有效的配置金融资源来引导、助推我省各产业协调、有序、均衡、健康、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实施,富庶地方经济、富裕百姓生活,使我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为什么要“金融立省”?

本节将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全方位的对“金融立省”的重要战略指导意义作如下的阐述,以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一)、实施金融战略的需要

1、美国GDP结构变化趋势所带来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

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的第一产业由200亿美元增加到1000多亿美元,增长约5倍,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8%递减到1%以下;美国的第二产业由800多亿美元增加到近300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但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30%以上下降到20%左右,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来看,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下降的决定性因素是制造业占比的大幅度下降,再从美国制造业内部构成看,金属制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最大,由此分析,美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下降程度很高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第三产业由不到1500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增长约70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不到60%上升到80%左右。

美国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总体上呈周期性下降趋势,而新兴现代服务业则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的四大传统服务业中,批发贸易业、零售贸易业和运输仓储业占GDP的比重均呈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娱乐住宿餐饮业占比却呈现出短期下降后的持续上升趋势。

再从美国四大新兴服务业看,金融租赁业(包括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租赁)、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及社会救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呈周期性或者阶段性上升趋势。

其中,金融租赁业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部门,也是占GDP比重最高、上升幅度最大的第三产业部门。

从以上美国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到,金融业占比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正向同步的趋势,金融资本、金融服务、金融创新、金融人才和金融监管等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如缩减和转移传统制造业,转而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支持。

2、以金融战略确定国家战略的需要

仍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下面总结“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乔良少将的《美国人为何而战》一文,如下:

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就是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逐步取得了当今的金融优势。

首先是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获得了充足的战争利益,一举确定了其在全球的工业、科技、人才、经济优势;其次是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世界货币体系”,确定了美元的世界货币主导地位,该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而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的80%;第三,在经过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后,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消耗下降,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随后借助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机会实现了美元与国际大宗商品“石油”的挂钩,从此美元牢牢的与全球的能源需求紧密相连,将石油等大宗商品也纳入了美国的全球金融战略体系中,成为了其攫取世界财富的工具;第四,美国通过向全球灌输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全球的产业格局进行了模块分工的划分,美国凭借经济、军事、科技、人才等优势而位于全球经济生物链的最高端,而像中国这样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就被确定为只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居于整个经济生物链的低端,通过此战略美国把高耗能、高污染的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纷纷转移到了其他新兴国家,完成了其由制造业大国向金融业大国的战略转型;第五,通过一连串的局部战争、加强对大宗商品的操控和对其他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的渗透,打击破坏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环境,将全球的资金、财富向世界上最安全、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美国驱赶、聚集,稳固美元的主导地位,比如通过伊拉克战争使石油出现暴涨,利用石油与美元的联动效应拉动了全球对美元的强烈需求,再比如科索沃战争是“项庄舞剑,意在欧元”,当战争结束时欧元的跌幅达30%,打坏了欧洲的投资环境,从而使欧元刚刚诞生就立刻面临夭折的危险,而此次欧债危机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高盛早在十年前就已在希腊加入欧盟区时做了巨额债务伏笔,在9.11事件后仓促的进行阿富汗战争则是为了要打回全球资本对美国投资环境的信心。

这一切都反映了美国对金融战略的重视程度,其政治、军事、科技、人才等战略皆是围绕着其实现金融霸权战略服务的。

因此可以看出,金融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战略的核心。

(二)、提升金融软实力的需要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日元强势升值,但其股市及房地产的泡沫也在不断严重,日本的银行业与各大型企业纷纷到海外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是日本的银企之间却是各自为政,使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从而导致日本银行业在美国的投机行为付出了惨重的损失;而其国内服务于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的众多知名金融机构,也在泡沫崩溃中纷纷倒下,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日本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

直到今天,日本金融机构也还没有找到摆脱泡沫经济崩溃所留下的大量亏损资产的有效方法。

日本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崩溃的教训就在于,其金融软实力和金融战略研究发展严重滞后,但却过快的推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向全球金融业进行结构调整,在没有取得货币主导权和近乎全部资源须以美元而非日元结算外购的情况下,必然的结果。

如果在金融软实力还较弱时,就放开本国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缺位,并过度发展高风险的金融业务,其结局必然是被擅长驾驭风险的投机资金,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拿走财富。

综观美国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其经济的崛起也就是其金融实力强盛的过程。

美国现在有近70%的就业人口在从事金融业及金融服务业。

其金融触角已延伸至世界各国和各种大宗资源品交易,其银行、投资、信托、期货、基金、保险、担保、做多、做空、近期、远期、咨询、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产品、金融工具层次多样、品种丰富。

由英、美的崛起和日本、东南亚的经济崩溃,可以分析得出:

金融大国拼得是资源配置功能强弱的“软实力”,而不是外表形式上的“硬实力”;金融大国拼得是“差异化”的创新能力和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制度与有效的监管能力,而不是“标准化”的金融业务所带来的低附加价值的价格竞争;金融大国拼得是“波动”中抓住瞬间即逝的投资机会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而不是靠价格管理来赚“稳定”的息差收入和中介手续费;金融大国拼得是资本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所提升的全面综合竞争实力,而不是因缺失监管而四处贪婪逐利资本“无序”流动推升的实体经营成本所导致的竞争力被弱化。

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

中国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变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为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

“软实力”的突出表现是金融大国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实施国家战略的根本。

(三)、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突出问题

1、信贷紧缩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由于资源性原材料、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且受欧美等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订单出现减少和转移到其他新兴国家,使大批中小型加工企业陷入困境。

而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银行信贷整体紧缩,央行逐步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使得银行体系资金链越来越紧张,银行惜贷情绪日趋浓厚,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压力也会持续的抽离国有银行的贷款额度,且股市不断低迷,对楼市的调控力度加大,实体经济的融资难度加大、三角债问题开始显现,实体经营环境进一步呈现恶化趋势。

6月23日公布的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50.1,低于5月终值51.6,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中小制造企业已处于紧缩状态。

据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仅温州的中小企业就已有20%停工。

2、民间借贷市场快速膨胀

一方面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收紧;而另一方面是从股市、楼市和实体经济中抽离的资金与其他民间资本在缺少投资疏导、监管和逐利等的作用下,转向了资源性矿产品、农产品、艺术品的囤积、炒作和具有高需求高利润特征的民间借贷市场,且这种“转化”呈现出高速扩展的趋势。

在此两方面的作用下,融资难迫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使得民间借贷空前火爆。

据调查,部分民间借贷公司以20%以上的高息揽储,以60%以上的高息拆借,净利息收入达40%以上,而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3.25%,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能达到5%回报率,但却有投资门槛的限制。

据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当前仅温州的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量就达1800亿元,而据鄂尔多斯的官方调研,该地区目前民间借贷资金规模应在1000亿元以上。

民间借贷市场的暴利,又吸引了各路资金蜂拥而入,甚至是银行、保险、信托、投资、担保、大中型企业的资金亦绕道入场,民间借贷公司通过与有实力、资信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长期客户企业合作,以年息8%左右的利率由银行借款,再转道民间借贷以至少20%的年息投放入市场,变相发放高息贷款。

根据野村证券研报数据,截止2010年中国“影子银行”放款规模达到8.5万亿元,为银行贷款总量的18%。

目前的金融利率已经形成了两套体系,一是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和对国企的信贷体系,二是民间市场化利率和市场化信贷体系。

但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金融机构,实际已将前一利率抛弃,转而追逐高额的民间市场化利率。

现在民间借贷市场有一句极有诱惑力但又是极危险、极能反映当前现象的话:

“做什么生意能赚到这么高的利润,搞生产经营管理、做生意操心劳累还有风险,不如轻轻松松的以钱生钱。

”当大多数的实体资本、民间游资、输入性资本甚至是储蓄资金都去追逐钱生钱游戏中的高利润时,实体经济将被掏空,金融市场秩序将被扰乱、经济发展的基础将被动摇、转方式调结构将被滞后、和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步伐将被阻滞。

3、民间借贷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民间借贷业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利润高;二是借贷周期短;三是申请、审核、放款便捷;四是资金来源多元化;五是资金量逐步增大;六是监管措施滞后,急待规范。

针对以上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反映以下情况:

一是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资金和服务需求;二是民间借贷市场的业务主体,出借资金方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广泛,而贷款方的基本条件普遍较低,且其所申请的贷款呈现短期、小额、便捷的要求;三是由于国有大型银行对贷款资金的投放偏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使得市场需求巨大的民间借贷市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借贷利率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从而加剧了实业资本、民间游资和境外资金向民间借贷市场的转移,推高了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恶化了其营商环境;四是民间借贷所涉及的审批核准、资金来源、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监督管理、持续跟踪等有针对性的有效制度措施滞后;五是民间借贷市场的畸快发展不仅会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健康运行,其所反映的“短、快、高”的钱生钱理念认识还会引发一系列扭曲的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扭转和疏导,将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六是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的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若出现资金链断裂往往会发生连锁反应,金融领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小的风险会酿成大的风险,局部性风险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严重滞后

广袤的农村市场是进行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启动农村市场的核心是能否正确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而其关键是如何为农村提供持续优良的金融服务支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因此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资金更加充足、金融服务品种更加丰富、金融服务方式更加便捷。

但现实情况却是金融机构收缩涉农业务,中小型农业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其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金融服务覆盖率偏低;二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外出打工及迁徙进城市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幅增加,这种情况使得本就有限的农村储蓄和农业产业资金呈现净输出状态,使农村的金融环境和服务更加滞后;三是东西部的基础建设、经济环境、经济意识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使得各地域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空间差异化较为明显,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

(五)、贯彻国家领导对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着力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调控和监管方式。

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更加有效地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推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金融越发展,越要加强监管,要坚持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金融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做好金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监管,加快构建金融安全网,依法打击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要建立健全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金融职业培训,大力培养各类金融人才。

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深化各类金融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金融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和强化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乎就业增长、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

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要多措并举,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金融系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王岐山副总理通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透视出了民生就业、经济转型、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王岐山副总理的讲话切中关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给我们指明了金融工作前进的方向。

金融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关乎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

(六)、我省蓝色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该《规划》的批复实施,将使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实现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规划》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做了总体开发的框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3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展望《规划》发展蓝图,“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

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赋予了《规划》四个有利于的战略意义,“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对《规划》的实施充满信心,“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省发改委测算,未来十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投资将达1.4万亿,据工行山东省分行预计,该规划每年可为工行带来300亿元左右的贷款资源,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蕴含着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

因此,需要以“金融立省”打造“蓝色金融”,引导、服务、促进健康平衡稳定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实现和谐齐鲁的“蓝色梦想”。

三、怎么样来实现“金融立省”?

明确了“金融立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我们如何来实现“金融立省”的战略实施,实现金融引导、服务、助推我省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与和谐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呢?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王岐山副总理对金融工作发展的重要讲话,要加强全党、全体领导干部和经济金融工作者对金融学、金融实力、金融战略及其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学习,清醒认识到我们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也不能盲目的悲观和迷失方向,要统一思想,提高对金融立国、金融立省战略发展意义的认识。

(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先来看一下近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金融风险事件:

1、2010年12月,齐鲁银行“60亿伪造金融票证”事件。

该事件反映了监管制度执行不力、内控不严和内部人道德风险等问题。

2、2011年6月,厦门融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37亿坏账事件。

据传某行副行长也牵扯其中。

缺失监管的高利贷金融资金链条陷入崩溃边缘,其所造成的不仅是某几家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更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在经济与社会两方面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3、美国金融危机海啸,由于华尔街的金融天才高手们为谋求暴利,创新衍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并不加规范和限制的滥用,从而最终引发了金融泡沫的崩溃。

即使是在金融大国,如果监管跟不上创新步伐,也会给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呢?

或许欧美等国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可供参考。

在欧美发生一系列的债务危机后,其关于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也相继出台,其中一些重要变化应当引起关注并可以借鉴学习。

首先,监管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更加强调在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调整监管模式,针对原金融监管体系中机构重叠、监管真空和监管缺位等问题做了修正,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增加金融服务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等机构;第三,扩大监管边界、统一监管标准,欧美各国普遍达成共识,要将监管范围扩大到对所有金融系统安全产生潜在影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并对类似金融产品实施标准统一的监管;第四,更加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欧美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普遍强调了对系统性风险的评估、监测与防范;第五,加强监管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

由以上欧美的监管改革方案措施可以看出,其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对资本市场管制的加强,更是为了在维护市场稳定的基础上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再完善健全的监管制度,也需要认真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否则制度只能成为政绩工程的形象之花。

要强化“控制风险的发生就是提高效益实现”的意识。

建议成立在“人大”领导下的独立的金融监管部门,赋予其金融监管职能和权力,独立其财政、人事,使其能够吸引并留住高端金融人才,独立行使金融监管职权,为“金融立省”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各金融机构也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监管部门的建设,提高监管部门的地位和对内控的投入,使其实施监管工作无顾虑、无障碍。

(三)、加速提升金融软实力系统建设

根据金融软实力的内容并对照当前我国的实际状况,可以发现我们的金融创新能力水平较低,金融市场体系发育较薄弱,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