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629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寄生虫知识总结.docx

寄生虫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

第1~6章寄生虫学总论

掌握我国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共生与共生的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的特点,流行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我国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又称为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共生与共生的关系

共生的概念:

凡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称为共生。

根据共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又可将共生现象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

共栖的概念: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的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寄生。

受益者称为寄生物,受害者称为宿主。

寄生虫及其类型:

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宿主及其类型

终宿主:

指寄生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

亦称为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转续宿主: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寄生虫生活史的概念: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①掠夺营养;②机械性损伤;③毒性与免疫损伤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有三种不同的结果:

1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但寄生虫感染中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2宿主能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部分抵御能力,大多数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属于此类型;

3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导致明显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许多机会致病原虫感染属于此类。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

1.固有免疫,没有特异性;

2.获得性免疫,①消除性免疫:

清除并有完全的免疫力;②非清除性免疫:

最常见,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低虫荷水平。

如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感染阶段:

生活史中能入侵人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1.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2.多寄生现象;

3.幼虫移行症;

4.异位寄生

影响寄生虫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第八章 叶足虫 溶组织阿米巴

掌握致病阶段,感染阶段,所致疾病

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阶段:

四核包囊

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阶段:

滋养体

所致疾病:

肠阿米巴病

第九章鞭毛虫阴道毛滴虫

掌握阴道毛滴虫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带虫者皆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在人群中传播,性交传播为主要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有用公共浴池、坐式马桶等。

感染阶段:

滋养体

第十章 孢子虫(疟原虫、弓形虫)

1.掌握间日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生活史过程,致病性,免疫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

2.掌握弓形虫所致疾病(先天性、获得性)

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形态:

1.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

2.在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

3.血片经吉姆萨或瑞特染液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天蓝至深蓝色,疟色素呈棕黄色;

4.疟原虫消化分解血红蛋白,最终产物为疟色素;引起红细胞形态变化。

 

疟原虫的生活史过程:

1.在人体内发育包括:

①.红细胞外期,②.红细胞内期和③.配子体形成,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几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继而发育为雌雄配子体;

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包括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疟原虫的致病

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增殖期,致病力强弱与入侵的虫种、数量和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1.潜伏期,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裂殖子达到一定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

2.疟疾发作,疟疾的一次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的阶段。

发作是由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所致。

3.疟疾的再燃和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有关。

疟疾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4.贫血

5.脾肿大

6.凶险型疟疾

疟疾发作的机理(机制);

1.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后,大量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虫体的功能或结构蛋白及细胞碎片进入血流被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2.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后,大量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虫体的功能或结构蛋白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这些血内刺激物被吞噬和降解,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疟原虫免疫特点

人体对疟疾原虫免疫

1.先天抵抗力,

(1)Duffy抗原、镰状红细胞、G-6-PD

       

(2)固有免疫

2.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

(1)带虫免疫:

人感染疟疾原虫后产生免疫力,能抵抗同种虐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体内有低水平的虐原虫血症

(2)免疫逃避

疟原虫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从外周血液中检出虐原虫是确诊的依据;

薄血膜:

原虫形态完整便于鉴别虫种,但密度低时易漏检。

厚血膜:

原虫集中,易检获,但原虫形态有改变;

采血时间:

间日疟则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或恶性疟宜在发作开始时。

2.免疫学诊断

3.分子生物技术

疟原虫的流行环节

(1)传染源:

患者、带虫者

(2)传播媒介:

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3)易感人群

弓形虫所致疾病有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各期的形态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

时期

主要形态

滋养体期

滋养体期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食和生长、发育阶段

环状体(早期滋养体)

胞质淡蓝色,环较大,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多数有1个核呈红色。

大滋养体(晚期滋养体)

胞核变大,胞质增多,形态不规则,有伪足伸出,空泡明显;疟色素棕黄色,细小杆状,分散在胞质内;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薛氏点。

裂殖体期

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核开始分裂后即称为裂殖体,分裂后核数量可达12—24个,胞质随之分裂,每一个核都被部分胞质包裹,成为裂殖子

未成熟裂殖体

核开始分裂,胞质未分裂,虫体变圆,空泡消失;疟色素开始集中。

成熟裂殖体

胞质分裂,形成裂殖子12-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团,位于虫体一侧或中部;RBC变大,颜色苍白,形状不规则。

配体子期

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发育为配子体,核大而不再分裂,胞质增多而无伪足,配子体有雌雄之分。

雌配子体

虫体圆形或卵圆形,占满胀大的红细胞,胞质蓝色;核小致密,深红色,偏向于一侧;疟素色分散,多而粗大

雄配子体

虫体圆形,胞质蓝而略带红色,核大,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散

三期六种形态

滋养体期:

早晚小大滋养体

裂殖体期:

未成熟成熟裂殖体

配子体期:

雌雄配子体

 

第十二章吸虫

第五节

1.掌握肺吸虫形态(成虫,虫卵),生活史

2.熟悉致病性,防治原则

第六节

1.掌握日本血吸虫形态特点(成虫,虫卵),生活史过程,主要致病阶段,致病部位,所致疾病,免疫特点

2.熟悉检查方法,防治原则

肺吸虫的病理过程:

1.脓肿期:

主要为虫体移行引起的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

2.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死亡、崩裂、液化,脓肿内充满赤褐色果酱样液体;

3.纤维瘢痕期:

由于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囊内由肉芽组织充填,继而纤维化形成瘢痕。

日本血吸虫(重点)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

1.成虫:

雌雄异体。

虫体呈圆柱形,外观似线虫。

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雄虫乳白色,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成的沟槽称抱雌沟。

雌虫圆柱形,前细后粗,雄虫由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和生殖孔组成。

睾丸多为7个,呈串珠状排列。

雌虫生殖系统包括位于虫体中部、呈长椭圆形的卵巢1个。

2.虫卵:

成熟虫卵大小平均为89um×67um.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逗点状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内含毛蚴,可见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3.毛蚴:

毛蚴固定后呈梨形,周身被有纤毛,有很多对腺体,分泌SEA(可溶性虫卵抗原),可经微孔释出卵外。

4.尾蚴:

尾蚴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有口腹吸盘,体部前端为头器,内有一单细胞头腺,腹吸盘周围有5对左右对称排列的单细胞腺体,称钻腺。

血吸虫生活史要点:

1.成虫寄生部位:

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2.虫卵沉积在肝脏、肠壁内或随粪便排出体外;

3.中间宿主:

钉螺;

4.感染阶段:

尾蚴;

5.感染途径:

经皮肤;

6.致病阶段:

各个时期均可致病,虫卵最重(主要致病阶段)。

成虫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在肠系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产卵,部分虫卵沉积于肠壁,部分虫卵沉积于肝脏,肝组织内成熟虫卵内毛蚴的分泌可溶性抗原,引起血管组织炎症及坏死,在血流的压力、肠蠕动和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肠黏膜组织中沉积的虫卵可随破溃的组织落入肠腔,并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逐渐死亡,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入水,在一定条件下孵化毛蚴孵出后,可钻入钉螺体内,再经过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阶段发育成尾蚴,尾蚴在一定的条件下逸出钉螺,与皮肤接触能侵入皮肤钻进宿主皮肤,尾蚴侵入终宿主即为童虫,童虫经过移行到肝门静脉进一步发育,雌雄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静脉及直肠静脉寄居。

日本血吸虫致病性:

1.尾蚴所致的损害,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可引起尾蚴性皮炎;

2.童虫所致的损害,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因机械性损伤而出现血管炎;

3.成虫所致损害,成虫寄生于血管内,利用口、腹吸盘交替吸附引起静脉内膜炎;

4.虫卵所致损害:

卵内毛蚴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引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趋向、集聚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Ⅳ超敏反应),肉芽肿的急性期易液化而出现嗜酸性脓肿,出现何博礼现象,随着卵内毛蚴的死亡,嗜酸性脓肿被机体吸收,最后形成纤维化,门脉周围可出现广泛纤维化,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可导致门脉高压。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