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821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docx

初四实验班招生语文一模试题1

初四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

在初四紧张有序的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请用你的聪明与智慧、细心与信心,炫出你的风采。

来吧,聪明的你!

需要提醒你的是:

本检测题共120分,检测时间为120分钟;请务必将考生信息填写清楚;请你用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要规范、美观。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31分)

3.默写(12分)

(1)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2),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6),志在千里。

(《龟虽寿》)

(7)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8)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9),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1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朱子家训》)

(11)见人善,,纵去远,。

(《弟子规》)

座号

4.根据提示填空。

(4分)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2)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的“,”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5.名著阅读。

(4分)

(1)“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

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

太阳晒得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得头点地,弯得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汗浸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

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

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

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

你瞧,这都是上帝亲眼看见的,人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稣眼前!

……”

文段中的“我”是,原著中更多的是让读者看到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2)只见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一挺,“咔嚓”一声,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起拜倒在地,只叫:

“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罗汉身体!

无千万斤力气,如何拔得起!

与文段中的“他”无关的故事情节是()(2分)

A.大闹野猪林B.醉打镇关西C.大破连环马D.单打二龙山

6.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7分)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zuàn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ò。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zuàn()着愧zuò()

(2)“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

划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请简要谈谈。

(3分)

7.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4分)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A.谛听B.聆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

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③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

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1)文段①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  。

(2分)

(2)文段②中划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分)

(3)第③段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1分)

三、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①,卜居阳羡②。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明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坡倾囊仅能偿之。

卜吉④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坡徙倚听之,曰:

“异哉,何其悲也!

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

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

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

“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此吾之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⑤,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注释】 ①自儋北归:

从儋州遇赦回来。

东坡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治所在儋州。

儋:

今海南儋州市。

②卜:

选择(处所)。

阳羡:

今江苏宜兴。

③缗:

古代计量单位,一千文为一缗。

④卜吉:

占卜、挑选吉日。

⑤毗陵:

今江苏常州市。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A.不以物喜(《岳阳楼记》)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C.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D.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敢与之游(交往)B.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如此,这样)

C.而吾子不肖(没出息,不成才)D.竟不索其直(竟然)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1)异哉,何其悲也!

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

(2)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此吾之所以泣也。

11.苏东坡得知买的房子原来是老妇人家相传百年的老宅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本文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二)现代文阅读

(11分)

长处 难处 好处

徐文秀

  ①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

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②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

《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

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

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等等,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

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和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③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

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

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

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

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

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僻天远的贫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

常怀惦记之心,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④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

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妒忌、诬陷、诽谤过自己,等等。

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

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事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

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分。

  ⑤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选自《人民日报》)

1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分)

13.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14.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3分)

15.怎样理解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三)现代文阅读

(12分)

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

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

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

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

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

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

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

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

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

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

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

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

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

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

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

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

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

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

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

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

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

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

父亲有些生气:

“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

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

从此。

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

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选自《青年文摘》)

16.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

(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划线句子。

(4分)

(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18.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9.通读全文,理解“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含义。

(3分)

四、作文。

(50分)

20.年少追梦,花开有声。

每个少年都会为梦付出,奋进不息。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有那追梦的一幕一幕。

要求:

(1)请以“年少爱追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四语文答案

提示:

主观题答案和“答案示例”仅供参考,学生的表述只要意思对并且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即可给分。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2酌情赋分。

二、积累与运用(31分)

3.默写。

(12分,每空1分)

(1)为伊消得人憔悴

(2)布衾多年冷似铁(3)同是宦游人(4)夜阑卧听风吹雨(5)风正一帆悬(6)老骥伏枥(7)对镜帖花黄(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觥筹交错(10)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1)即思齐以渐跻

4.根据提示填空。

(4分,每空1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名著阅读(4分)

(1)阿廖沙的外祖父(外祖父);残暴、贪婪、专横、吝啬(答出两点即可)

(2)C

6.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7分)

(1)攥怍(2分)

(2)虽然“我”一家当时处境不好,但比之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

(1分)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1分)“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分)

(3)关键词:

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

(3分)

7.

(1)笑具有功能。

(2分)

(2)A(1分)

(3)“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的“,”改为“;”。

三、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8.C(2分)9.D(2分)

10.

(1)奇怪了,这妇人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

难道有非常难以割舍的事令她这么伤心吗?

(2)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了,怎能不痛心呢?

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

11.苏东坡安慰老人不必难过,他将房子还给老人,并当着老妇人的面烧了房契。

同时叫她儿子第二天迎接母亲回老屋去,也没向她讨回买房的五百缗钱。

(2分)体现了苏东坡处世豁达与豪爽的性格。

(1分)

(二)现代文阅读I(11分)

12.人与人相处,要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

(2分)

13.开篇由与老人交谈怎样度过人生的问题提出中心论点,之后通过三个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

最后得出结论,强化中心论点。

(3分)

14.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引用指出“扶不扶”“帮不帮”都是一些“伪命题”,举了见落水小孩不去立即救最终导致溺亡的是自己孩子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的分论点。

(3分)

15.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与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是主要的因素。

但是,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因素。

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这两方面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前程。

(3分)

(三)现代文阅读II(12分):

16.

(1)他的颓废不求上进

(2)他与父亲在工地上的交谈(2分)

17.

(1)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担心父亲责怪而不安与惶恐的心理,对父亲的愧疚与自责。

(2分)

(2)景物描写、比喻。

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父亲工作艰辛下伏笔。

(2分)

18.宽厚慈爱吃苦耐劳教子有方望子成龙(3分)

19.父亲艰辛的劳作、宽厚的胸怀感化了不求上进的他,让他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3分)

四、作文(50分)

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表

 

一类(44-50分)

二类(37-43分)

三类(30-36分)

四类(20-29分)

五类(19分以下)

主题思想

立意深刻

中心明确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无中心

写作内容

材料典型

内容充实

选材得当

内容具体

材料一般

内容欠具体

选材不当

空洞无物

基本无自创内容

篇章结构

结构严谨

条理分明

结构合理

条理较分明

结构比较完整

条理欠清晰

结构有残缺

条理比较乱

杂乱无章

语言表达

生动形象

真实感人

通顺流畅

感情真实

有语病

缺乏感情

语病比较多

没有真情实感

语句不通

说明:

1.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现的以及助词暂不计),病句每个扣2分。

2.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下降一等处理。

3.有个性、有创见、确实优秀的,要给高分、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