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MAX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696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DSMAX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DSMAX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DSMAX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DSMAX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DSMAX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DSMAX课程设计.docx

《3DSMAX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SMAX课程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DSMAX课程设计.docx

3DSMAX课程设计

 

3DSMAX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3DSMAX

设计题目高搂大厦

专业班级计算机0405

学生姓名唐燕娇学号24

指导教师谢金生

起止日期2007年1月10日至1月13日

 

信息工程系

目录

目录1

3D课件设计3

一、平地的创建:

3

二、玻璃幕墙的制作:

3

三、大厦1的制作:

5

四、大厦2的制作:

5

五、大厦3的制作:

6

六、大厦4的制作:

7

七、雕塑的制作:

8

八、桥的制作:

9

九、树、人和车:

10

十、背景:

10

十一、总结:

10

十二、主要参考文献:

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方案;

2、3D建模过程;

3、材质的制作与赋置;

4、灯光与相机的使用;

5、动画制作过程

设设计的基本要求

1、结合该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按要求独立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查阅相关手册和资料,通过查阅手册和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方法的用途和技巧,并掌握这些方法的具体含义和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综合性3D模型设计的基本过程(视具体设计题目)。

4、掌握综合性3D模型及动画制作的方法,熟悉常用建模和动画制作方法的使用(视具体设计题目)。

5、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主主要参考文献

3D动画视频(在参考文献文件夹里)

3D课件设计

一、平地的创建:

1、在TOP视图中创建一矩形,L=2000,W=3000

2、去掉勾选StartNewShape,用line线在矩形内画出平地的形状

3、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12,并将图形命名为“草地1”

4、在TOP视图中创建BOX,L=W=5000,H=15。

命名为“公路”

5、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FIVE-13B.JPG。

将此材质赋给“公路”。

6、进行布尔差运算:

用“公路”减去“草地1”,得到“草地”模型

7、选择“草地”模型,单击右键,选择转化为网格编辑,在修改面板中选择面[face],然后在视图中选择所有草地的面,并赋上草地材质,剩余的赋上砖块。

最后如图所示

二、玻璃幕墙的制作:

1、在TOP视图中创建ARC,R=281,FROM=235,to=305;

2、创建曲线如图所示。

3、将所有线沿Y轴镜像一份。

4、将所有线连接。

5、将对象拉伸,数量为800。

并命名为“玻璃幕墙”如图所示。

6、将对象的轴移到对象的质心点上。

单击[hierarchy](显示层级)面板,单击[Affectpivotonly](仅对轴起作用),然后单击[centertoobject](对齐到对象中心)如图所示。

7、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墙框”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

8、选择复制的对象,在修改面板中选择线的次物体[segment](线段),然后在视图中选择线段对齐等分。

直线部分为12,圆弧部分为6。

然后修改拉伸的[段数]为48,得图示图形。

9、赋材质:

A、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渲染类型]为Metal,[线框],[双面]。

环境R为18。

G为96、B80;漫反射R为139、G为247、B为205。

并设Specularlevel(高光强度)为100,Glossiness(光洁度)为65;反射贴图为METAL17。

渲染得图示图形。

10、创建幕墙玻璃的檐口:

选择幕墙玻璃,向上复制一份,命名为“檐口”在修改面板中将拉伸数量改为10,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1,z=-100.

11、选择全部对象,向上复制一份,然后选择玻璃幕墙01,将拉伸数量改为60,选择墙框01将拉伸数量改为60,段数改为1,然后将它们调整到适当位置。

然后选中刚复制的对象,利用等比例缩放到80%。

12、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CLOUD2.jpg。

将此材质赋给墙框01。

13、选择另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0092.jpg。

将此材质赋给墙框渲染得图示图形。

三、大厦1的制作:

1、在TOP视图中绘制ARC,R=600,From=241.5;To=298.5;然后绘制LINE如图所示。

2、将线与弧连接,然后将其拉伸数量为600。

并命名为“玻璃幕墙”。

3、将对象的轴移到对象的质心点上。

单击[hierarchy](显示层级)面板,单击[Affectpivotonly](仅对轴起作用),然后单击[centertoobject](对齐到对象中心)如图所示。

4、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墙框”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

5、选择复制的对象,在修改面板中选择线的次物体[segment](线段),然后在视图中选择线段对齐等分。

直线部分按长度等分,圆弧部分为6。

然后修改拉伸的[段数]为48,得图示图形。

6、创建幕墙玻璃的檐口:

选择幕墙玻璃,向上复制一份,命名为“檐口”在修改面板中将拉伸数量改为10,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1,z=-100.

7、在前视图中绘制图示的Line线,去掉勾选StartNewShape,再用Line线绘制如图所示形状,并命名为“顶”。

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5。

8、赋材质:

A、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渲染类型]为Metal,[线框],[双面]。

环境R为18。

G为96、B80;漫反射R为139、G为247、B为205。

并设Specularlevel(高光强度)为100,Glossiness(光洁度)为65;反射贴图为METAL17。

将此材质赋给“玻璃幕墙”。

B、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0091.jpg,并设置透明度为80,将此材质赋给墙框。

C、选择另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SE085.BMP。

将此材质赋给“檐口”和“顶”得图示图形。

四、大厦2的制作:

1、用line线在TOP视图中绘制如图所示

2、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400,并将图形命名为“玻璃幕墙”

3、将对象的轴移到对象的质心点上。

单击[hierarchy](显示层级)面板,单击[Affectpivotonly](仅对轴起作用),然后单击[centertoobject](对齐到对象中心)如图所示。

4、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墙框”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调整线的位置使其与原图形等间距。

5、选择复制的对象,在修改面板中选择线的次物体[segment](线段),然后在视图中选择线段对齐等分。

直线部分按长度不同等分,圆弧部分为12。

然后修改拉伸的[段数]为48,得图示图形。

6、赋材质:

A、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渲染类型]为Metal,[线框],[双面]。

环境R为18。

G为96、B80;漫反射R为139、G为247、B为205。

并设Specularlevel(高光强度)为100,Glossiness(光洁度)为65;反射贴图为METAL17。

将此材质赋给“玻璃幕墙”。

B、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标准材质为Multi/Sub-Object,并设置ID号为2,ID1号材质:

漫反射贴图为20051020956151666ss.jpg,并设置透明度为90;ID2号材质:

漫反射贴图为1325141599ss.jpg,并设置透明度为90。

将此材质赋给“墙框”。

C、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FIVE-13B.JPG。

将此材质赋给“顶”得图示图形。

D、选择另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22.jpg。

将此材质赋给“檐口。

五、大厦3的制作:

1、用line线在TOP视图中绘制如图所示

2、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3000,并将图形命名为“玻璃幕墙”

3、将对象的轴移到对象的质心点上。

单击[hierarchy](显示层级)面板,单击[Affectpivotonly](仅对轴起作用),然后单击[centertoobject](对齐到对象中心)如图所示。

4、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墙框”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调整线的位置使其与原图形等间距。

5、选择复制的对象,在修改面板中选择线的次物体[segment](线段),然后在视图中选择线段对齐等分。

直线部分按长度不同等分,圆弧部分为4。

然后修改拉伸的[段数]为48,得图示图形。

6、创建幕墙玻璃的檐口:

选择幕墙玻璃,向上复制一份,命名为“檐口”在修改面板中将拉伸数量改为10,再复制一份,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1,z=-100.进行布尔差运算:

用前面的一份减去后面的,得到“檐口”如图所示

7、赋材质:

A、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渲染类型]为Metal,[线框],[双面]。

环境R为18。

G为96、B80;漫反射R为139、G为247、B为205。

并设Specularlevel(高光强度)为100,Glossiness(光洁度)为65;反射贴图为METAL17。

将此材质赋给“玻璃幕墙”。

B、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SPONGE.JPG,将此材质赋给“檐口”。

C、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BACK039.JPG,并设置透明度为85。

将此材质赋给“幕墙”得图示图形。

六、大厦4的制作:

1、用line线在TOP视图中绘制如图所示

2、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玻璃墙框”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调整线的位置使其与原图形有一定的等间距。

3、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5

4、将图形向上复制26份,并命名为“房架”

5、在TOP视图中创建一矩形,L=40,W=3,并将其拉伸,数量为500,并命名为box1

6、调整好box1作为外墙,复制3份作为内墙,如图所示。

再复制一份,利用选择并旋转工具将box1沿Z轴旋转-45度,再复制几份,调整如图所示

7、执行Extrude命令,将“玻璃墙框”拉伸,数量为500

8、在TOP视图中用line线绘制如图所示,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调整线的位置使其与原图形有一定的等间距。

9、选中此对象,在修改面板中,单击Attach,将此对象与原对象连接合并成一个图形

10、执行Extrude命令,将此图形拉伸,数量为30,并命名为“顶槽”

11、利用上述方法再作一个方形的槽,并命名为“顶层”如图所示

12、在TOP视图中创建一柱形,R=2,H=10,复制几份调整如图所示

13、再创建一box,并命名为“顶盖”,将其移动到柱子上

14、赋材质:

A、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标准材质为Multi/Sub-Object,并设置ID号为2,ID1号材质:

漫反射贴图为20051020102481442ss.jpg,并设置透明度为50;ID2号材质:

漫反射贴图为CLOUD2.JPG,并设置透明度为50。

将此材质赋给“玻璃墙框”和“顶槽”。

B、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2005102095935513ss.jpg,将此材质赋给“顶盖”。

C、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CUL037.JPG,将此材质赋给“顶层”。

D、选择一材质球,设置漫反射贴图为Marb018.jpg,将此材质赋给“柱子”。

七、雕塑的制作:

1、在TOP视图中绘制图示图形。

2、在FRONT视图中绘制线如图所示。

3、放样,在路的0、50、100处各拾取截面一次。

然后将其缩放变形成图示图形。

4、将图形沿X轴镜像一个,然后在TOP视图中绘制一球体。

R=15,S=6,然后将图形调整为图示形状。

5、在TOP视图中绘制一圆柱体,R=30,H=6,Hs=1,S=30,并取消光滑。

命名为平台。

6、原地复制圆柱体一份,命名为平台01,高度改为5

7、在TOP视图中绘制一圆柱体,R=57,H=3,Hs=1,S=30,并取消光滑。

命名为池底。

原地复制一份命名为池水。

8、在LEFT视图中绘制图示线。

9、在TOP视图中绘制RAC,R=58.249,from=275.669,To=287.9

10、放样。

11、在TOP视图中创建圆。

R=60,然后选择放样体,利用拾取的方法将坐标置于圆上,将坐标转变为系统坐标,然后对放样物阵列。

数量为30。

得图示图形。

12、材质:

1)大理石:

设置[渲染类型]为phong,环境R为12。

G为40、B29;漫反射R为149、G为191、B为175。

并设自反光强度SP为5,自反光GL为35,自发光30;单击帖图选项,设置[漫反射]贴图为Brick031copy.jpg。

数值为60,将漫反射贴图拖到[Bump]帖图中。

设置两个数量为60。

2)不锈钢村质:

设置[渲染类型]为Metal,环境R为69。

G为78、B77;漫反射R为220、G为255、B为248。

设置[自发光]颜色为RGB均为45,并设自反光强度SP为100,自反光GL为65;单击帖图选项,设置[漫反射]贴图为Refmap.gif。

将漫反射贴图拖到[Reflection](反射)帖图中。

设置两个数量为60、45。

3)水材质:

设置[渲染类型]为Blinn,环境R为49。

G为85、B75;漫反射R为44、G为193、B为114。

设置[自发光]20,并设自反光强度SP为35,自反光GL为50;[不透明]为50,单击帖图选项,设置[漫反射]贴图为fj061.jpg,数量为75。

将漫反射贴图拖到[BuMP]帖图中。

设置两个数量为100,单击击标准材质按钮为其选择一个[Multi-object]材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第二个选项,设置材质数目为1,然后单击面板中的对等按钮,选择

(1)号选项。

为反射添加一个[FlatMirror]材质,在渲染项中点选[ApplytoFace]在distortion项中点选[Usebuilt_in](使用内建噪波),设置[distortionamount](扭曲度)为0.4,在Noise项中设置[Fract](分形),[phase](相位)0.12,[size]为4。

将此材质赋予平台01和池水。

八、桥的制作:

1、用line线在TOP视图中绘制如图所示

2、将对象原地复制一份,然后采用变比缩放,在绝对坐标系中输入:

X=y=-100.5,z=-100.调整线的位置使其与原图形有一定的等间距。

3、执行Extrude命令,将图形拉伸,数量为8

4、进行布尔差运算:

用原对象减去复制对

5、在修改面板中,选择参数编辑器中的弯曲,设置弯曲参数的角度为30,弯曲坐标轴为X轴。

如图所示

6、类似上述方法再做一条桥。

九、树、人和车:

1、创建一个Plane(平面),命名为树1,长宽比为图片的长宽比。

长度方向的segments设为5,宽度方向的segments设为7。

2、打开材质编辑器,选择一个空的材质,使用一副树的位图为其Diffuse贴图(位图)。

用其对应的透明贴图作为该材质的Opacity贴图。

3、用同样的方法做人和树。

十、背景:

按8键,选择一张天空的材质作为背景。

最后如图所示。

十一、总结:

本制作主要以建造高搂大厦为主,但做得还不是预想中的好,有点不合实际,大厦没有门,旁边的草地视野也不够宽。

通过这次的实践加深了我对3D的了解。

十二、主要参考文献:

3D动画视频(在参考文献文件夹里)

进度计划表

成绩考核

序号

起止日期

设计内容

1

10日上午

平地的创建、玻璃幕墙的制作

2

10日下午

大厦1的制作

3

11日上午

大厦2的制作

4

11日下午

大厦3的制作

5

12日上午

大厦4的制作

6

12日下午

雕塑的制作

7

13日上午

桥的制作,树、人和车,背景

8

13日下午

设计文档

9

10

11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成绩评定

项目

权重

成绩

1、设计过程中出勤、能力、水平、态度等方面

0.4

2、说明书书写及图纸规范程度

0.3

3、答辩

0.3

总成绩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院(系)审核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