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361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教学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教学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教学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教学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论.docx

《历史教学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教学论.docx

历史教学论

历史教学法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所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备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特长等因素。

3、微格教学

也称微型教学或小型教学。

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技能,如“导课技能”、“结尾技能”等,并对每一种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4、讲述法

讲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5、叙述法

叙述法就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或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对其史实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

6、描述法

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重现逼真的历史场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在必要时还要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场面、某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外貌形象进行描述。

7、讲解法

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形成历史历史概念和提示历规律的讲授方法。

8、图表示意教学法

简称图示法,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字母、数字、表格、符号等表示历史事实或历史概念,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9、谈话法

教师和学生通过交谈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10、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换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1、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能力技巧和艺术。

12、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双边互动、学生多边交流以及教学媒体等的转化技能。

13、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向学生展示直观教具和示范实验来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以使学生获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14、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导入技能就是设计运用导入的技术和能力。

15、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临了阶段,通过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思考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系统或重点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16、组织技能

组织技能就是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引导学习,严格纪律,保持秩序,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17、中学历史教科书

是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历史教育资源和核心部分。

它根据政府颁布的课程计划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具体展现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中学历史教科书构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嘴基本和主要的知识结构,既是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凭借,也是学生从事历史学习活动的主要工具。

18、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指为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教学所需要而编写的教学用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用书、中学历史教学手册、中学历史教学辞典、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说明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教案选等。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的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教学的必要辅助工具,同时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促进作用。

19、直观演示法

教具演示法,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加以说明和解释,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和教学方法。

它的特点和优点,是能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难以想象以及时间上很遥远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

20、研究性学习

是指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学习活动,它具有自主探究、实践多样、开放综合,重在过程的特点。

21、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其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2、自主学习

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简答

1、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喝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得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常规教案的结果内容包括哪些?

内容应包括授课班及授课时间、课题、课时、课型(讲授新课或复习课或活动课)、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步骤、时间分配等)作业处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后反思)等。

3、中学历史教材重点、难点确定的方法。

(一)从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

1、从贯彻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课标)

2、从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确定重点、难点

3、从认识课题和课题重心确定重点、难点

4、根据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确定重点、难点

5、参考教学参考书确定重点、难点

(二)从学生实际确定重点、难点

1、教学中的知识难点

2、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

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内容;

属于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

(三)考虑形势的需要

由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

4、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何突破:

(一)深入浅出的处理原则

1、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

多讲、详讲。

强干弱枝。

2、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

3、高度概括的板书,归纳突出。

4、反复强调法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实行多层次的要求

(三)讲深讲透、弄懂记牢的原则

1、围绕重点、难点补充内容,通过感性材料,帮助理解抽象的理论。

2、围绕重点、难点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化整为零,分散讲解难点。

3、复习巩固消化重点、难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

5、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第一,依据教学的目标要求

第二,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

第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四,依据教师的本身素质

第五,依据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

6、如何进行中学历史课时备课?

(一)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

(1)熟悉本课的课标内容要求;

(2)确定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体系,弄清本课题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

(3)把有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直观教具等,系统地浏览一遍。

弄清本课题内容的历史基础知识(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事件之间的联系、生字的读音等)

(4)抓住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线索和重、难点

(5)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进行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教师不能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学生年龄特征等,把教学内容编排得更系统、更生动,适当调整一下教材内容,作一些补充和精简)。

(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

(五)划分课型

(六)拟定讲授提纲,精心设计板书内容

(七)编写教案内容应包括授课班及授课时间、课题、课时、课型、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处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八)讲授的准备(熟悉教案、准备和练习演示直观教具、试讲、心理素质的准备等。

(九)写好教学后记(教材处理意见、教学方法的安排、学生反映情况、课后自我体会、实际效果等。

7、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1)历史课程的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2)历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

(4)历史课程管理工刚性转向弹性。

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8、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P24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是指构成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各部分。

(1)历史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

阐述了历史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历史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2)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明显不同。

前者按照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习内容,将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当代史6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后者则将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4)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的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9、我国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结构、内容及其特点

基本结构:

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内容及特点:

第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第二,课程目标方面,提出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高中历史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重要的学习专题;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这些课程内容的编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史体裁,而是专题史的体裁,学习的主题更为明确。

10、《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1)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革新了课程的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课程体系。

(3)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5)为历史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空间。

(6)提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11、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主要的教学资源。

(2)历史教科书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

(3)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4)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依据和工具。

既是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凭借,也是学生从事历史学习活动的主要工具

12、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与功能P36

如把教科书视为一个整体,一般地,可以把教科书分为课文系统部分和课文辅助系统两大部分。

(1)课文系统部分:

是构成历史教科书的主体部分,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构成。

包括基本课文、补充性课文,史料性课文。

基本课文是历史教科书的核心,是历史教科书课文系统中形成历史最长久,构成最稳定的部分。

补充性课文和基本课文相辅相成,是对基本课文的有机补充。

(2)课文辅助系统部分:

课文辅助系统部分和课文系统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教科书的整体。

但是课文辅助系统部分从属于课文系统,受其体例结构、具体内容的制约。

课文辅助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课文系统内容的基本方法,帮助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13、教师如何适用中学历史教科书

认真研读,把握全貌。

了解特点,注意比较。

理清线索,确定本课地位。

熟悉本课的基础知识,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处理好历史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教科书与学习历史的关系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4、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原则P47

特点:

(1)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尽可能具备直观性的特点。

(2)由于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科学性,加之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加之教育教学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棸,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历史统一,必须重视教师主导性特点与学生主体性特点的有机结合。

(3)历史知识是系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原则:

(1)多层次、多方位联系的教学原则。

(2)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原则。

(3)开放式教学原则。

15、板书设计的原则P108

第一,目的性原则:

板书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文化水平特点等等。

第二,实用性原则:

板书设计关键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笔录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要有利于操作,适用性实用性都要很强。

第三,直观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醒目、直观、提纲絜领,板书内容简明清晰、思路简洁,用词准确精当,具有很强的提示性和启示性。

第四,启发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有利于知识归类、内容串联、区别对比、启发联想、证实推演、图画设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五,针对性原则: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把难以理解、记忆、掌握的知识和易于出错、混淆的地方都应设计板书,并突出重点,教给方法,同时注意预防错误、防微杜渐。

第六,艺术性原则:

是学生学习感知的视觉通道,是学生发展智力、养成品德的桥梁和工具。

第七,灵活性原则:

板书需要因势变通。

第八,计划性原则:

板书内容在黑板或屏幕上出现是顺序、文字大小,各部分间的联系和呼应及符号的运用等都要事先进行周密考虑,做到先后有序,胸有成竹。

第九,概括性原则:

板书要紧扣教材、短小精悍、提纲挈领切中要点,理清思路,掌握关键。

另外:

板书应与口述配合

板书后应稍停顿一下,此时应注意教师所站的位置

板书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采取不同形式

16、提问技能的作用与要领P120

作用:

(1)集中注意,激发兴趣;

(2)检查教学,反馈信息;

(3)提供参与机会,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4)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活跃气氛

(5)解决问题和探究规律

要领:

1、围绕服务教学任务

2、做好充分准备

3、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4、问题要准确,措词要确切清晰

5、带有启发性

6、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7、反应,要认真倾听,做出明确的结论。

17、导入技能的分类与应用原则:

分类:

复习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经验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故事、典故导入法;诗词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乡土导入法;时事导入法;检查学情调查反馈法;即兴导入法;情境导入法

应用原则:

目的性;生动性;联系性;启发性;量力性;高效性。

18、结束技能的分类与应用原则:

分类:

1、归纳总结法

2、列表划书法

3、画龙点睛

4、下回分解

5、讨论式小结

6、对答式小结

7、练习式小结

8、情感激励法

9、解疑答问法

10、无为而“治”法

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点)

2、突出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原则

3、首尾相顾,前后呼应

4、量力性原则(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

5、紧凑性原则

19、微格教学的主要步骤:

1、事前学习和研究(主要是理论知识)

2、提供示范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4、角色扮演

5、反馈和评价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20、巩固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

(2)积极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

(3)善于分类归纳系统记忆。

(4)记忆的具体方法:

比较记忆、分类记忆、图表记忆、实物法、数字记忆

21、教育学习的任务:

(1)教学实习:

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实施五育(德智体美劳)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各项工作中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因此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学工作实习。

(2)班主任实习:

班主任是教学班的组织者,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实施的。

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能力,是每个实习生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必须毫无例外地参加班主任工作实习。

(3)教育调查与研究实习:

教育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调查研究中学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教育改革的的良好机会。

在实习期间,实习生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教育调研,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22、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P277-278

(1)树立牢固的唯物史观

(2)全面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知识

(3)精通历史教学理论

(4)熟悉中学历史教学法

(5)会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23、研究型学习的特点、研究型学习的实施程序、研究型学习的作用:

特点:

1、主体性;2、全体性;3、合作性;4、差异性;5、研究性;6、开放性:

选题开放性和评价开放性;7、发展性;8、探索性;9、创新性;10、实践性。

实施程序:

1、提供材料,引发动机

2、学习选题,教师指导

3、建立组织,指定计划

4、创造条件,开战研究

5、自我评价,撰写报告

6、研讨交流,他人评价

作用:

1、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5、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

6、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7、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指导、组织、参与”

9、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0、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4、讲授经济史内容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注意点面结合;

2、注意纵串衡联

3、注意形象生动

25、讲授政治史内容应注意的要求是什么:

1、对难懂的名词、概念加以解释

2、坚持政治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给予科学评价

26、讲授文化史内容应注意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1、讲清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则;

2、讲清文化的先后传承关系

3、对有关的文化史内容进行对照比较

4、讲清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外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7、讲授战争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解释战争起因

2、介绍战前态势和战争方针

3、叙述战争过程

4、突出重大战役

5、分析战争性质

6、评价战争胜负的原因和影响

28、讲授历史人物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讲,介绍当时人民群众的活动情况

2、应当将叙述与描述相结合,该叙述就叙述,当描述的就描述,注意抓住历史的细节,历史人物当时的语言、行动和服饰

3、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材,如历史人物的画像摄影图片等

4、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对历史人呢无的功过是非进行适当点评,对于被文艺作品歪曲的历史人物,应恢复其历史真面目。

29、三维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与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