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295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docx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前30题每小题1分,后1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A、地球距日远近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D、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维持地球温度B、产生地球大气

C、产生地球"磁暴"D、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中断

3、诗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的月相是:

A、满月B、峨嵋月C、上、下弦月D、新月

4、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运动而产生的是:

A、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一般比左岸陡

C、北京的白昼时间,夏季比冬季长

D、地球上的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

5、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氨和臭氧B、氮气和臭氧C、氮和氧D、氢和氦

6、如果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A、向北飘扬B、向东飘扬C、向南飘扬D、向西飘扬

7、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无大气保温效应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B、暖流会使流经的沿岸地区形成荒漠

C、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D、寒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9、海洋牧场属于:

A、海上交通运输空间B、海上生产空间

C、海洋储存空间D、海洋娱乐空间

10、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长江口附近海区:

A、盐度高,水温高B、盐度高,水温低

C、盐度低,水温高D、盐度低,水温低

1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气候的影响B、水分的分布

C、岩石的组成D、生物的作用

12、从海南岛到漠河镇,自然景观呈现的变化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下向上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13、下列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正确的是:

A、旗型树冠指示风向B、矮牵牛叶指示大气中CO2的含量

C、针叶林指示暖湿环境D、芦苇指示酸性土壤

14、下列地形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B、长江三角洲C、泰山D、喜马拉雅山

15、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B、季节性C、复杂性D、习惯性

16、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投入更多的劳动力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强化肥、农药D、改良生产工具

17、按投入多少分类,现代世界农业主要是:

A、密集农业B、商品农业C、粗放农业D、自给农业

18、电子装配厂在现代工业中属于:

A、技术指向型工业B、廉价劳动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D、动力指向型工业

19、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批量定制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是:

A、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B、传统工业萎缩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C、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

D、工业投入因素的变化

20、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就形成了固定的乡村聚落

B、乡村聚落的类型分为团状和散村两类

C、乡村聚落规模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D、乡村聚落的形态景观能充分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征

2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数目在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22、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23、从山西大同调运100万吨煤炭入广州,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铁路和海洋运输联运

C、公路运输D、公路和内河运输联运

24、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B、因交通不便,山区的商业网点大于平原地区

C、冷冻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商业网点的密度

D、人口稠密地可采用货郎担,大篷车等商业活动形式

25、下面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出现“秋高气爽”好天气,主要是低压系统控制形成的

C.世界上同一纬度地区,往往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D.气候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又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

26、关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量小B.降水量较大C.陆地水汇入较多D.受暖流影响

27、影响港口区位的水域和陆域条件中属于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条件B、停泊条件C、筑港条件D、腹地条件

28、下列人类活动中,容易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潘帕斯草原发展畜牧业D、塔里木河沿岸种植胡杨树

29、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提倡高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选购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30、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气候问题

31、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B.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南凸

C.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D.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32、下面地质剖面图中的A.B.C.D四处,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33、影响(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大城市郊区的菜、肉、蛋生产③新疆的绿洲农业④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四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要素,排列正确的是

A.①地形②热量③市场④土壤B.①水源②政策③市场④交通

C.①土壤②交通③热量④水源D.①热量②市场③水源④地形

34、下图A.B.C.D四条铁路,表示京九铁路的是

A.AB.BC.CD.D

35、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暴雨,不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害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36、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开放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B、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C、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现象

37、若右图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图,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二洋流均为补偿流,也均是暖流

B甲处海区的盐度比乙处低

C世界三大洋北部均为此环流系统

D丙丁二洋流成因均属风海流

38、成都市主要商业街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是

A.资源最优B.交通最优C.市场最优D.资金最优

39、公路选线应注意的问题是:

A、以直达运输为主B、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C、为节约耕地,应在陡坡选址D、不能穿过中小城镇

40、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需加强管理

B、人口总量大,人口问题严峻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了有效控制

D、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答案卷

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41.读右图,回答:

(14分)

(1)在图中地轴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在,。

北半球正值(节气)。

(4)图中A、B、C三点,太阳高度最高

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

,昼夜长短情况是。

(5)A点的经度是,所在的时区是。

(6)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是。

(7)图中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8)图中B点位于五带中的带。

42.读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

(12分)

(1)就气流状况而言,图中丙处是,丁处是。

(2)地天气晴朗,甲地风力(大于或小于)

乙地,理由是。

(3)A地吹偏风,B地吹偏风。

(4)若丙是亚欧大陆,丁是北太平洋,则丙、丁

处大气活动中心分别为、。

此时浙江省盛吹风,气候特点。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速度较。

43.阅读右图,回答:

(7分)

(1)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是

海峡;联系印度洋

和太平洋的是海峡;

控制中东石油输出路线的是

海峡。

(2)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快捷水

道是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快捷水道是运河。

若从美国纽约经此运河到旧金山是。

(顺流或逆流)

(3)目前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荷兰的。

44.看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8分)

(1)图中A表示,B表示,

C表示,D表示。

(2)其中从C到A的地质作用是。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由

到,再到的过程。

 

高一地理会考第二次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同40小题,第1—30小题,每题1分,第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星光闪烁的恒星B.拖着长尾的流星

C.一闪即逝的彗星D.圆缺多变的行星

答案:

A

2.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由探索阶段进入开发利用阶段的是:

A.原苏联发射的7个“火星”号探测器B.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

C.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

C

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1恒星年B.365日5时48分46秒C.1太阳日D.23时56分4秒

答案:

A

4.下列有关昼夜长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9月23日赤道昼大于夜B.12月22日南半球昼小于夜

C.6月22日北半球昼大于夜D.3月21日有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C

5.下列有关四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春季始于春分,至于夏至B.一般把1、2、3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C.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D.四季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答案:

C

6.城市中多雾的原因是:

A.尘埃多B.水汽多C.温度高D.二氧化碳多

答案:

A

7.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A.长波辐射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

答案:

C

8.如果黄赤交角不存在,下列哪种现象将不会产生: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变B.大气运动方向永远不变

C.没有热带和寒带D.气压带和风带和季节移动

答案:

D

9.关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为高气压B.中心为上升气流C.中心为低气压D.气流向中心辐合

答案:

A

1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哪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B

11.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A.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B.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答案:

A

12.海洋是大气主要的:

A.物质和氧气的主要来源B.热量和水分的主要来源

C.氮气和水分的主要来源D.热量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答案:

B

13.关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量小B.降水量较大C.陆地水汇入较多D.受暖流影响

答案:

D

14.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B.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南凸

C.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D.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答案:

C

15.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B.海洋生态问题和洋流问题

C.海洋运输问题和海洋开发D.海洋污染和水温升高

答案:

A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A.硅、钠B.氧、铝C.氧、硅D.钾、镁

答案:

C

17.有化石存在的成层岩石是:

A.花岗岩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C

18.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湖泊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B.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C.淡水湖泊水、冰川水、河流水D.淡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

答案:

B

19.土壤中的矿物养分主要来源于:

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空气

答案:

A

20.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生物B.水分C.大气D.岩石

答案:

A

2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B.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陆地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D.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D

22.有关火山爆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有很大的危害性B.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三类

C.火山爆发是地球上特有的现象D.火山也可引发地震

答案:

C

23.“不违农时”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特点B.季节性特点C.周期性特点D.连续性特点

答案:

B

24.采用下玻璃温室生产蔬菜、花卉,属于农业分类中的:

A.粗放农业B.自给农业C.种植园农业D.密集农业

答案:

D

25.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

A.美国B.加拿大C.澳大利亚D.阿根廷

答案:

A

26.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比较明显和是:

A.制糖工业B.有色冶金C.家具制造D.钢铁工业

答案:

A

27.拟在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建一化工厂,厂址宜选择在居民区的:

A.西北方向B.南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西方向

答案:

C

28.下列地区属于新兴工业区的是:

A.德国南部地区B.英国中部地区C.美国东北部地区D.意大利南部地区

答案:

A

29.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形态多表现为:

A.圆形B.带状C.团状D.多边形

答案:

B

30.下列城市在铁矿产地发展起来的是:

A.大庆B.大同C.抚顺D.攀枝花

答案:

D

31.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达到高潮的时期是:

A.1925年B.1750年前后C.二战以后D.1970年以后

答案:

C

3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不应过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素质还不高B.科学技术还不高

C.城市建设经验不足D.经济水平较低

答案:

D

33.有关邮政通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邮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B.邮政通信会受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C.目前邮政还兼营一些代理业务,如代收税款等

D.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货物和旅客

答案:

D

34.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D.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答案:

D

35.有关电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邮件是一种“门到门”的通信方式B.电话和传真是电子邮件的两种具体形式

C.电子邮件需到当地电信局提取D.电子邮件所用的地址同具体地点无关

答案:

D

36.特大型船只由伦敦航行至香港,需要经过:

A.北太平洋航线B.好望角航线C.巴拿马运河航线D.苏伊士运河航线

答案:

C

37.关于环境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乡村地区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C.土地盐碱化是自然原因产生的D.燃烧矿物燃料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38.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①劳动力充足,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②对资源需求迅速增加,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③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了生产发展④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B

39.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A.工厂实行清洁生产B.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

C.实行环境标志认证D.决策者的观念转变与行为改变

答案:

B

40.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是关键B.经济增长为主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B.季节性特点

C.周期性特点

D.连续性特点

答案:

B

答案:

A

第Ⅱ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0分)

二、读图分析题(共35分)

41.读“某日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4分)

(1)图中A代表的天体是________。

答案:

北极星

(2)图中B与C的交角是_________,目前其度数是

__________。

答案:

黄赤交角、23°26′

(3)平面B与地轴的交角是__________。

答案:

66°34′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2)填注A、C、E、G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答案: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

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常年在C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

型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4)由C气压带和D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夏季向_______移动,冬季向________移动。

答案: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南

43.读图,按要求回答:

(10分)

(l)用字母A、B在图中标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本区小麦发展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农业带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本区发展这类农业在交通、土地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l)(图略)

(2)中央大商品谷物农业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①五大潮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②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44.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0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答案:

蒸发、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A→B→C→D组成_______循环,此循环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海陆、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发生在陆地上的水循环运动是____________,其对___________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答案:

陆地循环、水资源

三、综合题:

(共15分)

45.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

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l)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

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

发育程度。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

A.机床厂和氮肥厂B.焦化厂和烧结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D.机械厂和造船厂

(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和。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现象,而形成。

答案:

(l)钢铁工业大高(3)BD(4)基础服务设施廉价的劳动力(5)近距离集聚工业地域

46.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持续发展包括持续发展、持续发展和持续发展。

其中发展是基础。

(2)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由于:

①;

②;

③。

[标答](l)生态经济社会生态持续

(2)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