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227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友好型社会

2、资源节约型社会

3、循环经济

4、低碳经济

二、填空题

1、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2006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对国

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产发展。

8、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单选题

1、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D)。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D)。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C.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B.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C)。

A.公有制经济B.合作经济

C.私营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

6、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A)。

A.更要注重质的提高B.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C.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7、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C)。

A.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8、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C)。

A.运行方式B.调控方式C.经营方式D.管理方式

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B)。

A.股份合作制B.股份制C.集体所有制D.全民所有制

10、按劳分配是(D)。

A.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B.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C.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D.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D)。

A.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B)。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13、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A)。

A.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B.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14、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C)。

A.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B.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C.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D.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四、多选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C)。

A.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BCD)。

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D.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BD)。

A.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国有经济

C.合资和合作经济D.集体经济

4、公有制经济是(ABC)。

A.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B.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D.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CD)。

A.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资产在数量、规模和比重上占优势

B.国有经济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ABCD)。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D.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7、股份合作制(ABCD)。

A.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

B.是一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

D.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

8、建设创新型国家(ACD)。

A.科技是关键B.经济是保障C.人才是核心D.教育是基础

9、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BD)。

A.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D.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10、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是(BCD)。

A.科技发展水平低的结果

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11、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ABCD)。

A.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B.理顺分配关系

C.完善分配制度

D.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失业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3、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所谓“新”,就在于它(ABCD)。

A.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B.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1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ACD)。

A.管理民主B.分配公平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五、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

2、集体经济是私有制经济成分。

(错)

3、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对)

4、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性质的企业。

(错)

5、在当今中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

(错)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对)

7、又快又好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错)

8、十七大报告从当前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错)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

10、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

(错)

六、简答题

1、简述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请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

3、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答:

1.陈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时候,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以及市场等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讨。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指出: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计划为主体,以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2.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新特点:

 

(1)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不是社会; 

(2)按劳分配的对象物是“实现价值”而不是产品; 

(3)劳动报酬受市场调节。

中共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处理分配问题上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七、辨析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答:

1.这种说法正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这种说法不正确。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和非公有经济性质不同。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只是表明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我们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这种说法正确。

 

(1)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同样的实现式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八、材料分析

1、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14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

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新华网北京2006年2月14日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答:

2、材料1:

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

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

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

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

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

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

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

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

事实告诉我们: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

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什么?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呈现较高的需求。

同时,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导致未来我国的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比例较低。

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步加剧了有限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森林覆盖率排名世界百位之后,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

我国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摘自2007年0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2:

中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

统计显示,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各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

据中国科学院专家测算,我国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生态建设等在内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4。

而令人深感不安的是,中国“十五”计划中大多数的指标基本完成了,环境指标却没有完成。

——摘自《关注环保问题》2006年04月27日《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材料3: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首次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刚刚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今后5年,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污染物排放要降低10%。

近年来,“绿色GDP”、“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等凸显环保意识的概念和口号成为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强音。

——摘自《关注环保问题》2006年04月27日《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根据材料回答:

(1)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3)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