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17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docx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ONITORINGANDALARMSYSTEMONVESSELS

AThesisSubmittedto

SoutheastUniversity

FortheAcademic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

 

BY

ZHANGYin-hao

Supervisedby

Prof.ZHAIYu-qing

and

Dr.NIQing-jian

and

YANGDong

CollegeofSoftwareEngineering

SoutheastUniversity

June2012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我国船舶行业对于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船舶电子行业在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中被列为重点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而监控报警系统作为船舶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的基础性设备,无论是新造船只还是旧船改造都需要配备,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系统基于CAN总线组网,是集监视船舶状态、控制监测点和报警异常数据于一体的平台。

它采用双CAN冗余热备份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文针对监控报警系统的开发做了如下工作:

一.通过研究FCS和DCS系统的特点和优劣势,设计了监控报警系统所使用的主架构,具体探讨了现场总线技术的性能指标和特点,采用了CAN总线作为系统的通信总线,通过对系统通信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双CAN冗余热备份技术,作为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

二.在监控报警系统软硬件架构的具体设计中,通过对CAN总线数据结构和通信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提高了监控报警系统的开发效率,减少了维护成本。

三.通过监控报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报警处理流程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并通过对系统启动后运转机制的优化处理,实现了系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

通过对监控报警系统UI的研究,开发了系统专用的控件库,实现了系统UI的模块化搭建。

四.通过延伸报警板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性能指标的了解,对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延伸报警板的通信同步,按键处理,报警搜索,CAN中断检测,自动消音,报警合并等功能。

论文的研究工作初步解决了船舶监控报警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基本满足了船舶重要设备的监控报警,集中式监控报警,监测点可配置化和远程实时报警等需求,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报警实时,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CAN总线,数据帧,报警流程,UI,延伸报警板

Abstract

AsChina'seconomicandtechnologydevelopment,China'sshipbuildingindustryisgrowingdeman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ecurity.Drivenbythisdemand,themarineelectronicsindustryisafocuson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focusareasbythe12thFive-YearPlanoftheshipbuildingindustry.Whetheranewshiporanoldonealteration,MonitoringandAlarmSystemasthebasicshipinformationandsecurityequipmentneedstobeequipped.Sothissubjectisprecisely beenresearchanddevelopment.

ThispaperdesignedandimplementedtheVessel'sMonitoringandAlarmSystem.ThesystemisbasedontheCANbusnetwork,anditisasetofmonitoringshipstatus,controlmonitoringpointsandalarmabnormaldatainoneplatform.ItusesredundantdualCANandhotbackuptechnologytoensuresystemreliabilityanddatasecurity.Specifically,thispaper made​​thefollowingworkforthedevelopmentofMonitoringandAlarmSystem:

Firstly,by studyingtheFCSand theDCSsystem’s characteristicsand 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hispaperdesigned themain architecture oftheMonitoringandAlarmSystem.Thepaper specificallydiscussed theperformance a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eldbustechnology,andtheMonitoringandAlarmSystemusedthe CANbus as thecommunicationbusofthesystem.Studyingonthesystem’s communicationmechanism,thispaperraisedredundantdualCANandhotbackuptechnologytoensuresystemreliabilityanddatasecurity.

Secondly,ondesigningthe hardwareandsoftware’s architectureoftheMonitoringandAlarmSystem,andbythe analysis of theCANbus datastructures andcommunicationmechanisms,thispaperraisedthemodulardesigntoimprovethedevelopmentefficiencyofthesystem,andreducedmaintenance costs.

Thirdly,thedesignonworkflowand alarm handling processoftheMonitoringandAlarmSystemensuredthe securityofthesystem,andthrough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fterthe systemstartuptoachieve a rationalizationof theuse of systemresources. AfterstudyingontheUIoftheMonitoringandAlarmSystem,theauthordevelopeda system-specific controllibrarytoachievethe modular structures of the system UI.

Fourthly,byunderstanding oftherequirementsanalysis andtheperformanceindicatorsoftheextensionalarm board system,designedtheoverallsystem structureandfunction,andachievedthe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thekeyprocessing,thealarmsearch,theCANinterruptdetection,theautomaticsilenceandthealarmmergeroftheextensionalarm board system.

Thepaper’swork initially solved someofthekey technicalproblems inthedesignoftheVessel'sMonitoringandAlarmSystem,andbasicallymettherequirementsofthe ship criticalequipment monitoringalarm,thecentralized alarm,theconfigurationofmonitoringpointsandremotereal-time alarm.The systemhasfriendlyinterface, high securityandreliability,real-timealarm,andithasgood engineeringapplications.

Keywords:

CANbus,dataframe,alarmprocess,UI,extendedalarmboard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是造船大国,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国内船舶的需求量将急剧扩大。

据预测,2011~2015我国将达到每年840万载重吨,巨大的船舶需求为中国的船舶企业带来了机遇。

但我国船舶的配套设备研发滞后,质量和性能均不能满足我国船舶工业的需求,尤其是许多关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这就极大的压缩了我国造船企业的利润率,严重影响了船舶产品的竞争力,成为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障碍[]。

船舶机舱设备众多和复杂,为确保船舶及各机舱设备安全运行,需要经常检查和测试,而人工检查的实时性不高,人工成本较高,工作强度大。

为了及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降低营运成本,减轻船员工作强度,需要全面及时的机舱自动监测报警设备。

一套船舶监测报警系统的售价在十几万~二十几万(200个监测点),监测点多的产品超过三十万元,而高端产品的售价可以达到几十万至上百万。

目前,新造船只基本都需要配备船舶监测报警系统,旧船改造时也往往增加船舶监测报警系统,因此市场对船舶监测报警系统的需求较大。

1.2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产业体系更为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国际造船市场份额稳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规划中明确了船舶配套业(主要为船舶电子)作为重点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与浙江临海众多造船企业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得知目前新造船和旧船改造通常要求配备一些必须的船舶电子设备,但是国外厂商的设备虽然质量较好,但价格昂贵,国内除非是豪华游轮会采购,普通船舶无法承担这个成本,而国内的一些船舶配套厂商,要么就是直接代理国外产品,要么就是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功能和指标均无法达到需求。

造船厂也无法负担自己直接投资生产配套产品的人才,时间和经济成本,他们需要一些有相对比较强的人才和科研实力的企业来开发价格适中,功能强大的产品。

因此,本论文在此机遇和形势中,依托中电36所船舶电子项目部,参与其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研究开发而成。

本论文主要针对整个系统的实现原理,通信方式,软件架构,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详细描述了系统模块化[][]的相关设计与实现过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发展历史

船舶监控报警系统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工业控制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工业控制还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在船舶中没有集中的监控报警系统,只有单项调节控制装置在机舱中得以应用[],使用的监测工具也以常规仪表盘为主。

20世纪60年代初期,得益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在一些大型船舶中出现了集中监控室,解放了生产力,将原有需要十几个轮机员的工作变成只需要一个轮机员在机舱中值班就可以监控整个机舱的运行。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晶体管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船舶运行过程中的无人值守的需求,船舶电子开始出现使用电、气驱动以及集成电子模块组合逻辑控制的机舱监视报警系统。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船舶电子飞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让其在船舶领域内的使用变成了可能,另一方面,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非线性控制、鲁棒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等一系列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造出了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船舶。

先后出现过集中型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以及集散型控制系统(DCS)。

其中集散型控制系统使用局域网通信,并逐渐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

进入20世纪90年代,集散型控制系统逐步演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现场总线式全分布式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FCS)。

它是因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现场总线分布式系统最初是由加拿大海军研发,并于1988年首次将其应用于巡逻护卫舰上[]。

1.3.2国内外主要厂商及产品

●挪威康斯伯格(kongsberg)[]:

康斯伯格成立于1814年,总部位于挪威康斯伯格市,在25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员工6472人,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等全球主要经济区。

产品涵盖商船队、海工、海底、海运信息技术、仿真、工序自动化、渔业及渔业研究及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客户提供动力定位及航行系统、自动控制、货运管理系统及液位传感器、海事训练仿真及位置参考系统、VDR、AIS、雷达等(几乎涵盖海洋电子各大领域)。

2010年营业收入约合人民币170亿元。

康斯伯格目前的机舱监控报警系统主要分为K-Chief600和K-Chief700船舶自动化系统,前者主要为标准商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后者能够满足复杂船只的定制化需求。

●德国SAMElectronics公司:

SAM船舶电子有限公司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总部位于德国汉堡,公司拥有员工1700人,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球主要港口城市。

业务涉及广泛的自动化系统,通信导航系统,配电和动力及推进系统。

中国业务依托于上海公司全权代理,并在泰州设有独资企业专门生产配电板,自动化和导航系统。

2010年度销售收入约合人民币23.3亿元。

目前最新的产品为MOS2200。

●上海驷博集团:

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公司设在上海,由总公司和三个子公司组成。

已有一支覆盖国内的售后服务团队,在新加坡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的售后服务站点。

主要从事开发、生产船舶电气及船舶自动化设备,主要针对国内市场的中小船舶配套和挖泥船舶的配套,年平均承接100条左右的民船订单,以低成本和价格优势在国内中小船厂、设计院推荐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

2010年产值约2亿元。

目前最新的监控报警系统型号为SB-2001。

1.3.3DCS和FCS

DCS(DisttributedControlSystem)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缩写,在国内普遍称为集散型控制系统。

它的出现得益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结合,从而成为目前最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它的控制点分散,但通过集中的监控和操作,使得DSC具有操作和维护的简便性。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微处理器在控制领域的大规模使用,各种仪器仪表中都嵌入了微处理器,从而每个微处理器都能被指定任务,互相之间通过具有网关的专用网络通信,网关程序需要用户自己编写。

于是,大多数DCS的供应商都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了自己标准,但是DCS的开发者不愿意去花费时间制定统一的标准,而用户需要更标准化的产品,因此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DCS被逐渐意识到存在系统综合信息能力差、系统构成复杂、各厂商产品互操作性差异及现场仪表与控制设备不具有双向通信能力、控制速度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在DC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利用现场总线作为各个子系统的内部控制网络,并实现了各个测控设备间的互联[]。

FCS继承了DCS的许多成熟技术,例如人机界面、基于IEC61131-3的组态编程、冗余了热备份的思想和方法等,但FCS完全超越的DCS的框架,它实现了测控设备的智能化,利用现场总线将一个个分散设备的信息集中起来,更好的体现了“控制分散,信息集中”的特点。

因为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使得不同厂商产品具有互操作性和信息交换[]。

表1.1是对DCS和FCS的比较

表1.1DCS与FCS比较

系统名称

DCS

FCS

信号和传输方式

1.模拟数字混合信号

2.单一信号传输

3.模拟信号易受干扰

1.数字信号

2.数字通信网络传输

3.数字化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

通信协议

封闭的通信协议,不同厂商的产品无法互联

标准的通信协议,测控设备和控制系统互联,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快捷方便

系统结构

多级分层网络结构,点对点的接线方式,计算机,控制站,测控设备3层结构

使用现场总线连接多台测控设备,简化为计算机和测控设备2层结构

尽管DCS系统以其成熟的技术和应用仍然占据一部分市场,但FCS取代其的趋势不可逆转,本论文正是基于FCS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所展开。

1.4章节安排

本论文的内容做如下编排: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厂商及产品和发展历史,以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分析了监测报警系统使用的CAN总线通信技术及原理。

第三章研究了监测报警系统软件的架构和流程执行的逻辑分析,并描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

第四章监测报警系统软件界面的UI以及系统控件库的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延伸报警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通信方式及相关技术原理分析

监控报警系统采用的是基于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的FCS系统,CAN总线以其通信速率高、可靠性高、连接方便和性价比优等特点成为现场总线的推荐标准之一。

监控报警系统的信号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CAN总线送往计算机,计算机担任中心处理器的角色,完成总线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船舶中需要监测的所有信息和参数的报警阈值都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当某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超出报警阈值时,计算机进行报警显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船内各区域的复视器和相应报警灯。

本章围绕监控报警系统的通信方式展开,通过描述现场总线技术发展及特点来介绍监控报警系统的底层通信技术,比较不同现场总线的优缺点来确定监控报警系统采用CAN总线作为其现场总线。

本章对于监控报警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并基于此提出了双CAN冗余热备份技术来保证监控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是作为目前在工业智能控制领域比较流行的一种数据总线,它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把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以一种比较简洁的方式连接起来[]。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解决了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等现场设备间的通信以及现场设备和控制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由于现场总线的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优点,受到许多厂商的青睐。

2.1.1现场总线发展历史及标准化

1984年美国intel公司提出一种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位总线(Bitbus),它主要是将计算机中低速的输入输出和高速的总线分离,从而形成现场总线的最初概念。

80年代中期,美国Rosemount公司开发了一种可寻址的远程传感器(HART)通信协议。

采用在4~20mA模拟量叠加了一种频率信号,用双绞线实现数字信号传输。

HART协议已是现场总线的雏形。

1985年由Honeywell和Bailey等大公司发起,成立了WorldFIP制定了FIP协议。

1987年,以Siemens,Rosemount,横河等几家著名公司为首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互操作系统协议(ISP)并制定了PROFIBUS协议。

后来美国仪器仪表学会也制定了现场总线标准IEC/ISASP50。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互相竞争的现场总线集团:

一个是以Siemens、Rosemount、横河为首的ISP集团;另一个是由Honeywell、Bailey等公司牵头的WorldFIP集团。

1994年,两大集团宣布合并,融合成现场总线基金会(FieldbusFoundation)简称FF。

对于现场总线的技术发展和制定标准,基金委员会取得以下共识:

共同制定遵循IEC/ISASP50协议标准;商定现场总线技术发展阶段时间表。

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84年就开始着手制定现场总线的标准,但由于各国的意见非常不一致,导致进展非常缓慢,先后经过9次投票表决,终于在1999年底通过了IEC61158国际标准。

在IEC61158标准中,采用了8种类型的标准,分别为:

IEC技术报告(FFH1)、ControlNet(Rockwell公司支持)、Profibus(SIEMENS公司支持)、P-Net(ProcessData公司支持)、FFHSE(原FFH2,FisherRosemount公司支持)、SwiftNet(美国波音公司支持)、WorldFIP(Alston公司支持)、Interbus(PhoenixContact公司支持)[][]。

2.1.2现场总线技术特点

现场总线作为监控报警系统信息传递的保障,拥有如下特点:

1.通信协议公开,系统开放。

由于通信协议的公开和标准,各家厂商的设备就可以实现互联和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