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717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井田制

2.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宗法制D.主张宗法制

4.“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色彩

5.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6.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制度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保证了皇权独尊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D.削弱了相权

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办事非常认真仔细

8.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孝廉——门第——才学B.才学——孝廉——门第

C.才学——门第——孝廉D.孝廉——才学——门第

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0.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

12.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1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1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1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16.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天演论》D.《海国图志》

17.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

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B.倡导戊戌变法C.领导义和团运动D.领导辛亥革命

18.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19.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D.作者认为:

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2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③两者都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鲁迅说:

“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调:

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乱;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国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

22.1938年在抗日名将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肌谷、板垣师团的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

2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25.辛亥革命后,时人曾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民主政治。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

26.1911一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D.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27.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乙: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丙: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丁:

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戊:

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甲乙丙丁戊B.甲乙丙戊C.甲乙丙丁D.甲乙丁戊

28.“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B.抗击外国侵略C.新民主主义革命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9.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意义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D.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八七会议

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32.《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其中“新中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

33.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政策

34.1956年毛泽东说:

“不仅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只要谁肯真为人民效力,那么,人民和人民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

”这里,毛泽东所说的“他”是指

A.中国共产党B.各民主党派C.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D.各少数民族

35.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赵明:

“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

C.许华:

“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李立:

“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36.下表是早在2006年在网络上关于“两岸三通”问题的调查数据,不能证明

名称

认为能实现两

岸三通的占

认为不能实现

两岸三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