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767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00ta生物柴油中试实验基地.doc

湖南未名创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3000t/a生物柴油中试示范实验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总论 1

1.1任务由来 1

1.2编制依据 3

1.2.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3

1.2.2相关技术规范 4

1.2.3相关技术报告、文件 4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5

1.3.1评价目的 5

1.3.2评价原则 5

1.4评价内容 5

1.5评价工作重点 6

1.6评价标准 6

1.6.1环境质量标准 6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6

1.7环境保护目标 7

1.7评价工作等级 7

1.7.1大气环境 7

1.7.2水环境 8

1.7.3声环境 8

1.7.4风险评价 8

1.8评价范围 8

1.8.1水环境评价范围 8

1.8.2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9

1.8.3噪声评价范围 9

2、工程概况 22

2.1基本情况 22

2.2项目构成 22

2.3仓库工程 23

2.4厂区总平面布置 23

2.5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4

2.6产品规格 25

2.7产品及主要原辅材料 25

2.7.1产品产量及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25

2.7.2原辅材料供应 26

2.7.3原辅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27

2.7.4原辅材料和产品的特性 28

2.8主要设备 32

2.9公用工程 33

2.9.1给排水 33

2.9.2环境保护 34

2.9.3消防 35

2.9.4供热 36

2.9.5动力消耗 36

2.9.6防雷及接地 36

2.9.7劳动保护与卫生安全防范措施 37

2.9.8计量与自动控制 37

2.9.9绿化 38

2.10生产情况 38

2.11现状污染源监测 39

3、工程分析 41

3.1生产工艺流程 41

3.1.1主流工艺介绍 41

3.1.2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 42

3.1.3产污环节 47

3.2物料平衡 48

3.3水平衡 49

3.4工程污染源分析 52

3.4.1水污染源分析 52

3.2.2大气污染源分析 55

3.2.3噪声污染源强分析 60

3.2.4固废污染源强分析 61

3.5福建古杉项目类比调查 62

3.5.1福建古杉基本情况 62

3.5.2福建古杉排污节点 63

3.5.3福建古杉污水处理设施评述 64

3.5.4类比调查结论 65

4、环境概况 10

4.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10

4.1.1地理位置 10

4.1.2地质地貌 10

4.1.3气象气候 10

4.1.4水文 11

4.1.5生物资源 13

4.2区域社会环境概况 13

4.2.1雨花区基本情况 13

4.2.2雨花区经济概况 14

4.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5

4.3.1水环境质量现状 15

4.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9

4.3.3声环境质量现状 20

4.3.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20

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7

5.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67

5.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67

5.2.3水环境影响 67

5.2.2大气环境影响 67

5.2.2恶臭气体影响 70

5.2.4噪声环境影响 71

5.2.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72

6、环境风险评价 74

6.1环境风险评价的范围和等级 74

6.2风险识别 76

6.3事故种类及危险性分析 78

6.4风险防范措施 78

6.5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03

6.5.1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03

6.5.2应急预案 107

7、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17

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17

7.1.1正常工况污染治理措施 117

7.1.2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控制措施 118

7.2废水治理措施分析 119

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21

7.4固废的安全处置 121

7.5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23

7.6环保治理工程费用估算 124

8、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 125

8.1清洁生产论述 125

8.2项目清洁生产评价 126

8.2.1清洁产品 126

8.2.2项目工艺先进性 127

8.2.3生产设备先进性分析 130

8.2.4生产管理清洁性分析 131

8.2.5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131

8.3达标排放分析 131

8.4总量控制方案 132

9、产业政策和选址可行性 134

9.1产业政策 134

9.2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5

10、效益分析 137

10.1经济效益分析 137

10.2社会效益分析 137

10.3环境效益分析 138

11、环境管理与监测 140

11.1环境管理 140

11.2环境监控计划 140

12、公众参与 142

12.1公众参与的意义和目的 142

12.2公众参与的方式 142

12.3调查范围与对象 143

12.4调查方式与内容 143

12.5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44

12.6公众参与结论 146

13、结论与建议 147

13.1结论 147

13.2建议 152

85

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1、总论

1.1任务由来

环保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储量的日益减少和人们对石油燃料燃烧过程中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开发新的对环境无害的可再生燃料,成为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实现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达到空前的程度。

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和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使能源供求矛盾可能将在未来30-50年内逐渐激化,人们希望有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缓解或者解决这一危机。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4%,能源短缺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原油加工量约2.3亿吨/年,柴油产量2005年为8050万吨,柴油缺口240万吨。

预计到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左右。

尽管近年来我国炼化企业的柴油产量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油用量的要求。

因此,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也已成为我国必须攻克的课题,开发和应用生物柴油是一条获取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依赖的最佳快捷方式,对调整油品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柴油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它是石油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部分,属环境友好型绿色燃料。

生物柴油是从动植物油脂中提炼而成,1983年,美国科学家GrahamQuick首先将亚麻籽油的甲酯用于发动机,燃烧了1000h,并将可再生的脂肪酸甲酯定义为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主要指的是来自动植物脂肪酸的甲酯(也含乙酯或丙酯等),因其作为燃料的性能与零号柴油相近,又称之为生物柴油,主要化学式为R-COOCH3,其制造技术属油脂化工范畴,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硫含量低,燃烧过程所需的氧气量比石化柴油少,十六烷值高,很容易达到“世界燃油规范”的柴油Ⅱ、Ⅲ类标准的要求。

1988年德国首先以菜籽油为原料将生物柴油进行产业化生产;九十年代后,美国、巴西、欧共体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发、生产、应用生物柴油,它们所用的原料都是植物油,其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较高,但由于上述国家对生物柴油的开发、生产、应用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予以大力扶持,如:

投资资金、产品贴价,税收减免等,使生物柴油很快被用户所接受,生产企业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物柴油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产业化计划项目,2004年被列入我国“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现国家已出台《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并将生物柴油产品纳入成品油销售体系,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生物柴油的产业发展将是我国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我国传统农业发达,油菜籽、棉花、花生、大豆、蓖麻等种植面积广阔,历史悠久。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分析,2006至2007粮食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为2374万吨,将产生餐饮废油(潲水油)670万吨,而这部分潲水油除极少用于提验肥皂等化工产品外,多数都直接(地沟油重返餐桌)或间接(潲水猪)被人们食用,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必须实现原料广适性的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系统优化。

但我国生物柴油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如传统工艺均为针对单一原料生产的高能耗工艺,在高酸价原料的预处理方面,通常借助于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预酯化,给整个生产工艺带来了大量的工艺废水;在生物柴油操作单元,最具工业化竞争优势的催化剂应为碱,但传统工艺存在着产物中皂的分离不彻底,甲醇用量过量等一系列问题,且该操作单元的核心设备――酯交换反应器均为间歇式的反应器,跟生物柴油生产的特点不相符合;此外,关于生物柴油的衍生产品开发方面也没有展开。

针对上述特点,湖南省林科院生物能源课题组成员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开发出了经水洗、脱胶、脱杂、脱臭后的原料油通过气相酯化工艺、酯交换工艺、蒸馏工艺生产出精致生物柴油。

相关技术均已申报专利,部分新产品也进行了试用。

现有技术要想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遵循逐级放大的原则。

而我省目前尚缺少一个从实验室到工程化的过渡平台。

新型生物柴油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过渡到工业化是当前我省生物柴油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此,作为湖南省从事能源植物与生物柴油领域研究主要单位、对生物柴油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长达20年研究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和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成立了湖南未名创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各方已有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方面的良好条件,在林科院位于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板塘村的湖南省林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了年产3000吨生物柴油中试示范实验基地。

该基地位于林科院示范园内中心位置,周边远离居民和其它企事业单位,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规的要求,湖南省林科院于2010年10月委托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湖南省林科院年产3000吨生物柴油中试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由于其建设一直伴随着实验室生产工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工艺及参数都是逐步变化、完善和定型,环评也曾多次随之变更、调整,直至2014年6月现状中试后最终确定了其工艺和规模,才在前面的现场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出本《湖南未名创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3000t/a生物柴油中试示范实验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2.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003.1.1;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