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110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docx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精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物新课程

研究课教案

 

2009年3月27日

目录

于春宏生态系统的结构··································································································1

王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

王天祥种群数量的变化··································································································7

高中生物课程必修三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授课教师: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于春宏

授课班级:

高二·5班

时间:

2009年3月27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

3、以一条食物链的为例分析其中的营养级,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池塘的成分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建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认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建构再次体验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

二、教学重点:

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五、板书设计: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产者

生物成分消费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物质空气、水、无机盐等

非生物成分

能量阳光、热能

六、学生分析:

初中的知识基础:

在七年级上学习过《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初步了解。

对生物圈的了解应该是较清晰的。

在八年级上学习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应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大部分内容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本节课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带学生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侧重于各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各组分之间的联系,学生统过建构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模型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进入本章节的教学

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态系统的概念

[视频]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给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强调概念当中的关键词,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呢?

思考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生态系统结构的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我们以两个生态系统为例来进行分析。

展示池塘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

分析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问题]就生态系统而言,其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物成分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是食物关系;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在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或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存在着腐食关系,我们以对捕食链的分析为例,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分析这一具体的食物链

给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得出结论食物链和食物网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问题]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成分以外还有那些成分呢?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写出食物链

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通过分析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内涵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请1~2名同学展示自己构建的模型

交流、讨论,完善学生构建的模型

回顾生态系统的概念

小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材:

人教版(模块三)稳态与环境

授课日期:

2009年3月27日

授课教师: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王慧

授课班级:

高二(3)班

授课地点:

生物实验室

知识目标

1、分析和构建碳循环过程。

2、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在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活动中,学生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在碳循环过程的构建过程中,进行某些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和旧知识之间进行联系。

3、学生尝试归纳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情感目标

1、在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过程中,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讨论并交流实验设计、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2、通过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分析,进一步认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

3、体验温室效应给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并构建碳循环示意图

2、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以及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器材以及用具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基础: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温室效应成因

学生技能基础:

基本的实验操作、淀粉和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方法

关注重点:

碳循环过程的构建、实验的设计以及分析

板书设计: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一)碳元素在自然界主要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二)过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光合作用呼吸呼吸燃

分解化能合成作用作用作用烧

动物

摄食

作用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石油、煤、泥炭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概念:

P101

(二)特点:

全球性

三、温室效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复习提问:

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能量来自于哪里?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

质能守恒定律。

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在生态系统情况如何呢?

思考并回答

倾听

思考

复习并引入新课

碳循环

板书: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我们今天以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碳元素为例来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怎样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

碳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板书:

一、碳循环

(一)碳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提问:

碳元素主要以什么形式?

通过什么方式由大气中的CO2库进入生物群落?

(PPT)

板书:

(二)过程

大气中的CO2库

光合化能合

作用成作用

生产者

PPT:

化能合成作用

提问:

在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又主要以什么形式?

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递?

(PPT)

板书:

动物

摄食消费者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提问:

虽然生产者吸收大气中的CO2,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因为生产者的利用而减少,原因何在?

(PPT)

提问:

碳元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主要以什么形式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

(PPT)

讲解:

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可以让碳元素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

板书:

呼吸作用

石油、泥炭、煤的燃烧。

提问:

还有其它途径吗?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可以分解有机物,让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

板书:

分解作用

有同学可能有疑问,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有此作

用吗?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

行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土壤中微

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记笔记

倾听

记笔记

思考、回答

记笔记

倾听

思考、回答

记笔记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倾听

记笔记

思考

记笔记

引发思考

学生尝试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学生尝试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引发思考

引发思考

引发思考

进行对问题的分析

引发思考

实验: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提问:

土壤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

淀粉是有机物。

提出问题: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吗?

作出假设:

讲解:

假设建立在你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的推测基础上给出的一个判断。

我们怎样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了?

尝试着说出实验原理。

PPT:

实验步骤:

1、取土壤。

淀粉的分解需要在液体中进行。

怎么办?

PPT:

学生实验操作图片

2、制备土壤浸出液

请同学介绍实验操作流程。

讲解:

加蒸馏水的烧杯作为对照。

室温条件静置七天。

提问:

七天后实验如何继续?

PPT:

实验材料用具介绍

请设计后续实验步骤。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请同学展示设计结果并点评。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PPT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实验结论:

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具有分解作用。

思考

回答

倾听

思考回答

学生介绍

学生介绍

学生介绍

学生活动

分组设计实验

学生展示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思考回答

倾听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尝试作出假设,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讨论并交流实验设计,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碳循环的特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定义

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

请尝试在对碳循环理解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一个定义。

PPT提示:

物质是什么?

循环在什么和什么之间?

板书: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概念:

P101

我们这里指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二)特点:

全球性

倾听

思考

回答

记笔记

阅读

记笔记

学生尝试归纳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定义。

小结

请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思考、回答

小结

结束

人作为消费者不仅参与还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

北极熊、新闻

引发这些后果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短时间内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引发的温室效应。

板书:

三、温室效应

提问:

面对温室效应,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

学生介绍3月28日的倡议。

呼吁:

为了环境,请响应倡议!

倾听

记笔记

学生介绍3月28日的倡议。

体验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并倡议大家采取行动。

高中生物课程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王天祥

班级:

高二·6班

2009年3月27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②比较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差异;

③举例说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已知数据条件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已经对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以及探究性实验流程有一定了解,数学模型是新知识;指数函数相关知识已掌握。

其他方面:

本班为文科班,学生对待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求不高。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映《澳大利亚蝗灾》新闻片。

介绍全世界范围内的蝗灾情况并设置问题:

蝗虫数量为什么会剧增并引起灾难?

学生观看录像,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简要回答。

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

新课讲授

(数学模型及其建构)

介绍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大肠杆菌每20min分裂繁殖一代。

提问并帮助分析学生答案。

利用探究实验的基本流程以及细菌种群增长的实例进行数学模型概念、类型和构建过程的讲解。

观看,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

听讲,思考。

以细菌分裂增殖现象,建构一个数学模型,从而使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

新课讲授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以前面讲过的细菌增殖实验为基础进行拓展,分析理想条件下,种群以λ倍增长,t代以后种群的数量。

结合学生分析并给出的公式,利用澳洲野兔和美国岛屿环颈雉的实例,分析曲线图模型,给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模型。

Nt=N0λt

注释:

Nt表示t代后该种群的数量,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量;λ表示种群增长倍数;t表示代数。

绘制曲线图。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导出种群增长的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用实例佐证。

强调模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新课讲授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承接上部分内容,解释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等因素,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请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介绍探究实验结果。

结合高斯的大草履虫实验给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及环境容纳量(K值)定义,并分析同学和高斯实验的K值数据。

根据K值解释大熊猫濒危的原因和保护的策略。

(若时间允许则思考与讨论关于鼠害的控制。

听讲,思考。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介绍探究实验结果。

观察,思考。

承上启下,完成过渡。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利用身边同学的实验结果提起学生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讲授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分析种群是否能稳定维持在K值及其因素,呼应课前的澳洲蝗灾,介绍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波动。

利用鲸鱼数量变化情况,分析人为因素对其的影响。

分析蝗灾的年份,并分析为何波形锐利。

教育学生要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及布置作业

总结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两个模型以及K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课后完成调查人口数据,研究人口种群增长模型及其原因,完成课后基础题。

梳理并落实本节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用于实际操作。

七、板书设计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

二、种群数量增长模型

1、模型:

J型曲线S型曲线

2、图解:

Nt=N0λt

(标明各参数含义)

3、条件:

理想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有限条件(食物、空间有限;种内斗争;

没有敌害等)有天敌等)

4、种群数量:

指数增长环境容纳量(K值)

三、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

影响因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人为因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