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932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x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特别是河南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

要求学生有15万字的笔译实践。

(三)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含专业实习必修学分),不高于42学分。

(一)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

政治理论(2学分)

2、专业必修课

(1)中国语言文化(2学分)

(2)翻译概论(2学分)

(3)基础口译(2学分)

(4)基础笔译(2学分)

3、方向必修课

文学翻译(2学分)

非文学翻译(2学分)

日汉翻译工作坊(2学分)

汉日翻译工作坊(2学分)

(二)选修课(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1、第二外国语(2学分)

2、中日翻译简史(1学分)

3、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

4、跨文化交际(2学分)

5、汉日对比与翻译(2学分)

6、文体与翻译(2学分)

7、河南旅游资源翻译(2学分)

8、河南文化外译(日语)(2学分)

9、专题口译(2学分)

10、经贸翻译(2学分)

11、中原历史文化概论(2学分)

12、高级汉日互译(2学分)

13、旅游日语(2学分)

14、中日同形语与翻译(2学分)

15、学术著述翻译工作坊(2学分)

(三)实习(6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可采用在(顶)岗工作或实习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

1.翻译实践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未经翻译,需提供翻译前网上查阅证明)进行翻译,原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千字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用中文撰写。

2.翻译实习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口笔译实习,并就实习的过程,写出不少于1.5万字的实习报告。

3.翻译实验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万字的实验报告。

4.翻译研究论文: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出不少于1.5万字的研究论文。

无论采用上述任何形式,均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具有丰富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日语笔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

备注

必修课

修课

09_********

政治理论

36

2

2

10学分

专业必修

15_********

中国语言文化

36

2

2

11_********

翻译概论

36

2

2

12_********

基础笔译(日语)

36

2

2

12_********

基础口译(日语)

36

2

2

方向必修

15_********

文学翻译(日语)

36

2

2

8学分

15_********

非文学翻译(日语)

36

2

2

12_********

日汉翻译工作坊

36

2

2

12_********

汉日翻译工作坊

36

2

2

选修课

限选课

12_********

河南旅游资源翻译

36

2

2

至少修14学分

12_********

学术著述翻译工作坊(日语)

36

2

2

15_********

河南文化外译(日语)

36

2

2

任选课

12_********

跨文化交际

36

2

2

12_********

文体与翻译

36

2

2

12_********

中日翻译简史(1-9周)

18

1

2

12_********

翻译批评与赏析

36

2

2

15_********

专题口译

36

2

2

12_********

经贸翻译

36

2

2

11_********

中原历史文化概论

36

2

2

12_********

旅游日语

36

2

2

12_********

中日同形语与翻译

36

2

2

12_********

汉日对比与翻译

36

2

2

12_********

高级汉日互译

36

2

2

见说明

二外

36

2

2

专业

实践

11_********

6

(第五个学期)

说明:

二外的课程编号为:

09_********日语;09_********俄语;09_********法语;09_********德语;09_********英语。

《文学翻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文学翻译》

总课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1

主讲教师:

刘德润

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文学翻译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介绍、翻译实例的理解、修订过程的分析和讲评以及翻译实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在理解过程中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表达过程中的艺术再现能力,为学生能够独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和文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文学翻译》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在讲解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日语译为汉语的课堂实践。

本课程使用的日语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曲等。

例如,《万叶集》选译、《源氏物语》选译、江户时代小说的选译;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春上春树等名家名篇的翻译。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翻译课程,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力求达到具有翻译古今名篇的水平。

为达到该目标,必须让学生树立信心,借鉴前人的翻译经验,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使用教材:

1﹒张保红编著.文学翻译[M].北京:

外研社,2011.

2﹒日文复印资料。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以及同一文本的几种译文的对比分析,运用有关文学翻译的理论进行探讨和评价。

以独立的文学篇章或完整的情景片段为翻译教学单位,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与文本构成特点,通过整体与局部、文内与文外互相映照的途径来讲授文学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广田纪子.翻訳論―言葉は国境を越える[M].日本:

上智大学出版社,2007.

刘德润.一生必读的日文名篇佳作[M].北京:

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语言文化》

总课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

在研究外国文化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培养学生阅读与欣赏中国传统文学,鉴赏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初步的能力。

具有深厚的国学知识与修养,才能深入研究外国文化。

教学内容:

1.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戏剧、绘画与书法、楹联艺术等。

2.同时涉及中国玉文化、茶文化、中国陶瓷等。

3.讲授中国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本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变化与传承关系。

中国语言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从远古图腾、文字诞生、诸子百家、秦汉雄风、魏晋风骨、唐宋巅峰,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使用教材:

课件《中国语言文化十八讲》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辅以讨论。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1、中国语言文化讲座

(1)张英,金舒年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

2、中国语言文化讲座

(2)张英,金舒年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

《河南旅游资源翻译(日语)》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河南旅游资源翻译(日语)》

总课时:

  36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

1

教学目标: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中外驰名。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系统地用日语描述河南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要求能够较准确、较为自然地使用文章体和口语体表达和翻译河南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

《河南旅游资源翻译(日语)》是为翻译硕士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与河南旅游资源有关日语表达内容,涵盖河南省人文和自然概况,主要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新乡、南阳等地的地理状况、民俗传统及旅游资源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向海外介绍中原旅游资源、弘扬中原文化的具有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日语人才。

教学要求:

学生在熟知中原旅游文化主要内容和状况的基础上,先对此内容进行日语翻译尝试,然后以重点突出的形式再现相关实际情景,要求以日语书面词语与口语表达自然结合,要求旅游资源知识的泛指了解与细节突出相结合。

每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在旅游资源介绍中的常用词语和句子,提高旅游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教材:

河南特色旅游.王秀红主编.2014.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复印资料

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把导游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导游基本技能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

在基本知识教授的阶段中,可以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的方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基本技能教授中,可以采用学生模拟操作法、互评法等互动式的教学法,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旅游用语翻译技能。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1余斌,余国忠.1997.河南旅游[M].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郭煜,郭炫.2004.河南河北行知书[M].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3刘祖望,宋全忠.1994.河南旅游资源[M].开封:

河南教育出版社

4张庆宗.2007.语言、文化与翻译[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5张胜芳.2009.旅游日语[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汉日翻译工作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汉日翻译工作坊》

总课时:

   36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

1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翻译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翻译的各种技巧,同时将所学的日语知识融会贯通,熟悉各种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了解汉日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

教学内容:

《汉日翻译工作坊》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述汉日两种语言的差异,学习汉日词语翻译、汉日句子翻译(主要是被动句和兼语句)、以及不同文体(政论文、新闻报道文章、演讲稿、公用文等)的翻译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翻译实践(主要为汉译日,间或日译汉),学习掌握汉日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多种文体文章日汉之间的对比,展现汉语与日语语各主要文章体裁的基本特点,并提出汉日互译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概括性对比能力和准确完整的信息转换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翻译实践的训练,熟练掌握有关翻译理论的各种技巧,进一步胜任达到运用中日两种语言进行各种翻译工作。

使用教材:

汉日翻译教程,高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12

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

在基本理论的教授中,可以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的方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基本技能教授中,可以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法、互评法等互动式的教学法,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能。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1高宁.日汉互译教程[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2梁传宝、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苏琦.汉日翻译教程[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09

4陶振孝,赵晓柏.实用汉日翻译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6

5郜宝文.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05

6邱鸿康.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汉日对比与翻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汉日对比与翻译》

总课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2

主讲教师:

王磊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汉日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及汉日互译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敏感度以及互译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内容:

《汉日对比与翻译》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解内容和翻译实践包括对比语言学概述、汉语与日语的概貌及主要特征综述、汉日词汇对比、汉日语法对比。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讲解和翻译实践展现、把握汉日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及汉日互译的基本特点。

使用教材:

张岩红.2014.汉日对比语言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

在基本理论的教授中,可以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的方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基本技能教授中,可以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法、互评法等互动式的教学法,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能。

在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时,可以采取译例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译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张麟声.1993.汉日语言对比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博源.1999.汉日比较语法[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秦礼君.2006.日汉比较语法[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秦礼君.2010.日汉比较词汇[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菊地康人.1994.敬語[M].东京:

角川書店

毋育新.2008.日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今冨正巳.1973.中国語・日本語翻訳の要領[M].东京:

光生館)

《日汉翻译工作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日汉翻译工作坊》

总课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2

主讲教师:

王磊

教学目标:

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与讲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日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点,打牢日汉翻译的基本功,做到理性掌握和感性表达的平衡,掌握翻译技巧,领会翻译理论。

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学内容:

《日汉翻译工作坊》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解词语、习语、日本文化相关资料、长文、实用文体的汉译等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学习掌握日译汉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使学生能够胜任一般日译汉工作。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讲解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各种体裁的日译汉的翻译能力,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各种翻译理论与技巧指导翻译实践。

使用教材:

讲义。

内容主要包括:

词语、习语、日本文化相关资料、长文、实用文体等

教学方法:

1.把要翻的材料事先发给学生,让其在课下进行翻译实践;

2.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翻译在上课前的前2天发到教师的邮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备课;

3.同时,要把自己的翻译发给其他同学,让他们做好上课时相互讨论的准备;

4.上课时,学生们之间首相进行互评;

5.教师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评讲;

6.下课后,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翻译。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日本語口語表現辞典》,日本研究社,2013年

《日语习语速查词典》王锐等,外研社,2002年

《雑学おもしろ読本》小口初江,日本社,1981年

《慣用句・故事ことわざ・四字熟語使いさばき辞典》 東京書籍編集部,東京書籍,2014年

《日本SF精神史》長山靖生,河出書房,2009年

《日汉翻译教程》高宁,上海外教出版社,2010年

《日语笔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2级)彭广陆,外文出版社,2009年

《日语笔译实务》(2级)吴大纲,外文出版社,2010年

《日语笔译综合能力》(2级)杨诎人,外文出版社,2009年

《日语笔译教程》贾黎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

《日汉翻译方法》陶振孝,外研社,2011年

《基础笔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基础笔译》

总课时:

38学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1

主讲教师:

吴栓友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翻译时的各种方法手段以及原则,以及汉语与日语的主要差别与习惯,使学生达到较高的翻译水平,可以独立自主地翻译各类文本。

教学内容:

《基础笔译》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解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以及各类翻译方法的应用与原则,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翻译实践(日译汉、汉译日),提高翻译的基本功。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

通过与其它翻译方法的的对比,展现汉语与日语文字、语素、句型的基本特点,并提出日汉互译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从文化上通过细化翻译词汇、语素、句型的翻译方法的对比,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准确把握翻译的原则与分歧,从而加深对翻译基本问题理论的理解与分析。

使用教材:

贾黎黎编著《日汉基础笔译教程》外研社2011年

教学方法:

讲授与课堂讨论并行。

特别是让学生发表,对其问题提出质疑或提出不同翻译方法使之分析。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

参考书目:

张秀华编著《高级日语笔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

庞春兰编著《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陶振孝编著《日汉翻译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桂乾元编著《翻译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酒井直樹  『翻訳という思想』 岩波書店  1997年

《非文学翻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非文学翻译》

总课时:

36学分:

3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

2

任课教师:

张冬冬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非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特点,以及非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非文学翻译水平,可以独立自主地翻译中等难度非文学相关的各类文本。

教学内容:

《非文学翻译》是为翻译硕士笔译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解非文学翻译的本质、非文学翻译的类型(经贸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新闻翻译、外交翻译等)、非文学翻译与文化、非文学翻译原则与方法及非文学翻译理论等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大量非文学翻译实践(日译汉、汉译日),学习掌握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使学生能够胜任一般的非文学翻译及翻译评论。

教学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与其它应用型文体的对比,展现汉语与日语各主要非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并提出汉日互译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翻译的汉日对比分析以及同一作品的几种译文的对比分析,运用有关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分析非文学作品翻译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对各种非文学体裁的翻译能力和提高学生对各种非文学作品翻译的鉴赏能力,从而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各种翻译理论与技巧指导非文学翻译实践。

使用教材:

非文学翻译,李长栓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

在基本理论的教授中,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的方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基本技能教授中,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法、互评法等互动式的教学法,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能。

在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时,可以采取译例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译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核方式

参考书目:

李长栓.2008.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李淼,刘青梅.2008.新编日语翻译[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雷鸣,付黎旭,肖辉.2010.日语翻译理论与实务[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锋传.2010.商务日语翻译[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吴大刚.2005.日语笔译实务[M].北京:

外文出版社.

刘宓庆.2005.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吕俊,侯向群.2006.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许钧.2003.翻译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许渊冲.1984.翻译的艺术[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朱纯深.2008.翻译探微[M].南京:

译林出版社.

宋协毅.2011.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M].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柴田耕太郎.2012.通訳家になろう[M].東京:

青弓社.

藤濤文子.2007.翻訳行為と異文化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M].京都:

松籟社.

通訳翻訳ジャーナル編集部.2010.通訳の仕事始め方・稼ぎ方[M].東京:

イカロス出版.

高田裕子,毛燕.2009.日中・中日翻訳トレーニングブック[M].東京:

大修館書店.

《高级汉日互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高级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