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80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概念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概念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概念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概念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念知识.docx

《概念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念知识.docx

概念知识

有限公司就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就是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有限公司”不是法律概念,应当认为是错词。

既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同有限公司。

也没有股份责任有限公司这个法律概念

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含义:

所谓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在英美称为封闭公司或私人公司,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成立,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的经营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它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

在英美称为公开公司或公众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股东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我国《公司法》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者之间的异同

(一)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

公司制的基本共性在于它们都是以许多股东共同投资入股形成公司法人制度为基本特征的。

由于股份公司是典型的合资公司,重在资本的稳定,以维持对外信用,实现股利的利益,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表现在:

1.实行了资本三原则。

一是“资本确定原则”。

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确定公司固定的资本总额,并全部认足,即使增加资本额,也必须全部加以认购。

二是“资本维持原则”。

公司在其存续期间,必须维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以防止资本的实质性减少,确保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防止股东对盈利分配的过高要求,使公司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行。

三是“资本不变原则”。

公司的资本一经确定,非按严格的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否则,就会使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

作为股东拥有转让股权的权利和自由,但不得抽回股本,公司实行增资或减资,必须严格按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

2.实行了“两个所有权分离”原则。

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投资的财产权的分离,第一,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在公司登记注册后,股东不得抽回投资,不再直接控制和支配这部分财产”;第二,“两权分离”不是两者的互相否定。

因为股东的财产一旦投入公司,即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并且股东该财产的所有权即转化成为公司中的股权。

但是,股东不会因此丧失自己投资的财产权,其仍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权、收益权、分权和重大事项决策表决权以及管理者的选择权,同时可以依法自由转让股权,在公司终止时,依法享有行使分配剩余财产的终极所有权。

3.实行了“有限责任”原则。

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则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4.公司都具有法人地位。

依照法律或企业章程的规定,代表企业法人行使职权称之为法定代表。

企业法人是指取得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和主体的社会组织。

(二)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

股份公司作为法人和市场的主体,对其生产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决定了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司盈亏自负的经营机制。

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

1.股东的数量不同。

世界多数国家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少2人,最多5O人(亦有规定3O人的)。

因为股东人数少,不一定非设立股东会不可。

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没有数量的限制,有的大公司达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

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注册的资本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最低资本额较少,公司依据生产经营性质与范围不同,其注册资本数额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国《公司法》规定:

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

(1)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

(2)以商业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

(3)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

(4)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特定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最低额高于上述规定者,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额,我国《公司法》规定为1000万元,对允许由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定某些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限额可以高于1000万元,如批准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股本的划分方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不必划为等额股份,其资本按股东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划分。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必须是等额的,其股本的划分,数额较小,每一股金额相等。

4.发起人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其股票不可以公开发行,更不可能上市交易,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过发起或募集设立向社会筹集资金,其股票可以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

5.股权转让的条件限制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依法自由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本;股东依法向公司以外人员转让股本时,必须有过半数股东同意方可实行;在转让股本的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享有优先权。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所拥有股票可以交易和转让,但不能退股。

6.公司组织机构的权限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少,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可只设立董事会而不设股东会或不设监事会,因此,董事会往往由股东个人兼任,机动性权限较大。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和组织复杂,股东人数较多而相对分散,因此,股东会使用的权限受到一定限制,董事会的权限较集中。

7.股权的证明形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证明是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证明是公司签发的股票。

8.财务状况公开程度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状况,只需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交各股东即可,无须公告和备查,财务状况相对保密;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设立程度复杂,并且要定期公布财务状况,相比较难于操作和难于保密。

企业集团是指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为核心,按控股、参股和契约关系,由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联合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稳定的经济组织。

企业集团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第一,管理协同性。

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包括人力资源优势、生产资料资源优势、财务资源优势、技术信息共享优势、管理协同优势,以及通过上述资源优势的复合而生成的集团整体的竞争优势等。

第二,统一规范性。

要达成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效应,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员企业彼此间必须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

第三,利益互动依存性。

统一"规范"既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成员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

在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的基础上,谋求资源聚合与管理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反过来再借助集团的整体效应,进一步保障与推动各层阶成员企业利益目标的更大实现,从而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依存互动机制。

第四,集团公司主导性。

为达致上述目的,母公司通过制定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统一"规范",为集团整体及其各层阶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加入集团,取得成员资格,必须首先以承认集团的统一"规范",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接受管理总部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被接纳为成员企业,即便已经进入,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员企业。

1、企业集团的四个层次

(1)核心层:

处于集团核心地位的可以是兼具总公司与母公司两者特性的集团公司,也可以是母公司或控股公司。

(2)紧密层:

是被集团公司(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所操纵的子公司,一般是母公司控股50%以上的公司。

(3)半紧密层:

该层由一些关联公司组成。

这些关联公司由集团公司持有一定比例股份,但尚未被控制,集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方的经营活动。

(4)松散层:

该层由一些以契约形式长期与集团协作配套的企业组成。

这些配套企业与集团公司间没有控股关系,也不一定有参股关系,但也有可能发生资金借贷关系。

2、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两种主要结构

(1)单点辐射型

(2)控股型

控股型与单点辐射型之比较:

项目控股型单点辐射型

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关系层层控股一对一

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紧密程度层次之间联系紧密有的紧密,有的松散

各层间关系层次之间联系紧密无联系

联结方式控股关系持股、合资及各种契约关系

优点核心企业仅控制紧密层,通过层层控制,可顺利实现集团战略核心企业可直接影响各成员

缺点企业集团结构较为复杂1.管理幅度过大,耗散精力;2.成员企业间无联系,对集团经营不利

关于企业的概念,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通常所说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科技企业、文化企业等,我们通常提到的企业往往是指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吸收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吸收,兼并企业继续保留其合法地位,目标企业则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而存在。

假设A企业吸收合并B企业完成后,B企业的法定地位消失,A企业继续合法存在,并且吸收B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一个新的实体,原来的企业都不再以独立的经营实体而存在。

假设A,B两个企业新设合并,则A,B企业将不复存在,而是在A,B企业的基础上组成新的C企业。

总股本包括新股发行前的股份和新发行的股份的数量的总和。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

总股本capitalization。

亦作:

资本总额。

公司资产的总价值,包括股本金、长期债务及经营盈余所形成的资产。

  总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所占的股份总数,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全流通股份来说总股本=流通股本.

总股本大的话,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话,庄家不易控盘,该股不易成为黑马.相反,总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对来说占有较大的比例,那么庄家很容易吸筹建仓,能快速拉升股价,成为黑马的机率较大.如果没庄家的介入,股本大的价格波动相对股本小的价格波动要小一些.

资本公积(capitalreserves)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

注册资金指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东实际缴付的出资数额;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全部财产的货币表现。

和注册资金的区别

  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的概念有很大差异。

  1)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2)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

  3)注册资金随时因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

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依照《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是表明公司注册资本数额的合法证明,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能够出具验资证明的法定验资机构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

有国有资产参股的公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不再作为公司登记的前置条件。

企业注册资本的要求

  2006年版公司法最低注册资本

  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后,注册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新《公司法》第26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股东应当一次缴足出资额新公司法第59-64条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新公司法第81条

  2006年新公司法修改后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10万―50万元统一降至3万元,将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最终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但却允许两种公司的资本都可以分期缴纳,而不必一次性缴足,只是要求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首期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出资比例结构方面,一是将工业产权扩大到整个知识产权,二是取消了无形财产出资比例的限制,而只是规定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更为重要的修改是根本改变了对股东出资的立法方式,以一个富有弹性的抽象标准“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取代了原来机械、固化的全面列举式的规定,不仅实质性地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而且充分地利用各种投资资源和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公司的投资需求。

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根据产生方式,法人代表有三大类:

1.法定代表人:

其行为无需另外的确认和授权,既可被认为是法人的行为。

2.法定代理人:

即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手续或外在表现形式,其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如法人终止时的清算组。

3.授权代表:

根据书面或者非书面协议,或者根据民法表见代理的形式,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

如聘请之律师,法人营业时的营业员,销售代表、总经理等。

总资产是指某一经济实体拥有或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全部资产。

一般可以认为,某一会计主体的总资产金额等于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金额。

与联合国SNA中的核算口径相同,我国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指经济资产。

所谓经济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1、该项资源的所有权。

比如向外单位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就不是本单位的资产,因为这项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企业。

  2、该项资源是否为本单位所拥有或能够控制。

比如向外单位支付了货款,但货物尚未发出,这批货物就暂时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因为这批货物还尚未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该项经济资源能否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

比如一些已经报废的机器设备,已不能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在会计上确认为资产。

总资产的构成

  1、按照持有资产的期限不同,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构成。

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

  2、按照资产的周转特性的不同,总资产由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构成。

  3、按照资产存在的形态不同,总资产由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构成。

总负债指企业承担并需要偿还的全部债务。

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递延税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合计项。

  

(1)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等。

(2)长期负债指企业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务、长期应付款项等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

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一般可以认为,某一会计主体的总资产金额等于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金额。

与联合国SNA中的核算口径相同,我国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指经济资产。

所谓经济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1)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

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固定资产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4)简单的说:

资产净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销售收入是销售商品产品、自制半成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货款,劳务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证确认的收入。

销售收入也称作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按比重和业务的主次及经常性情况,一般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的货币收入总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净资产总额就是所有者权益,包括: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净资产净资产是属企业所有,并可以自由支配的资产,即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净资产(netassetvalue),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折扣,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来源

  营业利润是要来自营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谓投资收益就是把钱投给别人来帮自己收益,如投资证券,办厂分红等;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可能企业带来收益.

  当利润总额为负时,企业一年经营下来,其收入还抵不上成本开支及应缴的营业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发生盈亏。

  当利润总额为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正好与支出相等,企业经营不亏不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盈亏平衡。

  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大于支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盈利。

规范化

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资产负债比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与企业总资产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总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高低情况。

  该指标即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公式

资产负债比率=(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产总计*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利润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企业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率等。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受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负债利息率

  负债利息率之所以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是因为在资本结构一定情况下,当负债利息率变动使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在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结构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

  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反之,降低负债与所有考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降低。

  所得税率

  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因此,所得税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

通常.所得税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下式可反映出净资产收益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息税前利润-负债×负债利息率)×(1-所得税率)/净资产

  =(总资产×总资产报酬率-负债×负债利息率)/净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净资产-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2)净资产收益率因素分析

明确了净资产收益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连环替代法或定基替代法,可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企业财务指标

(一)变现能力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test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

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二)负债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DebtAssetratio)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如果资产负债比率达到100%或超过100%说明公司已经没有净资产或资不抵债!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负债总额:

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资产总额:

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

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

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公式: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三)盈利能力

1、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该指标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

  销售净利率,又称销售净利润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