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611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docx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

一年级微课教案模板(共11篇)

《一分钟》第一课时模拟上课稿

东风路小学

樊青霞

课题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不同的识字方法,依托文本随文认读“钟、表、零、闹”等9个生字。

2、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等方法,正确书写“闹、钟”这两个字。

3、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读、范读、齐读等形式正确朗读课文。

目标制定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

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同时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基于教材特点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的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教学中,本课时主要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读生字,从而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懂得珍惜时间。

3、基于学生实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能够借助拼音读简短的文章,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因而识字教学应该让学生尽量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应更多地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随文识字能够借助教材提供的语言环境,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分散了集中识字的难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

评价任务:

1、运用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加一加、换偏旁、猜谜以及区分形近字等多种不同的识字方法,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认读本课“钟、表、零、闹”等9个生字。

完成目标1。

2、运用多种方法如: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笔画所占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正确书写“闹、钟”这两个生字。

完成目标2的教学。

3、充分利用随文识字教学,把识字与读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齐读等读书形式达到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珍惜时间。

完成目标3。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按照笔画书写“闹、钟”这两个字。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一分钟时间背诵3首古诗,并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一分钟听写4个词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时间的文章,板书课题:

一分钟

(1)师生共同按正确的笔画书写课题。

(2)认识第一个生字“钟”,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3)观察“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画的位置,在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竖空书写的前提下,正确书写“钟”字。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新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依托读文认读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明课题中的一分钟,指的是哪一分钟(生回答后师板书)。

三、再读课文,结合具体句段,随文识字、写字。

1、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后随文学习“零、欠、哈、闹、迟”这5个字,并说出识记方法(如:

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等识字方法)。

(2)正确书写“闹”字。

学生观察“闹”字在田字格中各笔画所占位置,指明书写时应注意的部分,和老师一起范写后正确书写。

(3)再读第一自然段,达到读音准确。

过渡:

是啊,元元就多睡了一分钟,给他带去了什么后果呢?

(迟到了20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读了

2、

3、4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2、朗读课文

2、

3、4段,随文识字,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

2、

3、4自然段,学生听清字音的同时,边听边想,元元叹了几次气?

(2)学习第一次叹气的自然段(第2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分析字的组成部分等识字方法认读“叹”字。

学习多音字“背”。

再读本段,体会元元第一次叹气的原因。

过渡:

引读元元叹气的句子。

知道元元第一次叹气的原因,那元元第二次叹气又是因为什么呢?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元元第二次叹气的原因。

过渡:

引读元元第二次叹气的句子后过渡:

元元多睡了一分钟,错过了绿灯,又没赶上公共汽车,怎么办呢?

(生答)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朗读第四自然段,随文认识:

“决”字。

过渡:

就这样,元元走到学校的时候,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此时元元的心情怎样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5、6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随文认读“悔”(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字意去识字)。

(2)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面对后悔的元元,你想对他说什么?

(板书:

珍惜时间)

四、再现生字,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新词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认读。

2、正确朗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充分利用好了课堂40分钟的时间初读了课文,认识了9个生字朋友,还会写了2个生字,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老师送给大家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课下请同学们做好积累,并以此为勉,不做浪费时间的孩子。

六、板书设计:

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20分钟

珍惜时间

《一分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

语姓名:

樊青霞单位:

东风路小学

《一分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东风路小学

樊青霞

课题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不同的识字方法,依托文本随文正确认读“钟、表、零、闹”等9个生字。

2、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范写、竖空、描红,学生能正确书写“闹、钟”这两个字。

3、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读、范读、齐读等读书形式正确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珍惜时间。

目标制定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

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同时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基于教材特点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本课时主要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读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懂得珍惜时间。

3、基于学生实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能够借助拼音读简短的文章,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因而识字教学应该让学生尽量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应更多地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随文识字能够借助教材提供的语言环境,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按照正确的笔画书写“闹、钟”这两个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加偏旁、换偏旁、猜谜以及区分形近字等多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读本课“钟、表、零、闹”等9个生字。

完成目标1。

2、运用多种方法如: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笔画所占位置、教师范写、学生竖空、描红,正确书写“闹、钟”这两个生字。

完成目标2的教学。

3、充分利用随文识字教学,把识字与读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齐读等读书形式达到正确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珍惜时间。

完成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一分钟时间背诵3首古诗,并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一分钟听写4个词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时间的文章,板书课题:

一分钟

(1)师生共同按正确的笔画书写课题。

(2)认识第一个生字“钟”,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3)观察“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画的位置,在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竖空书写的前提下,正确书写“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新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依托读文认读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明课题中的一分钟,指的是哪一分钟(生回答后师板书)。

三、再读课文,结合具体句段,随文识字、写字。

1、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后随文学习“零、欠、哈、闹、迟”这5个字,并说出识记方法(如:

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等识字方法)。

(2)正确书写“闹”字。

学生观察“闹”字在田字格中各笔画所占位置,指明书写时应注意的部分,和老师一起范写后正确书写。

(3)再读第一自然段,达到读音准确。

过渡:

是啊,元元就多睡了一分钟,给他带去了什么后果呢?

(迟到了20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读了

2、

3、4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2、朗读课文

2、

3、4段,随文识字,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

2、

3、4自然段,学生听清字音的同时,边听边想,元元叹了几次气。

(2)、学习第一次叹气的自然段(第2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分析字的组成部分等识字方法认读“叹”字。

学习多音字“背”。

再读本段,体会元元第一次叹气的原因。

过渡:

引读元元叹气的句子。

知道元元第一次叹气的原因,那元元第二次叹气又是因为什么呢?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元元第二次叹气的原因。

过渡:

引读元元第二次叹气的句子后过渡:

元元多睡了一分钟,错过了绿灯,又没赶上公共汽车,怎么办呢?

(生答)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朗读第四自然段,随文认识:

“决”字。

过渡:

就这样,元元走到学校的时候,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此时元元的心情怎样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5、6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随文认读“悔”(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字意去识字)。

(2)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面对后悔的元元,你想对他说什么?

(板书:

珍惜时间)

四、

四、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五、写字。

1、小朋友们,看!

这些红色的生字,就是我们这节课还要求会写字。

2、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醒适时进行指导,重点指导“陈”这个字。

六、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三个爱画画的小朋友,他们叫——“陈丹、宋涛、赵小艺”,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学写了本课的三个生字。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希望大家课下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

风旗子

飘风车

转小树

弯雨丝

系部:

外国语学院姓名:

陈婕学号:

10610259827外研社小学一年级起点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册

Module1Unit1Leonobjectives1.Languageknowledgeandskills

(1)thenewwords:

chopsticks,aknifeandfork,use,easy,hardandme

(2)learnthebasicsentencepatternandthestudentscouldmakedialoguesaccordingtothesentencepatterns

Doyouuse…Yes,Ido./No,Idon’t.2.AffectThestudentscouldmakedifferencesinfoodculturebetweenthewesterncountriesandChina.

3.TeachingimportantpointsDoyouusechopsticksin…?

Doyouuseaknifeandforkin…?

4.TeachingdifficultpointsThepronunciationofsomenewwords.Forexample,chopsticks5.PreparationWordcard,ppt6.板书设计Teachingproce

1.WarminguppartTheteachershowsmanypicturesaboutfood.(noodles,rice,hamburgers,cakesandsoon).

Firstly,theteacherleadsthestudentstogetfamiliarwiththesefoodnames,andthenonthisbasistheteachercanaskthemtopracticethesentencepattern.Doyoulikenoodles?

Yes,Ido.\\\\No,Idon’t.2.Presentationandpractice

(1)Theteacherusethepicturenoodlesandthenanewwordchopstickscanbeleadedout.T:

Ilikenoodles.Ieatnoodleswithchopsticks.

Theteachertakesouttherealchopsticksandthensaysthenewword.Atthesametime,theteachershowsthepictureofchopsticks.Thepronunciationofnewwordisadifficultpoint.Sotheteachershouldaskstudentstopracticemore.

(2)Thenewwordusecanbeleadedoutintheproceofcommunication.

T:

Canyouusechopsticks?

Thewordcardofuseshouldbeshown.Doyouusechopsticks?

Yes,wedo.No,wedon’t.

(3)TheteacherinquiresthestudentsiftheEnglishpeopleuseChopsticksandthenaknifeandforkwillbeleadedout.T:

WeusechopsticksinChina.DotheEnglishpeopleusechopsticks?

S:

No,theydon’t.

Englishpeopleuseaknifeandfork.

Doyouusechopsticks/aknifeandfork?

Yes,Ido.No,Idon’t.(4)Practice(PPT)a.InChina,weuse__________.InEngland,peopleuse________.b.pairwork(thepupilspracticethecentencepatternswithpartneraccordingtotheppt,andthentheteachercheckthework.A:

DoyouusechopsticksinEngland?

B:

No,Idon’t.Weuseaknifeandfork.A:

WeusechopsticksinChina.4.HomeworkTopracticethesentencepatternslearnedinthisleonwithclamates.

篇1:

微课教案

作品简介: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一定要从基本笔画教起,写字就如造房子,一定要打好根基。

本节课选取了带有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字进行指导,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能举一反三,从中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观察字形、抓重点仿写、抓要点评价的能力,学一个带动一串,由浅入深进行扎实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力求写字教学的“真”与“实”。

作品创作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指导。

适用对象分析:

该微课视频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写字指导,可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课堂辅助材料也可为孩子的写字提供指导。

学习内容分析:

该微课视频内容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选取典型的字努力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观察基本笔画、抓住要点评价的能力。

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

由浅入深经行扎实的训练。

重在激发学生书写热情,引导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目标分析:

1、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名称,掌握它的书写方法;

2、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3、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横和撇的书写方法。

二、新授。

(一)出示生字:

九七

1、生认读生字。

(大声叫出字宝宝的名字)

2、认识基本笔画。

(打招呼:

嗨!

“横折弯钩”你好!

“竖弯钩”你好!

3、口诀化解难点。

师指导“七”的“竖弯钩”书写。

(1)老师范写。

教口诀

(2)生念口诀。

练习写字。

(3)指导评价,生自评。

比一比再写。

(4)训练、夯实重难点。

4、总结写字方法:

一看、二写、三比。

5、运用巩固:

“横折弯钩”和“九”的书写。

同上

新课标指出: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

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

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我认为:

无论哪种评价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技巧。

一、评价的语言以肯定、激励为主。

同时也要加上写作技巧的指导。

这样的评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从作文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尽量找出孩子的闪光点。

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相信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

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毛病、问题,也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辩,或用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不能打压不能挖苦、讽刺。

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

大部分孩子写妈妈在自己生病时,如何关心自己。

可千篇1律,没有新意。

于是,我在评语上写到:

你能感受到妈妈对你的浓浓的爱了。

真的了不起!

老师期待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妈妈。

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你一定一定会更出色。

作文重新誊写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作

文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动。

我觉得很欣慰。

于是,我把有改动的作文前后对照,让孩子互评。

在同学们的互评中,孩子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孩子的写作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二、因人施评。

因材施教原则,大家都不陌生。

考试作文评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而平时作文评价标准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说:

“因人施评”。

霍普认为欲求水准是变动的,它会随成功的经验上升,随失败的体验而下降。

但不是说一切受试都仅一次成败的体验而升降其欲求标准,究竟需要多少次失败体验而降低欲求的水准,或多少次成功的体验而提高欲求水准都因人而异。

倘若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在80分,但结果只考了70分,就不免有失败的感觉,也许下一次考试就不会像上次那么有把握,如果连续几次都考70分左右,他难免对自己失去信心。

平时作文教师有必要帮学生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定在“最近发展区”,评价从孩子的写作过程着手。

教师在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发现孩子写作进步之处。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经常达标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几次成功之后就可以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对达到目标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通过“评星活动”或学生喜闻乐见的其他形式来进行。

对不达标的同学,要分析原因,是属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

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可采取私下谈话,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多留心身边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有时可以激励学生在老师面前自我保证,然后在班上保证。

化压力为动力。

同时,让孩子开导自己写作的进步。

篇2:

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

(出示课件:

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

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

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

(2只)(出示课件:

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

(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

怎样列式?

对了,用加法。

列出的算式是5+2+1=。

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

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

我们来数一数,(1,2,3,?

?

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

中间有几根?

右边呢?

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

(4+3+1=)

⑶4+3+1=?

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

几个蓝三角形?

几个黄三角形?

怎样列式计算?

(3+4+2)

⑸3+4+2=?

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

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