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630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崇明小学下期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主题一:

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教学准备:

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是什么时候来到目前居住的社区、原来住在哪里等,还可以向自己的邻居了解与之相关的情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单元导读图)同桌交流,说说看见了什么?

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

我们每一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但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你又了解多少呢?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都准备好了,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分小组进行交流。

1.小组讨论。

A紧扣课文内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

B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2.个人发表。

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提问:

“同学马从小就生活再现在的社区吗?

,如果搬过家的,你原来什么在什么地方?

现在有什么变化?

3.教师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区不断的发展变化着。

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有些人搬来。

社区就像个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

我们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作业:

1.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课题2:

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白纸若干张、胶水、彩色水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情况,自愿结合成小组,并向组内同学介绍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介绍完毕,请小组同学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贴在或写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教师可将自己准备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供他们选用。

1.小组制作。

每位同学先介绍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各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完成“社区小报”,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

2.全班交流。

每各小组逐一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社区小报”,小组内同学可以补充。

每个小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应“社区小报”张贴在黑板报上,并简要地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成壁报,供学舌果农欣赏、评议。

二.布置家庭作业:

a、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内容。

b、布置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课题3~4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第三、四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

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

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1.个人制作:

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2.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主题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课题1:

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护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3.激发和增进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社区的亲近之情。

4.通过新旧社区的对比和社区内设施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社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教学准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最近又增添了哪些新设施。

2.如果有条件,教师可搜集(或拍摄)社区公共设施的图片,以备交流中使用。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阅读教科书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

请几个学生发言。

1.全班讨论。

教师提问:

“请同学来说说书中展示了社区中的哪些设施?

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设施使书中没有出现的?

2.学生说,教师板书,分为两大类:

新添置的和已有的。

3.讨论:

A、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

B、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不同社区的同学将可以相互比较讨论,了解不同社区人们生活的必要,教师再补充一些材料,以充实学习活动。

三.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四.布置作业:

把上课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课题2:

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说在社区的文化生活。

2、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使许多人劳动努力的结果。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书14~17页,教师说明:

书中展示的使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

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发生着变化。

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区认识它。

这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

一、交流活动。

“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反映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照片或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请几位学生进行介绍和说明后,其他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做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或图片。

二、同位彼此欣赏自己搜集到的标语和照片。

三、小组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请同学们讲自己地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寻思,并注意加以引导。

四、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

周末,请父母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看一看,并流行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

主题三:

社区需要我们地共同参与

教学目标:

1、感受居(村)委会与每个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理解居(村)委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特点,初步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3、养成关心公共事物、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4、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地现实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会地资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致的工作内容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书18~19页给我们展示了一组画面,谁来说一说这组画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由讨论:

书中地情景你遇到或听说过吗?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取较典型地问题,将其写在黑板三。

三.探究活动。

“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是你们想出的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其作用?

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些部门,应该告诉谁呢?

类似这样地事情应当由谁来负责?

四.引导学生说出居(村)委会、居(村)委会主任。

那么有谁知道居(村)委会主任是怎样产生地呢?

(将学生答案写在黑板上)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区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解决,并对居(村)委会主任的产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次课,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所在地居(村)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所在地居(村)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同学们的收获如何?

”请几个学生只自由发言。

二、自由讨论、列举你家所在地居(村)委会的名称、设在哪里、负责哪些工作、怎样产生的,候选人又是怎样产生的。

三、小组探究,在众多选举方式中,你们决等哪一种选举方式更合理。

四、全班交流。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

重点在于说明本小组认为哪种方式好,为什么?

允许不同意见,但要说明理由。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写写你打算为社区做的事情。

主题2:

社区应该更美好

教学目标: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地情感。

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24~25页)谈谈的书中说呈现内容地感受。

“在你生活地社区种有什么样地活动?

有什么样的新鲜事?

讲一讲,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提问:

“书中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识?

你是怎么理解的?

1、全班自由发言。

阅读和欣赏书中26~27页的课文及图画,并进行讨论:

居委会为什么要发通知征求意见?

如果你所在地居委会有问题征求你的意见,你会怎样对待?

书27页图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

“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社区的将是。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

”分小组谈自己听到的希望。

3、全班交流。

各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

4、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对调查说得的各种希望进行思考:

有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生能够帮助实现的?

我们可以作些什么?

二、教师总结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哪些做不到地将其转告给居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参考。

三、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第27页填空。

课题4:

社区少先队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3、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请学生制定“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

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

并告诉学生:

“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布置任务。

“课前,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

”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计划变现实,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首先,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他们的计划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三、小组准备。

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地计划内容,一级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

5、教师总结。

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

布置作业: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3、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并写在书中。

课题5:

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教学目标:

表达和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