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627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Word版含答案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释文题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提炼自《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并且以天下万民的忧乐为忧乐。

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要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其政治目的是推动封建王朝向前发展,但是,它也表现了孟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它的精神发扬光大,要一心为民。

明主旨

本课所录三则选文从不同方面共同阐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第1则选文,孟子与齐宣王论乐,乘机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孟子认为,国君能“与民同乐”,便能施行“仁政”,最后形成“王天下”的局面。

第2则选文,孟子拿周文王和夏桀进行对比,说明与民同乐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不与民同乐,老百姓就会恨之入骨,这样,国君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快乐。

第3则选文,孟子通过陈述晏婴劝齐景公不要只图自己享乐,要施行仁政与民同忧乐的故事,证明了自己“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观点。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得闻与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好世俗之乐耳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时日害丧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予及女偕亡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畜君何尤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景公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徵招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疾

②举

③夫

④适

⑤修

(3)古今异义

①兄弟妻子离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男子的配偶。

②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词类活用

(1)独乐乐,与人乐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王鼓乐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庶民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民欢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乐其有麋鹿鱼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___________

(11)出舍于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遵海而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

(1)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2)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3)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5)巡狩者,巡所守也。

(6)述职者,述所职也。

(7)畜君者,好君也。

(8)好乐何如?

(9)何以能鼓乐也?

(10)何以能田猎也?

(11)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1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13)王语暴以好乐。

(14)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15)今王鼓乐于此。

(16)今王田猎于此。

(17)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1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9)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20)善哉问也!

(21)暴见于王。

(22)他日,见于王曰。

(23)不若与人。

(24)不若与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翻译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名句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3.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文外名句

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4.仲尼不为已甚者。

1.

(《孟子·梁惠王下》)

2.

(《孟子·梁惠王上》)

3.

(《孟子·梁惠王下》)

1.“庄暴见孟子”一则为什么一开始要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文中描绘的悲惨和太平两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以本课后两则选文为例,说一说孟子是如何把握机会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善用故事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三乐

①所谓孟子三乐,概括讲就是亲情之乐,一家人身体健康和睦相处;自身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教育之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

(1)

②第一乐,是家乐。

家人都健在,可以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生活,这也体现了他崇尚孔子的“孝悌之道”。

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再幸福,而自己的亲人却不在身边,那也只会是有残缺的幸福。

就像现在的孩子们,在遭遇到父母去世或是离异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

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家有无限的依赖,因为那里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可是一旦破碎后,大部分孩子的心里便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们没有了依靠,所有事情都憋在心里,自己去烦恼,他们更加羡慕那些拥有美好家庭的孩子们。

不只孩子会这样,家长也是一样,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因此,只有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才会感到快乐。

(2)

③第二乐,是自乐。

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或是所做的事都不后悔,这也是孟子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就现在的人们来说,总会有表里不一的人,而真正能做到不后悔的人又有多少呢?

好比那些小偷,他们为了一时的贪念而做出违法的事情,可能当时成功后,不禁会有些许喜悦,可是仔细一想,他们真的很开心吗?

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吗?

当然不是,那么他们用的时候就不可能问心无愧。

因此,即使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过些了,可是却还是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们不可以心安理得。

再如现在刚开始就业的人们,待他们事业稳定后,不免会有一颗进取之心在燃烧,希望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为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阻碍,可是他们从未放弃过,仍然拥有最原本的希望。

最终,有的人成功了,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肯定会很快乐,为自己当初没有轻易放弃而开心;而有的人却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后悔,因为自己当初已经竭尽所能,努力尝试过了,只不过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已,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

我想人们做到对自己所做的事问心无愧时才会真正快乐。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