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33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方案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设计方案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设计方案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设计方案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设计方案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方案12.docx

《设计方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方案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方案12.docx

设计方案12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篇1

活动名称:

新年的教室

活动背景:

新年里,人们悬挂红红的灯笼、张贴漂亮的年画、春联,一派热闹、

喜庆的景象。

我们的孩子在此时也是放松心情,用表演、游乐的等多种形式

庆祝节日。

因此,我们的教室也在此刻发生着悄悄的变化。

活动对象:

大班幼儿、大班教师

活动时间:

第二十一周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打扫卫生、布置教室等活动体验干干净净迎新年的快乐。

2、通过互相参观教室交,增强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活动内容:

过程一:

大扫除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大扫除

过程二:

布置教室

1、幼儿设计装饰品

2、将作品布置在教室里

过程三:

参观交流

幼儿互相参观教室,交流感受

活动流程:

大扫除——布置教室——参观交流

20xx5年1月设计方案篇2

活动主题:

“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

活动场地:

待定

准备材料:

报纸若干张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

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

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

10分钟

活动程序:

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

“大风吹”,学生问:

“吹什么?

”,主持人说:

“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

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

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

可「吹」的资料:

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

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

20分钟

活动规则:

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些“结”?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

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时间:

20分钟活动规则:

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

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

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

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

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

”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2、3、4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

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

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

《口技》:

“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

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

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

(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

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

“屏者,障也。

”意思是:

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

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

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

全诗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

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

“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

“忒”读“tuī”“太”的意思。

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研读赏析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二、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

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

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设计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以数字,指针,表盘为主体,设计出不同造型的钟表。

2,在欣赏的基础上,迁移自己喜欢的形象装饰钟的外形。

3,在涂色时保持画面整洁,并体会成功设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油画棒,浆,各种形状的表盘,钟的图片,钟表模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钟表模板,介绍钟表的组成部分

1,出示钟表模板

教师: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钟)

2,教师:

人们很聪明,为了让大家知道一天当中的时间,于是,发明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钟。

3,教师:

那请你看看呢,钟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它又有哪些特点呢?

(包括指针,数字,表盘等等)

4,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家里的钟都是什么样子的啊?

(造型,颜色)

重点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家的钟的造型和颜色

5,教师总结

二、欣赏各种造型的时钟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时钟的兴趣

1,教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钟,这些呢都是聪明的设计者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各种造型的钟哦,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2,出示钟的图片,向幼儿介绍各种造型的钟表,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在感受造型美的同时找到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以表盘为中心)。

重点:

让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提供好的各种表盘外面进行各种造型的设计。

三、幼儿自由设计,教师进行指导

1,教师示范:

今天老师也当了回设计者,我也设计了一个钟,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苹果造型的时钟。

让幼儿进一步拓宽想象,除了图片出示的有植物造型,有昆虫造型,有建筑物造型的还可设计成水果造型的,只要发挥想象,造型可以有很多。

2,教师:

如果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也做一次能干的设计者,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子的钟呢?

(汽车的,小鸟的等等)

3,请各位小设计师们开始你们的设计吧。

4,提醒幼儿在涂色的时候要保持画面整洁。

设计方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笔画:

弯钩。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

A、指导看图,训练观察。

B、启发想象,训练思维。

C、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学法引导:

A、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

B、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

C、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课堂组织形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对“祖国”的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激趣生情。

5.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教学光盘、生字卡片、祖国风光图片和VCD《娃哈哈》。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

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出示挂图)

(二)复习检查。

上节课学习的字词还记得吗?

依次出现:

蓝天、祖国、泥土、大家,齐读两遍。

(三)读词贴图,整体感知。

1.黑板上还有几个词,谁想上来把它们翻过来,读一读?

(课前将“白云、种子、鱼儿、小鸟”四个词做成小房子形状贴在黑板上)

请大家认真听,他读对了,咱们跟他读一遍;如果读得不对,请你举手告诉他。

2.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

请大家翻开书本第83页,找一找哪几行诗告诉我们它们的家在哪儿。

师:

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指名四人上台把词语卡片贴到挂图中的相应位置。

〔“读词贴图”这一环节既在游戏中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学过的字词,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落实《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3.大家都知道:

蓝天是……树林是……小河是……泥土是……(引读前四行诗)

(四)精读训练。

1.这四行诗你最喜欢哪一行?

请你把它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启发想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组织点评。

(1)要让学生知道:

一边读一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大家在读书时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2)读后评议:

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3.四行诗写得多美啊!

咱们把它连起来读一读吧。

(注意停顿和连贯,提醒读书姿势。

4.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自己的家,咱们大家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在哪儿呢?

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两行诗。

读完以后想一想,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关于祖国,你还知道什么?

(1)讨论交流。

(2)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后简单交流感受。

(3)听歌表演

有一首唱出了我们生长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快乐。

(播放VCD《娃哈哈》)同学们可以坐在座位上唱,也可以站起来表演,有没有同学想上台来表演的?

(鼓励大胆展示自我的孩子。

(4)指导朗读最后两行诗。

5.朗读整首诗。

(五)指导背诵。

1.试试看,能不能不看书,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同桌听?

2.边欣赏画面边背诵,会背的同学大声背,不会背的同学跟着背。

3.请大家站起来,配上动作再背一遍。

(六)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1.做“找家”的游戏。

(教学光盘“我要做”中第二个游戏)

2.学做小诗人

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家”的资料,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每人说一句话,小组作出一首诗。

3、小组交流。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以后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个诗句。

组织进行简单评议。

(七)总结,布置作业。

回家把你们小组作的诗句背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请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再作一首这样的诗,好吗?

(八)指导写字:

土、种、子

1.翻到书本84页,昨天我们练习写了前五个生字,剩下三个生字,请一个同学把它们读出来。

2.先学“土”字。

仔细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利用课件演示“土”字笔顺,师范写,生描红。

4、同法学习“种”“子”,注意“种”的第四笔是“点”,“子”的最后一笔“横”要长些。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写生字:

土、种、子。

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6、利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师生评价。

六、教学点评(三明市教科所副所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陈强)

1.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

卢老师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的意识。

2、课中设计游戏环节“学做小诗人”,以课文为凭借,把语文课的视野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不仅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体现大语文观教学,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卢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写字教学,且扎实有效,同时重视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附:

本课教学随笔

[原创]童言率真,课堂精彩

20xx年9月,我参加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

11月我接受任务,向三元、梅列两区的实验教师开设一堂新教材研讨课。

这堂课的设计摒弃了一般公开课上那些表演性的花架子,而注重采用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实用的教学策略。

没有想到,在这样一堂朴实的课中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亮点,点亮了我和听课教师的心。

我从这堂课中真正体会到:

学生放松了,课堂精彩了!

下面撷取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快乐。

其一:

“曹操发明了印刷术。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一册第五课《家》。

这是一首儿童诗,其中“我们的祖国像花园,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一句是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关于祖国,你还知道什么?

”孩子们纷纷汇报,有的说知道祖国的首都是北京,有的说知道祖国的地图像公鸡,还有的说知道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其中有一个孩子说:

“我知道祖国有四大发明。

”另一个孩子补充说:

“我知道四大发明是什么……”这时候平时不大发言的小荣也兴奋地站起来说:

“我知道是曹操发明了印刷术。

”听到这个回答,同学中马上有了小声的议论,我听到一个孩子说不是曹操发明的,就转头问他:

“不是曹操发明的,那么是谁发明的,你知道吗?

”他想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也忘记了。

”“其他同学知道吗?

”看到孩子们一脸茫然的样子,于是我又微笑着问小荣:

“你知道是曹操发明了印刷术,这个资料你是从哪儿来的?

”“是妈妈告诉我的。

”孩子的脸开始有些红了。

“哦,是这样呀。

向妈妈请教是一个收集资料的办法。

不过呢,我记得呀,发明印刷术的这个人叫毕升。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咱们都再回去查查资料,好吗?

”“好!

”这个孩子很体面地坐下了。

其二:

“每个人都要奖励!

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祖国的情感认识,我播放了一段《娃哈哈》的乐曲,并热情地对他们说:

“你们可以坐在座位上欣赏音乐,也可以站起来边表演边欣赏,老师特别希望有同学愿意到台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谁愿意来?

”陆续有七八个女孩子走上了讲台,可是当她们站到台上面对后排黑压压的听课教师时,几个孩子胆怯了,甚至站在台上一动也不敢动,只有三个孩子大大方方地表演了。

当表演结束时,我问:

“刚才谁的表演最出色?

咱们奖励她一个‘天线宝宝’(一种卡通贴图),好吗?

”同学们很快说出了那三个表演孩子的名字,正当我给这三位同学发奖的时候,下面的同学又说了:

“老师,我认为应该给她们每个人都奖励一个天线宝宝,因为她们都很勇敢。

”一句话提醒了我,我赶紧边发奖品边对她们说:

“对对对。

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因为你们都很勇敢地上台来表演,所以应该给你们每一位都奖励。

”被奖的同学兴奋了,而台下的同学因为意见被采纳,也高兴地笑了。

其三:

“我最喜欢我的诗。

因为这是一首句式大体相同的儿童诗,所以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学做小诗人”的环节,即四人小组合作,每人模仿“哪里是什么的家”说一句话,四人四句即成一首四行诗了。

孩子们的想象十分丰富,有“衣橱是衣服的家”,也有“花丛是蝴蝶的家”,有“海洋是珊瑚的家”,也有“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当小组汇报完后,为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与欣赏他人,我又问:

“你最喜欢谁的诗句?

为什么喜欢?

”孩子们的回答也是妙趣横生的,有的说“我喜欢某某同学的诗句,因为他的诗很美。

”他的评价当然获得了称赞;有的说“我喜欢某某同学的诗句,因为我喜欢。

”我马上说:

“嗯,喜欢就是喜欢,这也是一个理由。

”最妙的是一位同学说“我喜欢我的诗句,因为是我写的,跟他们的都不一样。

”他的回答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我也边笑边鼓励他:

“你说得对。

我也喜欢你的诗,我还喜欢你的自信。

其四:

“我还要玩!

在练习阶段,我设计了电脑游戏的环节。

因为之前我们已经在第一课时做完了前两个与字词学习相关的游戏,所以这节课就直接进入了第三个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

当做完第三个游戏时,又有孩子说话了:

“老师,我还想玩第一个游戏。

”我迅速看了看时间,一边在思考能不能答应他的要求,一边自言自语:

“还想做第一个游戏?

昨天不是做过了吗?

”“第一个游戏很好玩,很有意思。

再做一次吧。

”声音多起来了。

我的主意也拿定了,既然他们是课堂的主人,那就听他们的吧。

——自然,我的决定引起了一阵欢呼声。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提议并非全无道理。

虽然是第二次做复习字词的游戏,可还是出现了个别孩子对“太”和“大”的辨析失误。

——以为做过了就掌握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做一次,是我的“经验”骗了我。

这堂课,直到下课的一刻,孩子们始终是兴致勃勃的。

新的课堂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评价,他们说了算,哪怕错了,也可以很放心地被老师和同学们包容。

孩子们放松了,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这些童心折射出来的世界是多么精彩。

专家评点:

这篇教学设计突出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以读书、识字为重点,强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教法朴实、训练扎实,寓学于乐,把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审美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设计在充分开发了文本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适度地进行了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设计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扩散思维,说出飞、爬、跳、游等动词。

2、鼓励幼儿能大胆表现动物的动作,以愉快的情绪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一幅画有花、草、树、小河、天空的背景图.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

3、小动物图片若干,各种动物胸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发幼儿对背景图的兴趣。

师:

咦,这是哪里?

噢,原来树林里要开表演会,今天,许多小动物都要来这里,你们看!

谁先来了?

(出示蝴蝶)它是怎样来的?

(教师边指图片边问)

二、引导幼儿扩散思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启发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飞、爬、跳、游等动词.

1、师:

“想想看,除了蝴蝶是飞着来的,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着来?

(启发幼儿说出小鸟、蜻蜓、蜜蜂等)它们是怎样飞的?

让我们来学一学。

2、“除了有飞着来的小动物,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会来,它们是怎么来的?

我们来学一学!

三、游戏开始,随音乐扮演小动物做动作,进一步巩固对新学动词的理解。

师:

小朋友,动物表演会马上快开始了,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做一做它们的动作,参加它们的表演会吧!

(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设计方案篇7

一、学情分析

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常有因粗心而失分的事发生,照理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会再粗心了,可是生活中却偏偏有这样的人:

他考试粗心,失了分,痛苦得很,可是下次还是沿着这条公式走:

粗心失分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二是,粗心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曾听说过这样的话:

粗心扣分有啥关系!

我只要懂。

言外之意不懂是可怕的,粗心是不值得忧愁的。

甚至有些家长也有这种想法我那孩子不是不会,只是粗心。

这样,粗心便成了一种光荣的东西,一种合理的东西,虽则有些人也说不好,但那是轻描淡写的。

于是粗心的存在也就合法化了。

二、教学实施步骤

(一)分析危害,警惕粗心

不知害,焉知改?

因此,分析粗心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分析危害,组织学生自我分析。

因为这样做可以达到自醒的目的。

同学的分析,不但使自己吃惊,而且使全班同学猛醒:

平时考试还有下次,若是高考这样开弓已没有回头箭,一考定终身可怎么办呀,粗心确实是十分有害的。

(二)每个学生粗心的真正原因

1、心不在焉的

有不少学生读书和作业心不在焉,他们或者东张西望;或者摸这摸那;或者谈话说笑,总之,人在教室,神飞室外。

这样,粗心的事便容易发生,理想写成理论,3+2会写成32,有时嘴上念叨着这个字,到纸上又变成另外一个字,这便是心不在焉,精神分散所致。

2、自以为是的

在人们的头脑中,对见过的东西,印象往往是很深的。

这样,当他们遇到脸模儿和见过的差不多时,便以为就是见过的,满心欢喜地按见过的做。

比如有的学生把兵民读成民兵,把肠胃运动写成肠胄运动。

于是,便可根据孩子自以为是、不以为非的心理特点,将熟脸儿题目稍加改动,便使不少粗心者上当受骗。

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考试后,一个同学说那题目简单,考试前老师刚刚讲过,另一个说哪儿呀,问的问题不一样。

啊?

前者傻眼了。

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学生不愿复看看过的题目,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使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而不能避免。

3、意绪匆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