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777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docx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议程的概念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而当诸如自然事件和战争冲突等内在和外在的客观问题影响到了公众或政府的切身利益,受到普遍关注,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时候,公正政策议程便正式启动了。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议程的阶段可以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互相关联的议程阶段。

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共同讨论,并联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或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的议程阶段。

政府议程,也称为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简单来说,公众议程和公共利益的表达相关联,而政府议程和各种利益的综合相关联。

公众和政府都属于公共决策议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参与者的共性其实小于他们之间的区别:

 

1、提出政策诉求的前提限制 

公众可以自由评论主流思潮,创造议程的产生条件,一般不用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负责,所以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繁多而庞杂;而政府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提供行政服务的集团,其思维以统治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集团思维跟随上层少数人的决策而动,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方向较为固定且以行政命令方式贯彻统一。

 

2、政策诉求执行率和转化率的区别 

由于公众和政府所处地位的区别,前者在后者任期内基于选举信任关系,将自己一部分权力交予后者行使,这造成了在公共决策议程领域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政府由于权力便利关系,在议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这意味着:

如果某一给定的政策建议或主题与某一重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那么它被提上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地提高;一旦某一特定的问题被界定为紧迫的,那么阶级服务针对性较强的解决办法就要比诸如与公众的主流愿望(国民情绪)相同但与政府的决策相左的解决办法更易采纳。

 

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组织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对变革有妨碍作用,因为目前项目的受益者总是力图保护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对于适合国民情绪的项目有促进作用,对一些不适应国民情绪的项目则妨碍其受到关注。

这也是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最大区别。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

议程是如何设置的?

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

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键词:

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

  作者王绍光,1954年生,政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

  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

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

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

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

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

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

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PeterBachrach)和巴热兹(MortonBaratz)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

[1]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

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

究其原因,才发现甲城有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操控着议程设置,千方百计避免污染问题引起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员的注意。

[2]试想,一个被严重不平等困扰的社会,政府却从来不处理公正问题;无论在这个社会里其他问题的决策过程有多么民主,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只若隐若现的黑手在幕后操控着议程设置。

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

议程是如何设置的?

谁参与了议程的设置?

为什么有些问题拿到台面上讨论、另一些问题却被排斥在外?

  议程设置是指对各种议题依重要性进行排序。

为了便于分析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我们可以将议程分为三大类:

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

传媒议程是指大众传媒频频报道和讨论的问题;公众议程是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政策议程是指决策者认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但这三种议程的设置可能是互相关联的。

例如,西方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闻媒体可以引导民众把关注点集中在某些议题上。

在那里,传媒要影响公众议程的设置,往往不是通过直截了当地告诉民众哪些议题重要、哪些议题不重要,因为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

更有效的方法是对某项议题进行反复报道,并把这些报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或时段。

研究传媒议程设置的鼻祖之一科恩(BernardCohen)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

传媒如果对受众“怎么想问题”指手画脚,恐怕很难成功,但它对受众“想什么问题”的控制却易如反掌。

[3]正因为传媒议程对公众议程设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传媒学中,探讨传媒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已变为一门显学。

[4]近年来,有些西方传媒学者更进一步,开始讨论传媒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

[5]

  不过,传媒并不是影响大众舆论的唯一原因,政治动员、社会运动、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民众转变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情绪。

无论公众议程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政策议程的设置关系更为密切。

既然本文的侧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将不会详细考察传媒如何影响公众议程,而是径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上。

  如上所述,公众议程是社会大众认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

尽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假如定期进行民意调查的话,从对“什么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的回答中就能描绘出公众议程变化的轨迹。

哪怕没有民意调查,公众议程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考察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为我们确定政治制度的性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不少人把官员的产生方式作为划分政治制度的唯一标准,这是把形式凌驾于实质之上。

更关键的是,什么人在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民众关心的问题是否被提上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如果政策议程的设置被统治者或少数精英分子把持、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南辕北辙,哪怕官员是民选的,这种制度也不配被称为“民主”的。

反之,如果公众议程能够对政策议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后者能切实反映前者的内容与排序,即使官员并非由直选产生,把这种制度斥之为“不民主”也显得过于简单化。

换句话说,通过考察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更深入地认识政治制度运作的逻辑。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依据政策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议程设置的模式(见表1)。

[6]这篇文章将分别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其目的是通过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来揭示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门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

在这种模式里,没有公众议程的位置;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在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

1988年的“物价闯关”也许可以算得上一个例子。

  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价格改革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价格从由政府管制过渡到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难度可想而知。

1980年代初,邓小平曾警告,价格改革必须如履薄冰。

[7]直到1985年,他还认为“理顺生活资料价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需要的时间更长”。

[8]从1985年到1987年,随着物价改革缓步推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上扬,出现1950年代初以来从未见过的通货膨胀率。

[9]到1988年2月初开会分析经济形势时,中央政治局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为了稳定物价,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的措施。

在做了这些铺垫后,国务院4月初决定调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对城市职工的补贴由暗转明。

尽管如此,全国随即掀起了一波抢购狂潮。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改革理应放缓一点。

但当时中国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认为,价格改革刻不容缓。

在5—8月会见外国访客时,他反复强调,“物价改革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希望闯过物价改革这个难关。

[10]

  在此背景下,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虽然文章作者很清楚,物价改革会暂时损害不少人的利益,但他相信,人民对这种冲击可以承受。

  基于这种乐观的估计,中央政治局于8月中旬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

8月19日,该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新一波抢购狂潮,甚至出现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来抢购商品的情况。

  在物价闯关这个事件中,议程设置完全没有民众参与。

决策者下决心快速推动价格改革后,甚至没有做出争取民众理解和支持的努力,只是一厢情愿地假设民众会明白决策者的苦衷。

结果1988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飙升1818%,造成民众普遍不满。

事后,邓小平从这个事件中汲取了一个深刻教训:

“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只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犯大错误。

  如果发现错误,要赶快纠正,不要掩饰,不要回避“。

[11]

  动员模式

  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员模式里,确定一项议程后,决策者会千方百计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

也就是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众议程。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决策者会放弃关门模式而采取动员模式呢?

首先,广大民众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关门模式的正当性遭到普遍的质疑。

其次,所涉及的议程执行起来需要得到民众普遍、自觉的合作。

再次,决策者缺乏实施该议程所必需的资源。

  在这三种情况下,决策者会希望用某种方式动员民众参与议程设置,以减少执行阶段的障碍;但他们同时又不希望、或不放心民众主动参与议程设置。

  中国人民非常熟悉动员模式。

在毛泽东时代,从土改、三反五反,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再到四清、文革,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战略性的议程设置都采取了这种模式。

动员模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

首先是“运动开始,发出文件”。

  文件既可采取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形式,也可采取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形式,甚至还可采取“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层层传达、普遍宣传”。

传达往往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需要强调速度时,则要求传达不过夜。

  第三阶段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学习是指学习文件、社论、辅导材料之类,其目的是让大众吃透中央精神,包括为什么要提出新议程,什么是新议程的“精神实质”,以及落实新议程的步骤、方法等。

第四阶段是“抓住典型、以点带面”。

  典型既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

典型的意义在于用实例向广大群众展示新议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最后,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工作,动员模式希望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而达到贯彻落实新议程的目的。

  美国政治学者林德布洛姆曾将政府获取民众服从的手法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是压服,即在暴力威胁下,民众不得不服从;第二是收买,以恩惠来换取民众的服从;第三是说服,通过教育动员,让民众内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将政府意图转化为自觉行动。

毛泽东时代常见的动员模式便属于第三类,其优点是比压服和收买成本低,但缺点是难以持续、长久地奏效。

[1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未放弃。

例如,在以下政策的议程设置中,这个模式依然在起作用: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0年),在个体经济中开辟就业渠道(1981年),在农村全面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推行国营企业工资改革,破除大锅饭(1985年),改革劳动制度、打破铁饭碗(1986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年),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1992年),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5年),对公有制企业实行大规模减员增效、下岗分流(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

  [13]

  内参模式

  在内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

形形色色的智囊通过各种渠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议程。

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而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众议程,因为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导致决策者的否决。

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在毛泽东时代,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最高领袖亲自决定的。

[14]那是一个伟人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内参模式的地位。

以下三个例子从时间上跨越了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内参模式的特点。

  案例一:

1950年6月下旬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解放了朝鲜90%以上的领土。

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普遍以为朝鲜统一指日可待。

中国领导人却没有盲目乐观。

8月23日,在总参作战室工作的雷英夫等人经过反复研究最新情报后做出判断:

美军可能很快在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形成南北包围和夹击人民军主力的态势,使朝鲜战局发生逆转。

他们进一步预测,9月15日是大潮,美军这一天登陆的可能性最大。

毛泽东得知后说:

“这些判断有道理,很重要”,“很快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战争肯定是持久的、复杂的、艰苦的”,并随即作出应对部署。

[15]雷英夫的报告直接影响了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决策。

  案例二:

1956年6月,波兰波兹南的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状况而举行示威,保安部队进行镇压造成很大伤亡,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和愤慨。

8月,曾因“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而被解除统一工人党总书记职务的哥穆尔卡再度出山,并要求当时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返回苏联。

10月17日驻波苏军出动坦克部队包围华沙,企图进行镇压。

波兰人民群情激昂,波苏军队互相对峙,形势非常紧张。

在整个事件中,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一直强调问题的核心是波兰的反苏情绪,把波兰事件定性为“反共事件”。

但通过深入采访,新华社驻波兰记者谢文清的判断截然相反。

他在10月12日的电文中说,问题的症结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苏军出兵后,谢文清又在10月22日发回的密电中写到,“华沙的调集军队之举是不够明智的,引起人民强烈的不满”。

[16]当时,中央有关波兰的信息主要只有大使馆和新华社两个来源,中央后来接受了谢文清的意见,批评了大使馆的看法。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高度赞赏的谢文清调研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中共中央对苏联的立场。

[17]

  案例三:

1969年3月,中苏之间发生武装冲突,从而引发了对苏联战略的讨论。

有人认为,苏联的战略将会东移,进攻中国;有人认为,苏联仍是向西,同美国争夺欧洲。

国内最担心的则是美苏是否会联合反华。

1969年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新华社驻西德记者王殊以翔实的材料和数据证实,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苏联的根本利益在欧洲。

对于发展中德关系,王殊认为,首先要破除西德是“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国家”的老框框。

通过广泛采访,他得出结论,在西德占主导地位的是和平主义。

同时,西德经济发展很快,有扩大国际市场的需要。

  如果加强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双方都会有好处。

王殊因而建议中央考虑先邀请西德反对党领导人访华,以推动执政党更积极地发展两国关系。

看了王殊的报告后,毛泽东、周恩来大加赞赏,并于1972年7月下旬单独召见了他;外交部也破例数次对他发出内部通报表扬。

王殊的报告对最高领导人确立中国的全球战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后来中德关系果然发展神速,于1972年9月29日草签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其中王殊功不可没。

[18]

  由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毛泽东时代的内参模式有三个特点。

第一,内参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与国家安全有关;第二,内参主要不是来自研究机构,而是来自参谋和情报收集机构。

  第三,内参往往是个别“智囊”的作品,而不是“智库”的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如何让新生的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问题。

很显然,这三个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

  改革开放以后,内参模式更为常见,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是,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果说毛泽东时代首先要解决的是自立问题的话,那么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国自强。

发展现代经济涉及广泛的领域,其复杂性超越了任何个人的能力。

这就要求对决策辅助机制加以改造。

过去那种依靠个别智囊的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决策需要,必须代之以决策咨询群体。

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提出了决策科学化的口号,并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思想库体系。

  最早出现的思想库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其成员是一批具备“通天”关系的高干子弟及知识分子子弟。

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该组成员四处调研,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领导人办公桌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调查数据。

后来,他们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几个“一号文件”的制定,形成一支有实力的决策研究力量。

后来,发展组成员分别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简称体改所)

  等研究机构。

[19]随着改革向城市和工业方向推进,体改所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1980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库。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

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机构也应运而生,包括国务院内设立的若干个研究中心(后来整合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信国际研究所等。

[20]19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研究领域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

因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部委办、各重点高校属下的研究机构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

[21]即使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两岸关系领域,近年来也出现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思想库。

[22]除此之外,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各民主党派也不甘寂寞,纷纷利用其“直通车”的便利向政府高层建言、反映社情民意。

[23]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人还从各领域特选了一小批所谓“中央直管专家”,作为最高决策的咨询对象。

这些与中央保持直接联系的智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当然更大。

[24]

  上述思想库一般都会出版诸如“简报”、“参阅”之类的内部报告。

这些发行量很小的内参,往往可以直达天庭。

最高领导人则几乎每天都会圈阅、批示、转发一些报告。

[25]在正规渠道之外,部分研究人员还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人脉关系通过非正常程序向最高当局递交密札或进谏。

[26]2002年末,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以后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加重视,并作出了表率。

  从2002年12月26日到2006年5月26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已经举办了31次集体学习活动,请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讲课,平均40天举办1次学习活动。

[27]同时,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思想库、智囊团的建设。

[28]为此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

增强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咨询能力”;[29]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要求各研究所“努力担当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任,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

[30]可以预见,未来在议程设置上,内参模式还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借力模式

  在内参模式中,政府智囊们只关心自己的建议是否会得到决策者的青睐。

借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

无论中外,一般而言,政府智囊们都希望直接影响决策者,而不是采取迂回的方式;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智囊们不希望因诉诸舆论而得罪当权者。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偶尔出此“下策”呢?

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智囊们深信自己的建议有强大的民意支撑,而政府内部却存在反对的声音。

  在中国,借力模式并不常见,但最近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1990年代起,中国开始市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

根据1993、1998、2003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改革后城乡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越来越高,而享有社会性医疗保险的人比例越来越小。

[31]2003年的非典危机暴露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缺陷,也顺带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

[32]但此后仍有政府官员公开声称,必须进一步推行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改革,让“国有资产逐步退出公立医院”。

不过,在2005年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却发表了6份专题报告和1份总报告,证明医改是“不成功”

  的,甚至是彻底“失败”的。

由于这些报告刊登在内部刊物上,它们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2005年6月底,情况突然急转直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葛延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总报告的内容。

  他指出,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该坚持两条原则:

一是追求公平,要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要强调卫生投入的绩效,即在有限的全社会卫生投入水平下,使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而市场化改革不可能达到这两个目的。

[33]几乎同时,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也在《医院报》上说出了“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话。

[34]这两则报导一面世便在媒体上和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

媒体上一时间出现大量有关医改的报导和讨论;而民众则几乎一边倒地同意“医改不成功”的判断。

[35]虽然有些市场派的学者坚称,医改不能走回头路;[36]虽然卫生部希望回避关于医改是否“不成功”的话题,[37]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如果政府医改的思路不作重大调整,民众是难以接受的。

[38]看来,智囊们借力之举相当有效。

  上书模式

  这里的“上书”是指给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作利益申述之类的行为。

上书模式与内参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建言人的身份。

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

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

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

其实,即便是精英们的上书,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毫无反响。

清朝不断“上书各中堂、各大人、各先生”

  的龚自珍在《送南归者》中不是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吗:

“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

一般民众,人微言轻,他们的上书往往在秘书那里就被挡住,很难送到决策者跟前。

无论古今中外,由平头百姓一纸上书影响议程设置的案例简直是凤毛麟角。

  上书模式固然很少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例子。

2003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