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346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1.1.4建设工期:

21个月,即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大棚50座和春秋棚100座,用地200亩,建设旱地节水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大田800亩。

同时建设彩钢结构的办公、宿舍、包装车间及库房等30间,共600m2,场地硬化500m2,绿化500m2;建设8m宽田间道路(水泥路面)300m;打深井2眼(含泵管),建设蓄水池(兼消防水池)300m3,埋铺φ50~90输水管道6000m,以保证大棚和大田浇灌;购置安装160KVA变压器1台,架设供电网线1500m保证大棚及机井等用电;配备设备361台(套),其中运输车4辆,大棚王拖拉机5辆,CO2发生仪50台,喷雾器80台,卷帘机150台,放风器50台,WS-1型智能配方输出型土壤化肥速测仪、果蔬农药检测仪各1台,箱袋封口设备20套;并培训农民种植技术200人次。

种植800亩旱地节水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大田的200户农民,按照公司总体规划,自己投工投资,整地施肥,浇水用药,种植收获,由公司技术指导,免费供苗,统一收购产品,统一销售,形成品牌。

1.2.2主要建设条件

1.2.2.1交通通讯条件

项目区位于沁县郭村镇圪垯村,场地距郭村镇3公里,距沁县县城8公里,交通条件较好,为蔬菜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该公司配备有足够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已联入国际互联网,并建有自己的网站,各类通讯畅通,信息来源广泛。

1.2.2.2其它基础设施

项目区属于圪垯村的土地,供水由自备机井供应,供电需安设16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1.2.2.3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周边村民具有种植蔬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又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培训可胜任工作;产品外运量除该公司承担外,还可委托社会车辆和商户车辆承担。

该项目的社会经济条件良好。

1.2.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该新建项目总投资为994.5万元,其中:

建安直接费746.1万元,其它费用63.6万元,基本预备费64.8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20万元。

该项目资金筹措方式为:

总投资994.5万元,公司自筹794.5万元,申请政府扶持资金200万元。

政府扶持资金用于打井、上电、埋铺输水管网及部分大棚建设。

1.2.4主要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1000亩

2、蔬菜大棚150个(200亩)

其中:

日光温室大棚50个(100亩)

春秋棚100个(100亩)

3、旱地节水绿色有机

蔬菜标准化大田800亩

4、办公、宿舍、包装车间

及库房30间600m2(彩钢结构)

场地硬化500m2

绿化面积500m2

5、8m宽水泥道路300m

6、输水管道6000m(Φ50~90塑料管,含水嘴)

7、打井(含泵管)2眼

8、蓄水池(兼消防水池)300m3

9、购置安装160KVA变压器1台

10、供电网线1500m

11、设备购置361台(套)

12、培训农民200人次

13、建设工期:

21个月

14、项目总投资994.5万元

其中:

申请政府扶持200万元

15、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年

16、年产蔬菜5000吨

17、年获利润224.6万元

18、投资利润率22.58%

19、投资回收期4.43年

20、安排就业(长期工)160人

21、引领种植大田蔬菜农民

200人(户),平均每人

年纯收入增到3.55万元

1.3项目提出的理由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未来的方向,它与生态农业、景观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该项目立足于国家贫困县—沁县“建设北方水城,打造中国沁州”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紧紧围绕“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目标,既向广大农民进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服务,进行绿色有机先进种植技术的指导、服务、培训,又加快了“菜蓝子”工程的建设步伐,确保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推广旱地节水农业技术的千亩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从源头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体系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入手,创建我省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蔬菜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大力推行绿色有机种植技术。

今年该公司与圪垯村民委员会签订了200亩耕地长期承包合同,用于规划建设150个蔬菜大棚(其中日光温室大棚50个,春秋棚100个),采用“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同时带动周边农民种植大田蔬菜800亩。

项目规划和实施的一切工作已准备就绪。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大大缓解长治市区绿色有机鲜嫩蔬菜的供需矛盾,为平抑长治蔬菜市场价格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减轻了“南菜北运”给铁路运输造成的压力,节约了能源。

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行棚菜与大田菜相结合,统一标准和商标向市场销售,为探索适合长治市蔬菜产业最佳技术路线先行一步。

1.4项目单位简介

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省道沁涉公路旁郭村镇,法定代表人:

王宇飞。

公司坚持“立足农村、着眼蔬菜、农企联手、实现双赢”的企业发展宗旨,引领区域经济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

公司在蔬菜种植推广中,大力推行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产品适应目前市场需求,是长治市绿色有机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被市县政府授于龙头企业称号。

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职工45人,其中有技术人员6名。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2.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农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4.原山西省计委、山西省建设厅《建设工程其它费用暂行标准》

5.农业部综合计划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6.《沁县第十二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

7.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及有关调查资料

1.6结论及建议

1.6.1结论

1、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千亩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工程项目,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建设50个标准化蔬菜大棚及100个春秋棚,并指导农户建设800亩旱地节水绿色蔬菜大田,进行蔬菜科学栽培,效益高、无污染,使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蔬菜业的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该项目新建蔬菜大棚50个及春秋棚100个,建设规模适宜,土地利用率和透光率大大提高,节水、节肥,符合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标准,设计方案可行。

3、该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当地农业技术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带动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地方经济,对促进当地蔬菜生产的换代升级和调控当地蔬菜价格发挥重要作用。

4、该项目在公司年获净利润224.6万元的基础上,并安排就业(长期工)160人,年人均收入1.8万元;且能知道和引领200户农民种植蔬菜,企业统一收购,品牌销售,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到3.55万元。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1.6.2建议

1、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

2、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应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创建优质工程。

4、随时做好市场调查,汇集全国蔬菜信息,使公司在市场经营中发展壮大,争取在国内同行业中占居榜首。

5、项目开建就要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并通过媒体发布预售产品信息和广告,促进供货合同的签定。

2项目投资环境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区基本状况

2.1.1自然状况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

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

全县地貌特征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点为位于西部的棋盘山,主峰海拔1745.5米;最低点为南池乡的二神口,海拔高度为916米。

境内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沁县城市区域内空气质量达三级以上天气达300天,年均降雨量为606mm,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也是全省的产粮大县之一,大部分地区农作物采用二年二熟制。

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条,呈井字型分布。

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316亿立方米。

并建有圪芦河、月岭山两座中型水库和十一座小型水库,总库容量达到6830.4万立方米,且有泉水19处。

地下水总贮量为4500万立方米,调节贮量6000万立立米。

2.1.2社会经济状况

沁县全县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总人口17.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8万人,城镇人口4.8万人,县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

2009年,沁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亿元,同比增长4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29.8%;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48亿元,同比增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9元,同比增长16.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51元,同比增长0.11%;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吨,同比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完成1.0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74万元。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山西省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已列入国家的七十优势产业带——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带中。

2009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626万亩,总产量1730万吨,总产值达到156亿元,全省人均蔬菜产值达到502元,榆次、寿阳、新绛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以永济市为主的南部黄河滩涂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项目所在的沁县地处长治市北部,一直是以粮食为主的农业区。

近年来,沁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中,把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来实施,提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设施农业建设为手段,推动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使蔬菜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提高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水平出发,拟建设10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带动当地农民一道推广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实施绿色有机蔬菜种植。

项目实施后,年产蔬菜5000吨,投放当地市场,可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2.2.1该项目建设,将丰富蔬菜市场的供应,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菜蓝子”市场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保持“菜蓝子”市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

沁县及其周边均为黄土丘陵山区,属于传统的农区,蔬菜种植以传统大宗蔬菜作物为主,如马铃薯、白菜、豆角、南瓜等,而且上市较为集中,冬春季蔬菜较为短缺。

沁县目前总人口17.6万人,每天需要有近7万公斤蔬菜投放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由大宗应时蔬菜转向反季节、超时令供应蔬菜。

由于当地反季节、超时令蔬菜种植规模小,市场缺口较大,每年不得不从河北、山东大量调进大量蔬菜供应市场,导致蔬菜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

该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对增加当地市场蔬菜供给,平抑市场价格起到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