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678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docx

建筑专业论证报告

 

工业与民用建筑示范专业

论证报告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案指导方案》(精神,为了加快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特提出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示范专业方案如下:

一、工程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投资增长,必将带动工程建设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建筑业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即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转向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

近年来,山东省建筑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山东省现有各类建筑企业8000余家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5700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200余家,监理企业300余家,招标代理企业200余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00余家。

山东省建设厅于2006年2月发布了山东省建设行业“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底,我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M,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M。

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建筑业。

(二)人才需求背景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然而当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工比例较大,需要大批施工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全面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目前山东省建筑从业人员达到400余万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40余万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只有24万多人。

山东省将组织实施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采取校企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2010年计划完成培训技能操作人员6万人,以后将逐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比例。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建筑行业的骨干专业。

与建筑行业的其它专业相比,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知识面相对较宽,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较强,一直受到建筑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的重视,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发展规划,不仅能满足建筑行业对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而且对深化建筑行业领域其它专业的教案改革与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肩负着培养建筑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计划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年平均招生100余人,符合山东省建筑、水利、交通、市政行业发展状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工程建设基础与优势

(一)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建筑专业是一个老专业,于1986年开始建立,与历城区建委合作办学,历城区建委在办学资金和就业分配方面给予大力协助,1995年以前,本专业是我校的龙头专业,每年招收两个教案班100人左右。

1996年以后,历城区建委不再与我校合作,开始自主招生、自主分配,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明确,对准岗位群需求,教育质量意识强,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

在山东省建筑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校生300余人;有专任教师10人,校外兼职教师2人,合计12人;师生比为1:

18.5。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2人,占100%。

专业基础与专业教师()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人,占100%。

本专业有CAD实训室、工程制图实训室、工程算量室、工程测量技术模拟实训场、电焊车间、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构造模型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0个以及山东省三箭集团、四建集团、中建八局等5个。

为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专业定位

我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为了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符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山东省建筑行业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变化,在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基础上,根据山东省建筑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定位,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适时进行调整。

本专业主要立足山东、服务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吃苦耐劳、勤于思考,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理论文化水平和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建筑施工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施工技术技能型人才。

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的省、部级施工员、测量员、制图员、预算员、测量放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电焊工等中、初级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三)专业优势和特色

1.推进“双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工作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以“以就业教育为支点,为学生终身能力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采取了“2+1”的办学模式,结合学校实行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在2007年制定的专业学分制教案计划中把课程体系分成公共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并将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模块)。

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加强实践性教案;突出施工一线技术管理能力和主要施工工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岗位资格证书;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形成“零距离培养”的教案模式。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获得率均达到了95%以上。

2.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体制,开展订单培养模式

我们始终坚持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定单培养,建立“双赢、跟踪、就业、创业”为核心的安置服务网络和制度,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有效就业率均在96%以上。

使办学更贴近社会。

以工学、产学结合为切入点,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和内容的束缚,与企业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将综合素质、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1)聘请在建设、施工、管理第一线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培养方案。

(2)聘请建设、施工、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学、授课或担任专业实习教师,安排专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根据工程单位的需要安排学生顶岗实践,校企合作完成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成效。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目前本专业已与6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结构”教案团队

目前,本专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人,占专业教师的100%;校外兼职教师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20%。

本专业通过“聘、培、赛、派、研、创”等措施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了校企人才交流机制和名师资源库。

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数量能满足专业教案需要,具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案团队。

在教案过程中,深化教育教案改革,通过专业重组、精选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及“花样”课堂等措施,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提升毕业生的质量。

重视教风、师德建设,近三年学生评价优良率均在95%以上。

(1)通过校企合作,坚持“教师走出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的方法,激发了专业教师参与工程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引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我系兼职教师,为建立一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

(2)积极聘请建筑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将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带到学校。

另一方面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案活动的交流中,可以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

4.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教案模式

按照学校要求,依托济南三箭集团、四建集团、中建八局等,通过专业重组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工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探索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教案模式。

在实践中,坚持把培养和造就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在教案中,结合教案计划安排,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有效开展了现场教案、模拟教案和学生的施工工种操作技能训练;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案计划,坚持开展工学结合的教案模式。

本专业2007、2008级学生有200余名学生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济南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际工程的建设,体现了边学边练的工学结合教案效果,为工学结合的教案模式开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积极开展教案改革,教科研成果明显

近两年,本专业老师在专业建设中很好的发挥了作用,能够较好的把握职业教育规律,认真开展专业教案改革,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结合专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明确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下,本专业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结合培养建筑施工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施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结合专业岗位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案体系、实践教案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

课程内容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理论教案体系为:

公共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选修课模块。

公共课教案模块提供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等基本技能;职业技术课教案模块主要通过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制图、测量等专业基本技能,以及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选修课教案模块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人文素质与专业拓展为辅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培养。

实践教案体系为:

基本技能培养、专项能力培养和专业工作能力培养。

基本技能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及课程实践的单项技能,并设置专项技能课的边讲边练内容,为培养专业能力奠定基础;专项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应用技能,在此阶段提倡学生拿到1~2个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同时加强学生在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等核心课程和实训中逐步培养系统优化的思想;专业工作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工种与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其特点是“分层培养,层层递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施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结构也必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完善过程。

我们始终坚持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要求适合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满足建筑行业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需求。

(2)教案手段灵活多样,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案

专业教案过程中,全面开展教案方法和手段改革,改变单向灌输式教案方法,积极实行提问式、启发式等多样化教案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教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多数课程教师能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教授、讨论、阅读指导、演示、参观、实训通过专业重组、精选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及“花样”课堂等措施,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提升毕业生的质量等多种教案方法和手段组织教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2006年以来,本专业有3门课程在教案内容、教案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案效果。

在学校大力推广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于教案的环境下,本专业教案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制作了课程教案课件30余门次,在教案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案技术。

在实践性教案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开放式教案,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把课堂安排到实训室、施工实训工场或建设工地实际工程中进行实地参观和讲解。

(3)理论课、实践课均有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均按照培养规格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并结合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考试,对应的课程可进行课程置换。

在本专业已有5门专业技术课程和2门专业技能课程建立了试卷库。

(4)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本专业教案改革过程中,一直注重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制定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计划的开展了课程改革,建立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2门校级精品课程,对《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7门课程进行了课程内容教案方法、手段的改革,开展了《建筑识图与构造》、《工程力学与结构》的课程整合。

结合专业教案计划,制定了所有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教案大纲,确保了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案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5)重视教材建设,合理选用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为配合专业教案改革的需要,适应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积极开发与专业教案相配套的教材,积极参加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的建筑工程类教材编写工作,并结合本专业教案特点,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建设。

编写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

目前,本专业教师参与编写了《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AutoCAD建筑制图》等5本教材,自编校本教材2本,编写课程实验、实训指导书10本,制作教案课件教案课件30门次,这些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及课件为本专业的教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较大提高了理论与实践教案效果。

(6)教科研成果

近几年本专业教师在《现代技能开发》、《教育探索》、《职教论坛》、《现代教育》等CN刊物上发表教案教改论文30余篇。

参与省级科研工程10项,其中5项获得省教育厅一等奖,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专业教师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深入社会、深入企业,为学校和企业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预算、施工等工作,为学校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他们也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声誉,实现了学校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取得了建筑企业的支持,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使全体师生在生产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四)问题与差距

1.对山东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的发展目标和举措研究的深度不够,提高服务山东建筑强省的人才培养能力,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上需要进一步调整。

2.对行业发展动态的跟踪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服务行业的技术能力不够强,部分教案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不同步。

3.课程的教案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虽然在一些课程的部分教案内容上引入了教案做合一、任务驱动、工程引导等教案模式,但执行的面小,教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脱节现象,没有真正做到与专业技能岗位的有效结合。

4.对学生的能力考核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在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方面,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能力考核与评价力度不够,企业参与面较小。

5.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们也为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些技术服务,也为企业工程部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提供了技术与技能培训,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结合学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兴专业”、“知、励、创”分层次教育、严格实行“OEC”管理,凸显精细化管理特色、“校园满天星”特色活动等人才培养特色,经过三年建设,形成校企双元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案团队;建成集教案、培训、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15个满足学生工学交替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

立足济南,面向山东,服务市场,在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案、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级示范性专业。

(二)具体目标

1.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山东省建筑大省的行业和区域优势,借助济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深度。

在校企合作的数量上,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求企业参与教案活动全过程,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

2.突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建设行业和建筑产品特点,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按照认知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细化教案进程和教案要求,实现工学结合,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一年后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优良率达到95%以上。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案改革,按照“贴近工程、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案要求确定课程教案模式,改革课程教案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改革各类课程和实训考核方式,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开发工学结合课程3门,施工教案录像1部,专业技术课程课件制作达到100%。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建设施工实训工场为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模拟实训室的规模,增加结构检测、钢结构、预应力结构安装等3个实训室;按照工学交替的需要,再增加10家校外实训基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通过建立“走出去、请进来”、“聘、培、赛、派、研、创”等措施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顶岗实践锻炼,形成良性循环,每年与企业合作培训青年教师5-6名,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

三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4-6人,“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兼职教师20名以上;打造一支教案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案团队。

6.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并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开发。

同时每年为本区域内进行职业岗位培训400人以上。

五、专业建设内容

本专业计划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为建筑施工企业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基本技能,掌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所必须的技术操作能力,具有过硬的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所培养的学生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测量员、制图员、预算员、测量放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电焊工等为就业岗位群。

2.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1+1+1”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建筑行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提出“1+1+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第一学年完成所有基础理论和有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二学年完成主要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教案强化训练;第三学年全部安排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形成“一主线、两体系、双证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线:

以培养专业技术动手能力为主线;两体系:

理论教案体系和实践教案体系;双证书:

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三结合: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结合。

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完善建筑行业的岗位培训制度,加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3)进一步探索并实施“订单培养”的教案模式

通过市场调研,在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探索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案过程。

同时组织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

1.建立工程化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融入专业资格证书制度确立课程体系。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工程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走工学、产学结合的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加强核心课程的实训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的最新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理论教案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

实践教案体系包括三部分:

专业实训课程(建筑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专项能力训练环节(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构造技术实训、建筑材料实训、建筑施工技术实训等);综合能力训练环节(工种与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

2.明确核心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在对毕业生进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进一步确立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关的“核心课程”,深化课程教案改革;重视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关的实践教案内容。

紧密围绕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和教案内容改革、教案方法与手段改革、理论与实践教案的配合、工学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规划。

加强教案建设和多媒体教案课件建设,建设8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5门校本教材。

根据专业群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建设以下核心课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力学与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

同时,在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校内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另外建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3门校级精品课程。

表1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表

课程名称

建设目标

课程负责人

完成时间

所需经费(万元)

建筑工程测量

校级精品课程

(继续建设)

张化民

2010年

10

建筑施工技术

校级精品课程

(继续建设)

徐继东

2010年

4

建筑识图与构造

校级精品课程

韩伟伟

2010年

4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

校级精品课程

李金翠

2010年

6

建筑工程造价实训

校级精品课程

刘善华

2010年

6

合计(单位:

万元)

30

表2教材编写规划表

课程名称

教材建设目标

负责人

完成时间

所需经费(万元)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材

韩伟伟

2010年

3

AutoCAD建筑制图

教材

刘善华

2010年

3

建筑力学

教材

赵善武

2010年

3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

教材

母西杰

2010年

2

建筑工程造价实训

教材

包永刚

2010年

2

合计(单位:

万元)

13

3.创建共享型教案资源库

共享型专业教案资源库的建设从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入手,资源建设主要以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