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50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docx

高考考前指导历史

2018高考考前指导(历史)

第一部分解题方法与规律

一、选择题解答基本原则

(一)时间:

选择题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不符合时间范围的选项首先要排除。

有些时间明确告知,选择时要时刻关注之,有些时间是通过关键词推测的,如出现“红军”“中央苏区”、“八路军”等特定时间才有的概念时。

如第典型例题1、2、3题

(二)排除法:

1、在选项中出现基本史实错误,直接排除,如典型例题第4题A选项。

2、在选项中出现用词不严谨情况的,一般是要排除的选项,如典型例题第5题B、C两项“主要”一次用词不严谨,不符合题目原意。

3、遇到两个选项是同一个意思时,一般两个都要排除。

如典型例题第6题AC两项都是1949年,此时当慎重排除。

4、如果两个选项史实均正确,又基本符合题目意思,必须选一个时,通常题目不是为了考察历史常识,而是为了理清材料的逻辑。

此时应重读题干若干遍,直至理清材料所要强调的观点为止。

(三)题干还原:

选择题已经选出答案后,要将答案置于题干当中,看语句是否顺畅,逻辑是否合理。

如典型例题第7题

(四)阶级分析:

要特别注意本质上区分两件历史事件,比如明清之际的儒学本质上仍然是封建知识分子的诉求,当时尚未产生资产阶级;毛泽东思想不是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二者阶级属性不同。

(五)典型例题

1、《庄子·天道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2、《东京梦华录》载:

“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

”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A.市场分布类化           B.彩瓷交易频繁    

C.商帮经营兴盛         D.长途贩运繁荣

3、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

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

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4、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制,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勋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

这是因为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B.任期四年,掌握行政大权

C.掌握君权,是军事最高统帅D.国会批准,可签国际条约

5、“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

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

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

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A.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7、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

“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

‘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

’……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

”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

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

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

参考答案:

AABADDD

(四)重要时间判断:

中国古代:

1、郡县的设置始于____________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于____________,完善于____________,强化于____________

3、西汉的王国问题的解决于____________皇帝时期

4、察举制:

________,九品中正制:

____________,科举制:

_________

5、____________皇帝废宰相、____________皇帝设内阁、____________设军机处

6、铁器出现:

____________,铁制农具:

_________,炒钢法:

____________,水排:

____________,灌钢法:

____________;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____________,彩瓷:

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朝代儒学神化,强调大一统,____________朝代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____________朝代儒学开始主张民主,____________时期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动摇。

8、____________时期发明造纸术,____________时期出现雕版印刷,____________时期出现活字印刷,____________时期出现军事火药,____________时期火药推广,____________出现司南,____________时期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9、山水画、风俗画、文人画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盛行。

中国近代:

10、鸦片战争:

____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

__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

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

____________

11、《天朝田亩制度》:

____________,《资政新篇》:

____________

12、戊戌变法:

____________

13、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的提出:

____________;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

14、新文化运动:

____________;五四运动:

____________;中共成立:

____________

15、大革命(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____________;北伐:

____________

16、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____________;长征:

____________

17、抗日战争初期的四大会战:

____________;百团大战:

____________;中国远征军:

____________

18、重庆谈判:

____________;解放军战略反攻:

____________;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____________

19、洋务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

____________;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

21、《共同纲领》: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____________

2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____________,“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____________

23、《告台湾同胞书》:

____________,一国两制构想:

____________,台湾允许回大陆探亲:

____________,两岸实现三通:

____________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____________,日内瓦国际会议:

____________,万隆亚非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____________

25、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____________,基辛格访华:

____________,尼克松访华:

____________,中美建交:

____________,中日建交:

____________

26、新时期:

____________

27、三大改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五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八大:

____________,大跃进等:

____________,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任务基本完成:

____________

28、农村改革:

____________,城市改革____________,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

____________

29、经济特区:

____________,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

____________,开放海南:

____________

30、《中国各阶级社会分析》:

____________、《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____________、《新民主主义论》:

____________、《论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____、《论十大关系》和《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____________

31、原子弹:

____________、自主研发的导弹:

____________、人造卫星:

____________、载人航天:

____________、杂交水稻:

____________

世界近代:

32、新航路开辟:

____________

33、文艺复兴:

____________世纪;宗教改革:

____________;47、启蒙运动:

____________

34、英国光荣革命:

____________,《权利法案》:

____________,内阁制建立:

____________,议会改革:

____________,美国独立:

____________,美国联邦制共和制确立:

____________,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确立:

____________

35、工业革命:

____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及世界市场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垄断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

37、伽利略:

____________、牛顿力学:

_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____________,量子论与相对论:

____________

38、浪漫主义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现代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现代: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__________;滞胀:

________;减少福利国家:

_______;新经济:

_________

40、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

____________年,苏联建立:

____________,苏联解体:

____________。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

____________,苏俄新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斯大林:

____________,赫鲁晓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戈尔巴乔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丘吉尔铁幕演说:

____________、马歇尔计划:

____________、北约:

____________,华约:

____________,德国分裂:

____________,柏林墙:

____________,朝鲜战争:

____________,古巴导弹危机:

____________,

42、欧共体:

____________,欧盟:

____________,欧元:

____________;不结盟运动兴起:

____________

43、布雷顿森林体系:

____________,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___________

44、关贸总协定:

______________,世界贸易组织:

______________

二、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

(一)史观:

1、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2、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

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其它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文明史观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4、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5、社会史观:

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它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

6、多元史观运用

典型例题:

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

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二)史学研究方法

1、史料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2)按史料价值:

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口述史料均属第二手史料。

第一手史料价值最高,第二手史料也有史料价值,但价值较低。

2、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

3、史学研究的步骤

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评价

4、在史料选择与研究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考证史料的真实性)

(3)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研究

(4)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5)对史料要合理利用,评价时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三)典型例题:

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3、齐国管仲说: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

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4、材料: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

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分)

参考答案:

1、ACD

4、①缺陷:

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重大事件,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真实。

(2分)

②应注意:

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收集多方面的史料。

(2分)

三、主观题答题基本角度

(一)审问题

1、结合:

如果是结合材料,答案来自材料;如果是结合所学知识,答案来自材料和课本所学,如果是结合……知识点,则答案即是对该知识点问题的回答。

(试以《综合练习19》第21题为例理解之)

2、背景、影响:

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思考作答。

(如《综合练习17》第21

(1)题)。

有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可以通过该事件的主要内容进行推理。

如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对其前期和后期的核心内容的推理。

3、根本原因:

一般是经济基础方面的。

如中国明清时期民主思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之外,根本原因=最主要原因。

如长征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4、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如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5、实质、性质、本质:

一般要从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答。

如《综合练习18》第21

(2)题

6、变化、趋势:

由……到……;……化。

如《综合练习19》第21

(2)题。

7、概括、归纳:

答案来自对材料的每一段、甚至是每一句话的总结,特别要注意句号、分号、省略号区分的层次。

如《苏锡常镇二模》第21(3)题。

8、启示:

答案来自前面设问的提示以及对事件本身的特点的说明和以后该汲取的经验教训

9、小论文:

一般第一段直接写出观点,然后分段用史实证明该观点,史实要全面,考虑过去、现在和材料里提示的、能证明该论点的所有史实。

语言上要避免问答题化。

(二)审材料

带着问题审读材料,能回答该问题的语言要划线,并用序号标注

(三)组织答案:

史论结合、所学+材料、分层论述、避免错别字,一句话能分成不同层次的就分成多句话。

(四)历年高考主观题考点分布一览表:

须特别注意高频考点和未考考点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四

2012年

古代选官制度(一1)

英美福利政策(二6)

维新变法之康有为思想(三5)

梭伦改革

孔子柏拉图

2013年

国共关系(一4)

罗斯福新政(二6)

儒家思想(三1)

商鞅、孝文帝

拿破仑、克伦威尔

2014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一1)

英国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二2)

洋务派与中国近代化(三5)

梭伦改革

孙中山

2015年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一4)

工业革命(二2)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三1)

日本明治维新

唐太宗

2016年

战后美苏关系(一8)

汉代商业政策(二1)

新文化运动(三5)

俄国农奴制改革

李时珍

2017年

明清商品经济(二1)

中国近代探索史(三5)、西方近代人文精神(二2)

孝文帝改革

华盛顿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一、依法治国与民主宪政(重点关注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宪法内容及意义)

(一)背诵以下史实:

1、罗马法的分类、核心内容、司法原则、影响

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意义

3、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4、比较《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背景、性质

5、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关于民主宪政的启示: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制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民主和法制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发展和完善之路.往往是曲折的

(三)典型例题:

1、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

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

2、乌尔比安《论告示》第3编:

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

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A.适用对

象不断扩大B.体现公正和公平

C.伴随征服不断调整D.强调程序和理性

3、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4、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

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这一改动

A.利于制约总统专权B.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