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粉尘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344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粉尘防治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粉尘防治措施.docx

22粉尘防治措施

盐边县金隆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金隆煤矿

 

粉尘防治措施

 

生产技术科

二〇一五年三月

一、矿井粉尘概况

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

粉尘的危害极大,能污染劳动环境,全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使工伤事故增多,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时间;工人长期在含粉尘环境中工作,吸入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粉尘中的煤尘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火灾甚至煤尘爆炸,酿成严重的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做好防尘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防尘措施

(1)尘源分析

本矿井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攉)煤的采掘工艺,矿尘主要产生于钻眼、爆破、装(攉)煤、运输、转载等生产环节,因此将粉尘在尘源点进行处理,避免其扩散、飞扬,是矿井防尘的主要任务。

(2)采掘工作面防尘措施

1、采掘工作面均采用湿式打眼作业,并配合喷雾洒水,放炮用水炮泥等防尘措施。

2、采掘工作面装煤(岩)前对爆堆进行洒水,湿润爆落的松散煤〈岩体),减少装煤(岩)时的产尘量。

3、冲洗巷帮,清扫巷道中的沉尘。

掘进工作面放炮后恢复工作前,人工从工作面风筒出口以外1m处,对着巷道逐步向里冲刷巷道的两帮、顶板及支架等,一直冲洗到工作面为止。

做好综掘机供水喷雾系统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

另外对转载,地面筛选破碎等有煤尘堆积的地点应定期清扫,喷雾洒水。

对清洗后的落地煤尘均装车运出。

4、巷道壁刷浆

用石灰水掺少量水泥喷洒在巷道周壁上,使煤尘团结,避免煤尘飞扬。

5、通风除尘

稀释和排出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积累。

保证通风断面,控制风流稳定保证合理的排尘风速,排除采掘工作面及井巷中的浮尘。

通风除尘过程中,应防止排尘风速过高引起落地粉尘的二次飞扬。

6、个体防护

所有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都必须佩戴防尘口罩,使佩戴者能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防止吸入呼吸性粉尘。

(3)消防、洒水

1、水源及升压降压装置

矿井消防洒水水源主要利用那日所提供的自来水和井下排水,井下水排至地面沉淀池,经沉淀去除悬浮物后,进入储水池,在储水池内经二次沉淀,并加药消毒后,供井下消防洒水。

预测井下小时排水量小于10m

不能够满足矿井消防、洒水需要,补足部由自来水作为补充。

储水池建在行政生活区北侧,容量300m

地面水通过管路的静压能够满足消防、洒水水压的要求。

从地面水池到井底的给水干管每隔50m设一闸阀用于控制水压。

地面储水池为混凝土结构,地下式。

除尘供水的水质要求是:

悬浮物含量不大于150毫克/升,悬浮物粒径不大于O.3mm,PH值为6-9,大肠杆菌不大于与3个/升。

对消防洒水水质,每月应进行一次化验,保证水质要求。

2、消防、洒水路布置

井下在运输大巷、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等巷道铺设洒水管路。

供水管网从敷设电缆、水管巷道送入井下,经主要运输辅助运输大巷到达井下消防洒水点和采掘工作面及其洒水点,形成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从地面高位水池到主井筒、井下大巷的管径为75mm,其它洒水点的管径均为50mm。

均用钢管。

井下洒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闸阀和三通接水口。

井下洒水点主要有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转载点、皮带转载点等处。

3、消防洒水用水量

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量按一个喷雾器在压力为1.5Pa。

洒水量按3.2L/min计算,喷头11个,备用系数取1.5,则井下防尘洒水量为G=3.2×11×1.5×60=3168L/h。

考虑井下其他洒水,则井下洒水总用水量为6m

/h左右。

井下其他洒水量3m

/h。

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量49m

/次。

三、防爆措施

防爆措施包括防止浮游煤尘发生爆炸的措施和防止沉积煤尘次飞扬起来参于爆炸的措施。

(1)清除井巷中积尘

l、清扫并运出巷道中积聚的煤尘

对井下煤尘易堆积的老道,如运输大巷、运输顺槽及转载点附近等有煤尘堆积的巷道,定期清扫煤尘,并将煤尘运出地面。

2、冲洗巷壁

定期冲洗主要回风巷、采掘工作面附近,以及其它属于需清扫巷道处,用水将沉积于巷道周边的煤尘冲掉并运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时沉积在巷道周边的煤尘被扬起参于爆炸。

3、巷道刷浆

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喷洒主要运输送、回风道、冲刷、湿润、固结煤尘,并改善井下环境。

(2)撒布岩粉

1、对岩粉的要求和岩粉原料

撒布的岩粉必须符合:

①可燃物的组分不得超过5%。

②游离二氧化硅的组分不得超过10%,不含砷,五氧化二磷不超过O.01%。

③岩粉的粒度必须全部小于O.3mm(通过50目筛),其中70%以上小于O.075mm(通过200目筛),呈浅色。

井下撒布的岩粉原料,采用当地的风积沙。

2、对岩粉量的要求

岩粉的最低撒布量应使煤尘和岩粉的混合粉尘不燃物含量不得低于80%;巷道的所有表面钮括顶、帮、底以及背板后侧暴露处都用岩粉覆盖;撒布岩粉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300m,如果巷道长度小于300m时,全部巷道应撤布岩粉。

3、撒布岩粉的地点

①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和回风顺槽。

②集中大巷、集中回风大巷。

③掘进巷道。

4、岩粉撒布方法和撒布周期

撒布方法为人工撒布,但撒布人员必须在上风侧。

撒布岩粉的巷道,对巷道中的煤尘和岩粉的混合粉尘,在距离采掘工作面300m以内的巷道每月取样化验一次,距离采掘工作面300m以外的巷道每三个月取样化验一次,如果可燃物含量超过规定含量时,巷道内应重新撒布岩粉。

(3)消除引燃煤尘爆炸的火源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消除明火的规定

①消除井下明火。

②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③主副井口、风井井口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严禁烟火和明火取暖。

④井下禁用电炉,井下和主副井口附近不准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附近从事上述工作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

⑤井下发生煤层自燃发火时,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

2、防止瓦斯积聚和燃烧爆炸

瓦斯灾害预防措施见另外论述。

3、消除放炮时产生的火焰

①加强火药管理,对火药要定期检查,失效、变质的火药必须妥善处理,不准使用。

②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许用电雷管。

③、爆破时炮眼的清除、装药、雷管、封泥以及放炮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④禁止放糊炮和明炮。

⑤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4、消除电气火源

①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

②井下必须使用防爆型照明灯具。

③井下一切防爆电气设备、电气装置中任何零部件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不许使用。

④井下不准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

⑤电缆悬挂高度,不应因受到撞击时掉到车辆运行道上。

⑥电缆连接和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要符合防爆规定。

⑦井下必须使用防爆型电话、信号装置及自动闭锁装置。

⑧井下严禁打开矿灯进行修理。

5、消除其它火源

①防止金属强烈碰撞产生撞击火花。

②电缆、导风筒选用具有抗静电,难燃等安全性能的产品。

四、隔爆设施

(1)本矿井开采的煤层五煤尘爆炸性,设计在集中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集中回风大巷、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内设置隔爆水棚。

(2)隔爆水棚

1、水棚基本要求

水棚是由水棚架与巷道顶部充满水的水槽棚组成,当发生爆炸时,冲击波将水棚震翻及破裂,水被泼洒出,形成水幕并充满整个巷道,以此抑制熄灭接踵而来的火焰,阻止爆炸传播。

水棚架设高度不小于1.8m,棚距1.2m,第一排水棚距工作面的距离保持在60—200m,水槽边与巷道壁、支架、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O.1m,每一处水棚区的总长度主要水棚不小于30m,辅助水棚不小于20m,水棚应设在巷道的直线部分。

2、水棚的选型

主要隔爆水棚使用GS80-4A水槽,设计水量80L。

辅助隔爆水棚使用GS40-4A水槽,设计水量40L。

GS40-4A

GS80-4A

上平面只寸(mm)长×宽

570×390

760×470

下平面只寸(mm)长×宽

510×350

7004×10

净高(mm)

210

260

设计水量(L)

40

80

3、每平方米巷道所需水量

主要水棚水量400L/㎡,辅助水棚水量200L/㎡。

4、水槽布置及数量

①总水量

G=g×s

式中:

G—总水量,L;

g—每平方米巷道所需水量,L/㎡

S—巷道断亩面,㎡。

②单架水栅水量

Gn=SnL=O.5×H(B1+B2)L

式中:

G—单架水棚水量,㎡;

Sn—水槽净断面,㎡;

L—水槽平均净长度,m;

H—水槽盛水高度,m;

B1—水槽净上宽,m;

B2—水槽净下宽,m;

③水棚架数

n=G/(Gn×1000)

式中:

n—水栅架数,个。

④水棚区长度

L=nc

式中:

L—水棚区长度,m;

C-一水棚间距,㎡。

⑤水棚水量及布置地点

水棚水量及布置地点见表2

5、水棚给水系统

水棚采用巷道中的消防洒水管路系统补水,在水棚附近由于消防洒水管路上设阔阀,接胶管供水。

隔爆水棚水量及布置地点

分类

布置地点

巷道净断面

(㎡)

总水量

(L)

单架水

棚量(L)

数量

(架)

水棚区

长度(m)

说明

主要

隔爆

水棚

集中运输大巷

8.70

3480

80

44

88

辅助运输大巷

8.70

3480

80

44

88

总回风大巷

7.36

2944

80

37

74

小计

123

246

辅助

隔爆

水棚

101运输顺槽

7.8

1560

40

39

78

101回风顺槽

7.8

1560

40

39

78

209掘进运输

7.8

1560

40

39

78

210掘进回风

7.8

1560

40

39

78

小计

156

312

合计

279

558

五、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

(1)水防尘系统简介

本矿原煤由井下运至储煤场,由装载机装汽车外运,原煤储装过程中是产生煤尘的主要尘源。

生产系统防尘简介:

水源由地面300m

的消防水池静压进入地面洒水管网,在原煤卸载点设自动喷雾装置,在储煤场设置半环型洒水管网,安装喷雾洒水装置。

(2)防尘措施及装备

生产系统及辅助设施防尘措施及装备如下:

在卸载处,转载装载点等易产生煤尘的垃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水管采用DN25镀锌钢管,喷雾喷头采走武安-4型,压力胶管采用DN25,在储煤场利用半环形管网视煤尘情况定时洒水,储煤场周围种植草木绿化,以防风防尘。

井上、井下容易产生粉尘的场所均采取了防尘、降尘及个体保护措施,并配有专职防尘人员及防尘监测设备,有效地控制了空气中粉尘的浓度,达到了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