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苏教版.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苏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苏教版
厘米和米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材例题先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一根线本来是弯曲的,捏住两端拉直了就是线段”来形象地说明线段的特征;然后介绍线段出现在哪些地方,寻找物体的边缘,感受线段的存在;接着通过把正方形纸对折,说明折痕也是线段,通过操作对折出比图中更长的线段和更短的线段,引出“线段是有长短的”;最后教学用直尺画线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上课前,给大家发了一小根毛线,今天的学习就从这跟毛线开始。
请将毛线摆在桌子上,来观察:
这跟线是什么形状的?
演示:
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就由弯曲的变成什么样的?
(板书:
直的)
大家看: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板书:
线段)今天就来认识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演示:
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问:
线段有几个端点?
(板书:
两个端点)
把线松开,提问:
这还是线段吗?
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一端和中间,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
这是线段吗?
3.认识线段的图形。
怎样把线段画下来?
演示:
先画一条直的线,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看看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5.找身边的线段。
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能找到很多线段呢,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提问:
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虽然没有标出来,但线段的端点都是存在的。
)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你能找一找吗?
6.折线段。
线段就在我们周围,看这样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打开,这样的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条线段。
(演示)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也能像这样折一折吗?
小组内交流,请左边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右边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
折完后在小组里比一比。
引导:
在比较中让学生看到对角折的那一条是这两纸上最长的一条线段。
通过比较发现,得出结论:
线段有长有短。
动手拉拉看。
举起你拉直的毛线。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提问:
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指名说、小组互相说。
学生拿着书上来指一指。
(请每组中间的同学折)
第二板块——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
线段有哪些特点?
(说明:
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3.介绍:
在众多的工具中,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
用直尺画线段的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
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
(师边说边示范)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
2.“想想做做”第2题。
这些图形认识吗?
说一说,它们其实就是由线段围成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接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
问:
连接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
说明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4.“想想做做”第4题。
问:
什么是“连接每两点”?
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
提问:
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
5.“想想做做”第5题。
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指名做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学生独立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订正。
学生试着画。
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集体交流、尝试归纳。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第2课《厘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本课时学习厘米的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教材首先要求学生量出课桌的长度,其意图就让学生体会长度是可以量出来的,借助不同的工具或方法测绘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揭示“可以用尺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接着教材让学生借助直尺感知1厘米实际长度以及厘米的字母表示,用两根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找出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认识2厘米、5厘米、10厘米在直尺上的长度,强化对1厘米的感知。
然后教学量长度,让学生根据物体、线段,观察是如何利用直尺的,从而掌握量长度的基本方法,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提供知识基础。
最后教学画线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画法“从0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及其字母表示,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初步学习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铅笔。
学生:
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复习引入。
1.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
2.学生测量。
3.汇报测量结果。
4.讨论:
⑴为什么你们测量结果中得到的数会不同呢?
⑵如果你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5.因此,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单位的工具是什么?
(尺子)刚才有学生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度,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
今天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作单位。
(板书课题:
厘米的认识)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为“一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
第二板块——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⑴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
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
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⑵看刻度回答:
“0”在哪里?
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
1到2是几厘米?
3到4呢?
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
从0到10呢?
⑶请用食指、拇指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
⑷请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画出它们的长度。
2.教学量一量。
⑴出示一支铅笔。
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⑶想一想:
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
不对齐行吗?
⑷小结:
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的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⑴你会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吗?
⑵反馈: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从哪儿画到哪儿?
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观察。
独立思考。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生独立思考回答。
打开书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讨论交流画法。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哪种量法对。
学生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⑴提问:
红线长几厘米?
是整厘米数吗?
那么它接近几厘米?
为什么?
蓝线呢?
为什么接近8厘米?
⑵小结:
在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想想做做”第4、5题。
量好后填在书上。
5.“想想做做”第6题。
可以从0刻度线量起,也可以从其他刻度线量起。
6.“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动手画,同桌互相检查。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同桌讨论交流。
生独立思考回答。
学生独立练习。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这节课的什么内容最感兴趣?
学生集体交流、尝试归纳。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第3课《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教材利用学生对厘米的已有认识,告诉学生: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来作单位;介绍米尺,说明它的长度是1米,并介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学写1m。
接着组织学生感知1米的概念。
借助铅笔、人的身体、课桌的长等物体与米尺进行比较,丰富学生对1米的认识。
让每一个学生张开两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并找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的长度是1米的。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米尺思考1米=()厘米,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有多长以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
米尺。
学生:
米尺。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复习引入。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提问:
你能量一量操场的长吗?
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比较繁琐,需要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
量一量,我们的教材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第二板块——探究新知。
1.认识长度单位“米”。
⑴出示米尺。
介绍:
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⑵米同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你猜猜是哪个字母?
指出: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板书:
米1m)
2.认识1米有多长。
3.认识1米=100厘米。
观察米尺,你能找到其中1厘米的长度吗?
同桌合作,指出1厘米。
数一数米尺中有多少个1厘米。
提问:
1米是多少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小结:
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4.量一量。
⑴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交流测量的方法及注意点。
指出:
应从物体的一个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用尺子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提示学生在量好的1米处作记号,帮助学生在量2米的时候找到开始的端点。
⑵量一量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师生合作,学生观察,交流结果,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
⑶出示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复习比划1米的长度,让学生用两臂张开的长度简单估测,然后分组测量长度单位。
提问:
你说估计的长度和实际长度接近吗?
告诉学生,要先在头脑中思考大约有几个1米。
观察。
独立思考。
活动⑴:
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的直观认识,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的直观认识。
交流量的结果。
活动⑵:
同桌合作,张开两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
用米尺互相测量,使比划出的长度更接近1米。
活动⑶:
小组讨论,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全班交流。
先估计,再测量。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
1.提问: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2.完成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⑴量身高,教师示范,然后同桌合作,交流各自的身高比1米多多少厘米?
⑵量一庹的长度,同桌合作,说说大约长1米几厘米。
3.完成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交流题意:
拔河绳长25米,消防救生绳比拔河绳长5米。
生:
用拔河绳的长度加上5米,就是消防救生绳的长度。
4.完成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师:
读题,结合图上信息说说你知道什么。
(小明要走85米,小红要走两段64米和30米。
)
师:
你知道小红要走多少米吗?
生口答:
64+30=94(米)。
小明走的路近。
学生交流。
指导学生把1米和多出的厘米数合起来读表示自己的身高。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算式:
25+5=30(米)。
提醒学生写好单位名称。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1.认识了米。
(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
)
2.通常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第4课《练习十》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学生已认识了线段,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简单了解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本课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比较,使学生能够掌握1米和1厘米的概念并能用估测的方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解决有关长度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达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光盘,长方体、正方体多个。
学生:
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几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板书课题。
)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提问:
这是什么?
(线段)
2.师:
你知道线段的特征吗?
3.让学生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
学生回顾、总结线段、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画线段。
第二板块——巩固练习。
1.提问:
长度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2.1米等于多少厘米?
3.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说说用什么单位合适。
提问:
为什么床的长和旗杆的高要用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则用厘米作单位。
4.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了解学生的正确情况和错误原因。
5.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3题。
提问:
你认为哪条线段长?
量一量,结果怎样?
通过刚才的猜测,你想说点什么?
教育学生,不能光凭主观判断,要通过实践检验。
6.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7题。
师:
出示表格,先估计,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填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纠正。
交流,出示个别估计误差比较大的结果,全体比划体验。
7.出示第66页“练习十”第4题。
指名读一读,然后解答,交流。
8.出示第66页“练习十”第5题。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目的信息,算出红红和明明的身高。
指出:
明明的身高,只要比92大又比98小的数都是有可能。
因此他的身高可能是93、94、95、96、97厘米。
9.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6题。
先分别出示如图所示的三种物体(一个正方体、两个长方体),说说它们的名称。
让学生说一说三个物体的高度(厚度)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将这些物体按一定顺序进行堆放,让学生算算它们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10.动手做。
⑴教师提出要求,量长方形纸的4条边。
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
⑵在长方形纸上,任意折出痕迹。
折三次,交流。
⑶怎样折,折痕最长?
学生交流,探究学过的知识要点,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练习题。
第三板块——课堂小结【目标5分钟】
提问:
我们复习了什么?
回答:
线段的特征;1米=100厘米;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第5课《我们身体上的“尺”》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部分的活动,一是认识“身体”尺,二是用“身体尺”量。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参与测量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充分发挥“身体上的尺”的作用,从估量入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2.学生通过随身携带的“尺子”,进行比较观察可以提高估算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身体上的尺。
教学准备:
教师:
米尺教学光盘。
预习作业设计:
一块橡皮长3()学校大楼高15()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故事导入,激发度量兴趣【目标1,5分钟】
还记得《阿福的新衣》的故事吗?
在故事中说的老裁缝和小裁缝用“拃”量顾客的身长、袖长做衣服闹出了大笑话。
其实用“拃”量是一种很好的估算方法,它是我们身体上的一种尺。
我们身体上的尺,可以随身带着,随身可以用,在估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呢。
你想不想试试?
学生自己尝试。
第二板块——认识“身体尺”【目标1、2,15分钟】
1.你知道“身体尺”是哪些了吗?
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2.同桌之间互相量。
一拃、一步、一庹、一脚有多长。
3.想一想:
1米大约有“几拃”“几步”“几庹”长。
用米尺量一量。
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自己量一量。
同桌交流。
第三板块——用“身体尺”量【目标1、2,12分钟】
1.思考:
你选择哪种“身体尺”量课桌的长?
量黑板、教室的长呢?
(1)课桌的长,可以用来拃量。
(2)黑板的长,可以用来庹量。
(3)教室的长,可以用步或脚来量。
2.学生分组活动,用“身体尺”量教室里的物体。
学生动手量一量,说一说自己量的结果。
想一想:
在量的过程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3.汇报交流。
“我们组量了窗台长18拃,长度大约是180厘米。
”
“我们组量了黑板长3庹,大约长4米。
”
……
学生说说测量哪些物体。
学生活动后交流。
第四板块——课时总结,课外延伸【目标1、3,8分钟】
1.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总结:
“”“”“”“”是我们身体上的尺,我们天天带着,以后在估量物体长度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用一用。
2.课外延伸
(1)想一想:
还有其他“身体尺”吗?
(2)举例:
一个人的身高相当于7个脚长。
围绕大拇指两圈半的长度等于手腕的粗细。
颈的两周等于腰粗。
两肩的宽为头高的两倍。
学生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