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11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docx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

实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聚合物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特点、试验速度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意义,熟悉它们的测试方法;并通过测试应力—应变曲线来判断不同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

为了评价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用等速施力下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进行描述。

所谓应力是指拉伸力引起的在试样内部单位截面上产生的内力;而应变是指试样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相对其原尺寸的相对形变量。

不同种类聚合物有不同的应力—应变曲线。

等速条件下,无定形聚合物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的α点为弹性极限,σα为弹性(比例)极限强度,εα为弹性极限伸长。

在α点前,应力—应变服从虎克定律:

σ=Έε

式中

σ——应力,MPa;

ε——应变,%;

Ε——弹性(杨氏)模量(曲线的斜率),MP。

曲线斜率E反映材料的硬性。

Y称屈服点,对应的σy和εy称屈服强度和屈服伸长。

材料屈服后,可在t点处,也可在t′点处断裂。

因而视情况,材料断裂强度可大于或小于屈服强度。

εt(或εt′)称断裂伸长率,反映材料的延伸性。

从曲线的形状以及σt和εt的大小,可以看出材料的性能,并借以判断它的应用范围。

如从σt的大小,可以判断材料的强与弱;而从εt的大小,更正确地讲是从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可判断材料的脆性与韧性。

从微观结构看,在外力的作用下,聚合物产生大分子链的运动,包括分子内的键长、键角变化,分子链段的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对位移。

沿力方向的整体运动(伸长)是通过上述各种运动来达到的。

由键长、键角产生的形变较小(普弹形变),而链段运动和分子间的相对位移(塑性流动)产生的形变较大。

材料在拉伸到破坏时,链段运动或分子位移基本上仍不能发生,或只是很小,此时材料就脆。

若达到一定负荷,可以克服链段运动及分子位移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运动就能发生,形变就大,材料就韧。

如果要使材料产生链段运动用分子位移所需要的负荷较大,材料就较强及硬。

图1无定形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结晶型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结晶性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三个区域,如图2所示。

(1)OC段曲线的起始部分,近似直线,属普弹性变形,是由于分子的键长、键角以及原子间的距离改变所引起的,其形变是可逆的,应力与应变之间服从胡克定律。

(2)微晶在c点以后将出现取向或熔解,然后沿力场方向进行重排或重结晶,故σc称重结晶强度,它同时也是材料“屈服”的反映。

从宏观上看,材料在c点将出现细颈,出现细颈现象的本质是分子在该处发生取向结晶,使该处强度增大。

随着拉伸的进行,细颈不断发展,至d点细颈发展完全,此阶段应力几乎不变,而变形增加很大。

(3)dt段被均匀拉细后的试样,分子进一步取向,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直到断裂点t,试样被拉断,t点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即抗拉强度或断裂强度σt,是材料重要的质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σt=P/(b×d)(MPa)

式中P——最大破坏载荷,N;

b——试样宽度,mm;

d——试样厚度,mm;

断裂伸长率εt是试样断裂时的相对伸长率,εt按下式计算:

εt=(F-G)/G×100%

式中G——试样标线间的距离,mm;

F——试样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

对于结晶聚合物,当结晶度非常高时(尤其当晶相为大的球晶时),会出现聚合物脆性断裂的特征。

总之,当聚合物的结晶度增加时,模量将增加,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也增加,但屈服形变和断裂形变却减小。

聚合物晶相的形态和尺寸对材料的性能影响也很大。

同样的结晶度,如果晶相是由很大的球晶组成,则材料表现出低强度、高脆性倾向。

如果晶相是由很多的微晶组成,则材料的性能有相反的特征。

另外,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化学交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有化学交联时,聚合物分子链之间不可能发生滑移,粘流态消失。

当交联密度增加时,对于Tg以上的橡胶态聚合物来说,其抗张强度增加,模量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

交联度很高时,聚合物成为三维网状链的刚硬结构。

因此,只有在适当的交联度时抗张强度才有最大值。

综上所述,材料的组成、化学结构及聚集态结构都会对应力与应变产生影响。

即使是同一品种,由于它们的交联度、结晶度、增塑剂含量及分子量的大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另,不同的测定条件(试验温度和试验速度)对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也有很大的影响。

塑料属于粘弹性材料,它的力学松弛过程不仅与试验温度有关,且与时间即试验速度有关。

当升高温度时,分子链段的热运动增加,松弛过程进行得较快,在拉伸试验中就表现出较大的变形和较低的强度。

而当减慢拉伸速度时,使外力作用时间延长,即松弛过程进行得较快,在拉伸试验中就表现出较大的变形和较低的强度。

但不同的塑料其影响程度不同。

归纳各种不同类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如图3所示。

应力—应变实验所得的数据也与温度、湿度、拉伸速度有关。

因此,应规定一定的测试条件。

图35种类型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a)软而弱;(b)硬而脆;(c)硬而强;(d)软而韧;(e)硬而韧

三、实验仪器、用具及试样

1、采用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生产的WDT-20KN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整机示意图见图4。

2、游标卡尺一把。

3、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无定形聚苯乙烯(PS)标准试样,拉伸样条的形状(双铲型)如图5所示。

试样表面应平整,无气泡、裂纹、分层及机械加工损伤等缺陷。

L——总长度(最小),150mm;

b——试样中间平行部分宽度,10±0.2mm;

C——夹具间距离,115mm;

d——试样厚度,2~10mm;

G——试样有效距离,50±0.5mm;

h——试样端部宽度,20±0.2mm;

R——半径,60mm。

图4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整机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准备两组试样,每组三种样条(HDPE、PP、PS或SBS/PS),每组的拉伸速度不同:

A组25mm/min,B组50mm/min。

1、熟悉万能试验机的结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万能试验机操作面板见图6。

图6万能试验机操作面板

A、显示窗

“负荷”显示窗显示负荷值;“变形”显示窗显示变形值;“速度”显示窗显示当前横梁位移速度值;

B、指示灯

“拉伸”、“压缩”、“弯曲”等指示灯指示试验类型;“运行”指示灯在试验过程中闪烁;“等待”指示灯在试验结束后等待继续实验时闪烁,在待机状态与实验过程中不亮;“电机告警”指示灯指示电机告警状态;“上升”与“下降”指示横梁位移方向;“上限位”与“下限位”指示限位开关状态;“过载保护”与“撞车保护”指示横梁负荷保护状态。

2、用游标卡尺量样条中部左、中、右三点的宽度和厚度,精确到0.02mm,取平均值。

试样应编号,标出有效距离50mm和夹具间距离115mm。

3、实验参数设定

接通电源,启动试验机按钮,启动计算机;

双击桌面上“MCGS环境”进入系统主界面;分别点击“试验编号”、“试样设定”、“试样参数”、“测试项目”等按扭,设定参数。

设定试验编号;注意试验编号不能重复使用;

试样设定:

试验类型:

拉伸

横梁方向:

向上

横梁速度:

25或50mm/min

变形测量:

横梁位移

试验结束条件:

当负荷降到20%(最大)时

传感器选择:

下空间20000N

曲线选择:

负荷-形变;

设定试样参数:

板材、宽度、厚度

标距:

50

每批数量:

3;

测试项目:

最大负荷点、断裂点、断裂伸长率;

装夹试样:

点击黄色三角形升降键将横梁运行到适当的位置,将样品在上下夹具上夹牢。

夹试样时,应使试样的中心线与上下夹具中心线一致。

4、试验:

点击负荷清零和变形清零,点击开始试验,进行拉伸试验,观察拉伸过程的变形特征,直到试样断裂为止,记录试验数据;

5、结果分析:

点击主界面的“分析”,进入曲线分析界面,手动分析时,在分析结果区域中用鼠标左键双击对应的字母,然后在对应的曲线处单击,便可显示对应的数据,要想取消某一分析点,可在分析结果区域中,用鼠标左键双击对应的字母,然后双击鼠标右键即可;

6、改变速度,重复做第二组试样。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集中精神听指导老师讲解,操作试验机时,认真细致,注意安全。

2、夹具安装应注意上下垂直在同一平面上,防止实验过程中试样性能受到额外剪切力的影响。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

2、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做好原始记录。

4、详细记录拉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变形情况,表面及颜色变化,断裂情况及断面情况等)。

5、根据实验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评价测试材料(HDPE、PP、PS或SBS/PS)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征参数,判断材料的强弱、软硬、韧脆,说明材料的大致用途,并简要分析不同的高聚物,不同的测定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七、预习要求

1、搞清实验原理;

2、了解万能试验机结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来实验室进行)。

3、写好预习报告,准备记录表格。

八、实验记录参考表格

实验名称:

实验设备名称及型号规格:

试样名称实验温度湿度日期

试样编号

样品

宽度

b/mm

样品

厚度

d/mm

样品面积

/mm

拉伸

速度

mm/min

拉伸强度

MPa

屈服载荷

MPa

断裂载荷

MPa

断裂伸长率/%

备注

 

思考题

1、如何根据聚合物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来判断材料的性能?

2、在拉伸实验中,如何测定模量?

3、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会随拉伸速度的改变而变化吗?

为什么?

4、结晶聚合物(如PE)与无定形聚合物(如PS)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

塑料与橡胶呢?

实验2塑料冲击强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塑料冲击强度概念的理解;

2、熟悉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测试原理,掌握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方法及其结果处理;

3、了解测试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冲击实验是在冲击负荷的作用下测定材料的冲击强度。

在实验中对高聚物试样施加一次冲击负荷使试样破坏,记录下试样破坏时或过程中试样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即得到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是高分子材料的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可评价材料的抗冲击能力,判断其脆性和韧性程度。

冲击实验的方法很多,根据试样的受力状态不同,可分为摆锤式弯曲冲击(简支梁冲击GB1043和悬臂梁冲击GB1843)、拉伸冲击和剪切冲击,本实验采用简支梁冲击GB1043方法,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

图1简支梁冲击实验工作原理示意图

实验设备为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如原理图),本试验机的基本构造由机身、试样支座、冲击摆、测量装置及操纵机构五部分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把摆锤抬高置挂于机架的扬臂上以后,此时扬角为α,如图所示,它便获得了一定的位能。

当摆锤自由落下,则位能转化为动能将试样冲断。

冲断试样后,摆锤仍以剩余能量升到其一高度,升角为β,在整个冲击试验过程中,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试样所消耗冲击能量按下式计算:

E=Pd(cosβ-cosα)

式中:

Pd—冲击摆摆力矩(常数)

α—冲击摆摆锤扬角

β—冲击实验后摆锤升起的角度

本实验机中由于摆的冲击常数Pd、冲击前摆锤扬角均为常数,因此只要测出冲断试样后的摆锤升角,即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试样冲断时所消耗的能量来,本实验机刻度盘的刻度就是根据上述原理进行计算的,因此我们实验时就可以直接从刻度盘中读出冲击能量。

注意,本公式只适用于最大冲击能量大于5焦耳。

三、实验设备、用具及试样

1、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