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393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docx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

保定人,你了解保定的文化吗?

[转]

2009-12-1612:

32:

24来自:

(正在画鱼!

众所周知,保定市在河北省的文化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作为百年文化古城,保定市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各项文化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身处保定,我们对保定文化领域内发生的变化是否了解呢。

我们不求了若指掌,但如果一个保定人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不清晰、无动于衷,那么我敢说,他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保定人。

前段时间,闲来无聊,漫步街市,琳琅满目的商行中时不时闪现一些带有文化气息的店面门头。

突然感觉,其实保定市每一寸土地上都被其独有的浓厚的文化所浸润和滋养。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保定人,你一定想保定是我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的牵挂,她的文化是哺育我成长的精神食量,是渗透在灵魂中的蜜汁琼浆,我怎能不想知道她的模样。

而作为一名生活在保定的外地人,也想踱进到这浓郁的文化殿堂之中,得到熏陶,得到滋补。

这才是最亲密的接触,也是最真实和确切的融入。

抛砖引玉。

我将最近几天和前段时间所获得的一些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发到这里。

希望更多朋友参与进来,让我们集合所有的力量,展示美丽可爱的保定吧。

——“小道消息”我的家,“文化保定”我爱她。

首先看看我们的书画艺术——

  保定的美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汉墓中发掘出的大量造型精湛、工艺奇巧的文物中,可见当时艺术水平的高超。

元、明、清以来,保定的著名画家有田汉卿、王朴、金百陶、谢签礼、吴焕彩等,颇有名气,民初又有姚丹坡、姚锷、姚兆化祖孙三人,皆以书画名重一时。

石刻名作则有无署名的“棉花图”。

“莲池书院名家法贴”对保定书法界影响极大。

而最杰出的书法家代表则是曾任莲池书院院长的张裕钊。

他因书艺绝俗,致使日本学者慕名渡海前来就学,遂使张裕钊的书法艺术在日本发扬光大,成为当今日本书道界重要的一大流派,从者达万人。

  抗日战争前,保定还曾建立过“莲池画院”,主持人朱迈群擅长花卉,画师张和庵名震京津。

画家范学礼等高手为行家所推崇。

  解放后,保定市也涌现了一大批书画家。

著名画家韩羽先以漫画著称于世,后以戏画名冠海内外,被誉为“南关(关良)北韩”。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

祖籍保定的著名画家主要有梁黄胄等人。

当代书画家更是数不胜数,名人名作曾出不穷。

当然,目前书画届所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一度出现止步不前的尴尬局面,甚至到了前途渺茫不知路在何方的境地。

书画市场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

据我所知,保定市区内文化市场主要有两处,一个是城隍庙,另一个是天威中路。

还有一些零散店面分布在保定市的角角落落。

文化市场成为书画艺术发展的推动力,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过多的依靠市场的力量,也必然给书画艺术沾染上不良的商业气息。

矛盾总是存在的。

我们期待保定书画艺术的长足进步。

红楼石狮,传统艺术于门面彰显无遗。

进到城隍庙第一眼就看到了它。

青砖碧瓦,据说这里可是保定市最大的书画艺术店了。

我忍不住进去走了一圈,呵,门面不大,里面不小,书画商品应有尽有。

书画商店相互映照,一条街便都被浓郁的翰墨清香所弥漫了,走在中间,仿佛心绪也豁然开朗起来。

前几年笔者在深圳和广州走访画廊时候的情形似乎再现,仿佛看到一名手持画笔正在安静作画的姑娘,眼睛里满是山清水秀、天高云淡。

这便是都市人对于自然的某种向往吧。

文化市场也要与国际接轨,似乎成为目前国内书画艺术常常提到的热点。

我们不再局限于画廊和画社,我们要有自己的跨国公司才好呢。

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体现它们真正的价值,是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目标吧。

易水砚,也是河北的名牌了。

闯一块牌子很难,守住一块牌子更难。

不创不守,你给子孙留下什么呢?

衷心期望保定有更多的文化名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大拇指往外一摆,说,看,这就是我们的保定!

你说那该有多好啊!

发掘一个城市的文化,从地名可见一斑,不管是高雅与否都是文化的体现,都能反映某一段时间的历史风貌或人们的生活状况。

说几个一时想的起来的地方,出了大西门,护城河边上是花椒园街,不太记得路南和路北的是不是都叫这个名,但这个花椒园是不是就是很久以前的场景,从记事这里便是菜市场和花鸟鱼虫市场了;再往前到走到十字路口,有人管它叫十字街,实际上南北两侧分别叫做金台驿街和黄花馆街,金台驿便是由元初张柔建保定城时的金台驿站而来,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开始把金台用作旅社饭店或这一带的泛称,却鲜有人知这里曾是历史上一度繁荣的金台驿站;而黄花馆的由来从没见过有关的介绍,而近年竖起的街道牌子上写的是“皇华馆”,不知是确有其地,还是类似民国初期美化街名被谐音化了,亦或是历史上曾有个黄花馆或皇华馆,至于做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

保定文化的确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但保定的弘扬,发展工作做的却不是很理想。

在这座城市中体现得不多,好像总是不好意思宣扬,如果其他城市只有保定的十分之一,他们也会大书特书。

当金在脸上贴。

从戏曲到电影——浏览保定文化艺术的波澜和壮阔

说实话,初来保定之时,对于保定印象最深的还是古朴典雅、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

如此世外桃源般的表象下面到底蕴藏了多少神秘而渊源的历史,我并不十分清晰。

最早知道保定,应该还是小时候刻在脑海里的那些抗日题材的影片——《小兵张嘠》、《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等。

直到今天,抱着对保定文化的浓厚兴趣抑或是好奇之心,我才慢慢翻卷保定的艺术宝典,细细品味其中的浓郁醇香或清丽纯净。

说到戏曲,有人曾做过统计,保定地方剧种大约16种,包括了河北梆子、保定丝弦、老调、高腔、北昆、哈哈腔、定州大秧歌、上四调、横岐调、新颖调、十不闲、诗赋弦、蹦板调、贤寓调、新城小秧歌、保定皮影等。

自宋代(有人说是金代)张柔建城,戏曲便在保定兴隆起来,从北魏的杨炫之、郦道元,直到元代的关汉卿、王实甫、吴弘道等中国古代戏曲名家,声名显赫。

保定戏曲一直走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前列。

河北梆子最早起于保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著名的河北梆子老艺人田际云,王玉磬、张惠云、田春鸟等等都是保定人。

他们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保定从来不缺少艺术大家。

回首中国百年电影史,1949年到1966年17年间,可是说是保定电影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这期间,《新儿女英雄传》、《红旗谱》、《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狼牙山五壮士》、《烈火金刚》、《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等十余部作品,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的生活和观念。

至今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代电影也不乏推陈出新之作,《红衣少女》、《哦,小雪》、《同在蓝天下》、《妈妈要我出嫁》,当然还有保定人最为熟悉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昭示着保定电影的未来。

而大量戏曲和电影的背后的保定作家群,则为保定戏曲和电影事业默默奉献着,这里有我们熟知并喜爱的诸如李英儒、冯志、梁斌、徐光耀、铁凝、邢野等。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家乡戏”,或称之为“省剧”。

河北梆子脱胎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

这种外地输入的声腔,经河北人民按照自己的语言音调、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进行改造、培育后,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河北梆子。

最早一支河北梆子在保定定兴一带活动,成为保定的骄傲。

响九霄、崔灵芝、小香水、金钢钻、秦凤云、贾桂兰、刘香玉、金宝环等都是河北梆子著名演唱艺术家。

据说,河北出生的当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东光人荀慧生、高阳人盖叫天、南宫人尚小云等,早年都曾为梆子演员。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端着枪,慢慢装上那颗子弹,那颗曾经沾满孩子献血的子弹,“砰”带着仇恨射进鬼子的胸膛……

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幕依然牢记脑海,无法忘记的还有此时有些感动的心情,真想说,谢谢你电影,谢谢你保定。

最遗憾的是,我至今没有去狼牙山看看,一是工作繁忙,二是工作繁忙。

为了生存,我们遗失了多少感动,遗失了多少心情呢。

好在电影可以帮我们……

小嘎子,少年英雄的故事一直伴随我成长。

小时候最喜欢扮演的好人坏人游戏,这个电影可是最真实可靠的素材,一切照搬照演,不能更改。

想想那时候,童趣无邪。

童年总是可追忆的。

银环的笑声回荡在耳边。

小时候最喜欢看她漂亮的眼睛,坚强和温柔集于一身。

对了,她姐姐叫金环。

年少时憧憬着何时才能亲眼见见那些电影里的漂亮少女,那可是一辈子的幸福了。

等到长大了,见得多了,才知道其实他们也都是平头百姓的模样,也喜欢平静的生活。

《红衣少女》勾起过多少少年的悸动?

只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才明白。

地道的保定方言,演绎一段充满笑声的故事,笑完之后又是深深的感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呵,初来保定那会儿,满大街都是它的招贴画和海报。

这可能是冯巩导的第一步片子吧。

我没有考证。

电影,就这样与保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什么时候,我也导一部片子?

开玩笑的。

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导演,都在导演自己的生活。

谁说的这话来着?

要出门吃饭了,下次见:

)))

哎,刘好,你等等,拉我一程~~

《红衣少女》是根据河北保定作家、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而成的,所以与保定的关系密切。

我相信,铁凝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脑海里一定想起当年她在家乡生活的某些片段,并会自然融入到她的小说之中。

这就是常说的小说素材最终来源于生活。

地域文化与当地生活细细相关,不容置疑。

说了这么多,呵呵26楼您现在感觉《红衣少女》与保定文化关系大不大呢?

铁凝简介——

当代著名女性作家。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

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并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

1986年,任河北省作协主席。

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在巍巍城墙帖子上摘抄一句,拿来谈谈保定的城墙文化——城周四面建4个城门,东门名“望瀛”,南门名“迎薰”,西门名“瞻岳”,北门名“拱极”。

如今这些名字几乎无人知晓了,我们常挂在嘴上的都是大西门、小北门,偶尔能听到小西门什么的。

虽然城墙没了,但这些名字定有其历史由来和价值,深入挖掘一下或许还能揭出一段典故来。

就像北京一样,虽城墙当然无存,但如今二环上那接踵而至的一道道城门的名字,听来也颇有韵味。

还有原来环城路改了以后的街名,环城西路改称什么恒祥大街,半天也没想起来,到不如用上面那些韵味十足的名字来顶替了

楼上说的在理。

保定文化值得发掘和研究的东西实在太多,可不知为何,这项研究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很多名胜古迹被认为破坏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名称被冠以现实的名称,不伦不类,说得好听是赋予时代意义和经济价值,说不好听就是名字里都渗透出一股子铜臭气来。

真为保定的将来担忧了。

保定文化还能留下多少,还能给后世子孙留下多少?

这可都是千百年保定人民辛辛苦苦创下的文化遗产啊。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定人自己强烈的顶一下!

自己虽在北京上班但是有时间还会浏览《保定在线》的!

qq:

0

在学校时有一门选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没去听过几次,最后交论文时想到拿保定的文化作主题,便饶有兴致的找起资料,在保定新闻网上找到不少,却因内容太多而不知以何为切入点,最后以《保定莲池书院文化研究》为题粘贴了一篇。

保定新闻网上有不少珍贵的资料,各位有兴趣可以品读一下

黄金屋中览群书

说到书,大家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

看一个城市文明发达的状况,主要还要看城市人们文明素质的高低,而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普遍认可的途径。

作为保定文化的一部分,图书文化市场的建设速度、规模以及分布情况,无疑成为我们将要介绍的重要内容。

保定的图书经销网点可谓星罗棋布,角角落落都有书的影子,而规模最大的当属保定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其次是保定火车站图书批发市场,至于旧的图书,大家可以在保定市力高市场觅到它们的影子。

这是图书大厦规划中的样子——

保定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位于保定市朝阳路最繁华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与时代商厦毗邻。

据说,大厦由保定市新华书店投资4千多万元兴建,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常备国内50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17万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同时经营文化用品、电子辞典、移动通讯等项目,是目前河北地区图书经营规模最大的书城。

宏伟的外观,让你不得不为止叹服。

高耸入云,让人联想到知识可以带给人们的神奇魅力。

探索宇宙,探索自然与社会,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没有知识,谁也做不到。

在征得图书大厦会员中心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笔者来到图书大厦的各个区域开始了“书的探寻”。

无奈手中的相机档次实在“傻瓜”,否则,如此难得的机会,怎么不出“精品”?

好在大家对此可能并不介意。

这就好,我们开始吧。

这是守护我们知识宝库的神灵吗?

那么开启我们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什么呢?

走进大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的服务格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我们尊重知识,我们将知识敬若神灵。

物品暂存柜的设置,体现了新华书店的人文关怀精神,单从这一点,我就有所感动了。

其实,当今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感动,或者说,忘记了从细微之处体会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关怀和爱护,但心存善良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不是吗?

图书分门别类的摆放,整个气氛庄重和肃穆。

书店内人流如潮,但却安静得很。

说是图书市场,其实跟图书馆差不多。

怪不得人们说,保定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就是保定人的图书馆。

这一见,确实名副其实呢。

走出图书大厦的时候,已经下午将近5点。

当我们驱车来到火车站时候,我们才发现错过了营业期。

地下图书城下班了。

哈哈——

第二天,早上9点多,我们估计书城该是最热闹了。

但从门口望过去,看不出多少动静啊。

走进去,你才发现别有洞天。

呵呵,真不小的地方。

你看不远处,批发商正在清点刚进的书籍。

作为远近闻名的图书批发的集散地,这里显得有点凌乱,但仔细观察,其实乱中有序。

书的摆放也有特点,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视野相对开阔不少。

零售与批发相结合,是这个由地下防空洞改造而来的书城成功运营的特点。

“保定图书城”——还有多少神秘可以探知呢?

我有很多喜欢书的朋友。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才形成中国图书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很多喜欢书的朋友,却是囊中羞涩。

无奈中,旧书市场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旧书市场,保定有几个?

据我所知,应该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力高广场,一个花鸟鱼虫市场。

而力高市场是最大的。

当然,火车站地下图书城也会定期处理一下旧书。

但运气好像要碰才行。

那么,来力高广场看看吧。

怎么了?

不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

力高,在我眼里也确实不是羞答答的小娇娘,相比其他图书市场来说,这里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从古老的保定文化中一路走来蹒跚而行。

“关岳行宫”的牌坊有一段来历,老保定人都知道。

至于为什么这里成为旧书市场,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物市场的存在。

古物与旧书,相映成趣。

这也是一大特色。

真不错。

蹲下来,慢慢找,也许会找到你梦寐以求的好书。

找到以后也要沉住气,拿在手里,等找够了,再讨价还价。

这可要看你淘书的功夫了。

继续支持,文化这个东西真是如影随形、博大精深,文化的话题也是说不完的。

今天的图书文化也很有味道!

好像把保定图书馆忘了啊,最早记得在大西门一带,现在与博物馆毗邻,有个暑假还在那里上过一段时间的自习。

还想的起来的,90年代小有名气的鱼跃书店,如今不知道还有没有了;还有90年代初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家读来读去图书馆,交少许会费可以来回借阅。

当然那是昙花一现了,后来经营不善换了门面,害得我退押金都费了一番周折,如今早该是荡然无存了吧

楼上说的好,文化这话题还真是源远流长无休无止。

上面所介绍的图书文化,也仅仅局限于图书市场这一块了,很难涵盖所有保定的图书文化,只能做到管窥的地步。

记得古莲花池内有一标有直隶图书馆的欧式楼宇,曾经拍过几个照片,但忘记放在哪儿了,不然也搜集了来,一并展示。

我估计保定图书馆可能与之有很大联系。

鱼跃书店的名号,倒是听说过。

查询的地址是保定向阳北路37号。

还真没去过。

谢谢楼上:

))

特做补充如下:

保定市图书馆,位于市高开区入口处,于1997年8月28日动工兴建。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作为保定市图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图书馆的历史可谓久远。

因为时间原因,只能从互联网搜集到如下文字介绍:

保定市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史可遥溯到元代初年(1236年)元守帅张柔的左副元帅贾辅在保定莲池修建的万卷楼。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莲池书院。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撤书院,在保定莲池建直隶图书馆,接收了莲池书院的藏书。

宣统元年(1909年),直隶图书馆正式开馆,时为河北省建立的第一所公共图书馆,也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保定市图书馆历经几个朝代,仅图书馆的名称就变更十多次。

1953年以莲池文化馆图书部为基础,成立了河北省图书馆。

1956年保定市图书馆成立,设于古莲池内。

1958年省图书馆在保定市西城南马道(今环城西路23号)建2910平方米的图书馆,因省会迁往天津,同年5月,省、市图书馆合并,正式定名为“保定市图书馆”。

目前,藏书近70万册。

在13万册的古籍文献中,善本书就有1•2万册,碑帖1800册。

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近百种。

保定市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尤为重视,特别是河北省地方志收藏较全。

这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状态,地理概貌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此看来,莲池内的直隶图书馆与保定图书馆之间的渊源确实很深。

上古八景余几景空自伤心尚有心

——我不作怀念状,只说我想回到过去看看可以吗?

上谷八景,就是保定八景,即:

市阁凌霄、奎楼应宿、横翠朝晖、莲漪夏艳、东皋春雨、西刹秋涛、鸡水环清、狼峰竞秀等八景。

对于上谷八景的由来,相信大多数保定人都比较清楚,我不再赘述。

只可惜现如今八景之中所剩无几,对于想了解保定悠久历史文化、直观保定辉煌过去的人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扼腕长叹,奈何?

今天,我只所以将保定八景作为一个专题来介绍,主要还是想在保定文化庞大的领域内争取做一些理顺思路的事情。

当然,我不是什么研究专家,顶多算是一个喜欢怀旧、满足好奇并自得其乐的小人物。

小人物是快乐的。

特别是当看到保定曾经拥有的这些光彩照人的历史时,也不由得生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

做一个保定人,该有多么幸福,你们知道吗?

保定是一个旅游城市,对这样一个定位,我想并不为过。

“一座总督府,半部清代史”甚至“一座保定城,半部近现代史”都是可能的。

因此,才敢断言,保定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目前还很不够。

将保定城内和城外的旅游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整理和改造,对于文化旅游这道大餐来说,无疑是增加花色品种,必能沁人心脾,惹来交口称赞。

以旅游带动经济,以旅游带动产业,保定的将来其实非常美好。

好了,话题好像扯远了。

还是跟随这些镜头,让我们回归历史,去品味上古八景曾经的壮阔和美丽吧。

市阁凌霄——大慈阁

大慈阁位于保定市裕华路,西与古莲花池紧邻,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征,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

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始建于公元1227-1232年),原名大悲阁,为保定古八景之一,史称“市阁凌霄”,它的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

现存的大慈阁是清乾隆年间遭受火灾后,多次重修的建筑。

大慈阁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

天王殿坐北向南,门前置石狮一对,门楣上嵌“真觉禅师”横额。

天王殿内梁架上遗存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绘制的龙棉枋心墨线小点金彩画痕迹。

穿过天王殿,钟楼、鼓楼峭然对峙,二楼高度、造型相同,各通高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

北面是耸立在米高石基上的主体建筑。

大慈阁通高25米,重檐三层,歇山式布瓦顶,底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均施六抹格扇门。

移目阁内,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神态安然。

观音像为木雕,高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

室内东西两侧壁画为十八罗汉像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已残破。

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

登上三层,凭窗极目,西部郎山隐隐诸峰,尽收眼底。

前人赞美大慈阁的诗有:

“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燕市珠楼树梢看,园金阁碧云端”等名句。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原名“汉寿亭侯庙”,现存的关帝庙是1985年落地重修的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

因其座南面北,故称倒座关帝庙,在全国罕见。

大慈阁内尚存四通石碑,分别记载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五年(公元1648年)、道光廿六年(公元1846年)、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修缮大慈阁的经过,是研究大慈阁的宝贵资料。

近几年在大慈阁周围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建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的大慈阁广场和步行商业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交通:

在火车站乘1路、4路、12路;在市区乘8路、20路、26路、302路公交车在钟楼商厦下车,北行200米即到大慈阁。

自驾车可由京深高速保定北口下道,沿七一路向西直行2公里向南拐入长城北大街到裕华路西行100米路北即到。

(这段文字介绍来自新浪博客的古道西风,是燕赵风韵博客群的一员,因介绍翔实,文字又扎实,故基本未做修改,如此有点心虚,呵呵)

蓝天、灰瓦、红墙之间总是有一种别致镶嵌在那里。

奎楼应宿——残墙今尚在,古楼已无存

与老保定人交谈也有很多趣味在里面。

点上一支烟,随着袅袅升腾的轻烟,故事就在一闪一闪的烟火中蹒跚而来。

交谈的内容还是离不开关于这些年保定如何变化的这些事儿。

从他们的表情上看,总是充满着对未来无限的向往,对于遗失了的过去,似乎也有一点惋惜,但并不张扬。

是的,历史的车轮在日起日落中滚滚向前,谁都阻挡不了。

对于存在的,我们应该庆幸,对于消失的,也不能抱守悲观。

要知道,顺应时代的才是好东西。

保定八景之中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我们无论如何都追不回来了。

重建?

最多也只是复制品、伪建筑,没有多少历史价值。

我想,就让他们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偶尔翻开历史资料,回味过去的风风雨雨,我想这也是另一种文化旅游。

如果你愿意,就让我们一起行走吧。

 

先来看看这张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