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30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 最新.docx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复习最新

第三讲从宇宙看地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类型

2.从空间上把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3.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本讲重点:

1.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

2.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3.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讲难点:

1.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点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定义:

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2)天体类型: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人造天体:

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经典例题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

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B.卫星

C.吉林1号陨石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解析】天体是位于太空中的各种星体、气体和尘埃。

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但地球内部的物质则不属于天体。

原来在宇宙空间,后来成为地球上的陨星,则也不属于天体范畴。

【答案】B

2.天体系统:

(1)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组成

(3)光年:

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200亿光年。

[经典例题2]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①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②宇宙中级别最高和最低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和地月系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④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⑤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

A.②⑥D.③⑥C.④⑥D.②③⑤

【解析】判断某些天体之间是否构成天体系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二是它们之间是否相互绕转。

同类天体之间因质量接近,特点相似,不可能存在相互绕转关系,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恒星和星云之间,恒星和恒星之间,行星与行星之间不能构成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系统。

【答案】A

[经典例题3]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

B.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

【解析】光年和天文单位都可以作为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天文单位=4.2光年,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200亿光年,所以不可能为140多亿个天文单位,而是140多亿光年。

【答案】D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按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

日----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2.八大行星分类:

类别

包括行星

距日

远近

体积

质量

平均

密度

表面

温度

卫星数目

光环

有无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没有很少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介于前两者间

介于前两者间

较多

有无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经典例题4]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太阳系中主要行星知识的理解能力,金星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A项说法错误;八大行星中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B项错误;行星不能自己发光,靠反射大阳光而发亮,C项错误;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其表面温度高于地球,D项正确。

【答案】D

三、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具有生命的一个特殊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成因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0C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四、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主要成分:

H、He

2.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5.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

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

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

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

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经典例题5]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解析】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大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所以本题答案是C。

【答案】C

6.太阳常数:

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

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7.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纬度高低。

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天气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

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8.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最丰富地区:

青藏高原。

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太阳能贫乏地区: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原因:

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三、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分层: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如图3-3所示)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

为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①黑子:

发生在光球层中,是指其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左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

②耀斑:

发生在色球层中,是指某区域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增亮的班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吸收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经典例题6]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解析】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在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电磁波对人造卫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形成极光,但耀斑爆发几分钟后不一定极光就变得格外绚丽。

【答案】A

[能力训练]

1.天体的正确定义是( )

A.宇宙间日月星辰的总称B.肉眼所见到的所有星体

C.天球上的所有星体D.宇宙间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

A.牛郎星  B.太阳    C.月球   D.水星

3.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为总星系

C.宇宙由物质组成,任何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D.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应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图示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回答4~5题:

4.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

5.美国“机遇号”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

6.地球和天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相差240多摄氏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而天王星没有

B.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大量的工厂炉灶等多年排放的废热使地球表面增温,而天王星上无人类活动

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强烈温室效应所致

D.地球距离太阳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远,获取的太阳辐射差异大

7.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具有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无直接关系的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上具有大气

D.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8.若下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示表示的天体系统有()

A.地月系与太阳系

B.太阳系与银河系

C.地月系与银河系

D.太阳系与河外星系

读“太阳系示意图”,分析所给材料,回答9-12题。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在它的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绕日运动。

9.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

10.天体是指()

A.所有恒星B.所有行星C.彗星和星云D.宇宙中任何物质

11.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是()

A.太阳中心温度低B.太阳由中心向外分为三个层次

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D.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发射光线

12.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

13.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C.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D.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14.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可见光越来越少

C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D太阳活动频繁时,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会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