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598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docx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第一次作业)

二、名词解释

1、(庄子的)“虚静”说

庄子认为文学创作的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的关键。

“虚静”是排斥人的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虚静”还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入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规律。

《大宗师》篇说: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这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给了很高的估价。

《论语·阳货》记载道:

“子日: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指诗歌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已涉及到文学的审美作用。

“观”,是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是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孟子·公孙丑上》说:

“我知言(善于把握他人的言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言”,包括书面语言即文章作品,而这种“知言”的前提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毛诗大序》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

”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其中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指铺叙直说;比是比喻,比方于物也,以彼物比此物;兴是起的意思,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的本义是形容,也就是借着舞蹈表现诗歌的情态。

四、翻译题

诗由志而产生。

志是人在心中存在,将心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心中有情感而后用语言传达出来;意犹未尽,则继而用咨嗟叹息;再有不足,则继而以高声歌唱;如果还没有感到满足则手舞足蹈。

五、问答题

1、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幺是“诗可以怨”?

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幺样的积极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

尤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品格,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铸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文艺观主要见诸《论语》。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时,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

《论语·阳货》记载道:

“子日: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观群怨”中的“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

“怨刺上政。

”这个解释指出了“可以怨”的主要内容,但是不恨全面。

黄宗羲在《汪扶晨诗序》中就说过:

“怨亦不必专指上政。

”从《诗经》中许多表现“怨”的作品来看,并非都是“怨刺上政”,有一些是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不满,也可以包括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如意遭遇。

不过,“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

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它也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一个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

孔子提倡"仁者"应该"爱人",但他并不认为怨恨就是绝对要不得的。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合理的"怨"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对违反仁道者的"怨";第二种是对不良政治的"怨";第三种情况是君子在"仁道"无由得行,遭到挫折和打击时,也可以"怨"。

孔子在"仁"的前提下肯定了人的情感表现的正当性、合理性,同时看到了诗正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孔子容许人的情感中可以包括"怨"这种社会内容和意义,这就使他对诗的作用的认识具有了更深刻的价值。

首先,孔子所说的"怨",无疑包含孔安国所说的"刺上政"。

孔子在《论语》中就批评了在他看来是不良的政治的各种表现。

这些批评,如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就是"刺上政"的"怨"。

肯定诗可以用来批评不良政治,也就是肯定诗具有批判作用。

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思想。

但孔子所说的"怨"又不止于"刺上政"。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除君臣关系之外的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各种社会关系中,当人们符合于"仁"的欲望和情感要求得不到实现,或遭到压制、否定的时候,"怨"便是合理的,通过诗表现这种"怨"自然也是合理的。

第二,孔子所说的怨,其范围是广泛的,其中就包含着男女爱情在内的种种忧伤、追求、感叹;同时,孔子所说诗"可以怨",指的是于人道的实行相联系的"怨"。

第三,孔子极大地强调了人的感情所具有的道德上的纯洁性、崇高性,并且认为只有这一类感情才是诗所应当表现的。

也就是说,从孔子对"怨"的看法来看,他已意识到了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并不是任何一种情感,而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和崇高道德价值的情感。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

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幺影响?

  司马迁,宇子长,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做了朝廷郎中后,司马迁有更多机会跟随汉武帝巡视各方。

司马迁遵父亲临终遗嘱写作《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败将李陵说了些公允的话,被处腐刑。

这对他内心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他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与信仰,司马迁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着书,司马迁引这些先贤为精神同道,其“发愤着书”说正是在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其精神也因此得以升华,看清了本欲讴歌的武帝“盛世”的狰狞本质,他要秉笔直书,因此《太史公书》有了“实录”的品格。

《太史公书》后称为《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一百三十卷。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天汉年间二千四百多年历史,对后世史书写作体例,具有开创之功,并且对中国二千多年的社会政治学术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着书”说,与这种进步的文学思想相联系的是,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虽然很谦虚地不承认是自比于《春秋》,但实际上正是模仿《春秋》的原则来写作的。

他说<春秋>之作,“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而且比《春秋》写作具有更进步的指导思想,他敢于面对现实,真实地记载历史事实,不像《春秋》那样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他把陈胜、吴广列为世家,项羽列为本纪,都说明他能力求不以统治者偏见来歪曲事实,努力做到客观地叙述历史事实。

实录虽然是史学写作原则,但由于《史记》的人物传记运用了文学创作方法来写,是水平极高的传记文学,因此实录原则也深刻地影响到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发展,后来很多文学家都以实录精神来衡量创作,所以也是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原则。

他提倡“怨”和“发愤”著作又不受儒家那种不能过分的“中和”思想之局限,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刘向、扬雄、班固都充分肯定了他(史记)写作中的这种精神。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对他的实录写作原则曾作了如下总结:

“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实录精神最可贵之处,是“不虚美,不隐恶”,这在当时主要是针对描写帝王将相等人物的,对他们不虚美,不隐恶,正是敢于大胆揭露而又实事求是的一种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对他们阿谀奉承,不掩饰他们的罪恶,敢于直书是不容易的。

同时对那些属于被否定的历史人物,他也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面貌,不因他们的缺点、过失甚至罪恶,而抹杀他们也有好的值得肯定的方面。

这种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对其它下层百姓的描写。

如实地反映现实的真实,并从中去体现作者的褒贬态度,这也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精髓。

他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能够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不受儒家礼义的束缚,故班固说他“是非颇缪于圣人”,然而这也正是司马迁的长处和优点。

司马迁的怨愤着书和实录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的一些重要文艺家如白居易、韩愈、欧阳修、王世贞、李贽、金圣叹等都曾从他那里吸取思想资料,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白居易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要“实录”,也就是如实记录、描写民生疾苦、时政之弊,他最得意的作品是《秦中吟》和《新乐府》,在这两组诗的序言中他都强调:

“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秦中吟序》),“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新乐府序》)。

这种思想对诗歌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历代文论作业(第二次作业)

二、名词解释

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

《文赋》侧重于讲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问题。

《文赋》中提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他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他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从陆机对诗赋创作“缘情”、“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文学艺术具有感情与形象两个重要特征,说明他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已经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2、(钟嵘的)“滋味”说

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

才是“诗之至也”。

他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3、(白居易的)“美刺”观

  白居易是新乐府诗的倡导者,他写了大量“为民请愿”的讽谕诗。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与元九书》,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有为而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他也不强调为抒情而创作,但他强调的重点在于“义”,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作了积极的发展。

对于传统儒家诗论中的“美刺”观,白居易主要是强调“刺”即“讽谕”,的一面,而不主张歌功颂德,他明确主张讽谕诗要写得激切、直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4、(司空图的)“韵味说”

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进行了更多的探讨。

他从鉴赏诗歌的角度,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强调的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就是指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

这种韵味不是任何一篇诗歌作品都具备的,而是意境作品的特质。

司空图提出的这种“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诗有三义,一是兴,二是比,三是赋。

……赋比兴得手法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以风力作为骨干,以词采来润色作品。

让体味诗的人感到有无限的回味意味深长,让听到诗的人为之动心,引起共鸣,这是诗所追求的最高意境。

如果只使用比、兴手法,五、问答题

1、简析《文心雕龙?

神思》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刘勰所着《文心雕龙》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章的发展史,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典美学著作,体大思精,圆鉴区域,在古代以至当代颇受重视,其研究已成“显学”。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篇中。

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意翻空”和“言征实”是文学创作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是每一个文学家或文学理论家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许多篇章,都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就此而言,《神思》篇中提出的言意问题,是全书创作论的纲,文章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更进一步,论者阐述了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它们分别是“统其关键”和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者说是动因和结果。

刘勰充分意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所谓“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这不仅仅是作家的才能所限,更是由语言的本性所决定的。

 《文心雕龙》的核心部分是文学创作论,刘勰关于文学构思和创作的论述,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

“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

它指的是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展现了艺术思维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情状: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作家的“神思”活动无远不到,无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无比广阔的范围和幅度,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同时这种“神思”活动又是和作家的感情之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的。

刘勰对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所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强调神思活动的展开需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

他说: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虚静的目的在于保证艺术想象活动开展的时候,能够专心致志、不受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便集中精力使艺术构思顺利进行,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对言意关系的理解也是刘勰艺术构思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进入了虚静的精神状态之后,作家就能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整个宇宙中遨游。

然而,作家的这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活动内容,能不能用语言文字把它全部形象地描绘出来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言能否尽意的问题。

刘勰在《神思》篇中说:

“方其搦翰,气倍于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的内容是绚丽多姿的,但要把它具体化为语言形象,就不那幺容易了。

刘勰这里所说的思、意、言中的“意”,是指构思过程中与物象相联系的具体的意,就诗赋等纯文学来说,就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

“言”即是语言文字。

刘勰所说的“思”,指神思,亦即“神与物游”之“思”,是就构思过程中“意”的主观内容而说的。

刘勰认为要解决创作过程中构思中形成的意(或意象),能否正确反映客观物象,能否正确体现作家的主观意图以及能不能用语言文字把构思中形成的意(或意象)确切地表达出来这两个难题,有两个重要的关键,一是作家的才能问题,也包括作家的学识是否广博,经验是否丰富等。

一个作家如果能够具备丰富的学识,又有很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做到“博而能一”,则一定有助于克服“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问题。

二是必须认识到语言在表达人的思维活动内容时还是有缺点的。

刘勰说:

“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

”可见刘勰是肯定“言不尽意”论的。

为了尽可能缩小言意之间的差距,就要注重“文外”之意,利用语言所能够表达、可以直接描绘出来的部分,去暗示和象征语言所不能表达、难以直接描绘出来的部分,尽可能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并且充分利用读者的联想能力。

2、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

陈子昂是一位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诗人,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把反齐梁文风问题进一步深化了。

隋、唐之际,文坛上不少人都感受到了晋宋以还特别是齐梁的文风之弊,纷起批评、矫正。

但或批评不到当处,或提不出正面主张,或观点过于守旧,效果均不明显。

陈子昂大力倡导革新,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篇《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就是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的一个纲领。

文中对六朝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了两点尖锐的批评:

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也就是说徒具华丽辞藻,而匮乏深微的情志寄托;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即丧失了汉魏诗歌那种以充实内容为底蕴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

这可以说是准确地击中了齐梁文风的要害。

同时,从另一角度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

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文中借评论东方虬《咏孤桐》诗而提出的: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就是陈子昂心中的理想作品。

他本人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此为宗旨,《感遇》三十八首和{登幽州台歌》等都是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

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上到创作实践上的努力,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余波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着称的盛唐诗歌的创作热潮。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正是针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这两方面问题提出来的。

对唐代许多重要诗人都有深刻的影响。

韩愈在《荐士》中则说: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证者。

仆尝暇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

”这是专门针对诗歌创作提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前面所说齐梁文风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

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

他反对诗歌创作只有“彩丽竞繁”,而忽视“兴寄”,要求诗歌创作以审美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从中体会到积极的思想意义。

这正好切中了齐梁文学的弊病。

陈子昂之提倡“兴寄”,是与他整个思想与为人都有密切关系的。

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有远见卓识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影响,也有释老的影响,反映了唐代三教并重的特征。

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在他身上有很突出的表现。

他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反对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勒索盘剥,反对武则天的严酷刑罚、穷兵黩武,他要求诗歌所寄寓的不是陈腐的封建说教,而是有进步意义的现实社会内容。

所以他特别强调要继承“汉魏风骨”的传统。

他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他倡导的“汉魏风骨”注重于刘勰所指出的那种豪迈悲壮、“梗概多气”的情调,然而又没有刘勰强调风骨必须要合乎经意的含义。

陈子昂的“风骨”论从形象塑造的角度看,要求有生动传神的整体形象,所谓“光英朗练”,也就是刘勰论建安文学时所说的“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文心雕龙·明诗))同时,又很注意要有抑扬顿挫的声律之美,能够有“金石声”,它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体现出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并直接启发了殷蹯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这种“风骨”论显然是针对齐梁文学的弊病以及它在唐初的影响而发的,它一方面反对齐梁描写宫廷艳情诗作,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另一方面是反对齐梁文学仅在词藻堆砌、典故排比、碎用声律这些叫、技”上追求纤巧,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陈子昂这种以“兴寄”、“风骨”为核心的文艺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也有突出的体现。

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既有“感时思报国,拔剑起篙莱”的豪壮情怀,又有“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忧伤悲叹,特别是他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确实可以说是“兴寄”、“风骨”均备之作,它为唐代文艺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影响是很大的。

李白继承并发扬了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崇尚自然清新的诗歌理论,对唐诗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白一方面和陈子昂一样提倡“兴寄”与“风骨”,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六朝文学创作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认真地从中吸取营养,这样就弥补了陈子昂的不足。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

“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第三次)

二、名词解释

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说见载于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在前人有关创作主体的生活境遇与创作潜能的关系的基础上,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

“穷”主要指政治上的穷达,而不是指生活上的贫困。

也就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隐身江湖草野山林田园,借诗文来寄托其济世安民壮志,抒发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种种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他认为在政治处于逆境的文人往往更能使他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优秀文学作品。

同时也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于艺术,能更深入地去钻研艺术表现方法,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2、(张炎的)“清空”说

  张炎是由宋入元的一位很有成就的词人,除了在创作上自成一家,他在《词源》中提出了雅正、意趣、清空的理论颇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创作、词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清空”是他提出的审美要求,即: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张炎所说的“清空”,主要就是指意境作品的特殊的风格;他的“清空”的理论内涵包括:

在词的创作构思上,想象要丰富,神奇幻妙;所撷取或自造的词之意象,要空灵透脱,而忌凡俗;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结构整体,构架要疏散空灵,不能筑造太密太实,这样的词作,表现出来的审美风貌就会自然清新,玲珑透剔,使人读之,神观飞越,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等几个层面。

3、(谢搸的)“情景”说

谢榛论诗主张学习盛唐,取法乎上,但他取法的对象更广一些。

他反对“摹拟太甚”,认为既要学古,又要自得,二者要结合得恰到好处,处于不熟不生、同而不同之间。

“情景”是谢榛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

他说“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因而“作诗本乎情景”。

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后有不同的观感。

诗歌内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

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会”。

这种“适会”是在客体触发主体的感兴过程中发生的。

在这种状态中,主体“思入杳冥”,“无我无物”,主客体之间达到了完全的融合统一。

4、(公安派的)“性灵”说

明代文艺新思潮在诗文方面最突出的代表是被称为“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弟袁中三兄弟,袁宏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