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八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57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藤野先生八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藤野先生八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藤野先生八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藤野先生八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藤野先生八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藤野先生八下.docx

《1藤野先生八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藤野先生八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藤野先生八下.docx

1藤野先生八下

《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该课获2007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郑美玲/执教、整理

  师:

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一些不能忘记的人不能忘记的事,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有一天细细检点慢慢品味,就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文笔,细细评点那朵开在鲁迅先生心头的“藤野之花”

  这节课的目标是:

(屏幕上显示)

  1.提取关键信息简洁概括事件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师: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我们学过的人物有——

   生1: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

   生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

   师:

还有一个就是藤野先生他是日本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如此难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给鲁迅先生以鞭策的先生

   (屏幕上显示)

 朝花夕拾之一:

经典回放:

鲁迅的老师

 师:

让我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目的地筛选信息,思考:

1.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屏幕上显示)

 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师:

给大家提示一下筛选信息的方法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屏幕上显示)

 教你一招:

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生读书5分钟)

生1:

我找到文章第37自然段

师:

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生1(读):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师:

“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伟大”这一段是鲁迅先生情感的升华,是对藤野先生难忘原因的总结请读倒数第2段

   (生读第37自然段)

   师:

写人离不开事件,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件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诲的?

请看第二个问题:

着重写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概括内容时要注意两个要素:

人物和事件,也就是谁干了什么注意要紧扣文本,尽量用原文中的词句组合,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

  生1:

藤野先生给鲁迅改作业非常认真师:

是作业吗?

  生1:

讲义习惯了(生笑)

  生2:

藤野先生向“我”打听中国女人裹脚,为“我”改解剖图

  师:

一下子说出了两件事,信息捕捉准确,而且用语简洁准确

  生3:

藤野先生问“我”是否怕鬼师:

在什么情况下问“我”的?

 生3:

了解实习情况时师:

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呢?

 生4:

关心鲁迅的实习情况

   (师小结,课件展示:

添改讲义、了解裹脚、关心实习、改解剖图)

   师:

这些事不是写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平凡细碎的琐事,这些平凡小事在鲁迅的记忆中,定格成一个个难忘的镜头让我们深情朗读,并从中体会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咱们以品读镜头的方式来学习第6到第23段镜头就是文本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或细节,请任意选取这样一个镜头,深情朗读,并用“鲁迅致藤野先生”的方式感受藤野先生的品质

   (屏幕上显示)

 再教一招:

如何选镜头:

就是选取能体现藤野先生品质的事件或细节

如何品镜头:

先生,您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的品质

 师:

我们将“镜头”整理成一本“相册”,名为“永远铭记的温暖”,主角是藤野先生

 (同步课件显示:

一本名为“永远铭记的温暖”正徐徐打开的动画………)

 师:

我的镜头品读是: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是一处细节描写先生,您添改讲义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关爱弱国学生的品质

  (同步投影展示)

  镜头: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先生,您添改讲义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关爱弱国学生的品质(板书)

  师:

下面让我们品读课文,将这些镜头回放4人为一组分工合作:

合作过程中记录员做好记录,以备代表发言(生小组分工合作阅读、讨论并有人记录师巡视)

 生1:

我品读的是“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您了解女人裹脚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求真务实的品质

 生2:

我品读的也是批改讲义: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从中我读出的是藤野先生治学严谨的师者风范.

 生3:

关心实习,我感受到您关爱学生

 师:

你这也太惜字如金了概括信息时咱们是训练简洁概括,但是品读还是要读出来,我们说,语言是承载情感的载体,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请读出来

   生3:

读“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师:

读得比较平淡虽然语言很平实,平实的文字中作者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越平实情感越是充沛,咱们来齐读这部分内容,争取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生齐读该段)

   生4: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先生,您改解剖图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循循善诱、正直热忱、关爱学生的品质

师:

很动情,读出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感激.那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

 生4:

语言描写

 生5:

我选的不是事件行不行?

选的是第9段的内容

 师:

好啊,读读看

 生5:

(读外貌描写部分)通过这段外貌描写,我觉得藤野先生生活很俭朴

 师:

你品读的角度很独特,品读很有见解(师在学生回答时顺势板书藤野的品质)

 师:

平时都是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你看今天咱们给老师也写起评语来了(生笑)

 师:

那我们所感受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是通过什么方法概括出来的呢?

概括人物形象也是考试时经常面对的问题

 生1(脱口而出):

通过分析对人物的描写

师:

反应很快,也很会总结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概括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的分析,而且我发现大家尽量在用四字短语来概括再补充一点,还可以借助作者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语再找同学来总结一下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生2:

可以借助对人物的评价语和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来概括,概括时尽量用四字短语

  师:

一语中的通过品读文章,藤野先生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他鲜活地站在鲁迅先生的心里,也仿佛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就写藤野先生来说,我觉得就此已经完整了但第1到第5段是写见藤野先生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第24到第31段是写匿名信、看电影事件,这些是不是多余之笔?

谈谈你的理解(屏幕上显示)

  1—5段是写见藤野先生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24—31段是写匿名信、看电影事件,这些是不是多余之笔?

谈谈你的理解

 师:

让我们分组深入探讨,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关系吗?

左面一组讨论第1到第5段,右面一组讨论第24到第31段

 (生分组热烈讨论,并且积极记录讨论,三分钟后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师:

看来已经有了讨论的结果了?

哪一组先说?

谁先发表看法?

生1:

第1到第5段,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是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铺垫

   师:

你说得有依据,有层次,有深度你是这样想的,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作铺垫谁有不同想法?

 生2:

我倒觉得是在正面衬托藤野先生的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师:

我支持你的想法

生1:

但我还是觉得是在为下文作铺垫

 师:

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生笑)

 师:

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3:

老师,别老让左面一组同学发言,我们对于第24到第31段是否多余也想谈谈

师:

提醒及时,看来你是个急性子

生3:

既然开头几段中写在仙台所受的优待是正面衬托,那么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就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而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师:

嗬,点亮聪明的聪明才是美丽的聪明看来刚才那位同学就点亮了你的聪明

师:

这些情节体现了当时弱国的软弱和腐朽已经影响到了青年留学生和许多国人而鲁迅作为一个弱国的弱民,在那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上进心,这些固然离不开鲁迅的爱国情怀,也离不开藤野先生一直以来对鲁迅的激励和希望这实则是从另一个侧面烘托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可贵品格?

   生:

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师板书)

   师:

可以说,藤野先生的出现是鲁迅日本留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亮色之一,这也是他对藤野先生念念不忘的原因另外,这些情节还客观再现了鲁迅的爱国主义感情,再现了鲁迅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所以绝不是多余之笔文章第29段就集中体现出了鲁迅的情感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生带有感情地朗读)

  (投影显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师:

读出了辛酸和愤慨以上内容,实则恰恰反映了对藤野先生的更深层次的解读:

如果说藤野先生改讲义等事件体现的是师德(出示上联),那么这些看似闲笔实则不闲的情节体现的却是人格(出示下联)这是一个强国国民对弱国弱民超越了地域、超越了国家,甚至超越了种族的关心和热望我们看到这位尊重客观事实、有着健康晴朗的人格的老师,外表枯瘦但内心却有着充沛情感的老师,的确让人难忘(出示横批)

(同步投影显示)上联:

谆谆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下联:

句句激励朝朝暮暮皆为树人

   横批:

师恩难忘(生在师引导下齐读对联)

   师:

先生的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细节中的卓越,这么好的老师鲁迅肯定盼望重逢,让我们朝花夕拾再续经典假使鲁迅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投影显示)

   先生:

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树人

   (生写)

   师:

谁先来试试?

   生1(读):

先生,您当年能抛开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弱民,给予了如此多的关怀,您是我所认为我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对于当年我弃医从文,望您能够谅解

   师:

很聪明,引用了文中作者的话,完全融入了角色

   生2(读):

先生,虽然我没有从事医学,但我却在唤醒国民的灵魂,改变他们的精神,这远比医治身体更重要但是先生,当年您给予我的尊重和关怀,教给我的正直和热忱、严谨和务实,却一直影响着我师恩难忘!

师:

看来,老师对鲁迅先生的人格上的影响是终身的.

师:

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拾起的是藤野之花,可还有一朵鲁迅之花一直开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运用抓细节、品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查找资料,探讨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从而了解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投影显示推荐书目和网站)

林贤治《人间鲁迅》王丙乾《鲁迅的生命哲学》http:

   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文笔,认识了生活俭朴、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他就像一朵梅花,不仅烙印在鲁迅心中,也烙印在我们心中。

藤野先生优质课一等奖2015-11-12

共1课时1 藤野先生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人物典型事例和特征,概括人物思想品质2.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中重点的语句,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理解藤野先生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和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方法:

批注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藤野先生

一、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挟着     芋梗汤     诘责     颤颤     畸形     绯红

(学生补充预习过程中碰到的其他易读错或易写错的字词)

二、 导入新课

1.回顾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鲁迅?

(提示:

原名、代表作、人生经历等等)

 2.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两个人是最受鲁迅先生敬重的,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一位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为什么一向以犀利的文笔著称的鲁迅在回忆起藤野先生时竟是笔笔深情?

现在,就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6—22节(时间8分钟),思考下列问题:

1.藤野先生留给鲁迅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2.后来,哪些事使我对他刮目相看?

(回忆了与先生直接交往的哪些事?

)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学法指导:

①学会用“一目十行”的方法快速阅读文章②用批注法阅读阅读时用笔及时划下重要的语句、语段,并写边批

[明确]:

1.中规中矩、不拘小节、其貌不扬2.四件;为“我”添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四、交流互动

(一)再次阅读11—22节,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体会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或品质

学法指导: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等另一种分类: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

(二)身处异乡,能遇到这样优秀并关心自己的好老师,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鲁迅先生后来为什么要中断学业、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呢?

快速阅读课文2331节,寻找答案明确:

因为两个事件: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追问:

鲁迅先生是如何与藤野先生告别的?

 明确:

善意的谎言、赠送照片

五、质疑交流本文是按什么线索来叙事的?

 明确: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经过(见板书)

六、自主小结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的教育者的形象

七、反馈练习

    通过典型事例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人物思想品质,你能否列举出几个典型示例(提纲式)来表现一个你敬佩的人的思想品质?

试试看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但不知怎的……”一段2.思考:

课文1—5节写了什么?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该课获2010年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大赛一等奖

叶晓峰/执教、整理吴丹青/指导

一、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出示题目)。

谁的母亲?

生齐答:

胡适的母亲。

师:

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试着来说一说。

生1:

家庭中有大哥二哥大嫂二嫂。

师:

你从家庭成员的角度进行了介绍。

同学们对他的介绍有什么补充吗?

生2:

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二哥在上海经营,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大嫂是最无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但气量很小的人。

五叔是个不务正业的浪人。

师:

家中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母亲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后母可不容易做啊!

母亲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我们不由得感叹:

(幻灯片出示)“母亲的命真啊!

生(全班自然接着说):

母亲的命真苦啊!

(师板书“苦”)

二、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

师:

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

会还是不会?

请用跳读法到文中去找找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学生动笔划。

生3:

她不会诉苦,她会回避。

第10自然段说“她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生4:

我也认为不会。

因为母亲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师:

那她到隔壁闲谈。

会谈点什么呢?

生4:

(生犹豫了一下)说说家常事,她肯定不会数落儿子媳妇。

生5:

她会去诉苦。

因为“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

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这么苦会出去诉苦。

生6:

她会诉苦。

11自然段第四行,“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会向丈夫诉苦。

师:

她的丈夫还活着吗?

生6:

已经死了。

师:

是向已经过世的丈夫诉苦,更准确地说是哭诉。

她哭的对象是谁?

生6:

哭她自己,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

师:

哭她自己算不算向别人诉苦?

生6(不好意思地笑):

呵,不算,她是怨自己,她连丈夫也不怨。

如果诉苦应该是告诉别人家里的哥嫂待她如何如何不好。

这不能算诉苦。

师:

你有很强的辨析能力。

生7:

我认为不会诉苦。

因为过年时那么多人来要债,母亲也从不骂大哥一句,脸上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所以我不同意生6的看法。

师:

两种不同的意见,看来更倾向于不会诉苦,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的词来进一步证明。

生8:

她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仁慈。

(师板书“慈”、“和”。

师:

很有眼力。

刚才有同学是从“哭”中看出她是不会诉苦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三次哭。

(课件出示描写三次哭的语句)

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

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

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余同学听同学朗读的时候思考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

(三位学生读)

师:

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

生9:

第一次是哭我不争气,第二次是哭她的丈夫,自己苦命,第三次是哭五叔。

师:

你是从对象上说出了哭的不同之处。

生10:

我认为她第三次哭是因为五叔不尊重她,第二次哭是为了调解和嫂子的矛盾。

师:

也就是说,她是有目的地哭。

你能把三次哭的目的更准确地都说一说吗?

生10:

第一次哭是为了劝我好好读书,并对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怀念。

师:

说得简洁一些就是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

生(齐答):

期盼。

师:

继续说

生10:

第三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师:

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清白。

谁还有补充吗?

生11:

第一次哭是因为还没有尝到生活的甜蜜,她丈夫就去世了。

这么小小年纪就守寡,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不幸。

自己的儿子又不是很争气,对他期待,要他好好学习。

师:

所以我们看到她对自己的儿子不只是慈爱,还有——

生11:

惩罚。

师:

怎样惩罚?

生12: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罚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无论怎样重罚,都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师:

能说一下,你最受不了的是哪一点吗?

生12:

拧我的肉。

师:

确实,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有些受不了,但是为了对丈夫有个交代,为了

对儿子的期望,她对儿子是那么地——

生(齐答):

严厉。

(师板书“严”)

师:

她教导我时经常要说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1次哭时说的话。

师:

再揣摩一下,她说这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调。

生13:

比较伤心。

师: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读。

师:

只哭过一次吗?

生(齐答):

不只一次。

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4:

往往。

师:

也就是常常。

这个哭只是无声地掉泪,这跟前面其实是一致的,也就是哭也不想让别人听到。

这再一次证明,她有苦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你说她会去向别人诉苦吗?

生(齐答):

不会。

师:

有苦不能说,这才是真正的苦啊!

母亲在对待哥嫂的时候,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

什么?

生15:

忍。

(师板书“忍”。

师:

忍到什么地步?

生15:

悄悄地走出去。

师:

你还能找出几个表明她忍的词来吗?

生15:

11自然段。

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师:

这是直接写,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感知到吗?

生8:

第10段,“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

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师:

哪几个词?

生8:

“总是”、“让”、。

不仅自己忍,让孩子也忍。

师:

总是让着她,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让啊!

还有吗?

生16:

第8自然段。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也从不露出一

点怒色。

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师:

哪个词最能表现忍?

生16:

从不

师:

所以我们在读第二次哭时要读出她的忍,该怎么读?

请你读一读第一句。

(生16读第二次哭中的第一句)

师:

读时,要突出哪个词?

生16:

实在

师: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

她的哭跟前面是不一样的。

先是轻轻地哭,再是渐渐哭出声来,到最后不肯住。

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吗?

生17:

解决了。

因为嫂子会端水来劝她。

师:

劝她还是认错?

生17:

劝她。

因为她们之间从来不提谁对谁错。

师:

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耐啊!

第三处哭,又是怎样的哭?

生18:

大哭。

师:

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一种性格?

生18:

刚性。

(师板书“刚”。

师:

怎么来读出刚性?

生18:

抓住“当面”、“当众”、“直到?

?

才”读出刚性。

师: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三次哭)

师:

这是怎样的一种刚气啊!

这种刚气也是镇住大嫂二嫂、解决种种问题的重要因素。

师:

(边说边板书“亲娘”、“后母后婆”、“寡妇”等)在我面前,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念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然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捍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

我们从她的泪和哭中,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孩子那么慈爱而又那么严厉,对家人那么忍让,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他的刚气。

这正是仁慈而又刚毅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

慈苦严刚和忍

生26:

我认为有不满。

因为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