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47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docx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级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

(地理科学2004级)

文凤平

2008年2月

前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地理学思想史》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历史回顾、现状评估、未来预测、探明地理科学发展过程的运行轨迹,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和基本价值,全面掌握什么是地理学和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2、目的和任务:

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厚今薄古、厚中薄外的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

地理知识产生的历史,中国和古希腊对地理知识的记载;宗教与地理学的关系;中国通过海上航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成就;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只适用于欧洲;瓦伦、布丰、康德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地理学理论体系形成上的贡献;地理学结构形式和内容;战后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对地理学的影响;时代特点和科技革命对现代地理学的要求;新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2、理解:

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中国在地理知识产生领域内的贡献;裴秀制图六体的学术意义;我国古代区域地理的特征;斯特拉波与托勒密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沈括、徐霞客对地学的贡献与成就;洪堡与李特尔地理学思想的异同,怎样正确对待科学家的世界观与科学成就;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的关系;地理学形成时期的特点;比较并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的优劣及两者的恰当结合;战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和趋势;应用地理学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3、掌握:

地理学产生的学说;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及正确认识初期地理著作;地图在地理知识产生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地图的特点;区域地理的理论根据,地理志及其评价问题;旅行记在地理学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为什么说中国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中国发现美洲的条件与可能性分析;洪堡与李特尔的学术特点与贡献;相关科学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洪堡、李特尔以前和以后时期地理学发展的异同;形成时期的地理学者及其对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地理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和科学地位;现代地理学构想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18章,计划学时为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

章序

内容

教学安排

理论

实践

讨论

绪论

第一章

地理知识的产生

1

第二章

初期的地理著作

2

第三章

地图的绘制与说明

2

第四章

区域地理——已知世界的描述

2

第五章

旅行记——探索未知世界的记录

2

第六章

中国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3

第七章

地理大发现

3

第八章

地理学说的出现

2

第九章

地理学科学基础的奠立

3

第十章

马列主义与地理学

1

第十一章

地理学的相关科学

2

第十二章

地理学的结构体系

3

第十三章

地理学的科学性质

2

第十四章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第十五章

战后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2

第十六章

现代地理学的构想

2

第十七章

当代中国地理学综述

2

合计

36学时

34

2

2、教学重点:

萌芽时期的地理著作、内容及其特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意义,地理学说出现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的关系,相关科学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地理学形成时期的特点,形成时期的地理学家及其对地理学发展的贡献,战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和趋势,现代地理学构想。

四、考核方式:

考查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学习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门课程通过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基本现状和主要趋势,理解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和基本价值,全面掌握什么是地理学和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范式,是对本科阶段相关理论学习的系统梳理,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教学参考书

(1)杨吾扬.地理学思想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普雷斯顿(美)等.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9.

(3)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德)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商务印书馆,1983(5).

(4)伊萨钦科(苏).今日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86.

绪论

教学目的:

介绍本门课程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介绍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安排。

教学要求:

了解地理学思想史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掌握地理学思想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地理学思想史的内涵和外延,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分期问题。

教学难点:

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分期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1.研究对象、意义

§2.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3.地理学思想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有关地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1、什么叫地理学,研究什么?

2、地理学是怎样产生的?

3、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及其产生条件?

4、地理学的学科体系是怎么样一个框架?

5、各国地理学的发展水平如何?

中国地理学在全球处于哪一个档次?

6、地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7、地理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差异及自身特点是什么?

8、地理学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9、成为地理学家的素质、知识结构、途径有哪些?

地理学:

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

地方差异——它在哪里?

它是什么样的?

它意味着什么?

地理科学的重要特点:

回答有关位置的问题。

地理学的专门技术是关于位置的意义和事物的空间关系。

地理学者的卓越特点:

经常注意到事物的相对位置。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第3世纪的古希腊学者,第一个使用“地理”一词;荷马:

地理著作的开端;苏美尔人:

公元前2700年,最古老的地图;公元1874年,首次在德国成立了有教授主持的大学地理学系。

研究五类不同的地理性问题:

(1)与地球空间相关的一般问题;

(2)与事态的先后顺序有关的问题,即从过去情况通过地理变迁直到目前情况的发生学问题;(3)与探讨经验的概括或一般法则的形成有关的理论问题;(4)与应用地理概念和技能去研究实际的经济、社会或政治问题有关的一些补救性问题;(5)与新的研究方法实验、新的观察和分析技术或新的制图学方法有关的方法论问题。

即:

一般问题、发生学问题、理论问题、补救性问题、方法论问题。

§1.研究对象、意义

一、地理学思想史是怎样一门课程

1、课程的内涵、外延:

地理学的思想历史

地理学思想:

人们对地理事象、形态、性状、质和量等的认识和看法。

科学史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解释和理解古代学者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地理学思想史也不例外。

地理学思想史:

是一门探索地理科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历史过程的学科(演进史),是学者们关于地球表面各种事物的安排所展开的连续形象的记述,是人们试图获得他们在地球上居住和散布方面更为合理更为有用的知识的记录。

说是合理,是因为对观察到的事物的解释可以进行验证,是以使学者对之信赖;说是有用,是因为所获得的知识,可以用来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地球上不同的天然环境,使改良不利环境、甚至取得进一步控制不利环境的措施成为可能。

2、地理学思想史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是全面的地理学发展过程的史料;是地理学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宝库;是地理专业学生不可缺失的专业基础。

二、学习的意义

1、研究价值:

对地理科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1)可以温故知新

(2)可以吸收养料

(3)可以把握学习方向

(4)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2、教学目标:

完善地理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地理学水平;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方向;丰富和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水平。

§2.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一、地理学思想史的核心

1、地理发现史:

指的是人类由已知地区向未知地区推进,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素材和知识的过程。

在地理发现史上,探险者居于重要地位,他们或是旅行者、教士、军人、政客等。

2、图笈史:

对历代地图、地理学专门著作的保存、整理、解释和利用,成为地理学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3、地理学思想史:

是地理学史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对其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球表面的形态、性质及地理事物内在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是地理学学说(包括假说和预测)的发展史,也是人们关于地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

二、研究内容

1、地理学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地理思想

2、分析各种地理学观点和学者产生的条件

3、各时期地理学思想对后期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4、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规律

5、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

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和基础

1、基本武器:

哲学观、历史观、阶级观、地域观

2、相关知识

§3.地理学思想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一、划分阶段的一般依据

1、新方法的采用

2、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

二、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分期问题

1、依据:

社会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2、划分方案

公元19世纪中期公元20世纪中期

←古代地理学思想→∣→近代地理学思想←∣→现代地理学思想

洪堡、李特尔加里森、鲍顿

新地理学产生计量革命

三、各个时期地理学思想发展的特点

1、古代:

公元19世纪中期以前的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是地理知识和地理记载的积累时期,是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一种知识领域,以地理知识记载为主体,采用自然语言为工具,哲学基础不定型,学科内外分化不明显,并没有地理科学存在。

2、近代:

公元19世纪中期至公元20世纪中期的地理学。

近代地理学是一种对地球表面各种现象进行条理化描述,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一般性解释的多分支知识体系,近代地理学开始进入科学时期,研究对象基本确定,最终从地球科学中独立出来。

自公元19世纪上半叶由洪堡和李特尔奠基后,近代地理学逐渐摆脱古代的自然语言,代之以哲学语言,形成了学科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工作程式,但在各种近代科学中,地理学仍然显得不够严谨,基本上还是一半科学、一半文学的东西(用文科的方式来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

3、现代:

公元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科学化时期”的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已经跨入到科学时期,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开创了定量研究方法,地理学理论体系处于构建之中,研究对象趋于清晰。

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有:

(1)近代地理学主要用自然的或哲学的语言来研究地表各种现象和相互关系,现代地理学大量使用科学的和数学的语言从事地理研究,即近代地理学以文科方式来处理,而现代地理学则以理科(数学、物理学)方式来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

(2)近代地理学主要用模糊的、定性的说理方法(解释性描述),现代地理学则大量应用确定的、定量的说理方法,即采用数学模式来描述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并解决应用问题,能准确描述地理事实本身机制和它们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定量化的数量分析能达到更高的理论高度。

(3)近代地理学主要是在其他科学揭示的自然、社会规律基础上,予以组合概括,论述地球表面及其各部分的分异,是一半文学、一半科学。

现代地理学强调自己具有不可被其他学科代替的独特规律,并对它们进行确定性解释和数学描述(数量方法),开始步入纯科学行列。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地理学思想史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重点讲授了地理学思想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思考题:

1、地理学思想史的基本概念。

2、地理学思想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理知识的产生

教学目的:

介绍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研究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产生的有关学说。

教学要求:

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历史,中国和古希腊对地理知识的记载;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中国在地理知识产生领域内的贡献;掌握地理学产生的学说。

教学重点:

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地理学产生的学说。

教学难点:

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1.地理知识的产生

§2.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产生的学说

§1.地理知识的产生

一、地理知识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就是地理知识。

人类从猿猴变成人之后,成为有智慧的高等动物,首先是能能动地适应地理环境。

由于对自然的依赖,可以说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地理知识的产生是很早的事情,几乎和人类产生同时。

二、地理知识的产生

地理知识的产生尽管是很早的事情,但最初的地理知识是极浅薄的,可以说与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有关,范围也大都局限于自己所见所闻能达到的地方。

至于地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则是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期之后。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人类最初的地理学著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希腊的,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统统不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地理知识。

王成组认为:

“远在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形成以前,地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早已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者们认为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是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的作品,距今约2000-3000年。

古代希腊最早的地理著作,同样是描述古代希腊人的已知世界,从《奥德赛》(Odyssey)史诗,到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OfCyrene,约公元前273-192年)的著作,以及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4-20年)的《地理》(Geography)、托勒密(Ptolemy,公元90-168年)的《地理指南》(CuidetoGeography)等。

§2.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产生的学说

一、单源说

1、观点:

认为最早的地理知识产生于古希腊。

2、代表人物:

一些欧、美学者——A·赫特纳、保罗·佩迪什、三轮德三

欧、美学者大多认为地中海地区地理知识的产生是贸易、航海、殖民三因素所致。

长期以来欧美学者对于人类地理知识产生的研究结论,是按照至今保留的最早地理著作的一种猜测。

二、双源说

(1)观点:

主张地理学发展双源的学术观点——“东洋”和“西洋”。

(2)代表人物:

部分日本学者

三、多源说

1、观点:

认为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会创造出各自的地理学。

地理知识的产生,理论上讲是非常古老悠久,几乎与人类的产生同时。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故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凡人类皆必须有的,世界上地理知识的产生,不受地域、国界的局限。

亚洲的先民、欧洲人的祖先、非洲的最早人类,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了地理知识。

从中外古今学者的观点看来,基本上比较一致地认为地理知识产生于二千年前,即旧大陆文化较发达地区,作为标志的是商品的产生和贸易的发展。

中外最早的地理著作,均是假借更古的时期的作品。

2、三点说明

(1)地理知识起始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以前,当不限于距今二千年的时间之内;

(2)地方差异的揭示表示地理知识的产生,而最初的地方差异产生于人们生存的地理环境,而不是商品的形成与产生;

(3)地理学的要义是地方差异。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研究了地理知识产生的历史,介绍了中国和古希腊对地理知识的记载,研究了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产生的有关学说。

思考题:

1、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为什么说希腊古地理学和中国的《禹贡》均不是地理知识产生的根源?

3、传统地理学在地理知识产生这一课题上,为什么是错误的?

4、中国在地理知识的产生领域内,有些什么贡献?

第二章初期的地理著作

教学目的:

介绍初期地理著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教学要求:

掌握初期地理著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及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及正确认识初期地理著作。

教学重点:

地理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1.初期的地理著作、内容及特点

§2.初期地理著作的作者

§1.初期的地理著作、内容及特点

一、时段:

奴隶社会中期——封建社会初期

二、主要的地理学思想中心:

四大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

最重要的中心:

古罗马、古希腊、古中国

三、初期的地理著作、内容及特点

1、代表性的初期地理著作

(1)国内:

《禹贡》、《山海经》、《诗经》、《离骚》、《管子》、《穆天子传》、《尔雅·释地》、《周礼》、《吕氏春秋》、《周易》、《武藏山经》等

(2)国外:

《伊利亚特》、《奥德赛》、《地理》、《气象学》、《地球的描述》、《大综合论》、《地理指南》等

2、初期地理著作的内容

(1)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地理推论与玄想

(3)地理考察:

殖民活动、航海、旅行

3、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

(1)早期地理著作大多皆为传说的整理与记载,一般既无作者的姓名,也没有具体的写作时间。

(2)初期地理著作,多采取诗歌的体裁,之后为散文代替。

中国真正最早的地理著作是《诗经》。

(3)一般认为约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世界上一些文明国家由史前时期进入到有史时期,包括地理学在内的科学的产生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事。

(4)初期的地理著作,虽然有水平颇高的作品,但大多数比较幼稚、肤浅,就其多数而言,专门著作并不多见,许多著作都和文学、数学、哲学、史学混杂在一起,以知识的面貌出现。

§2.初期地理著作的作者

一、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

1、古埃及:

古埃及最早发现了观察、量测和归纳的方法,被称作科学的摇篮。

公元前4000年发明文字,用纸莎草记录,历法的知识,术士(专门从事占卜、观星相的人,具有坚实的数学和天文学的实用知识),几何学知识(量测土地面积、田亩界线、划定正南北线)。

2、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地区)

(1)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刻于木头之上)、代数的基本原理、60进位法的数学历法(一年为360天,把每一年分为12个月)、黄道圈的发现及分割(360份)。

(2)腓尼基人——发明了第一批语音字母(只有辅音)、航海活动(进行航海贸易)、冶炼青铜。

(3)巴比伦人——城市建设→方格道路法。

(4)巴比伦人和亚述人——观察天体的位置与运动、星占学。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较系统的地理思想和地理著作的渊源和基础是西方古代地理学的先驱。

二、古希腊、古罗马

在西方世界,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发轫于古希腊学者,他们提供了一个概念结构和一种学术方法上的模式或范式来指导西方思想。

古希腊人是伟大的借鉴者,将算术、几何学由经验转为科学,他们所总结出的知识大多来自古人,在许多方面受益于世界上最早的学者。

1、荷马(公元前9-8世纪):

古希腊地理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最古老的地理记述——《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奥德赛》

2、泰勒斯(公元前7-6世纪):

第一个在地球表面从事事物的测量和定位的古希腊学者,提出六项几何定理,他认为在学术成就上,实际问题的解决并不比特定问题的合理概括更为重要,天文学,矿石磁性。

3、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7-6世纪):

引进巴比伦仪器——日晷仪,第一个用比例尺来画地图,对地球和太阳的认识。

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是地理学中数学传统的始祖。

4、赫卡泰(公元前5世纪):

对地理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地球的描述》,是地理学文学传统的创始人。

5、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

历史地理学家,以多年旅途中的亲身观察为根据,是研究区域界线最早的人之一,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了地理逻辑的推理,指出风总是从比较冷的地方吹向较热的地方。

6、德谟克里特(公元前460-370年):

观察和推测了宇宙的无穷性;重视生物对气候条件依存性的了解;注意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他对后来的地理学者具有引路的作用,是地理学的奠基人。

7、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

用演绎法来进行推理,观察了阿蒂卡地区,认为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从完美的客体退化下来的,或处于退化的过程之中,讲述阿特兰蒂斯城,推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

8、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柏拉图的学生,归纳证明的哲学家(由特殊到一般),制定了科学解释,即回答“这个事情为什么这样的”的四项基本原则:

描述事物的性质,道出其重要特征;详细说明事物的种类及其组成的本质;说明什么东西是造成那个事物变成这样的原因;说明事物所达到的目的。

第一个认识到观察事实重要性的学者,认为组成一切物质的物料或基质包括:

土、水、火、气、以太五种,认为宇宙的基本规则是几何学与数学,认为一切事物不是从一种理想的状态变坏,而是向着一种理想的状态发展着。

实证地球是球形的;地球的物质组成;可居住性与纬度的关系——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9、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

武力探险,扩大了古希腊的地理眼界,把古希腊的地理知识传播到东方,描述所到过的地区,测定纬度,测量距离。

10、毕西亚斯(公元前?

-285年):

西欧、北欧旅行,环航大不列颠岛,并观察岛上农业性质从南到北的改变,讲述碎冰的海,第一个讲到海潮的希腊人,探险进入北极圈。

11、埃拉托色尼(公元前3-2世纪):

第一个创造了“地理学”名词,把地球作为人的家乡来研究;第一个测定了地球周长为25000英里;写了一本描写可居住的地球的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提出了五大居住带(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绘制了一张纵横共7条经纬线的世界地图;创立了普通地理学的完整体系。

12、希帕库斯(公元前2世纪):

规定了纬线和经线的网格;从理论上说明了如何去确定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正确位置;指出可以跟据各地日月食的地方时差异来测得经度;发明极射投影和正射投影来解决如何把地球的曲面放在平面上的问题。

13、波西多尼斯(公元前1世纪):

重新计算了地球的圆周长度为18000英里;不同意热带赤道部分太热而不能住人的说法,主张温度最高而最干燥的沙漠是在靠近热带的温带地方,而靠近赤道地方的温度却温和得多。

14、斯特拉波(公元前64-公元25年):

罗马帝国初期。

编绘了不朽的地理著作——《地理》,并几乎完整的保存下来;建立了区域描述方法(地方志或方志学);赞成并划定了居住适应带的南北界线;反对热带温度最高的说法,接受了波西多尼斯关于地球圆周长度的计算数字;对尼罗河地貌的形成做出了正确的解释。

15、托勒密(公元2世纪):

罗马帝国的后期。

绘制了世界地图(采用了经纬网,把圆周分为360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完成了《大综合论》;完成了《地理指南》一书,发明了两种新的投影方法(圆锥体投影法和球面投影法);指出地理学(测量学、定名学)和地志学的区别。

三、中国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

1、原始社会时期地理知识的萌芽

原始社会是地理知识的萌芽时期,由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开始,初步形成地理概念,逐步开始由对个别的直观发展到进行整体的观察与思考。

2、奴隶社会时期(夏-春秋中叶)地理知识的发展

地理知识的积累,较原始社会有所增益:

对自然地理知识——地形、水文、气候、矿物、岩石、土壤、物候等方面的认识;对土地利用知识——耕地规划、聚落地址选择、建立小型排灌系统、农业生产的认识;用以进行都邑建设和祭祀活动的地图出现——《九鼎图》、《土地之图》、《兆域之图》、《九州之图》、《金锡玉石之图》等。

3、封建社会早期(春秋中叶-公元前221年)地理学的发展

出现了一批地理著作;提出了天命论的人地思想;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来解释地理现象。

(1)《周易》:

“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