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461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文化 上善若水.docx

校园文化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别解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

水,原来具备那么多优秀品格!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词千篇、丰碑万座。

可它不以为然,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洋溢着谦谦君子之风,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在低调中彰显着高贵。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肩并肩,手挽手,一个方向,一个步调,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们分开,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盖因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威力无比。

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

和谐之美,妙不可言。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执著的信念不懈地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你看那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你看那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急不躁,千万次地“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

实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无私之爱是真爱,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

无私之爱是至爱,渡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水任劳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水殚精竭虑。

无私之爱是大爱,仰观天空,一滴水见太阳,却从不与春争艳;俯瞰大地,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却只见物而不见水。

因为宽厚所以崇高,因为献身所以美丽,不图索取却回馈丰厚,应了那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名言。

  五曰灵活。

不拘泥,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高度灵活性是水的特点。

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水展示万千气象。

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

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

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

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水便拥有了无穷魅力。

  六曰透明。

惟其晶莹剔透,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无做作,不欺瞒,去浮华,才不被假冒,无法伪造;即使蛰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七曰公平。

水不司偏见,无论高低远近、亲疏贵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叫做“水平”。

更有甚者,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

倘遇沟沟坎坎,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水的美好品质值得歌颂,更值得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水为镜,常照照世间的善恶美丑;更应以水为尺,常量得失长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更加完美。

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

形,

或方或长,

必循理,

好像有义;

浩大无尽,

好像有道。

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

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

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水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

但通过人的精神开发,

种种水性就凸显而出,

悄无

声息地给与人以启示。

许多文章中,就提出过水性的多个层面,就这一点来说,

水文化还是一种哲学,融于文学中的一种哲学。

老子云: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云:

水有五德,

因它常流不息,

能普及一切生物,

好像有德;

流必向下,

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

流几百丈山间

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

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

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这段文字,

是古代哲人老子和孔子对于水性精辟地概括,

则体现出了深厚的哲学

意味,阐释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水文化与人类的渊源:

现代西方哲人卡西尔说:

"人都是依赖于他的自然环境的"。

在他看来,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

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

这位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者,事实上揭示了一个令人醒目的文化现象:

世界与人同源。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

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明显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相关诗歌

搜寻中国的文化典藉,几乎所有史实文献,都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的内容,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也一如那些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

一部中国文学史,倘从“水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说它是渗透着“水”的精髓的人类文化史卷,亦绝非是一种牵强之谈。

《山海经》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口传文学所述,远古洪荒,洪水滔天的传说,于今看来虽是一种"神话的感知",但这种"原初层"的原始智力所独具的文化体认,仍可使我们感悟到"水文化"的内涵。

及至《诗经》时代,无论是《周南》里的《关雎》、《汉广》,《秦风》中的《蒹葭》,还是《魏风》中的《伐檀》,《卫风》里的《河广》,其写爱情、描现实、言思乡,已明显是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遂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

至于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也莫不在描情写意上,因水得势,借水言志,以水传情,假水取韵。

卡西尔在《人论》中曾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却不去时时努力地表达他的生活。

这种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但它们全都证实了同样的基本倾向"。

以这一论断去推论"水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

水,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产生,在文化进程中演绎出丰姿多彩的面貌,而且随着历史的演替,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阐释的一个"对象主体",并使这一文化体系生发出一种特异的艺术光彩。

中国圣贤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面对山水形胜,古代圣贤亦难免动容,一个"智"字,既反映了先哲对"水"的认知,又破译出"水"所蕴藏的无尽的文化内涵。

自然界中,草木无言,山水无知,自古长江东逝,黄河奔流,其势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其成为视觉的范畴,无知无觉的水便会化作"文化精灵",超越千年历史时空,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审美载体。

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

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心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气质、人格、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同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甚而包括人生所特有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古往今来皆曾以"水"为载体而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年,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表达的是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慨叹心理。

唐李白不满现实所发出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表露的显然是如水流般的长恨情绪,而此情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笔下又化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浩叹。

至于以水诉相思,写怨女,描柔情,抒胸臆,思乡怀古,描绘战争之作,古今之例,不胜枚举。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告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比: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荀子"劝学"曾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魏征"议政"则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前贤警策,亦常与后人言"载舟覆舟"之说。

凡此说明,"水"为"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亦开发了"水"无穷的文化矿藏,正因为如此,"水文化"的源流才生生不息、百川汇海,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居特殊地位并进而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二、诸子论水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似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血脉。

人类文明的合理诉求也是以“上善之人”与“上善之水”,共建人类“上善之未来”为终极目的。

从水的启示中求人类文化的普遍共识和协同构建,是人类文明的生命之道。

发扬和推广水的智慧与水的精神,乃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统一。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水’居第一”。

水,是“上善”之物;“若水”之人,乃“上善”之人。

水,穿于地、腾于空、奔于山,经历种种过程,滋养万物,启示人类一种极其可贵的文化。

人类文明的历史启示,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对生命的尊重、爱与包容。

这是生命本身的要求。

而水这一生命之源,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仁人志士以尊重、谦卑的态度对待水资源,视水如同己命,并学习并发扬了水那种至高至善的文化精神。

孔子与水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

他开创的儒家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孔子有句名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

《论语·先进》中曾点(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

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

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

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

这是言内之意。

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

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

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

而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

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切入点。

此外,他还以独特的视角洞察出水“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善化”等等不凡的品质。

孟子与水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

或是受孔子的影响,或是孟子本人对生命之源的水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孟子对水的观察、思考和由水而感悟人生、阐发事理的程度毫不逊于孔子,他把儒家的“文化之水”推向了新的高度。

孟子不但喜爱水,而且爱观察水。

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深刻的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这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

其一,登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真谛。

沧海浩大,淼淼无涯,小江小河小池之水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其二,提出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观点,这与孔子“智者乐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美学的角度讲,只有波澜起伏之水才具有屈曲生动之美。

在对自然之水的审美中,还可以透视出与“智者”相似的性情与品格,即强调要从水的自然形态和功能中寻觅和挖掘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体验和认识,而绝不仅仅流连于水的自然之美。

孟子称赞水具有“不盈科不行”的品性,这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风格,正是立志行道的君子所效法的优良德行。

一次,孟子的弟子徐子请教孟子,为何孔夫子多次称赞水,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告诉他: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子。

”(《孟子·离娄下》)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有源之水”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源之水,才能不舍昼夜,奔流不息;而无源(无本)之水,即使在某一时段因雨水骤至而河满沟溢,但时令一过,干涸也就随之而来。

对孟子这段话,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

“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由此观之,孟子这番议论是借水性将君子立身修道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

一是君子要像“有本”之水那样立于儒家之道这个根本,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是水之“不舍昼夜,盈科而进”的特点,正与君子锲而不舍的修道过程相似。

既有“不竭”之本,又能坚持不懈,努力躬行,就能渐进达到道德学问的完美境界。

荀子与水

作为一代学术宗师,荀子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思考是相当深刻的,其体宏容深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荀子》书中。

为了阐发自己的思想观念,荀子常常把大千世界中的“水”信手拈来,作为论据和“武器”。

《荀子》中多次提到水,或以水阐明哲学观点,或以水论述王业兴衰,或以水比德君子,或以水阐明人生的道理,自然之水经过荀子哲人目光的过滤,便在“自然的人化”中显现出“水文化”的深湛内涵。

荀子的哲学思想,以其理论的深度和逻辑力量,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辩证思维的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以重大的启示。

他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又说: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上)荀子的这两句名言,原本旨在以水变冰、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但上述这两句话所体现出的哲学意义远远大于荀子所阐发问题的初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

通过对水的温度和变化的观察,发现了质量互变现象。

这一现象无疑为人类的哲学思辩架起了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

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荀子对关于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在他看来,“君子者,治之原也。

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

”(《荀子·君道》)

荀子非常重视君主自身的品德修养。

当有人问到怎样治理国家这样重大的问题时,荀子鲜明地提出:

“闻修身,未闻为国也。

”进而又指出:

“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

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君射,则臣决。

楚庄王好细腰,朝有饿人。

”(《荀子·君道》)荀子把臣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盛水的盘、盂;而水的形状取决于盘、盂的形状,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君主对臣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强调了君主要努力修身养德的极端重要性。

荀子还在君民关系的问题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论,指出: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这里,荀子明确地把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形象地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借水鲜明地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代明君贤臣,无不以此为镜鉴,正确处理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尚“比德”,亦即由客体自然物的某一特征中领悟品味出某种与主体相关的美德。

在这方面,荀子与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以孔子为代言人,把水的形态、性能、功用与人的性格、意志、品德、知识能力等联系起来,指出水所具有的诸如滋养万物而无私奉献,浩浩荡荡而奔流不息,奔向深谷而无所畏惧,注满低洼而必求其面平坦,保持平坦而不用“概”之类的外力作用,万物受到其洗涤而变得新鲜光洁,千回百转却一往无前向东流去等自然属性和特点,与君子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志”等优秀品德修养有十分相似的地方。

通过以水“比德君子”,即从“水”的某些自然属性,联想到人的生活内容及其理想的人格,从而显现出自然之“水”的文化象征意义。

这种“以水比德”的观念象征正是荀子“水文化”的重要特色。

老子与水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

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水性的化身。

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

有人说:

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他所预设的“道”中展开的,并由此揭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一条贯串着天地人的大法则。

事实上,老子之“道”来源于对大千世界事象的深刻体察和思考。

从地理环境来看,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长和主要活动的地方为河洛、江汉之间的水泽地带。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老子“深藏若虚”、“其犹龙”,这种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渊深不可测的水。

长期与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独具的各种形态和性质、功能,必然会深深启发老子的道机;而自然界中的水,这种普遍存在,分布广泛孕育生命万物,与生命存在有着紧密文化联系的物质,恰恰与老子的“道”有着十分相似之处。

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哲学正是在对水性的感悟并旁及其他社会、自然事物而高度抽象的智慧结晶。

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四十三章》)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

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老子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八章》)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

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

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水给老子的启迪和灵感无疑是巨大的,自然之水总能和老子之“道”紧密联系起来,以水载“道”,堪称是老子思维中的一个定式。

在老子哲人的目光中,当浩瀚的大海之水流入其“道”之“形体”构造的广阔思维空间时,自然之水便成为老子构造“道”体的重要参照物;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幽长隧道时,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说的“哲学之水”;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生活准则的宽大河床时,自然之水又成了老子思想的“社会之水”、“人生之水”。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水是老子文化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标记,是老子载“道”、阐道的重要载体。

同时,通过水的载体,使老子形而上的“道”(精神的道、概念的道)从“玄而又玄”、“惟恍惟惚”的“众妙之门”中走了出来,老子之“道”变得具体而生动,这就为我们体会和把握老子立说的深切内涵打开了感性的方便之门。

庄子与水

庄子和老子一样,也喜欢从水中感悟和阐发其深邃的“道”理,但二者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方式大不相同。

老子以水论“道”,大多直抒胸臆,是直截了当的断语;庄子则不然,他往往通过编织奇特的水的寓言故事,来阐发深刻、抽象的哲学道理,其说理方式之奇特、想象之奇幻、运思之深邃、语言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人对水有着天生的偏爱,水中之游确实充满了无穷的快意,而庄子更喜欢从游水中体悟他的逍遥游的境界。

除了“鱼相忘于江湖”这一极为深刻的寓言以外,庄子还在《达生》篇中给我们讲述了“津人操舟若神”和“吕梁丈人在急流中畅游”的寓言故事。

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人生逍遥游的道理——“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即从实践中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

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其前提是“忘水”,即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无所顾忌,自由挥洒。

在《秋水》篇中,庄子精心编制的关于水的寓言故事,更是把庄子之“道”的深邃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北海神)而叹曰: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里,庄子拿具体、单个的河水与“不见水端”的北海之水相比,分明是有限的现实和无限的“道”的精妙比况。

河伯作为大河之神,看到的自己浩荡东流的伟大样子,感到十分得意,以为天下之水都不能和自己相媲美;当他看到浩淼无垠的大海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样的渺小。

老庄为我们设计的“道”是恍惚无形的,是感官所不能感知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道,庄子不但给我们讲了不少生动、形象的水的寓言故事,同时还教给了我们一个直观识“道”的办法——静观法。

“水静犹明”,于是庄子又信手拿止水来作比喻,让我们来体会“道”的真谛:

水静则平,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性特点。

但慧眼独具的庄子却发现了静水与体道须有“虚静”心之间的契合点:

水之平、静、明,都是静止而非流动造成的,这正与道家“无为”的思想相一致,与庄子所推崇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修养相一致。

“圣人休焉”,也就是圣人之心就象绝对静止的死水一般,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内心也没有任何波动。

达到这种无忧无虑无为的心境,这也就接近“道”了。

同时庄子还以静水善鉴万物的自然现象,譬喻心静则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妙;而水动则泥沙俱起,浑浊浮动,如人心之物欲充斥,杂念横生,心浮气躁,当然无法洞鉴宇宙之奥秒、人生之真谛,此所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庄子的止水静观之喻与老子的“涤除玄鉴”(《老子·十一章》)以及佛禅强调的“心如明镜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要人们效法静水,时刻保持人性安静,从而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万事万物。

否则,如果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等物欲所困扰,就会象动水引起的浑浊一样,失却晶莹剔透之心灵,也就不能以虚静自然之心来感应宇宙天地的玄机。

管子与水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