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220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docx

生理学考研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兴奋性:

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

引起活组织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

反应:

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兴奋:

生物体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抑制:

机体对内外界刺激的反应表现为活动减弱或相对静止。

✧阈值:

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

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

內环境:

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內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神经调节:

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进行的调节。

体液调节:

通过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自身调节:

组织和细胞本声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馈:

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正反馈:

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的活动。

负反馈:

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由五个基础成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內环境稳态是如何维持的,维持內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

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都从某个方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例如肺的呼吸活动可以从外界环境摄取细胞代谢所需的O2,排出代谢产生的CO2,维持细胞外液中O2和CO2分压的稳态,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可补充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肾脏的排泄功能可将多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血液循环则能保证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

身体各个器官系统正常功能活动的综合,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

在高等动物中,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得内环境和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维持稳态,就是因为许多负反馈控制系统得存在和发挥作用。

2、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主要的调节方式是何种?

为什么?

答:

有三种: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特点:

①神经调节为主要的调节方式;②通过骨骼肌运动的调节,使调节准确、精巧、迅速

方式:

①非条件反射:

先天存在,反射弧固定,数量有限,属于一种低级反射。

②条件反射:

后天建立,反射弧不固定,数量无限,属于一种高级反射。

体液调节特点:

①缓慢,持久;②属于神经调节的一部分,相当于传出部分的延长。

方式:

①全身性的体液调节:

激素由血液或组织液携带作用与相应受体的细胞;②旁分泌:

激素在组织液中扩散至邻近的细胞,调节邻近细胞的活动;③神经分泌:

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由神经末梢释放入血并作用于耙细胞。

自身调节特点:

①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②调节的弧度小,灵敏度差

举例:

(1)心室肌的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

生理功能的反馈调控:

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单纯扩散:

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跨膜扩散的最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单纯扩散在物质转运的当时是不耗能的,其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包含的势能。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

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

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

(1)竞争性抑制;

(2)饱和现象;

(3)结构特异性。

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

(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现象;

(3)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

静息→激活→失活

化学门控通道:

分布于肌细胞终板膜,嗅、味觉细胞

电压门控通道:

分布于神经轴突和骨骼肌、心肌细胞的质膜中

机械门控通道:

细胞膜感受机械性刺激并引起细胞

原发性主动转运:

是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过程。

分解的一个ATP将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

即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

出胞是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入胞则指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分为吞噬和吞饮,吞饮又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式入胞:

特异性分子与细胞膜外的受体结合并在该处引起的入胞作用

通道:

载体:

跨膜电位:

在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

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特点:

可兴奋细胞均有的普遍现象

极化:

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

超极化:

静息电位增大的现象

去极化:

静息电位减小。

反极化:

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

复极化:

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动作电位: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阈强度:

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电位:

使Na离子通道即或与膜去极化间建立正反馈过程所需的临界膜电位。

局部电位:

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

终板电位:

跨膜的Na离子内流远大于K离子外流,使终板发生去极化的这一变化。

局部电流:

兴奋-收缩耦联:

将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等长收缩:

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的增加。

等张收缩:

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单收缩:

当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可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出现一次收缩和舒张,这种形式称为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新的收缩过程与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的总和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

完全强直收缩:

新的收缩过程与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的总和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

1、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有何区别?

答:

①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局部反应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不表现“全或无”特性;②动作电位具有传导性,而局部反应的传播范围从不足1毫米到几毫米,主要取决于膜的被动电学特性,但不能进行远距离的不衰减传播;③动作电位不可叠加、融合,通常是一个动作电位结束后才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局部反应可叠加,有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两种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

答:

静息电位:

其形成是由于①电化学驱动力②静息时细胞内的K+比细胞外高几十倍,细胞外的Na+浓度比细胞内的高十倍左右。

③在静息状态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

K+的跨膜外移形成了跨膜电位,数值上近似于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而不允许Na+、Ca2+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形成机制:

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动作电位:

形成条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

(主要是Na+ -K+泵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K+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Na+通透。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

动作电位的幅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3、试述神经-肌肉接头间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

神经末梢兴奋→接头前膜→前膜内Ca离子浓度升高→Ca离子进入接头小体→出胞作用→Ach释放→R-Ach→接头后膜对Na离子浓度升高→终板电位→肌膜锋电位→肌肉收缩

4、试述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

①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由肌膜延续形成的T管膜传播,同时激活T管膜和肌膜上的L型Ca通道;②激活的L型Ca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活内流的Ca离子激活JSR膜上的RYR,RYR是一种Ca释放通道,它的激活使JSR内的Ca离子释放入胞质,胞质内的Ca离子浓度升高;③胞质内Ca离子浓度的升高促使肌钙蛋白与Ca离子结合并引发肌肉收缩;④胞质内Ca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LSR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胞质中的Ca离子回收入肌质网,遂使胞质中Ca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5、试述终板电位的产生机理?

答:

①终板膜本身没有电压门控Na离子通道,因而不会产生动作电位;②具有局部反应特征的EPP可通过电紧张电位刺激周围具有电压门控Na通道的肌膜,使之产生动作电位,并传播至整个肌细胞膜。

6、简述负荷对肌肉活动的影响?

答:

前负荷:

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负荷。

其决定了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的初长度。

在最适初长度下,收缩可以产生最大的主动张力,如大于或小于这个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都会下降。

后负荷: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

随后负荷增加,收缩张力增加而缩短速度减小,当后负荷增加到使肌肉不能缩短时,肌肉可产生最大等长收缩张力(P0);当负荷为0时,肌肉缩短可达到最大缩短速度。

不改变肌肉初长,但改变肌肉缩短的速度。

7、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答:

肌丝滑行理论。

骨骼肌属于横纹肌,横纹肌的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组与其走向平行的蛋白丝构成,肌肉的缩短和伸长均通过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长度不变,由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第三章血液生理

血液凝固:

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彼此较快地以凹面相贴。

血型:

指红细胞膜上的特意性抗原的类型。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

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血型:

血细胞膜外表面特异性抗原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

凝集原:

在凝血反应中起抗原作用,其特异性取决于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

Rh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上

凝集素: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其反应的特异抗体,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红细胞生成调节:

爆式促进激活物(BPA)糖蛋白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由肾脏产生,肝产生少量。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增殖,并向原红细胞分化;促进网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

血小板的生理作用;

1.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参与生理止血功能。

(1)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松软止血栓,防止出血。

(2)血小板分泌:

生理性致聚剂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TXA2等活性物质,ADP使血小板聚集变为不可逆,5-羟色胺等使小动脉收缩,有助于止血。

(3)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牢固止血栓。

1、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答:

①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

②血浆含有凝血因子而血清缺乏凝血因子。

③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因而与血浆比较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2、血浆渗透压的种类、组成及作用?

答: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80%来自Na离子和Cl离子。

在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

75%~80%来自白蛋白。

在调节血管内、外谁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有何不同?

答:

①启动方式的不同。

内源性凝血是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外源性凝血是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②参与凝血的因子不完全相同。

参与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来自血液,参与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来自血液之外;

4、简述血液的功能?

答:

1.参与氧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机体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各种废物的排除,都要通过血液来实现。

2.参与机体理化因素平衡的调节由于血液内的水量和各种矿物质的量都是相对恒定的,所以对于温度及其它理化因素的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参与机体的功能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和组织代谢产物,都需要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

4.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免疫物质能吞噬细菌、产生免疫作用。

5、简述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答:

①受损血管局部及附近的小血管收缩;②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③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发生血液凝固。

6、正常人流动在心血管内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答:

在血管无明显损伤或破裂的情况下,心血管内也经常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形成,说明在心血管系统正常时也发生凝血过程。

然而,在正常机体内血液并没有凝固,却处于流动状态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内皮细胞分泌,合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硫酸乙肝素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嗜细胞的吞噬作用:

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动,可迅速溶解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

(3)生理性抗凝物质: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等

2.蛋白质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4.肝素

(4)血流迅速,一旦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迅速得到稀释,并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

7、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答:

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形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分解而形成纤维蛋白。

意义:

8、简述纤溶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答:

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

血纤维蛋白溶解是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血浆中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它在激活物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它能促进整个纤维蛋白分子分割成很多的可溶性小肽,小肽不再凝固。

意义:

正常情况时,体内形成少量纤维蛋白后,由于纤溶系统的作用,纤维蛋白随即溶解。

从而使血液保持流动通畅。

第四章循环生理

自律细胞:

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细胞。

工作肌细胞:

主要执行收缩功能的细胞。

快反应细胞:

由Na离子通道开放引起的快速去极化的心肌细胞。

慢反应细胞:

由慢Ca离子通道开放引起缓慢去极化的心肌细胞。

心率:

即心搏频率,以每分钟心搏次数(次/min)为单位。

心动周期:

指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占的时间。

每搏输出量:

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期前收缩:

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的刺激,产生的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

代偿性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血压: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

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值。

舒张压:

在心舒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中心静脉压: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循环系统中血液充盈产生的压力。

微循环:

循环系统中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

有效滤过压:

是滤过的动力,它决定液体出入毛细血管壁的方向和流量。

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血液粘滞度不变,器官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该器官的阻力血管的口径。

心肌收缩的特点:

①“全或无”式收缩②不发生强直收缩 ③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①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②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③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④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⑤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各种代谢产物中腺苷起最重要的作用

1、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为什么?

答:

①兴奋性;②传导性;主要传导途径为:

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影响因素:

心肌兴奋传导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与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成正变关系,领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对传导的影响

③收缩性;④自律性。

2、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的容积、压力、瓣膜的启闭有何变化?

答:

①心室收缩期:

 

②心室舒张期:

 

3、形成动脉血压的条件有哪些?

当它们发生改变时对动脉血压有何影响?

为什么?

答: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条件。

循环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反之动脉压升高。

(2)心脏射血及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基本条件。

其它因素不变,射血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主要是引起收缩压显著升高,而舒张压上升相对较少,脉压加大.因为搏出量使每次收缩射至主动脉血量增加,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血压峰值较大,故收缩压显著升高,但动脉血压升高,血液流出主动脉速度加快,舒张期末主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上升较少,脉压加大;其他因素不变,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上升,但主要引起舒张压显著上升,而收缩压上升相对较小,脉压减少。

是因为外周阻力加大,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加,故舒张压显著升高.而收缩期主动脉压升高使血液流出主动脉加快,故收缩压升高相对较小。

(3)大动脉的弹性。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心室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另一方面,使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变动幅度远小于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起缓冲作用。

4、从心肌生物电的角度,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有何作用?

答:

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性作用是通过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来实现的,它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

5、支配血管的神经有哪些?

它们对血管有何作用?

答:

缩血管神经纤维: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者分别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

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使骨骼肌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引起血管舒张,对所支配的器官组织的局部血液起调节作用;脊髓背核舒血管纤维:

微动脉舒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引起腺细胞分泌,舒血管效应,使局部组织血流增加。

6、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恒定的?

答:

7、组织液是如何生成与回流的?

答:

生成:

血液在流经微循环营养通路时,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组织液生成,而在静脉端发生组织液回流,从而实现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回流:

90%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发生重吸收回血液;10%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8、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有何异同?

答:

不同点:

①肾上腺素的作用:

与β受体亲和力均较强。

(1)其与心肌β1受体相结合,引起显著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使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2)其对于血管的作用则取决于血管,β2受体的分布密度.对以受体为主的皮肤,肾脏,胃肠道可引起显著收缩,对以β2受体占优势的肝脏,骨骼肌血管小剂量引起血管扩张,只在大剂量才引起收缩。

②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其主要与受体及心肌β1受体结合,而与血管β2受体亲和力低,结合少.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时,几乎所有血管均收缩,动脉血压显著升高,而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减压反射增强,反射性使心率减慢,掩盖了其对心脏的直接作用。

相同点:

均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通过,β受体发挥作用.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不同主要由于它们对,β受体亲和力的差异.

9、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答: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可扩张性等于顺应性除以血管的初始容积

第五章呼吸生理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外呼吸:

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内呼吸:

组织细胞与体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

呼吸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

氧容量:

是指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氧含量:

是指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气量。

氧饱和度:

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氧解离曲线:

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P50:

是使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

比顺应性:

单位肺容量的顺应性。

顺应性: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是指单位跨闭压

顺应性越大,弹性阻力越小,反之越大

用力呼吸量:

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V/Q比值(约为0。

84):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其比值可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潮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胸膜腔内压:

即胸膜腔内的压力

呼吸膜:

液体层、肺泡表面膜性物质层、上皮基底膜层、间隙、Capi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1)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2)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防止肺不张;(5)增加肺的顺应性;

肺泡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节律性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对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和肺通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肺通气阻力:

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占70%

1、浅而快的呼吸与深而慢的呼吸比较,那种对机体有利?

为什么?

答: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同样的通气量,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不同,有效通气量就可能不同.例如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12次/min,无效腔气量150ml,每分钟通气量为6000ml,相应的肺泡通气量=(500-150)×12=4200ml/min,若潮气量减半。

呼吸频率增加1倍,每分钟通气量仍为6000ml,而肺泡通气量则减少(250-150)×24=2400ml。

可见,呼吸愈浅快,有效通气量愈少。

深而慢的呼吸有效通气量愈大。

2、肺为何能通气?

答: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二是阻止其流动的阻力。

气体之所以能够进出肺是由于在肺内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

肺回缩时,肺容积减小,肺内压大于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