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040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docx

控制系统CAD实验二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验三频率法串联校正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实验名称:

典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matlab模拟典型环节的基本方法,包括:

比例环节、积分环节、一阶微分环节、惯性环节和振荡环节等。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和频域响应曲线

(3)了解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要求:

(1)一人一机,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2)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并用A4纸打印后上交。

四、时间:

2012年10月31日

五、地点:

信自楼234

实验报告:

一、比例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

(1) 当k=1:

3:

10时,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k值的影响情况。

程序:

fork=1:

3:

10;

num=k;den=1;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把输入信号放大k倍。

如图,输入信号为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因此,输出是幅值为k的阶跃信号。

(2) 当k=1:

3:

10时,绘制系统的频率曲线,分析k值的影响情况。

程序:

fork=1:

3:

10;

num=k;den=1;G=tf(num,den);

figure

(1);bode(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比例环节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没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0度的水平线。

二、积分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

(1)当k=1:

3:

10时,绘制系统

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

程序:

fork=1:

3:

10;

num=k;den=[1,0];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把输入信号放大k倍。

如图,输入信号为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因此,输出是幅值为k的阶跃信号。

(2)绘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积分环节的幅值和相位特性。

程序:

fork=1:

3:

10;

num=k;den=[1,0];G=tf(num,den);

figure

(1);grid;margin(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比例环节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没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10度的斜线。

三、一阶微分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

(1) 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

程序:

forT=1:

3:

10;

num=[T,1];den=[0.0001,1];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把输入信号放大T倍。

如图,输入信号为幅值为T的阶跃信号,因此,输出是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

(2) 当T=1:

3:

10时,绘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频率响应的特点,以及T值的作用。

程序:

forT=1:

3:

10;

num=[T,1];den=[0.0001,1];G=tf(num,den);

figure

(1);margin(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一阶微分环节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曲线。

四、惯性环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

(1) 当T=1:

3:

10时,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分析T值与响应到达稳态值时间的关系。

程序:

forT=1:

3:

10;

num=1;den=[T,1]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把输入信号放大T倍。

如图,输入信号为幅值为T的阶跃信号,因此,输出是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

(2) 当T=1:

3:

10时,绘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频率响应的特点,以及T值的作用。

程序:

forT=1:

3:

10;

num=1;den=[T,1];G=tf(num,den);

figure

(1);w=0.001:

0.01:

100;bode(G,w);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k=1','k=4','k=7','k=10');

曲线:

结果分析:

惯性环节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没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曲线。

五、典型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典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关键参数:

阻尼比,和自然频率n

(1) 当=0.1:

0.3:

1.2时,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分析值对曲线的影响。

程序:

wn=1;

forzeta=[0.1,0.3,1.2];

num=wn^2;den=[1,2*zeta*wn,wn^2];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zeta=0.1','zeta=0.3','zeta=1.2');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把输入信号逐渐减小。

如图,输入信号为幅值的阶跃信号逐渐减小,因此,输出幅值也逐渐减小。

(2) 当=0.1:

0.3:

1.2时,绘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分析值对曲线的影响。

程序:

wn=1;

forzeta=[0.1,0.3,1.2];

num=wn^2;den=[1,2*zeta*wn,wn^2];G=tf(num,den);

figure

(1);w=0.001:

0.01:

100;bode(G,w);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zeta=0.1','zeta=0.3','zeta=1.2');

曲线:

结果分析:

典型二阶系统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90度的曲线。

(3) 当n=1:

4:

8时,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分析n值对曲线的影响。

程序:

zeta=1;

forwn=[1,4,8];

num=wn^2;den=[1,2*zeta*wn,wn^2];G=tf(num,den);

figure

(1);step(G);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wn=1','wn=4','wn=8');

曲线:

结果分析:

时域响应的结果就是输入信号趋于稳定。

如图,输入信号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因此,输出是幅值为1的阶跃信号。

(4) 当n=1:

4:

8时,绘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分析n值对曲线的影响。

程序:

zeta=1;

forwn=[1,4,8];

num=wn^2;den=[1,2*zeta*wn,wn^2];G=tf(num,den);

figure

(1);w=0.001:

0.01:

100;bode(G,w);holdon;%打开第1个图形窗口,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end

figure

(1);legend('wn=1','wn=4','wn=8');

曲线:

结果分析:

比例环节对幅频有影响,输出信号的幅值为输入信号的20*lgk倍。

比例环节对相位有影响,如图显示,相位特性为一条曲线。

 

一、实验名称:

频率法串联校正

二、实验目的:

(1)理解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串联超前-滞后校正的作用。

(2)掌握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串联超前-滞后校正的用途。

(3)熟悉频率法校正的方法和过程。

(4)熟悉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的方法。

三、实验要求:

(1)一人一机,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2)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并用A4纸打印后上交。

四、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五、地点:

信自楼234

实验报告:

一、设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如果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一个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要求:

①相角裕度≥45。

②当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信号时,稳态误差ess≤0.04;

③取C=1μF时,确定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并画出该装置的结构图;

④绘制出校正后系统和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及其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提示:

稳态误差ess≤0.04—>取kv=1/ess=25,k0=8000)

程序:

num=8000;den=conv([1,0],conv([1,4],[1,80]));

G=tf(num,den);margin(G);

num=8000;den=conv([1,0],conv([1,4],[1,80]));

G=tf(num,den);[Gm,Pm,Wcg,Wcp]=margin(G);

w=0.1:

0.1:

10000;

[mag,phase]=bode(G,w);magdb=20*log10(mag);

phim1=45;deta=10;

phim=phim1-Pm+deta;

bita=(1-sin(phim*pi/180))/(1+sin(phim*pi/180));

n=find(magdb+10*log10(1/bita)<=0.0001);

wc=n

(1);w1=(wc/10)*sqrt(bita);w2=(wc/10)/sqrt(bita);

numc=[1/w1,1];denc=[1/w2,1];

Gc=tf(numc,denc);GmdB=20*log10(Gm);

GcG=Gc*G;[Gmc,Pmc,wcgc,wcpc]=margin(GcG);

GmcdB=20*log10(Gmc);

disp('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频域响应参数:

h,γ,wc')

G,[GmdB,Pm,Wcp],

disp('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h,γ,wc')

Gc,GcG,

disp('校正后系统的频域响应参数:

h,γ,wc')

[GmcdB,Pmc,wcpc],

disp('校正装置的参数T和β值:

T,β')

T=1/w1;[T,bita],

bode(G,GcG);figure

(2);margin(GcG)

运行结果:

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频域响应参数:

h,γ,wc

Transferfunction:

8000

-------------------------

s^3+84s^2+320s

ans=

10.526815.85789.5715

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h,γ,wc

Transferfunction:

0.1481s+1

----------------

0.03348s+1

Transferfunction:

1185s+8000

------------------------------------------------------

0.03348s^4+3.813s^3+94.71s^2+320s

校正后系统的频域响应参数:

h,γ,wc

ans=

16.201045.023914.0770

校正装置的参数T和β值:

T,β

ans=

0.14810.2261

 

曲线:

串联超前校正前

 

串联超前校正后

校正前与校正后

结果分析:

串联超前校正增大了系统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增加了频带宽,减小了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并且不影响稳态误差。

由运行结果可以确定该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即R1=148kΩ,R2=43kΩ,并由此可画出无源超前网络图。

二、设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其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一个串联滞后校正装置。

要求:

①相角裕度≥45。

②当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信号时,稳态误差ess≤0.04;

③取C=100μF时,确定该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并画出该装置的结构图;

④绘制出校正后系统和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及其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程序:

num=8000;den=conv([1,0],conv([1,4],[1,80]));

G=tf(num,den);margin(G);

num=8000;den=conv([1,0],conv([1,4],[1,80]));

G=tf(num,den);gamma_cas=45;delta=5;

gamma_l=gamma_cas+delta;

w=0.1:

0.1:

10000;

[mag,phase]=bode(G,w);n=find(180+phase-(gamma_l)<=0.1);

wgamma_l=n

(1)/100;

[mag,phase]=bode(G,wgamma_l);

rr=-20*log10(mag);beta=10^(rr/20);

w2=wgamma_l/10;w1=beta*w2;

numc=[1/w2,1];denc=[1/w1,1];

Gc=tf(numc,denc)

GcG=Gc*G

bode(G,GcG),figure

(2),margin(GcG),beta

运行结果:

Transferfunction:

32.26s+1

-------------

2594s+1

Transferfunction:

2.581e005s+8000

--------------------------------------------------------------

2594s^4+2.179e005s^3+8.301e005s^2+320s

beta=

0.0124

曲线:

串联滞后校正前

串联滞后校正后

校正前与校正后

结果分析:

串联滞后校正提高了稳态精度,减小闭环频带宽,使相位裕量、增益裕量和谐振峰值均得到改善。

由运行结果可以确定该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即R1=25618kΩ,R2=322kΩ,并由此可画出无源滞后网络图。

三、设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其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一个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

要求:

①相角裕度≥45。

②当系统的是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信号时,稳态误差ess≤0.04;

③要求校正后的系统和未校正的系统在高频段的bode图曲线的形状要基本一致;

④确定该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

⑤绘制出校正后系统和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及其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对比。

程序:

num=100;den=conv([1,0],[1,4]);

G=tf(num,den);margin(G);

num=100;den=conv([1,0],[1,4]);

G=tf(num,den);

[h,gamma,wg,wc]=margin(G);h=20*log10(h);

w=0.001:

0.001:

100;

[mag,phase]=bode(G,w);

disp('未校正系统的参数:

h,wc,γ');

[h,wc,gamma],gamma1=45;delta=5;

phim=gamma1-gamma+delta;

alpha=(1+sin(phim*pi/180))/(1-sin(phim*pi/180));

magdb=20*log10(mag);

n=find(magdb+10*log10(alpha)<=0.0001);

wc=n

(1);wcc=wc/1000;

w3=wcc/sqrt(alpha);w4=sqrt(alpha)*wcc;

numc1=[1/w3,1];denc1=[1/w4,1];

Gc1=tf(numc1,denc1);

w1=wcc/10;w2=w1/alpha;

numc2=[1/w1,1];denc2=[1/w2,1];

Gc2=tf(numc2,denc2);

Gc12=Gc1*Gc2;GcG=Gc12*G;

[Gmc,Pmc,wcgc,wcpc]=margin(GcG);

GmcdB=20*log10(Gmc);

disp('超前校正部分的传递函数'),Gc1,

disp('滞后校正部分的传递函数'),Gc2,

disp('串联超前-滞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Gc12,

disp('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cG,

disp('校正后系统的性能参数:

h,wc,γ及α值'),[GmcdB,wcpc,Pmc,alpha],

bode(G,GcG)

运行结果:

未校正系统的参数:

h,wc,γ

ans=

Inf9.608122.6028

超前校正部分的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1314s+1

----------------

0.04858s+1

滞后校正部分的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7989s+1

---------------

2.161s+1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105s^2+0.9303s+1

------------------------------

0.105s^2+2.209s+1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10.5s^2+93.03s+100

------------------------------------------------

0.105s^4+2.629s^3+9.838s^2+4s

校正后系统的性能参数:

h,wc,γ及α值

ans=

Inf6.267048.01372.7048

曲线: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前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后

结果分析: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保持了串联超前校正和串联滞后校正的理想的特性。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增大了系统的频带宽度,使过渡过程的时间缩短;也不需像在串联超前校正中那样,在前向通道中增加增益值。

由运行结果可以确定该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元件数据,即R1=8kΩ,C2=160μF,R2=0.8kΩ,并由此可画出无源超前——滞后网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