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733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docx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备战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沈阳专用解析版

中考化学最后冲刺狂练100题

专练04(必考课本实验15题)

1.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

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C (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选用 F 。

(3)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固体制氧气(1.5gMnO2作催化剂),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6.4g,则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4.9g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3.2g (精确到0.1g)。

【答案】解:

(1)分液漏斗;

(2)C;2H2O22H2O+O2↑;F;

(3)(3)4.9g;3.2g。

【详解】

解: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O2↑;装置C能通过控制双氧水的加入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

(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化,则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6.4g﹣1.5g=4.9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2KClO32KCl+3O2↑

14996

4.9gx

=,x≈3.2g。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

(2)C;2H2O22H2O+O2↑;F;(3)4.9g;3.2g。

2.根据如图所示的仪器或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固体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必须再增加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酒精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KClO32KCl+3O2↑ 。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ABCD (填字母)。

【答案】解:

(1)酒精灯;2KClO32KCl+3O2↑;a;

(2)ABCD。

【详解】

解:

(1)若用固体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必须再增加的一种玻璃仪器是酒精灯,即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KClO32KCl+3O2↑,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通入。

故填:

酒精灯;2KClO32KCl+3O2↑;a。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BCD。

故填:

ABCD。

3.化学实验不仅承载了知识内容,更承载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价值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 消耗氧气 ;

(2)用乙图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现象是 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

(3)按图丙实验,几分钟后B烧杯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氢氧根离子 ;

(4)借助丁图U形玻璃管探究微粒性质:

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湿棉花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

【答案】解:

(1)消耗氧气;

(2)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3)氢氧根离子;

(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

解:

(1)在图甲实验中,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广口瓶,因此红磷的作用是消耗氧气;故填:

消耗氧气;

(2)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U型玻璃管左侧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故填:

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3)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OH﹣;故填:

氢氧根离子;

(4)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气进行空气会污染环境,所以要用湿棉花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故填: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4.数字化实验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各种常用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

因为数字化实验使定量研究中和反应成为可能。

一、按如图1所示图示进行实验

(1)向A烧杯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后,振荡,烧杯中溶液呈现 红 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 碱性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加快反应速率 。

(3)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过量稀盐酸。

实验操作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①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②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二、通过pH传感器和滴数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

向4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随滴入稀盐酸发生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4)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NaOH、NaCl 。

(5)当pH=7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 5mL ,实验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1,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92% 。

(6)小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该曲线说明中和反应是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20s﹣44s之间,溶液pH的变化趋势为 由大于7逐渐减小 。

三、经过对中和反应一系列研究后,真真小组又通过实验探究:

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

【查阅资料】

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

b.无水醋酸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c.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方案】按图4所示,首先分别往4支试管中装入对应的试剂,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7)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 ABC中的固体不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 ;

(8)设置A、B、C三个实验的目的是 对比 ;

(9)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

【答案】解:

(1)红;碱性;

(2)加快反应速率;

(3)不一定;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4)NaOH、NaCl;

(5)5mL;2.92%;

(6)放热;由大于7逐渐减小;

(7)ABC中的固体不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

(8)对比;

(9)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详解】

解:

(1)向A烧杯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后,振荡,烧杯中溶液呈现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故填:

红;碱性。

(2)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

故填:

加快反应速率。

(3)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离子,是因为显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操作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故填:

不一定;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4)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

NaOH、NaCl。

(5)当pH=7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5mL;

设氯化氢质量为x,

40mL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40g,溶质质量分数为0.4%,则溶质质量=40g×0.4%=0.16g,

稀盐酸质量是5g,

NaOH+HCl═NaCl+H2O,

4036.5

0.16gx

=,

x=0.146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92%。

故填:

5mL;2.92%。

(6)该曲线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在20s﹣44s之间,溶液pH的变化趋势为由大于7逐渐减小。

故填:

放热;由大于7逐渐减小。

(7)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ABC中的固体不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

故填:

ABC中的固体不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

(8)设置A、B、C三个实验的目的是对比。

故填:

对比。

(9)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故填: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5.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外逸 。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发生和收集氢气的装置为 BD或BE (写一组)。

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点燃氢气前需要 检验氢气的纯度 。

【答案】解: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外逸;

(4)Zn+H2SO4=ZnSO4+H2↑;BD或BE;检验氢气的纯度。

【详解】

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该反应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外逸;

(4)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发生和收集氢气的装置为BD或BE;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外逸;

(4)Zn+H2SO4=ZnSO4+H2↑;BD或BE;检验氢气的纯度。

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

请回答:

(1)图1实验造成的后果的是 生成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

(2)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如果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原因可能是 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

(3)图3实验中,a、b试管中铁钉不生锈、c试管中铁钉生锈,由此可知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

(4)图4为探究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A中Fe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B中无明显变化,由实验可以得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Cu>Ag 。

【答案】解:

(1)生成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3)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4)Fe+CuSO4=Cu+FeSO4;Fe>Cu>Ag。

【详解】

解:

(1)图1实验造成的后果的是生成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故填:

生成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