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235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图:

1.地理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3.安置房透视图

4.交通分析图

5.景观分析图

6.各单项设计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

1.1.2业主单位介绍

建设主管单位:

西昌市畜牧局

办公地址:

上顺城街6号

西昌市畜牧局主要职责是:

畜禽改良:

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疫病防治:

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动物检疫:

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畜牧执法:

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畜牧统计:

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1.3项目概述

为了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近几年来,西昌市市政府加大力度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集中居住建设农村新社区,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以推进。

通过对土地整合,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该片社区土地资源。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位于西昌海南乡,本项目预期完工2015年,基本确定本项目安置户数为238户(不含保留户),共487人。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贯彻国家有关房地产及住宅建设的规定,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布局。

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案设计坚持合理适用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及标准。

建设集居住、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生活园区,吸收优秀的地方居住规划特点,创造具有本市特色的满足居住生活需要的环境功能,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的有机综合体。

结合被拆迁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家庭构成,提供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新型社区。

在此基础上,发展邛海旅游,并为旅游相关产业配套。

(5)对拆迁后的老村庄进行集中整治。

因拆迁只涉及公路沿线,仍有大部分农户房屋未拆迁,风貌陈旧,需要加快集中整治。

2.编制依据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

《西昌邛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邛海南岸控制性详细规划》;

《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西昌市旅游发展规划》;

《西昌市海南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邛海流域环境规划》;

《西昌市海南乡建设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1.5项目预期目标

棚户区是农村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海南乡棚户区历史久远,大多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

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人们陆续在这些区域的空地上建房。

后来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住房日见紧张,为缓解住房压力,几乎各家都在建房,住房以土木结构和土坯房屋为主,大房接小房,小房再接窝棚,久而久之棚户区就形成了规模。

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多数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棚户区内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户,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大。

再加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许多棚户区房屋都成为了危房,无法加固。

因此,海南乡的棚户区改造迫在眉睫。

本项目要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社区功能和住宅功能基本完善,实现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理、集中供水、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达到新型社区整洁、环境卫生、道路平整、缆线规范、环境生态化和田园化、生活舒适方便的基本目标。

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资金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等对拟建项目支持和满足的程度。

1.资金条件

本项目总投资为18528.17万元(含征地拆迁费用),其中农民统规联建的5603.29万元部分,由农民自筹;拆迁及公用辅助设施、总平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等12924.88万元,由政府出资。

老村庄整治采取以政府补助为辅、农户自筹为主渠道解决。

2.环境条件

本项目经过环境影响评估指出,认为项目在建设期间及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产生部分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建设单位在建设运营中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全面落实环境报告中提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和建议,则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3.施工条件

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其施工现场、位置、面积经规划部门用红线给予控制。

项目施工的技术队伍来源丰富,四川省建筑施工队伍较多,大部分是国家二级以上施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在安置房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经过招投标,完全能找到有能力的施工企业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经过上述分析,项目具备的基本建设条件如市场条件等均能满足项目的建设要求。

1.2建设规模及内容

1.2.1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置房、乡村酒店以及相配套的道路、停车场、绿化、供排水管网等。

项目建成后,将缸窑村过去分散的238户487人按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集中安置在本项目内,为西昌市新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2.2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置房、综合体建筑、乡村酒店、老村庄旧房改造以及相配套的道路、停车场、绿化、供排水管网等。

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7.36公顷(110.3亩),安置面积约4.52公顷(67.77亩),总建筑占地面积16569.97㎡,总建筑面积51766.35㎡,安置房占地面积11795.67㎡,安置房建筑面积31216.08㎡,综合体占地面积1368.12㎡,综合体建筑面积5065.82㎡,乡村酒店占地面积3396.08㎡,乡村酒店建筑面积15420.37㎡(其中: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323.72㎡),水域面积2185㎡,建筑密度36.66%,建筑容积率1.15,绿地率30.3%,人均综合用地面积92.62㎡。

还包含:

相关公共辅助工程:

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器工程、弱电工程;总平工程:

小区给排水管线、电力管线、生态停车场、道路工程、厕所、电力改迁、配电房、路灯等配套设施、绿化、地埋式垃圾处理点等。

安置房为砖混结构建筑,每层高3米,耐火等级为2级,建筑层数2-3层。

1.2.3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总投资约为18528.17万元,其中:

建安工程费用为16828.29万元,占总投资的90.83%;工程建设其他费为817.58万元,占总投资的4.41%;基本预备费882.3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本项目总投资为18528.17万元(含征地拆迁费用),其中农民统规联建的5603.29万元部分,由农民自筹;拆迁及公用辅助设施、总平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等12924.88万元,由政府出资。

1.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5年,即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

1.4项目研究目的及范围

我公司受西昌市畜牧局的委托,对“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选址条件分析、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及劳动安全、环境影响评价、节能措施、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组织及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效益分析、结论及建议等。

并提出结论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是在国家宏观经济背景、《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加快新农村建设与风景区建设的情况下提出。

同时打造邛海“国际重要湿地”,是凉山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生态立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美丽凉山,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实施可以将湿地恢复与新村规划建设、群众安居致富、生态旅游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街区和城市社区,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打造城市生态湿地旅游知名品牌。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具体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建议建设单位按照总体规划,依据基本建设程序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其中:

水域及茉莉花园均为保留现状,本项目不建设

1.7可行性研究结论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是在《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背景下提出。

随着西昌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

西昌市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含老村庄整治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修建低层住宅楼能改善当地百姓的居住条件、维护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巨大。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具体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建议建设单位按照总体规划,依据基本建设程序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西昌市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村新型社区是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构建成的社区组织体系,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高,社区内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新型社区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新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社区服务实行网络化和产业化,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西昌市几年前中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

任务指出:

坚持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优化海南乡工业、农业、居住、生态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切实为当地农民集中居住营造最优的环境;合理确定农民安置房的布局和规模,推进土地节约利用,切实改进农村建房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大城市人口容量,促进西昌市乡镇城市化建设步伐。

2.1.2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指出:

按照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优化城镇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防洪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快城镇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镇生产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

发展公共交通,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镇管理,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发挥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居住和创业,就近转为城镇居民。

改善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2.1.3西昌市政府加快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工作

西昌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拆迁安置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

目前海南乡区棚户区现有土地上房屋结构简陋、无独立厨房和厕所、基础设施不配套、破损率高,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较为集中,群众改造愿望强烈。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本项目建设是建设土地整合的需要

资源的短缺、不可再生、价格的高昂,都要求必须集约化。

首先是土地资源。

据相关资料,西昌全市能够使用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是30万亩。

现在,西昌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达到约20万亩,到2020年,还有10万亩可以使用。

因此,一定要制定相关政策:

一是要集约节约用;二是必须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把原来农村低效率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腾出来用作城市建设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

对于集约的要求,第一是建设要集约,相对要求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产业要集约化发展。

产业集约化发展包括3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要集中化,就是“三个集中”;二是产业发展要集群化;三是产业用地要集约化。

第三是农村也要集中,也要集约。

农村的集约一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要集约;二是农业本身要集约,就是不能撂荒,要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推动规模经营。

2.2.2棚户区改造改变了城市面貌,促进了城市不同区域的和谐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海南乡缸窑村内的棚户区变成现代化新型农村小区,市政设施配套齐全,乡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结合棚户区的拆迁安置,乡镇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新增道路、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等各种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新农村功能。

原居住农民曾分散居住,市政及公益基础设施不甚完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卫生环境、商业服务等条件较薄弱。

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农民进行了几种安置,高起点的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小区,群众生活水平将有明显提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搬迁农民可以过上较方便的现代新农村生活;二是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功能的原则,建成后的公共设施配套能力较之以前有着明显增强,能为农民创造一个优越的生活、娱乐、休闲环境;三是修建的住宅小区按照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建设,注重居民生活的需求与细节,从使用(功能配置)与空间(视觉体验)两个层面全面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的实惠。

与此同时,农民还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补偿,为他们以后安居乐业增添一份保障,这也是西昌市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富民强市政策的具体体现。

2.2.3本项目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本地段发展,拉动人民群众消费,为当地政府财政部门增加税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运作中,可为当地失业或待业人群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2.2.4对邛海湿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改善生态环境

邛海湿地规划第六期的位置主要是西昌市海南乡境内的核桃村至缸窑村这一段,其总体定位“梦回田园,新农建设与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与惠民工程的典范。

”建设新农村社区,改善乡村风貌。

按照原省委书记刘奇葆“依托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遵循村庄成长空间,串藤结瓜,科学布局村庄村落”的指示精神重新确定拆除范围和安置需求。

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与惠民工程的典范建设新农村社区,改善乡村风貌。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一村一品:

缸窑村--环海特色旅游小镇,天下第一缸、特色商业街;古城村--田园风光秀丽的新农村社区,古戏台;钟楼村--依山就势的自然村庄,突出灵鹰寺、大石板市场等古迹;核桃村--结合湿地恢复的自然村落。

本项目建设即为邛海湿地规划第六期中缸窑村--环海特色旅游小镇,天下第一缸、特色商业街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对邛海湿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改善生态环境。

2.2.5目前该地段利用土地较差,需集中土地建设农村新居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与保障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是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土地管理的最全面、最明确、规格最高的文件。

该文件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针对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该项目所在片区因缺少科学规划,房屋基本上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容积率过低、建筑布局凌乱、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充分挖掘西昌市内原有建设用地的潜力,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达到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

为西昌市发展提供可观的用地保障。

2.2.6加快住宅建设,不仅为群众提供安全的住房,而且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该项目拆迁安置包括海南乡缸窑村238户487人。

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满足原有居民的住房需求,还为村民搬迁实物补偿提供了充足的物业基础。

另外,还可以根据各个家庭人员构成,进行合理分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项目区还可以腾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和农业建设。

该项目的建设将会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充分合理的体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

是节能增效统筹安排,节约社会资源的经典案例。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3.1项目现状概况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缸窑村拆迁安置点位于邛海南岸,安置点范围西侧距离环海路与西巧路的交点约200米,北侧与环海南路平行,东侧紧邻现已形成的村落——殷家田坝,南侧控制在侧木河断裂带200米范围外。

本项目位于西昌市境东南部邛海之滨海南乡。

距离市中心最远仅14公里,最近8公里,背靠螺髻山,前临风景秀丽的邛海,东连川兴镇的青龙寺,南邻大箐乡、西溪乡、洛古坡乡,西与西郊乡相连。

本项目场地以低山缓坡丘陵为主,其中环海路以北地势低平,以南则地势逐渐升高。

项目位置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3-1项目地理位置图

3.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位于西昌市海南乡境内,主要提供居住、休闲、停车等服务,该区域原为村庄,现被集中建设为新型社区。

海南乡缸窑村棚户区拆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该片区土地面积约7.36公顷(110.3亩),使用期为70年。

3.1.3选址比选

本项目原有两处地点备选:

1.缸窑村1、2、3组;2.邛海南岸(现项目选址地)

比选过程:

1.缸窑村1、2、3组现状

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其他滞后(原为农村建设用地)。

规划区目前的建设基本为个人的小规模建设,缺乏集中统一的开发建设,导致目前规划区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的经济性表征不明显,建设品质也不高。

2.邛海南岸(现项目选址地)

新规划用地,靠近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

大片空地集中,便于安置。

该处地点不在地质断裂带上,适宜建设

3.选址结果

经过以上分析,选定安置小区位于邛海南岸,该地用地条件优越,市政配套设施较健全,更方便游人休息、观光,也拉动了本安置小区一系列关于旅游方面的产业。

小区所在区域不利因素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当地配套设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等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因此拟建项目选址结果位置是合理的。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地理因素分析

本项目所处位置为坡地,地势较陡,。

所处地块地层结构较为复杂,但分布连续,厚度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层承载力较高,土层分布稳定,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物的兴建。

根据周边地质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建设场地未发现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3.2.2区域自然条件

1.气候:

缸窑村所在的西昌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内陆干旱季风交替的影响,具有中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温凉湿润,为御寒避暑胜地,素有“小春城”、“月城”之美称,年日照时数2431.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5%,太阳辐射能5.71×105J/cm2。

年平均温度17.1℃,年平均无霜期280天,1月平均气温9.5℃,7月平均气温22.5℃,>10℃年有效积温5329.9℃。

春秋季长达283天,夏季56天,冬季26天。

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1004.3mm,集中于5-10月,占全年的92.8%。

年平均蒸发量1945mm,大于降雨量近1倍,1-4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下,多干风;5-12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上,具有明显冬季干旱、夏秋多雨的特点。

主导风向为南、北风。

2.地形地貌:

缸窑村整体整体地势起伏略大,地质构造上成南北走向的褶皱,海拔在1510-1688米,地势北低南高,北面临近邛海相对平坦,南面则是山地。

3.水域:

缸窑村北面紧邻邛海,村域内有鹅掌河沿社区东侧自北向南流过,境内长度2.5米,河宽60米。

4.土壤:

缸窑村属于浅山地带,多为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以紫色土的分布面积最广,是适宜云南松、栎类树种和华山松生长的土类。

泸山山地母质为紫色砂页岩,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作用下,形成燥红土。

在常绿阔叶林下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局部地区有第四纪堆积黄土分布。

在湿润性沟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下,发育为山地黄红土壤和部分紫色土。

农业土壤以水稻土为主。

5.植被:

缸窑村所处邛海流域属亚热带常绿植被类型,具有较为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特征。

流域内分布的亚热带植被主要有云南松、栎、桉、银桦、桃、李等树种及稀疏灌丛,种类丰富,在整个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中云南松占据了优势种地位,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树种居多。

3.2.3基础设施现状

1.道路交通

西昌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每天有多对火车可直达北京、西安、昆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省内外大城市。

成都-西昌的夕发朝至的列车最适合旅游者,车程10小时左右。

现在还增开了西昌-昆明的K673/4次直通客人列车。

另外西昌还开通了西昌-成都的K9482/1次列车、K9440/1次列车、K9471/2次列车。

从市内到西昌火车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达。

此外,西昌至昭通的铁路已经列入省网规划,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西昌至丽江、香格里拉的铁路也已经入考察研究阶段。

成昆铁路复线于2009年开工,将新建客运专线,今后,从西昌到达成都和昆明的时间均不超过3小时,交通的改善将大大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同时西昌和宜宾两市着力争取十二五开工宜西铁路,加强川南与攀西地区的人员物资交流。

川滇公路(即国道108线)以西昌为纽带,途经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连接成一体。

西昌汽车站每天有班车发往省内外和周边景区,到泸沽湖、会理、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运班车前往。

西昌高速公路已经运营的为泸(沽)黄(联关)段,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已于2008年下半年通车。

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建成通车,将成都至西昌的自驾车旅游时间大大缩短为5小时左右。

京昆高速四川段全线贯通。

西昌至云南昭通的高速公路也正在筹划修建当中。

此外,2013年将开功建设西香高速(西昌-香格里拉),该高速建成后,将连接泸沽湖和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