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17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精校解析Word版.docx

高三历史二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精校解析Word版

课时强化训练10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宁夏银川市高三模拟)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

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

这意味着(  )

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

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答案:

C

解析:

由“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可知,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2.(2018·广东省高三模拟考试)《全球通史》载:

“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答案:

B

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正确;“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并不是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不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C错误;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3.(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

“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该学者提到的这一政策(  )

A.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

B.使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确立

C.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

D.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

B

解析:

材料所说的“错误”是指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政策和实物配给制的分配原则,确立公有制经济的绝对地位,B正确;A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排除;十月革命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误的根源在于它不适应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错误。

4.(2018·山东省宁阳高三模拟)1922年3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1923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这表明(  )

A.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B.列宁牺牲农业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

C.同资本主义斗争的必要性

D.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D正确;A是1921年实行;B是斯大林模式时期的措施;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2018·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通过分析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关于集体农庄的记述

出处

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共中央审定,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

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

达里娅·马克西莫夫娜·伊佐托娃(1909年出生)回忆道:

30年代的饥荒中,人们开始患上浮肿病,上面来人大肆搜刮,只留一点点种粮,口粮不给。

《国家灾难:

苏联农业集体化——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2001年出版

A.官方公布的材料最为可信

B.折中相反观点可得出真相

C.回忆录年代久远没有价值

D.留意叙述背后的主观目的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记述“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苏联绝密报告记述“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亲历者的回忆录记述“上面来人大肆搜刮”,这些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出于不同的主观目的,故D项正确;A项“最为可信”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多种史料相互印证可以接近历史真相;回忆录也是有史料价值的,故C项错误。

6.(2018·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学者许倬云认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

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

”这两种选择(  )

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

D

解析:

“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反映的是加大对经济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种选择都是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正确;A项不符合计划经济体制,排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没有改变国家的性质,B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材料无法体现“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排除C。

7.(2018·四川省内江市高三诊断性考试)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

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

其旨在(  )

A.维护英联邦的集体利益

B.维护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C.减轻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

D.打破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

C

解析:

由“1932年7月”可知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由“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实际是要减轻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故选C;由“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可知是要维护英国在英联邦中的独特地位,排除A;“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与自由主义相悖,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打破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信息,排除D。

8.(2018·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1930年美国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

据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1932年,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亿美元。

该法案(  )

A.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根源

B.促进了美国就业率的上升

C.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

D.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时代的开始

答案:

C

解析:

经济大危机的时候,为了防止其他区国家输出商品,纷纷抬高关税,这样促使各国关税抬高,破坏了贸易之间的相互信任机制,C正确;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A错误;促进了美国就业率的上升是罗斯福以工代赈措施,B错误;D是罗斯福新政时期。

9.(2018·广西南宁市高三二模)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国家干预经济B.加强立法监控

C.坚持自由放任D.限制市场调节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胡佛政府反对用立法等形式干预经济,而是主张由市场自我调节,说明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B、D。

故选C。

10.(2018·河北省平泉市高三模拟)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

新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  )

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社会保险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

答案:

C

解析:

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险法,反对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C正确;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全国工业复兴法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B;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资本家和工人的劳资关系,与“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无关,排除D。

11.(2018·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一模)下面是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的一幅照片,照片右下角牌子上的文字是“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

据图片可知此机构(  )

A.旨在增加政府的收入B.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C.扩大企业对工业投资D.旨在促进就业率增长

答案:

D

解析:

图片中“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是美国应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实行以工代赈的机构,这一措施可以减少失业,提高就业率,促进国内消费以及稳定社会,故D项正确;以工代赈目的不是增加政府收入,主要是提高就业率,故A项错误;B项属于经济危机时期农业措施;C项属于工业措施,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2.(2018·四川省成都市高三诊断性检测)下列四幅世界名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彰显时代进步洪流B.体现理性主义思潮

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D.艺术再现历史事实

答案:

D

解析:

第一幅图是浪漫主义;第二幅图是古典主义;第三幅图是现实主义;第四幅图是现代主义,都是每个历史时期历史事实的反映,D正确;A中“进步洪流”说法错误;只有第二幅图是理性主义表现,B错误;C中“一脉相承”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8·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贸易政策反映着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利益的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发布了第一个航海法令,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本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船只运达。

材料二:

1768年的《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

1846年彻底废除《谷物法》,1851年彻底废止《航海条令》。

——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下表为1930~1933年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

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年9月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3年4月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四:

美国十分清楚,要想称霸世界,它的经济实力是足够的,但在贸易方面仍有许多障碍,一些战时过剩产品急需向国外销售,为了扫除对外贸易中的出口障碍,美国建议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处理国际贸易和就业问题。

1948年1月1日,关贸协定生效。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五: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

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的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扩大。

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绝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殖产:

发展经济,使国家经济增值。

兴业:

发展工商业、金融业、军工等)。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中英国实行的贸易政策有何不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台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政策实施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8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主导签订关贸总协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的宗旨。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贸易”的认识。

(4分)

答案:

(1)不同:

材料一中英国实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材料二中英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

原因: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英国资产阶级可以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殖民扩张,控制世界市场,因而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政策:

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的政策。

(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影响:

各国展开关税战、贸易战和货币战,加重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二战爆发。

(3)目的: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销售过剩产品,恢复自由贸易,解决贸易和就业问题。

(答出两点即可)

宗旨:

降低关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认识:

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应当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

解析:

(1)第一问,据材料“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本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船只运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航海条例》的颁布反映的是英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据材料“1768年的《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可以得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

第二问,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竞争力增强,因此主张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第一问,据材料“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加重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二战爆发。

(3)第一问,据材料“要想称霸世界,它的经济实力是足够的,但在贸易方面仍有许多障碍,一些战时过剩产品急需向国外销售,为了扫除对外贸易中的出口障碍,美国建议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处理国际贸易和就业问题”加以回答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4)据材料“实施自由贸易的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扩大”“走向富强的要害绝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殖产:

发展经济,使国家经济增值。

兴业:

发展工商业、金融业、军工等)”可以得出:

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各国应当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方面加以回答。

14.(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有人将唯物史观歪曲为“技术经济史观”或社会宿命论的挑战,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及其合力的结果,“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它表明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24分)

答案:

示例:

论题: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论证:

伴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国开始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但是,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沙皇专制统治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同时俄国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1903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诞生。

1914年俄国参加一战更使其国内形势雪上加霜。

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和平、民主与面包的愿望,最终列宁领导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结论:

由此可见,十月革命是当时俄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从材料“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中可以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观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