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822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知识结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早期探索

新经济政策(1921—1929年)

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建立积极作用

(20世纪30年代)影响、作用

弊端

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严重(20世纪30—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60、70年代)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失败(1991年)

二、核心概念

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还极其落后。

苏联面临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的迫切任务。

2.定义: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表现:

(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目的: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

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目的: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3)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是一种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5.认识: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三、重要问题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苏维埃政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1)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

(2)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3)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从1918年—1920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

(1)直接目的:

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根本目的: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③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所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1)根本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苏维埃俄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不是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经济政策)

(2)直接原因:

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政策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工业政策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政策

国家垄断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制度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级别工资制。

4.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5.影响(结合材料)

材料: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也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6.启示:

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三)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2、局限: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背景: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

而且导致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内容、问题及影响

内容

问题(原因)

经济

重点: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

作为改革的重点

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

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

1、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2、1920年,列宁曾约见一位老农。

在谈到农村情况时,老农说: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为解决包括农村在内的诸多问题,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

3、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

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5、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

”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B.所有制结构C.经济管理模式D.产品分配方案

6、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

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

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

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7、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

8、列宁曾讲过: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0、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D.取消自由贸易

11、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2、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

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13、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

14、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②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④国民经济比例长期严重失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

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经济出现重大滑坡

C.国民经济均衡发展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16、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C.企业自主权过大D.地方工业管理权过大

17、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交纳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18、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声明: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

“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20、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21、1941年,希特发动对苏联的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2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政策有()

①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②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③排斥市场调节④经济管理中采用行政手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24、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

“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改革的领导人是()

A.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3、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斯大林模式

4、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这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5、某一次苏联重大节日庆典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

“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

他是什么人?

”苏联总理说:

“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6、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尝试推行的“物质利益原则”,主要是指()

A.允许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B.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C.通过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D.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7、因为与美国进行争霸活动而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A.斯大林的工业化革命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8、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

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9、1956年以来苏联的经济改革中,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10、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制度因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其发展

B.外部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领导因素: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过程

D.民族因素:

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二、非选择题(30分)

11、(10分)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赫鲁晓夫图二勃列日涅夫图三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示人物的改革有何共同点?

(4分)

 

(2)图三所示人物的改革与前两从相比,有何不同点?

结果怎样?

(2分)

 

(3)通过上述三人的改革,你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20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D

B

A

B

A

D

C

C

B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A

C

C

C

A

C

D

B

D

D

21课

BDDCB,CCDDA

11、

(1)共同点:

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改革;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了。

(4分)

(2)不同点: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结果: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不得不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分)

(3)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这个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