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47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了解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

2.读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了解不同地域环境特点。

(区域认知)

3.描述不同热量带主要植被类型的典型特征,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

4.结合案例,分析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理解森林植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地协调观)

一、植被

1.植物种群:

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

3.植被:

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

4.植被的分类:

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热带雨林

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

热带较干燥地区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2.亚热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常绿阔叶林

亚欧大陆东岸

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

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亚热带荒漠草原

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

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简单

温带草原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典型植被类型:

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分类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

(1)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2)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3)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图表点拨] 教材P80图2-7-14,该图展示出:

(1)由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的减少依次出现热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和寒带植被。

(2)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的减少依次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从而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

植物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植物的残落体变成土壤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区域环境:

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

(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5)C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

]

 植被的分布及特征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

“……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

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

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

问题1 (综合思维)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

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提示:

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问题2 (区域认知)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提示: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提示:

存在。

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归纳提升] 植被的分布及特征

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气候

我国的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气候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

热带草原

湿季植被葱绿,干季植被枯黄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荒漠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常绿硬叶林

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荒漠草原

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

落叶阔叶林

乔木叶片宽阔,春夏季长叶,秋冬季落叶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的北方地区

温带草原带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

温带荒漠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

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状,以抗寒抗旱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

1.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读图,完成

(1)~

(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

(1)A 

(2)C [第

(1)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

(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问题1 (区域认知)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出现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提示: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问题2 (综合思维)客家人南迁路线出现的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气候。

[归纳提升]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太阳辐射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土地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

(1)~

(2)题。

降雨量(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D 

(2)B [第

(1)题,从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的泥沙含量分析可知,相同降雨强度下,其泥沙量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

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和坡耕地。

(2)题,结合图示表格中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可知,自然恢复植被(荒草地)的生态效益优于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一定优于退耕还草的生态效益。

]

人地协调观——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生奖”。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

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

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

据此回答

(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1)C 

(2)A (3)B [第

(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

(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第(3)题,塞罕坝林场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

]

[素养立意] 本题组以塞罕坝环境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

自然环境通过热量和降水影响植被类型,另一方面植被影响自然环境,干旱半干旱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资源。

题组1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生活中的地理)家住北京的小明暑假到英国伦敦旅游,他发现两地的植被类型相同,北京和伦敦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下图是一张在冬季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2~3题。

南京紫金山某处植被照片(摄于冬季)

2.(生活中的地理)图中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

3.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的热量带为(  )

A.亚寒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D.寒温带

2.B 3.C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有的树落叶,说明有落叶阔叶林;结合该照片是南京紫金山某处景观,图中未落叶树木应为常绿阔叶林。

第3题,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

题组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读图,回答4~5题。

4.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4.D 5.B [第4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5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75探索

乞立马扎罗山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终年积雪,貌似“雪冠”。

在“雪冠”周围,随海拔降低,气温逐渐升高。

植被的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不同的热量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卫星遥感影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

植被不同,颜色也不同。

因此,在山顶周边因植被类型差异形成卫星影像色彩变化,实际反映出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而说明热量因素是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

因此,植被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材P78思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教材P80思考

如果自然环境中没有植被会使降水量减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从而导致局部气候恶化,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区域荒漠化等。

如果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会朝恶性方向发展。

教材P82思考

1.塞罕坝林场的人工林能有效的阻挡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向南侵袭,减轻了土地荒漠化;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减少旱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增加;河流含沙量减少,径流变化减小。

2.周边地区的气候、水源、生物等自然环境影响塞罕坝林场,尤其是气候条件,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冻害等影响塞罕坝林场植被的成活率。

教材P82作业题

1.板状根是热带雨林一种奇特景象,树木的根系裸露在外,形成板状。

热带雨林区雨量充沛,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状态,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再加上热带雨林的乔木长得非常高大,需要发达的根系支持树干力量,而裸露在外的向四周发散生长的板状根能满足热带雨林树木生长的这种需求。

热带雨林下层的很多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即滴水叶尖。

热带雨林气候区水汽充足,雨林中的植物不仅要排除体外的水,还要排体内的水。

但雨林空气湿度一般很大,水分无法蒸腾为水汽,只好直接排除液态水,这就是植物的“吐水现象”。

而这些“吐”出来的水同样沿着叶脉汇集到叶尖,形成“滴水现象”。

2.矮曲林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由于强烈而持续的大风、贫瘠的土壤、昼夜温差大、坡陡及冬春积雪较多,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甚至匍匐于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

日照少,多雾,环境湿度大,因此叶型为小型叶或中型叶,革质且多茸毛,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

3.沙漠植物通常都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能够从很深很广的土地上吸收水分;叶子一般都比较小或退化成刺,在叶子的表面还带有一层薄薄的蜡层,以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损失;茎秆一般粗大肥厚,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