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656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docx

校本课程齐长城探源1

目录

1、十万里中国长城之父……………………………………6

2、一座神秘的历史文化宝库………………………………9

3、拯救正在消失的巨龙……………………………………10

4、齐长城探源——修筑齐长城的原因………………………12

5、齐长城探源——齐长城的防御战略以及成败得失…………16

6、齐长城的建筑年代………………………………………20

7、齐长城的结构规模………………………………………25

8、齐长城的历史作用………………………………………28

9、走近齐长城:

“孟姜女”新传说………………………32

 

 

(2009年,齐长城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技实践活动小组的学生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实际考察齐长城)

第一课:

十万里中国长城之父

说起万里长城,可谓闻名中外。

然而,至今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我国第一道万里长城———秦朝万里长城横空出世的数百年前,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就已经巍然屹立起一条千里长城,它就是被专家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齐长城。

我国第一支媒体齐长城徒步考察队,来到山东,走近了这道经历了2000多年风雨沧桑的齐长城。

齐长城徒步考察队从济南市中心出发,沿220国道向西南方向驱车20多公里,来到了黄河东岸的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东北的岭子头。

只见翠绿的冬麦田里,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齐长城始点标志”。

石碑的背后,出现了一道高一两米、宽二三米的堤坝。

齐长城专家张华松教授指点说:

这就是齐长城的起点,也是中国十万里长城的源头!

齐长城从黄河岸边越过国道,一头扎进了群山的怀抱。

沿着夯土长城徒步向前,走上了以块石、条石或片石垒砌起来、没用任何粘合剂的石砌长城。

2500年前的古长城,如今有的地方还有数米高的城墙,有的地方则是墙倒石落、废墟一片。

放眼望去,清晰可见的齐长城沿泰沂山脉逶迤前去。

西起今长清孝里镇的齐长城,恰似东方巨龙,以气吞山河之势盘旋于崇山峻岭间,翻越1518座山峰,在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东侧于家河村入黄海,全长700多公里。

据考察,齐长城沿线共修筑了关隘12处、便门9处、城堡和兵营50余处、烽火台12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齐长城究竟何时开始修筑的呢?

学术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公元前6世纪。

史载,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鲁、宋、卫等国伐齐,齐灵公被迫将济水以南依河临山的一段水坝加宽、加厚、加高,以阻挡联军。

这便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齐长城最初的由来。

齐长城的始建,比秦朝长城早了400余年,比欧洲雅典壁垒护道墙早了百余年。

据此,齐长城被史学权威誉为中国长城之最和世界壁垒之最。

齐长城开中国乃至世界长城建筑之先河。

从那时起,诸侯各国以至秦、汉、明等朝代,纷纷在崇山峻岭和荒漠戈壁上修建长城,累计在中国大地上修建了十万里长城,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家有院墙、城有城墙、国有长城”的国度。

长城的兴起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斗争的产物。

军事防护工程专家杨秀敏院士分析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步骑兵协同作战逐渐代替了原来的车战,骑兵开始作为独立的兵种出现在战场上,战争的机动性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孤立城池已难以防御敌国的奔袭,于是,长城这种新型防御工程便应运而生。

思考练习:

1、为什么齐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

2、简要介绍齐长城的路径。

 

诸城市林家村镇石河头村齐长城一角

 

第二课:

一座神秘的历史文化宝库

你见过齐长城吗?

多数人都会说“没有”,其实也未必。

因为看过老电影《南征北战》的人,都会记得摩天岭争夺战的情景,而摩天岭上的石砌掩体,就是古老的齐长城。

沧海桑田。

齐长城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防御功能。

然而,它是目前国内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地表古建筑遗址。

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古代军事、工程建筑、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比如,齐长城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它的修筑过程中,曾经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知识、技术和工具,涉及建筑学、军事学、政治学、地理学、人类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

齐长城是中国战争史的天然博物馆。

2000多年前,齐长城沿线发生了很多著名战役,如齐鲁长勺之战、晋之联军伐齐、齐魏马陵之战,等等。

到了现代,齐长城沿线又成为我军抗日游击战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

那金戈铁马、鼓角争鸣、浴血鏖战的场面,在齐长城上刻下了永恒的烙印。

考察队队长孙覆海深有感触地说,千里齐长城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

正因为如此,2001年6月25日,齐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代久远和文献的匮乏,特别是随着遗址的毁坏和消失,齐长城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团。

比如,齐长城究竟有多长?

齐长城防御体系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齐长城在军事上发挥了怎样的防御作用?

这些问题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前去探索。

为此,齐长城研究会还举办了一次“齐长城与兵学文化学术研讨会”。

学者们认为,齐国的兵家文化独领风骚,涌现出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齐国兵家和《孙子兵法》等不朽的军事著作。

齐国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首先是防御、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齐长城正是在齐国兵家防御至上军事理论的指导下兴建和完善起来的。

思考练习:

1、古齐长城的存在,在哪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为什么说千里齐长城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

 

第三课:

拯救正在消失的巨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沧桑的千里巨龙今天已消失了1/3以上,剩下的也是遍体鳞伤。

有识之士呼吁:

加快对齐长城进行保护,别让它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在齐长城最险要的青石关,记者们看到,青石关的南门已经被拆得不见踪影了,最后连那块刻有“青石关”字样的石头,也被村民当作普通石头垒在了墙头上。

一些地段的齐长城因为采石、修路、种田而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对齐长城的人为破坏行为,除了上面所说的取材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以外,还有近些年来出现的修复性破坏。

如今,许多地方在修复齐长城。

这本来是件好事,无奈有的地方却把原来块石干砌的齐长城修成了砖结构、水泥抹缝的仿明长城。

在青岛市黄岛区的齐长城入海处,一座齐长城烽火台遗址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景观烽火台。

这种毁了真古董、造了假文物的做法,恐怕最大的作用就是让齐长城失却了历史、失却了灵魂!

面对因修缮而遭到破坏的齐长城,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痛心地表示:

修旧如旧是古长城修复的最基本原则,文物保护工程必须严格遵循“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规定,最大限度地保留、恢复文物的原状,绝不可以一味追求“焕然一新”,梦想恢复其“金碧辉煌”。

专家们提出,齐长城保护和抢救,首先要划定保护范围,设立全国统一的文物保护标志,建立一支有权威的保护队伍。

修复齐长城一定要制定统一标准,经过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然各行其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花样百出,会把齐长城给毁了。

在齐长城考察即将结束的时候,传来了两个消息。

其一,今年底,国务院有望出台《长城保护管理条例》,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将由国家统一管理。

其二,齐长城最著名的关隘穆陵关所在的沂水县,制订了一个重修穆陵关、建一条微缩齐长城的计划。

微缩齐长城将包括齐长城的源头和入海处,以及12处关隘、50多处城堡兵营、12处烽火台,再现发生在齐长城的战争、生活场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保护、开发齐长城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我们期待着,拂去岁月的尘埃,齐长城这座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能够重新光华四射、大放异彩!

思考练习:

面对今天齐长城现状,你有何感想?

 

 

(林家村镇石河头村境内齐长城现状)

 

第四课:

齐长城探源

(一)修筑齐长城的原因

齐长城是齐国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军事的产物,更是齐国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风俗等各个层面)的产物。

齐长城作为齐国南疆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国防线,将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东海防御连为一体,基本上起到了保卫国家安全的作用。

历史上的齐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首都皆在临淄(今属淄博)。

淄潍平原是它的腹地,环绕淄潍平原西面、北面和西北面的,有两条大河,即所谓的清济、浊河;东面、东南面和东北面,是渤海、黄海;南面横亘东西的是泰沂山系。

所以齐国在地缘政治上是相对独立的,战略地理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

大海、河道、山脉构成它的天然屏障,天然的国防线,敌人很难越过这些天然的屏障进入齐国腹地。

为防止敌人入侵,齐国政府就要充分利用它四境上的天然屏障,建设自己坚固的国防线——海防线、河防线、山地防御线。

那么,以上几道防御线中哪一道最重要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首先考察一下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对外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看看它所面对的主要的敌国有哪几个。

春秋中前期,齐桓公首霸,那时的齐国自然是天下无敌的大国。

桓公卒后不久,晋国称霸上百年,实为齐国的头号敌人。

与齐国搭界的鲁国和莒国,为了对付齐国,相继投靠晋国。

春秋后期,晋国霸业衰落,东南方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北上,鲁国和莒国也就改换门庭,前者成了吴国的盟友,后者成了越国的附庸。

迨及战国,齐国的主要敌人,首先是自南方北上的楚国,它几乎占领了今天整个山东省的南半部;其次就是由原来晋国分化出来的韩赵魏三晋;到了战国后期,西方的秦国打过来,也成为齐国的心腹大患。

以上国家,鲁国、莒国比较小,却也不是好惹的。

尤其莒国,专门与齐国作对。

齐国每次图谋莒国,皆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意。

至于鲁、莒之外的其它几个国家,都是大国,晋国以及三晋的强大就不必说了,吴国人和越国人向以“剽疾”和“悦兵敢死”著称于世,齐国人最怕他们。

齐景公为了讨好吴国,哭泣着把女儿送给了吴王;田庄子要攻打越国,儿子田和说:

“先君有遗令曰:

‘无攻越,越猛虎也’。

”楚人的习性同吴越相近,而国力与疆域又远比吴越为大,是战国中后期与齐、秦鼎足而立的大国。

以上国家是齐国的主要敌国,为防备他们的来犯,齐国自然要特别重视南面的山地防御,以及西南的河防和东南的海防。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敌国既如上述,而敌国似乎总好以齐国为攻击目标。

何以如此?

齐原以工商立国,为先秦时代工商业最发达、人民最富庶的国家,从而也便成为各国最垂涎的国家。

因此亦就无怪乎历史上诸侯们对齐国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战争,而这些战争又大多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

如,公元前555年晋国为首的诸侯盟军深入齐国腹地,将临淄郊外扫荡一空之后,又“东侵及潍,南及沂”。

次如公元前284年,乐毅统率以燕军为主的诸侯联军一路打进齐国,“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竟将齐国的美唐金库洗劫一空,“珠玉货宝,车甲珍器,皆收入燕”然后又“定获乎琅邪”,将逃难至此的齐国富商大户和公卿大夫也给抢掠了。

齐国的财富容易招致外国的侵略,而齐国的军队又不能有效保护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齐国富庶的工商子弟和市井游民是不肯为了金钱赏赐而替国家去冲锋陷阵去卖命的。

因此,虽然齐人“勇于持刺”,却又是“怯于众斗”的,齐国军师孙膑说“齐号为怯”,魏将庞涓说“我固知齐军怯”,秦将李信亦有“齐人怯”之说。

总之特殊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活和政治体制等因素决定了“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齐军战斗力是比较差的,这种状况自春秋时代就已存在。

这样的军队,保家卫国是不合格的。

所以,历史上的齐国基本是以保守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其给予国防建设以极高的重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齐国对外战争败多胜少,但发达的工商文化却使得齐国的兵家文化又独领风骚,先秦时代的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兵书战策大多出自齐国。

以“二孙子”为代表的齐国兵家,其兵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他们所强调的首先是防御,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通过“伐谋”、“伐交”的手段而制敌取胜。

即以孙武《十三篇》为例,《形》篇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可胜。

故曰:

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虚实》篇说: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九变》篇说: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以上云云,所强调的军事战略的最高原则无非是:

防御至上,不打无把握之仗。

而齐长城正是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兴建的。

谈到齐长城兴建的背景,我们当然还要考虑到物质技术保障这一层面的文化。

在先秦诸侯国中,论人众物阜,齐国堪称首屈一指,因此齐筑长城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之保障的。

尤为重要的是,齐国还是先秦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度,这便为长城的兴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由传世的文献资料和出土的考古资料看,齐国拥有修建长城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并且在许多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齐长城涉水跨山,行经千余里,没有足够的地理地形知识和勘查测绘技术是很难完成的。

事实上,齐国在这一方面恰恰是特别发达的,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整条齐长城所走的路线基本上是山东省的南北分水岭,这便可证明修建长城之初或修建过程中,确实是进行过全线的勘测和整体规划的。

虽然如此,齐长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分期逐段完成的。

“大致说来,西段长城早于东段长城,谷地低地夯土长城早于山岭上的石砌长城”。

兴建夯土长城(巨防)需要筑防(堤坝)的知识和技术。

实地考察,我们发现,齐人为使夯土长城坚固耐久,修筑时或则向夯土上淋洒盐水,或则往夯土中打入木桩。

这是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工程力学知识的。

夯土长城如此,至于山岭上的石砌长城,若无冶铁技术的高度发达和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用,则也是不可想象的。

而齐国冶铁技术之发达,已由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所证实,是人所共知的。

总之,齐国率先兴建长城,是由诸多背景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

思考练习:

简述齐国修筑齐长城的原因

 

齐长城杜庄城堡内侧的一堵墙。

齐长城沂水段一角。

齐长城路径图。

第五课:

齐长城探源

(二)齐长城的防御战略以及成败得失

齐长城防御战略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东海防御连为一体。

前面已经说过,整条齐长城所走的路线基本上是山东省的南北分水岭,具体说来,长城以北的主要河流自西而东有:

南大沙河(古名汉宾谷水)、北大沙河(古名中川水),三锦川(锦云川、锦阳川、锦绣川),巴漏河,淄水,弥河(古名巨阳水),潍水,胶水;长城以南的主要河流自西而东有:

汶水,沂水,沭水,潮河,吉利河,白马河。

这些河流大多南北走向,谷地宽阔,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尤其济水之滨的“济左陆桥”、泰山西侧的张夏谷地(地质学上的张夏地堑)、沂山东侧的沂沭谷地(地质学上的沂沭断裂)、黄海之滨的“海右走廊”,更是南北交通之所必经。

因此,山地防御的重点便是长城所经的各关隘和谷地。

各关隘和谷地都设立要塞,长城又高又厚,都有城门,而且配备有戍所、武库、敌台、烽火台等设施。

有些极端重要的关口还建有两道城墙,如穆陵关、青石关等等,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塞的职能,平时稽查往来行人;战时大门紧闭,严加防守。

它们就像一把把锁钥,把整个泰沂山系给紧紧锁了起来。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上看,敌人很少能突破这些山地的关隘要塞。

如艾陵之战,吴军大胜,却只能“葆之大(泰)山”,而不敢贸然过锦阳关,积极扩大战果。

另外,迄今为止,晋、楚、吴、越诸国兵器、货币于齐长城以南屡有出土,而长城以北却很少发现,也可视为长城山地防御成功的一个旁证。

齐长城山地防线的最西边的据点便是上面说过的济左陆桥上的平阴要塞(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与广里之间)。

它扼守着齐国西南境的交通大动脉,是齐国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周朝的“周道(又名洛路)”、秦代的驰道,无不经此而过。

因为战略位置重要,齐国在平阴邑严加设防,建设成雄关要塞。

同时,平阴邑也是济水防御的要塞。

平阴邑西南数里的济水之上“有石门,以石为之,故济水之门也”。

石门应是平阴要塞的组成部分,是济水的水门,齐国设立水门于此,目的在于防止敌船顺流而下,威胁齐国的安全。

黄海防御自然是在长城东线的海右走廊上。

那里的齐长城走向就很能说明长城的海防战略意图。

齐长城,自穆陵关东南行,一直抵达五莲东侧不远的马耳山,而后折行东北方向,直到黄岛区小朱山以东入海。

走的正是一个V字形的路线。

小朱山与崂山山脉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胶州海峡。

这样,胶南高地长城岭以及长城岭上的长城,同崂山山脉构成了一道完整的海防线,将黄海与齐国本土隔离开来,使敌国水军无法登陆,即便登陆也很难突破长城防线。

东南长城海防主要用以防备“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吴、越以及楚国的进犯。

《左传》哀公十年记载:

“齐人弑悼公,赴于师。

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

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吴国水军无疑是在齐国东南沿海登陆而被击退的。

紧接吴国之后,越王勾践二十四年迁都琅邪。

据《吴越春秋》卷十、《越绝书》卷八记载,此次军事行动规模很大,动用的敢死之士(死士)就有八千人,戈船就有三百艘,也属于海上军事行动。

吴越北上前,齐国在东南方可能还没有筑长城,设海防。

但通过这两次教训,自然会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

孙武是春秋后期人,他的兵法没有涉及海战;孙膑是战国中前期人,他的兵法中就有海防的论述。

这个变化是与军事形势的发展相适应的。

战国中后期,楚人北上,齐国的整条南部国防线都很吃紧,但最吃紧的还是东南国防线,尤其楚国因受秦国的压迫而迁都陈(今河南淮阳)以后,将主要精力用来经略“东国”(顾祖禹说,东国即寿春以东五百里),今鲁东南濒海地区更是它战略进攻的目标所在。

公元前281年,楚国有人向楚顷襄王进献统一天下的战略方案,对齐战争的设想便是:

从琅琊一带的东海(黄海)实施攻击,打开齐国的东南门户,占领长城和即墨。

所以,东南海防也是为了防御楚国的。

齐长城是齐国南方数条国防线中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国防线,这是齐国长城防御战略的另一大特点。

齐长城各段初建之时,基本是在边境线上,也就是说国防线起初是与边境线基本重合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齐长城的攻势战略也逐渐体现出来。

齐人以长城尤其长城上的各要塞为依托,不断向长城以南开疆拓土,边防线从而也就逐次不断向南推移。

其间过程相当复杂,而又时有反复,但大致情况是:

齐国南部边防线,春秋中期以后游移于汶水一线,嬴(今莱芜市西北)、博(今泰安市东南旧县村)二邑便是这道边防线上的两座重镇。

迨及春秋晚期齐国夺取鲁国汶、泗之间的两座名关要塞——阳关、海陉,汶水防线则愈发巩固。

战国时的南部边防线,有时西段游移于泗水一线。

以上几道防线事实上又成为长城防线的屏障,齐国在这几道防线上建立了许多军事重镇,配备有许多武库,在长城以南山地两侧形成东西夹峙的两条武库带。

正因为长城以南还有数道防线,所以燕将乐毅伐齐时,兵分五路,其中“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

燕军只有将齐国在长城以南的战略重镇和军事据点东西横扫一空之后,方有可能完全奠定对齐战争的胜局。

而事实上,燕军在长城以南的莒邑和长城以北的即墨城下遭到齐人顽强抵抗,始终不得遂愿,于是决定了此后战局的急转直下。

然而,长城防线仍然是齐国最重要的防线。

所以,虽然外国军队因有长城以南几道防线的阻挡而很难进抵长城一线,长城上的攻防战似乎

也很少发生,但战国时人论及齐国南部国防屏障时,总要提到长城巨防。

如《战国策·秦策一》载张仪语云:

“(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燕策一》载燕王语云:

“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

”可见齐长城的防御战略尤其山地防御基本上是成功的。

至于长城海防,似乎也是成功的。

由于济左陆桥交通便捷,所以战国中期以前中原诸侯进攻齐国一般取道于此。

然而自从齐宣王“乘山岭筑长城”,济左陆桥夯土长城与其东侧山岭上石砌长城连为一体之后,列强对齐国的进攻似乎有意避开长城,而改道自齐国西北方向强渡济水,直接攻打济左陆桥东北端的桥头堡——历下邑。

燕将乐毅、秦将王贲以及后来的汉家大将韩信、耿弇,它们攻打齐国,无不是避开平阴邑而改打历下邑,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齐长城防御战略的成功。

总之,齐长城是在特殊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下陆续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虽然曾有过被外敌攻陷的记录,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的,否则,战国中期其他诸侯国也就不会仿效齐国而纷纷建设自己的长城了。

思考练习:

1、齐长城防御战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说一说东海防御齐长城的走向和战略意图。

 

第六课:

齐长城的建筑年代

  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

关于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史家多有考述。

张维华先生查检文献后指出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其说有四点:

即齐长城已存在于齐桓公时代;从姓氏编钟铭文推测有战国初年和春秋中叶之说;齐长城建于齐威王初年;齐长城建于齐宣王之时。

经考证,张维华先生提出:

“齐长城西南之一段始因于防,其后因军事上之重要,故首先筑为长城。

其南界之长城当建筑于齐威王之时。

”王献唐先生指出:

“齐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西段,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完成;战国齐又向东展修一段,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一千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

”蒋至静先生指出:

“我国古代修筑长城,……只能起源于春秋中叶的齐国。

”罗勋章先生在分析齐长城的产生起因和防与长城的区别后指出:

“西道防或钜防一段长城修筑时间下限不过公元前555年,其上限当在齐桓公去世后,即公元前642年。

……齐长城大规模续修的时间,其上限当断为楚灭莒的公元前431年。

”我们依据《管子》“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首先确认齐长城的始建年代当在春秋时期。

近年洛阳城东约三十五里的太仓古墓曾出土*羌编钟一套,共十三个,其中五个上铸有铭文:

“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的记载。

平阴即指古平阴城,《平阴县志·疆域志》云:

“孝里铺南有村曰东长,西南三里有村曰广里,……古平阴城,即相传谓今东长村即其地,遗址犹存。

”据实地调查齐长城的西起点在今广里村东北500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34.5′,北纬36°21.6′。

  据此铭文所记是指鲁襄公十八年齐晋之战,鲁襄公十八年,即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所指长城即指齐长城,说明此时齐国早已修筑有长城。

我们又从《管子》:

“方五百里,……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分析,其齐国的地域范围亦当在春秋中叶以前。

  因春秋晚期齐灭莱、莒、纪诸国,国土疆域已扩大至东海沿崖,当时齐国的疆域已不是方五百里,而是齐地方二千里了。

此文献与出土文物铭刻所载互为印证,是证春秋中叶以前齐国已有长城存在。

齐国春秋时期所筑西部长城,时称的防或钜防,与战国时期向东延修的东段长城在性质、用途方面相比,是否有防或长城的严格区别?

我们认为春秋所筑西部长城,因是土筑而成,其工程浩大,世称钜防,其用途虽有障水之用,但已在堤堰障水设施上加固连接重筑,其主要作用已用于战争之御敌,所以我们认为应是齐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长城东西两段,虽所筑时间有别,但用途和功能却是相同的。

从齐国历史发展和当时经济繁荣的情况分析,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是符合当时齐国的历史情况的。

春秋齐桓公时期,齐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齐国奴隶经济的最后繁荣时期。

管仲改革税收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使封建制生产关系较早地在齐国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管仲提倡鼓励经商,发展农业,使齐国的农业经济和沿海工商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因此齐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的局面。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我国历史出现了诸侯称霸的局面,为争霸诸侯,

各国采取筑城卫国,对外兼并的政策,以扩大国土,增强国力,以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

此时齐为东方之大国,又是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在春秋之初为了争霸,必南征北战,而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巩固后方,增强国防能力,始将境内的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加固连接,以用于御敌,即开始修筑长城钜防。

齐长城是一条东西连亘千余里规模宏大的工程,依靠人力,绝非一世一王(公)所能完成的。

依上述所论我们认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